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aaron_mlk

请问你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5-2020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5-2020 12:22 A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13-5-2020 10:24 PM
您好。请问佛教的“因果报应”的理论是说,比如A做了善事,而A最终会遭到善报,无论今生或来世,对吗?
可是有人却告诉我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的理论是这样的:
比如A做了善事,可是获得善报的并不是A,而是B ...

俺重复看了千百万遍 BERSIH 姐 有深度的回答,理出了一个大概!

A FOR AARON =今生,B FOR BIRD =来世,C FOR COP =来世今生

简说 A 做尽善事 变去 B 享受福报做尽坏事 金腰带 没受报 A 的关系  再变去 C 做尽好事 无尸骸 承受恶报 B 的关系。。。。。D E F G

总结 playback 回俺之前的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5-2020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解密因缘法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20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曾說過
緣起甚深啊!

然而一些 並非是 熟練聖者法的和善受聖者法訓練的人
卻憑著自己認知
再以自己的意願
簡單而籠統的 去定義 因果
輕率的說
有這樣的因
加上這樣的緣
就會有這樣的果
來解說【有和無】與【善和惡】之果報。

事實
佛陀只教導人們
任何人只要正確的遵循他說過的“法”
都能依靠自己去學習 而一步一步的去證實和解開自己心中之疑問,
一個人只有心中不再有疑問
才能從疑惑中走出來,
而非依靠【相信】。

樓主如有心要解決自己的問題,
以期去靠一些
並非是 熟練聖者法的和善受聖者法訓練的【看法】
讓人從一個問題
去產生出 另一些問題,
還要依靠【相不相信】再作出【選擇】,
還不如靠自己
去看看這個鏈接
http://dhamma.sutta.org/books/ysfj/The_Buddhas_Path.htm

自己去解決問題。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aaron_mlk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20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蘊皆空:色受想 行識
四念處  : 身受法 心

善有善报,此A非彼A第二版
是心有身報,
(給了乞丐1元,被嫌吝嗇)
還是受有法報鴨?
(苦力累的半死,心裡很滿足)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20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都有報,我現在老年努力讀書,希望來世聰明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20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心影 发表于 14-5-2020 06:34 PM
什麼都有報,我現在老年努力讀書,希望來世聰明點。

你很老了吗?

请问你读的是什么书呢?在读大学吗?还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5-2020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4-5-2020 11:14 AM
你很老了吗?

请问你读的是什么书呢?在读大学吗?还是?

四張了,心很老了,比很多 50後的還老。不好意思,問一下,你幾歲了?

不,中學學歷而已。
我現在讀的是編程書,最有興趣的是古書。

內向的人,如果踢踢球,打打籃球,會改善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20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17-5-2020 12:00 PM 编辑

舉個例子
有個一出世就被遺棄的孤兒,
無人知曉這孤兒的親生父母是誰,
要是這孤兒問起
他從何來?
該如何回答他呢?

人們普遍都知道
孩子
是因緣於
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之和合
而緣生出來的,
孩子 是果
女人與男人和合 是因是緣。

所以
可以這樣說   
孤兒的母親是個女人,
孤兒的父親是個男人,
是這個女人緣於這個男人和合才緣生出這個孤兒。

但是
要知道
這孤兒的父母
只佔 世上包括所有的男人與所有的女人的百分之零零零零零。。。。。。。頭都說不上,
世事無常,甚至也許或者 他們早已經過世了也說不定。

所以
雖然因為
這孤兒的母親 是個女人,
這孤兒的父親 是個男人,
這些是事實。
而 孩子
是因緣於
一個女人與一個男人之和合
而緣生出來的,
孩子 是果
女人與男人和合 是因是緣,
這也是事實。

但總不能
就以這些 而草率和籠統的去定義
單憑自己的意願和認知
而認為
凡事
有這樣的因,
有這樣的緣,
就有這樣的果。
就如不能
指著世上 所有的女人和男人
再對這個孤兒說
這是女人
這是男人
有這樣的因,
有和合這樣的緣,
結果就緣生出了你這個孤兒 一樣。


簡單來說
佛陀是教導人們 應理解
一個人
之所以  

善或惡  
之結果
是因 缘 於 善或惡的 這樣或那样之 缘 而 緣生的,
無因 無緣 自然無果。
而不會要求人們去執著
有這樣的因,
有這樣的緣,
就有這樣的果。

