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完整内阁名单网络广传!刘镇东、倪可敏真的出局?
[复制链接]
|
|
|
发表于 27-6-2018 09: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正党那边没有华裔大概也是火箭这边太多了,甚至民兴党也推刘伟强上来。沙巴的火箭都进去州内阁了,联邦这边让路给民兴。土团的人选除了那个赛萨迪其余的我觉得可以,人数方面也见仁见智,我觉得现阶段的蓝眼也是需要被制衡的,老马还在就能够制衡他们。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届纳吉政府的部长有37人之多,单单首相署部长就多达12人。 现在只有28人,已经减少9个部长职位了还想怎样? 已经是减少4分之一的部长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华、民政找到突破点了! 蓝眼很多是混合区来的 。。。
如之前砂拉越三个副首长,一个也不给华人 。。如果我是砂拉越华人,是不用考虑,这次是咎由自取! 土团党也要入侵了 。。。
很多政党以为不须要靠华人票,有巫统、砂拉越土保党,现在公正党 。。连 PAN 都要靠华人票的,就算在 70%马来人区,30%华人票依然起到显著作用的!
拭目以待!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个分量相当的党,当然要大一点
不过薪水少少不用怕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1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市面流传的这份内阁名单,虽然还未被官方证实,不过,看来已经八九不离十。
敦马说,入选的成员,包括部长和副部长,他一一致电,询问他们是否接受。
“奇怪的是,他们没有什么异议”,马哈迪这么说。
一点都不奇怪啦,难道会有人说:“敦,我觉得我不适合做部长,您委任其他人好了!”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孔融了。
记者也一个一个的致电这些新贵。
他们之中,比较坦诚的会说:“是的,我已经接到通知,但是,不能排除会有最后一分钟变化。”
比较拘谨的,虽不愿承认,但也没有否认。
倒是交通部长陆兆福说得清楚:
“名单是真的,可能是泄漏出来的。”
政坛上,很多时候是刻意泄漏消息。特别是这一次新内阁名单,已经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原因之一、已经拖得太久,影响政府运作;之二、政党之间和政党内部的角力白热化,不能不摊牌了;之三、民间等得失去耐性,支持者已经有怨言。
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份名单是政治气球,试探各政党和民间的反应。进入皇宫宣誓之前,可能还会有最后的更动。
不管如何,政治就是权力的竞争和分配,选举是如此,内阁名单也是如此。既然有竞争和分配,就有赢家和输家。
赢家是:
1.马哈迪:不管他之前声称只做两年首相,事实是,一旦坐上相位,就拥有最大的权力;而马哈迪在短短不到2个月时间,已经把权力翻转得淋漓尽致,包括委任内阁成员。
从名单上来检定,与其说是希盟政党的名单,但不如说是马哈迪的名单。
名单并没有依各党国会议席的比例而分配,而更大程度是依马哈迪的意愿和需要。
而且,许多希盟政党的强人,并没有进入名单内;相反的,一些政坛新雀,只要马哈迪属意,就是三级跳,超越党内元老。
2.土团:只赢得13个国会议席的土团,在国会算是小党;但是,它在内阁有6名部长,包括首相,以及执掌一级部会的内政部长和教育部长,此外,还有4名副部长;只有3名国会议员没有入阁。
从权力结构而言,土团已经超越公正党和行动党;是执政党中的执政党。
3.诚信党:希盟的最小党,只赢了11个国会议席,不过,它有5个部长,5个副部长;中选率超过90%;换句话说,只有一个国会议员不是内阁成员。
有赢家,当然有输家。
输家是:
1.公正党:首推的是赢得48国席的公正党,只有8名部长和8名副部长,进入内阁的比率约三分之一。部会方面,除了阿兹敏的经济部长和赛富丁的外交部长算是一级部会,其它并不吃重。
2.行动党:赢得42个国会议席的火箭,有6名部长和6名副部长,比率还低三3分之一。而有民意支持度很高的议员,甚至没有被接纳入阁。
3.砂拉越:砂州只有1名部长和1名副部长,反观沙巴有3名部长和1名副部长,有点不成比例。
4.安华:选前被公认的希盟实权领袖安华,在马哈迪口中,如今和你我一样,已经是“公民安华”(citizenAnwar),不但被排除在决定内阁的决策之外,他的一些亲信也没有入阁。
另外,还有3个主要部会,国防部、外交部和经济部的副部长,尚未有人选。想搭末班车的朋友,要努力咯!(文章来源:星洲日报/星期天拿铁‧作者:郑丁贤‧《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2018.06.27)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杨美盈就是为了赛萨迪陪衬。
如果 塞萨迪是tun马属意的接班人,也就合理,因为tun马没有时间慢慢铺路了。
最年轻的部长会是未来最年轻的首相会诞生吗?哈哈哈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名单是真的
土团党13国席,全部当官,正副部长,然后还有三个州长。
诚信也是全部当官。
我是摆明不喜欢lim的言论,可是为什么会有kaizi说什么为民服务不需要当官?
那干嘛土团和诚信可以这么高的当官率?
全部人噤若寒蝉,行动党的人出来喊两句,还要被所谓支持者喊禁声,为什么合理喊话也不能了?
究竟那些喊着支持火箭是忍辱负重?还是卖花精神?
牺牲付出,自我奴化?然后再喊最后一里路。。。死都到不了。。。
现在的支持者,我每次看了就。。。唉。。。
公正党本来就很乱,火箭难道也有内部问题,所以才会这样被欺压?
