|
发表于 7-9-2025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啊, 我一星期最少吃3餐日本进口的三文魚
|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09: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还是带着你的光伏跟畜生去非洲解决沙漠问题吧,这个你比较有经验
|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年都快过完了,恭喜马来西亚人吃到便宜又美味的海鲜大餐。
|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种个油棕都被它门西方锅家说破坏环境
|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查了下
棕榈油(好像你们叫棕油)的竞争对手:
大豆油:主产地美国,巴西,阿根廷
菜籽油:加拿大、欧盟、中国
葵花籽油:主产地欧盟、乌克兰、俄罗斯
最喜欢强调棕榈油环境风险的组织有两个:
1.欧洲油籽联盟(Euroseed),代表欧盟本土油籽的利益
2.然后就是可持续棕榈油圆桌会议(RSPO)
推动RSPO的主要力量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WWF的大金主是美国大豆协会 |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10: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站你,他们一早把树木砍光,用来发展工业,现在才来搞环保,用地球来威胁,身为马来西亚人的我,坚持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要不就送点钱来,要不就收声
|
|
|
|
|
|
|
|
发表于 7-9-2025 10: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棕油便宜,一度危险了原油地位,尤其是棕油代替diesel的研究成功后被逼终止,后来多出来的棕油卖给中国人当食物油了
|
|
|
|
|
|
|
|
发表于 8-9-2025 08: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9-2025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吃的是从日本进口的 !
马来西亚进口的“太平洋三文鱼”(Frozen Whole Pacific Salmon)来源主要包括:
智利:约 698 万美元
越南:约 45.2 万美元
丹麦:约 13.9 万美元
日本:约 7.66 万美元
挪威:约 4.84 万美元
|
|
|
|
|
|
|
|
发表于 9-9-2025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文化!
“PacificSalmon”太平洋鲑是“大马哈鱼”!
-------------------------------
1. Atlantic Salmon(大西洋鲑)
学名:Salmo salar
分布:主要在北大西洋、北欧、加拿大等地;商业上大多是挪威、智利、加拿大养殖。
特点:
属于唯一的 Salmo 属鲑鱼。
肉质:油脂丰富,口感柔滑,颜色橙红偏浅。
市场:超市里最常见的“三文鱼”,几乎全部是养殖鱼。
烹饪适合:生食(刺身/寿司)、烟熏、煎烤,因脂肪含量高、不易柴。
2. Pacific Salmon(太平洋鲑)
属于 Oncorhynchus 属,多为野生。
常见种类(6种):
King / Chinook Salmon(帝王鲑):体型最大,肉质最肥美,油脂含量高。
Sockeye Salmon(红鲑):肉色鲜红,味道浓郁,油脂适中。
Coho Salmon(银鲑):肉质细嫩,风味温和。
Pink Salmon(粉红鲑):最小的鲑鱼,油脂少,肉质较淡,多做罐头。
Chum Salmon(狗鲑/秋鲑):肉质一般,但鱼卵(Ikura)非常有名。
Masu Salmon(樱鳟):主要在日本北部,产量少,风味清淡。
特点:
多为野生,风味更复杂。
肉质差异大:从肥美的帝王鲑到瘦的粉红鲑。
多见于美国/加拿大/日本市场。
帝王鲑(King/Chinook):适合烤制或煎制,油脂足,味道浓。
红鲑(Sockeye):适合烤或煮汤,颜色红艳,肉质紧实。
银鲑(Coho):清蒸、烧烤都适合,口味清爽。
粉红鲑(Pink):油脂少,常见做成罐头,或清淡煮汤。
狗鲑(Chum):肉质一般,但鱼卵可做寿司、酱渍(Ikura Don)。
樱鳟(Masu):在日本常用盐烤、照烧。
|
|
|
|
|
|
|
|
发表于 9-9-2025 1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cw9988 于 10-9-2025 08:38 AM 编辑
你才没文化, 就是进口的日本PacificSalmon, 就是三文魚 ! ! ,
Pacific salmon are true salmon, but they belong to a different group from the Atlantic salmon ! 
Pacific salmon mostly wild, leaner, firmer texture, stronger and more distinct flavor !
你没文化就去读多点书啦, 秀下限, 笑死人 ! 
你不回复了? 我的午餐.....Salmon, Avocado, Blueberry . . . .你韭菜继续跪㖭中共吃草吧 !