“緣起”
嚴格上來說
瞬息萬變而無常,
所以
不好只是知道一點點皮毛
就扮起大師,
斬釘切鐵的說
因為
有這樣的因,
有這樣的緣,
就一定有這樣的結果,
這只是凡夫執著於自己的【常見】之【說法】,
如果還到處去對人說和廣傳要求人們深信,
不但因誤導而耽擱和埋沒了他人之慧根,
如此這樣算不算 是一種功德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江心影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5-2020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3-5-2020 10:24 PM
您好。请问佛教的“因果报应”的理论是说,比如A做了善事,而A最终会遭到善报,无论今生或来世,对吗?
可是有人却告诉我说,佛教的“因果报应”的理论是这样的:
比如A做了善事,可是获得善报的并不是A,而是B ...

其实“善有善报”里的“善”指的是“真善”,真正的善是纯洁、零污染的。

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充满了快乐,不求任何果报,那才是真善。


如果一个人捐了钱,就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善事,将来一定会得到善报,他不知道当他执著于未来会得到什么善报的时候,他的内心里已经生起了贪求福报的欲望,这也是一种“贪念”。


佛教把贪、嗔、痴、慢、疑这五种心称为“五毒心”。

佛门注重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的意思,而要修正的行为,就包括了身、口、意这三方面,要修行就得先清除五毒心。


一个有修行的佛教徒是不会贪求任何福报的,每当他做了一件善事,他会把自己行善的功德“回向”给父母、家人、祖先、冤亲债主、一切众生等等。

这就解释了为何一个人行善而善报会落在另一个人身上。


经文里也有提及“回向”这事。



意思是说,若有男子、女人在活着的时候,不做善事,还造了不少罪业,在命终之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亲属,为了利益他而做的一切好事、善行,所得到的功德,七分之中,亡者只能获得一分,其余六分功德是活着的人所得。正因为如此,未来的和现在的善男善女等,听了之后,都要趁自己身体强健时努力修行,这功德分分都是自己获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5-2020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倒翁88 发表于 17-5-2020 05:25 PM
其实“善有善报”里的“善”指的是“真善”,真正的善是纯洁、零污染的。
一个人做了善事之后充满了快乐,不求任何果报,那才是真善。

如果一个人捐了钱,就认为自己已经做了善事,将来一定会得到善报,他不 ...

贪、嗔、痴、慢、疑?

这个“疑”,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一点怀疑之心,因为如果我们对人对事没有一点疑心的话,那我们就非常容易被别人所欺骗、隐瞒、陷害等等,所谓“人心险恶”,所以我们不可以不加以提防。

怎么说“疑”也是五毒之一呢?

你对别人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疑心的话,我相信你是非常容易受骗上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20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贪嗔痴慢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20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學習了,學習了,給大家點讚 + 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20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路人。 于 18-5-2020 10:38 A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17-5-2020 07:25 PM
贪、嗔、痴、慢、疑?

这个“疑”,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一点怀疑之心,因为如果我们对人对事没有一点疑心的话,那我们就非常容易被别人所欺骗、隐瞒、陷害等等,所谓“人心险恶”,所以我们不可以不加以提防。
...

可以這樣說,   
你只需記住
佛陀的教導
重點是
知道 明白 理解而不執著。

無論面對的是何物,
當你 知道 明白與理解了它,
就不要再緊緊的執著于 它 是不是這樣 是不是那樣,
要知道
學習只不過是一種過程,
你只需  
知道 明白 理解而不執著
這就夠了!
無需去給它下個定義。
也許你目前並不是十分的理解,
但當你知道的越多
漸漸的就能理解更多,
如果你是一直緊緊的抓住 是否 對與錯,
就只能像世上大多數的人一樣
這一世也只能【看到】是與否 和 對與錯,
卻無“法” “見” “真相”。

許多時候,
同一件事物
由不同的人來說
再傳人不同的人之耳中,
就會產生出許多不一樣的結果和答案。

在 44# 已經說了
只要正確的遵循佛陀他說過的“法”
http://agama.buddhason.org/MN/index.htm

http://agama.buddhason.org/DN/index.htm

只要學習的方向正確
任何人都能依靠自己去學習
而一步一步的去證實和解開自己心中之疑問,
一個人只有心中不再有疑問
才能從疑惑中走出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20 02: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7-5-2020 07:25 PM
贪、嗔、痴、慢、疑?

这个“疑”,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一点怀疑之心,因为如果我们对人对事没有一点疑心的话,那我们就非常容易被别人所欺骗、隐瞒、陷害等等,所谓“人心险恶”,所以我们不可以不加以提防。
...

“疑”应该用在科学理论研究的。西方理论就是靠疑来推翻之前的理论,所以才会一直改变论述,西方人美其名为“日新月异”。

然而,用在宗教,那是大忌。每个宗教讲的都是所谓的真理,真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永恒不变的。
妳用作科学的态度也就是“疑”来学佛,就错了,难怪会觉得[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是错的。如果妳再这样学下去,这辈子学佛,恐怕学无所成。

布施对治贪;忍辱对治嗔;般若智慧对治痴。嗔恚的核心是慢;愚痴的核心是疑。佛陀留下的经教就是般若智慧,读经可以见到佛之知见,可是妳连读佛经的资格都没有,因为“痴”障碍妳学佛,妳的疑导致怀疑{善恶到头终有报},无论学多久,江山易改,习性难移,结果还是一样。

所谓佛门氏中不舍一人,虽然每个人的业障不一样,不过,只要遇到净土法门,都能得救。建议妳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就能消除痴的业障。只要妳肯坚持念阿弥陀佛,不管有没有疑,最后必定能离苦得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5-2020 06:5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凯旋风 发表于 18-5-2020 02:01 PM
“疑”应该用在科学理论研究的。西方理论就是靠疑来推翻之前的理论,所以才会一直改变论述,西方人美其名为“日新月异”。

然而,用在宗教,那是大忌。每个宗教讲的都是所谓的真理,真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永恒不 ...

https://youtu.be/krm66N5U7eM
纯属分享,请看《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083集的第1小时51分钟04秒。
InShot_20200519_184207465.jpg
InShot_20200519_184336030.jpg
InShot_20200519_184127288.jpg
InShot_20200519_184050553.jpg
InShot_20200519_183957192.jpg
InShot_20200519_183459042.jpg
InShot_20200519_183119562.jpg
InShot_20200519_18275259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20 03: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倒翁88 于 2-6-2020 11:58 A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17-5-2020 07:25 PM
贪、嗔、痴、慢、疑?

这个“疑”,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一点怀疑之心,因为如果我们对人对事没有一点疑心的话,那我们就非常容易被别人所欺骗、隐瞒、陷害等等,所谓“人心险恶”,所以我们不可以不加以提防。
...

为何“疑心”会是五毒心之一?

举个例子,有一个身形肥胖的人途经一条小巷子,刚好那巷子里有两个人正在谈天,当他经过了那两个人之后,他听见那两个人突然间大笑起来,他的内心就怀疑那两个人是在嘲笑他肥胖,他也因此整日闷闷不乐。但事实是,那两个人并不是在嘲笑他,而是他们刚好谈到一些趣事而已。

这就证明了“疑心”是会给人带来烦恼的,疑心重的人烦恼也多。


“疑”的相反就是“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信任来维系的,选择信任别人,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当然,这“信任”不代表“盲目地相信”。


“疑心”也使人们难以接受佛陀所说的真理。

因为有“疑心”,所以有很多人不相信有因果,不相信有轮回。

正因为人们不相信有因果,所以他们能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不惜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敢于造作种种恶业。


试想想,如果人人都相信有因果,人人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还有人敢做恶事了吗?


再说,也有一些佛教徒不相信有阿弥陀佛,不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疑心”在作祟。

若有人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就必须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

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不相信有阿弥陀佛,不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他就不会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更加不会持名念佛了。


由此可见“疑心”确实是会障碍修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2020 04: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凯旋风 发表于 18-5-2020 02:01 PM
“疑”应该用在科学理论研究的。西方理论就是靠疑来推翻之前的理论,所以才会一直改变论述,西方人美其名为“日新月异”。

然而,用在宗教,那是大忌。每个宗教讲的都是所谓的真理,真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永恒不 ...

您好。如果是“善恶到头终有报”这样的思想和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会犯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佛教徒会做坏事?
难道这代表“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和理论是假的吗?还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相信这样的一个理论?

如果依据“善恶到头终有报”这样的理论和思想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应该是没有任何一个坏人了,而且每个人都会做好事去帮助别人了,可是为什么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么多的坏人呢?这样的情况又代表着什么呢?