  |
|
|
|
|
|
|
|
发表于 9-9-2025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謂的洋垃圾。人家可是 四處搶購 真金白銀 進口過來的
|
|
|
|
|
|
|
|
发表于 10-9-2025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哇佬勒 于 10-9-2025 02:42 AM 编辑
帝王鲑(King/Chinook):适合烤制或煎制,油脂足,味道浓。
红鲑(Sockeye):适合烤或煮汤,颜色红艳,肉质紧实。
银鲑(Coho):清蒸、烧烤都适合,口味清爽。
粉红鲑(Pink):油脂少,常见做成罐头,或清淡煮汤。
狗鲑(Chum):肉质一般,但鱼卵可做寿司、酱渍(Ikura Don)。
樱鳟(Masu):在日本常用盐烤、照烧。
帝王鲑(King/Chinook):适合烤制或煎制,油脂足,味道浓。
红鲑(Sockeye):适合烤或煮汤,颜色红艳,肉质紧实。
银鲑(Coho):清蒸、烧烤都适合,口味清爽。
粉红鲑(Pink):油脂少,常见做成罐头,或清淡煮汤。
狗鲑(Chum):肉质一般,但鱼卵可做寿司、酱渍(Ikura Don)。
樱鳟(Masu):在日本常用盐烤、照烧。虹鱒 rainbow trout :在中國規類為三文魚 可生食 (只限中國)
怎麼跑出一條 一輩子連一口海水也沒喝過的淡水魚冒充 海水三文魚
中國虹鱒的自我催眠
我不是鱒魚 我是鮭魚 我不是池塘仔 我是深海王者 我不是便宜貨 我是Omega-3的化身
俺以經幫你補充更完整了。不謝
|
|
|
|
|
|
|
|
发表于 10-9-2025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10-9-2025 06:06 P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0-9-2025 06: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cw9988 于 10-9-2025 06:41 PM 编辑
富国料理只是一家在马六甲的日本餐厅, 他们不用日本三文魚食材並不代表马來西亚没进口日本三文魚 !
现在我反問你, cherry trout哪來的? 装傻看不見吗?
马来西亚进口的“太平洋三文鱼”(Frozen Whole Pacific Salmon)来源主要包括:
智利:约 698 万美元
越南:约 45.2 万美元
丹麦:约 13.9 万美元
日本:约 7.66 万美元
挪威:约 4.84 万美元
|
|
|
|
|
|
|
|
发表于 10-9-2025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999 于 10-9-2025 08:43 PM 编辑
在马来西亚,进口的 frozen whole Pacific salmon(冷冻整条太平洋鲑鱼)主要不是像挪威大西洋三文鱼那样用于生食刺身,而是 加热烹饪 为主。原因是:
多数太平洋鲑鱼(尤其是智利、俄罗斯等出口的冷冻整鱼)属于 工业冷冻级别,不是专门的“生食级”处理。
运输过程中多为大批量冷冻货柜,安全上更适合熟食。
🍽 常见食用方式(马来西亚本地)
1. 烤 / 烧烤 (Grilled / Baked Salmon)
整条烤:马来西亚餐厅、酒店宴席会用整条鲑鱼去内脏后香料腌制,再烤或焗。
切段后烤:家庭更常见,把整鱼切成鱼排或鱼块,用柠檬、黑胡椒、橄榄油腌制后烤。
2. 清蒸 / 港式做法
和马来西亚华人餐饮习惯接轨:整条鱼切块,加姜葱、酱油、绍兴酒清蒸,类似蒸石斑鱼的做法。
太平洋鲑油脂比大西洋鲑少,蒸起来清淡、不腻。
3. 煮汤 / 火锅
常见于华人、韩式、日式餐厅:
鱼头鱼骨煮汤(加豆腐、蔬菜,汤底乳白,营养丰富)
火锅料:切片或切块,直接下火锅煮。
4. 红烧 / 煎焖
家庭常见:酱油、蚝油、糖调味,煎后加汁焖。
马来风味:加入辣椒、咖喱、椰浆做成 sambal salmon 或 kari salmon。
5. 熏制 (Smoked Salmon)
部分进口的冷冻太平洋鲑会被加工成熏三文鱼。
不过马来西亚本地市场的“smoked salmon”多数还是大西洋鲑原料。
🚫 较少见的方式
刺身 / 寿司生食:
太平洋鲑(尤其智利冷冻整鱼)大多不作为生食材料。
马来西亚日本料理店用的刺身三文鱼几乎全是 挪威大西洋鲑,因为肉质油润、符合生食认证标准。
--------------------
你上面的鱼照片,标签上可没有写产地。
|
|
|
|
|
|
|
|
发表于 10-9-2025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9-2025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日文中,“鲑鱼”是本国语言,“三文鱼/サーモン”作为“salmon”的译名属于外来语,在餐厅语境里两者的含义存在微妙差异,“三文鱼/サーモン”往往指欧美进口的一些品种的鲑科鱼(比如大西洋鲑),而“鲑鱼”指中国或日本产的一些太平洋鲑属鱼类。
在鲑科鱼中,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主产地是挪威、智利、丹麦法罗群岛等地,也就是说,我们平时常说的“挪威进口三文鱼”一般指大西洋鲑。
白鲑(シロザケ,shiro zake),在日语中也可以直接称“鲑”(サケ,sake),中文称为大麻哈鱼或者狗鲑。
樱鳟(Oncorhynchus masou),日语写作“桜鱒”(サクラマス,Sakura masu),因为食用时令是樱花盛开的春季而得名。
樱鳟是一种溯河洄游型(降海型)的鱼,如果按欧美的鳟、鲑分类,它应该被称为“鲑”。……
你吃的所谓日本salmon,大概率是“鲑”,也就是大马哈鱼。
而不是欧美定义的三文鱼是——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