不是我要怀疑佛教说的“善恶到头终有报”的理论和思想,而是根据我的观察和思考,我发现这个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坏人,他们肆无忌惮地做坏事,好像根本不怕会有任何报应似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叫我要如何相信佛教所说的“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这样的一个理论和思想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020 09: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凯旋风 于 3-6-2020 05:59 P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1-6-2020 04:17 PM
您好。如果是“善恶到头终有报”这样的思想和理论是正确的话,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会犯罪?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佛教徒会做坏事?
难道这代表“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和理论是假的吗?还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相信这样 ...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佛教徒会做坏事?
难道这代表“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和理论是假的吗?还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相信这样的一个理论?
答:善恶到头终有报,肯定是真的,佛教徒肯定相信。理论上来说,佛教徒肯定会做好事,起码不会做坏事。佛教徒会做坏事的话,个人小小的总结原因:
1~不小心,无心之过。
2~忍不住
3~习气。习气,打个比方,前世经常偷东西,有了偷的习气,这一世可能生在富贵家并从来没有偷过东西,可是一旦遇到恶缘也就是比方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到损友。无论是看到损友偷或自己偷,这缘就把他前世的习气给引出来了,无师自通很厉害偷东西,一学就会。他如果没有意识到或没老师教的话,就会像你说的做坏事。
所以我们经常要反省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会犯罪?可是为什么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么多的坏人呢?这样的情况又代表着什么呢?答:代表不知道和不相信因果。
答:
“疑心”也使人们难以接受佛陀所说的真理。

因为有“疑心”,所以有很多人不相信有因果,不相信有轮回。

正因为人们不相信有因果,所以他们能为了自己的欲望而不惜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敢于造作种种恶业。

试想想,如果人人都相信有因果,人人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还有人敢做恶事了吗?
不好意思,不倒翁88写得很好,忍不住节录。


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你不相信因果报应。
答:我们凡人都是用妄心看事情,怎么可能看到真正的事情呢?我要说的是,因果报应不是释迦摩尼佛创造出来的理论,而是事实。

补充一下小偷故事,你可能会问,小偷怎么会生在富贵家?事情是这样的,适逢旱灾,朝廷开仓救济百姓,可是被贪官占为己有,小偷冒着生命危险偷贪官的钱去帮助老百姓,老百姓才得以渡过难关。有一次,不小心被逮捕了,被处死。
按照因果,小偷救济灾民的善业力大过平时偷小钱的恶业力,所以被发放到富贵之家。
你说小偷是坏人吗?如果没有贪官的事情,他偷来的东西,下世要做牛做马还债。那你是不是要说贪官是好人了呢?
因果事实,又复杂又难抓模。

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发的这个帖子,可能会打击某些学佛人的信心,虽然是无心之过,不过还是劝你趁早删了吧。
我建议你坚持念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20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凯旋风 发表于 1-6-2020 09:23 PM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佛教徒会做坏事?
难道这代表“善恶到头终有报”的思想和理论是假的吗?还是因为这些人并不相信这样的一个理论?
答:善恶到头终有报,肯定是真的,佛教徒肯定相信。理论上来说,佛教徒肯定会 ...

请问你说有人会忍不住想要做坏事?
这是不是代表“人性本恶”呢?

而且,怎么可能会忍不住做坏事呢?
又没有人故意要诱惑他

其实我觉得我发这个帖子,应该不会打击别人对佛教的信心,因为我只是要提出一个探讨的机会罢了,让我们一起讨论,而且你们都给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所以我相信我这个帖子应该是不会对别人想要信仰佛教的信心造成打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2020 12: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凯旋风 于 2-6-2020 05:49 P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1-6-2020 09:58 PM
请问你说有人会忍不住想要做坏事?
这是不是代表“人性本恶”呢?

而且,怎么可能会忍不住做坏事呢?
又没有人故意要诱惑他

其实我觉得我发这个帖子,应该不会打击别人对佛教的信心,因为我只是要提出一个 ...


人性本善,不如法的事情,叫秉性本恶,比如“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忍不住怒火。比如一个人有怒的习气,不管是这一世培养的或前世带来的。在逆境中,他有时会忍不住恶口伤害他人。

再举其他例子,金钱游戏。有的佛教徒是无知,而有的是忍不住。撇开无知不谈,明知道金钱游戏是不如法的,可是伏不住自己的贪念,所以害人害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1-2024 12:25 PM , Processed in 0.140494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