真好奇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要提拔的应该是小马吧。那个赛萨迪纯粹是民望高的小鲜肉。
|
|
|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8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唔搭八。
我每个月缴税,ptptn每月定时还,没上过黑名单。我是良好公民。这是贡献。
你连贡献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才需要检讨。
|
|
|
|
|
|
|
|
|
|
|
发表于 28-6-2018 09:1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tte3948 发表于 27-6-2018 10:00 PM
九唔搭八。
我每个月缴税,ptptn每月定时还,没上过黑名单。我是良好公民。这是贡献。
你连贡献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才需要检讨。
你应该是不清楚我要表达什么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28-6-2018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8-6-2018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8-6-2018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盟才4个华裔部长?
外加沙民兴党1个?
希盟113国席有45个华裔议员。
占了40%。
现在希盟25个部长却只有4个华裔。
只占16%。
华裔真是太丢脸了!
怪不得领头的那个急急的跳出来强调自己不喜欢被称为华裔。
若是敢称他为华裔财长,他宁愿不做。
原来华裔现阶段已经和pariah齐名了啊? |
|
|
|
|
|
|
|
|
|
|
发表于 28-6-2018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认为 憎多粥少 的情况之下 ,把办事不认真不卖力的部长换给其他人做 。。 |
|
|
|
|
|
|
|
|
|
|
发表于 29-6-2018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選過了近兩個月,但是完整內閣成員名單還是遲遲不能出來,這是我國獨立以來,最遲宣佈完整內閣名單的一次。
大選前夕,希盟為了得到選民信心,曾經推出影子內閣,讓選民放心希盟也有執政能力和稱職的部長人選。大選過后,情況卻有落差,影子內閣只能供參考,一切還是要從長計議。
期間,坊間不斷有好幾個版本的疑似外洩內閣名單,似幻似真。一日官方未正式宣佈,一日都不能作準,但還是可以由流傳的版本看出,離事實不遠。
其中較有爭議性的,是大選期間被大力推薦入閣的倪可敏,據說不在名單上,相傳這也是內閣名單遲遲不能出爐的主因,因為行動黨還在極力爭取讓倪可敏入閣,以兌現對安順選民的承諾。
割愛和作出平衡
倪可敏卡住,有人說主要原因是大選期間他發表過太多種族言論,因而得不到敦馬哈迪肯首;另一個可能性是由行動黨推薦的華裔部長人選太多,而且第一輪的內閣成員中,來自霹靂州的議員名額已滿,敦馬不得不割愛和作出平衡。
有傳聯邦直轄區部長一職落在沙亞南誠信黨國會議員卡力沙末手中,照理此部長位應該是行動黨囊中物,因為行動黨在直轄區的議席最多,但是行動黨不贊成設立此部門的立場鮮明,如果敦馬之意是保留此部門,那與行動黨的立場相左,所以只有從希盟其他黨中再找適合人選。
另外據聞會出任教育部副部長的是行動黨的張念群,她過去專攻華教課題,尤其是矛頭對準馬華的教育部副部長,多次和馬華教育部副部長在華教發展課題上吵個不休,並且批評馬華對華教無能為力,如果身份對換,她真的要感受下馬華過去在華教課題上啞子吃黃連的苦處。
如果完整內閣名單一拖再拖,是因為馬哈迪要做到希盟四黨平起平坐,那遲點出來反而是好事,這證明了敦馬已不像從前那般霸權和獨行獨斷,但在分蛋糕式安排內閣人選的同時,新政府更要確定部長人選的素質和個人履歷,別為了政治考量而忽略了人選的能力,切記,人民選希盟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希盟有許多有潛能的新丁和專業人士,膽敢採用新人才能展現新政府的行事作風,讓人民耳目一新。(中國報評論:歐國輝) |
|
|
|
|
|
|
|
|
|
|
发表于 29-6-2018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在大选前许下承诺,在强强对决中,只要倪可敏、刘镇东和张健仁击败对手,将被推荐受委为部长。
根据一份市面流传的名单,张健仁受委为副部长,倪刘则不在名单内。不过,刘镇东可能通过受委上议员方式入阁。即是说,唯一落马的是倪可敏。一些安顺选民为此感到不满。
姑且不论名单的真实性有多高,关键在于政党应不应该在大选前做出“若候选人中选就当部长”的承诺?
之前,前朝政府也曾做出类似承诺。安顺补选时,纳吉应允安顺人,倘若马袖强胜出,将入阁当部长。马袖强险胜后,也确实出任了部长。
故此,当行动党提出“以部长换部长”时,很多安顺选民深信不疑。当时,倪可敏还对选民说,投倪可敏送马袖强,因为他认为马袖强就算落败,也会“走后门”当部长。
当你给了选民如此大的期许时,期望越大,失望自然也越大。
所以,回到问题根本,不论前朝政府或新政府,在竞选期间,都不应该许下“若中选就当部长”的承诺,毕竟,这有“贿赂”或“诱导”选民之嫌,对其他地区的选民也不公平。
况且,整体大选成绩未出炉时,你若事先应允选民,“赐予”相关选区候选人部长职位,等同部长的配额少了,变相地剥夺了其他选区和候选人的机会。
而且,委任部长应选“贤”与“能”,非仅仅看大选成绩,因为影响选情的因素太多。
此外,委任部长的大权向来落在首相手中。当年,纳吉做出承诺时,本身是首相,所以他能落实承诺。
林冠英向选民许诺时,希盟未是执政党,他也不是预定的首相人选,所以他有没有权力许下这样的承诺,值得商榷。
当然,行动党可以辩解,他们只是承诺“推荐”,并没有打包票,是选民过度解读。但这样的理由,对当地选民有欠公允。
因此多数华裔选民会认为,希盟一旦执政,行动党肯定当家又当权,身为党魁者也不会失信于民。
行动党想必也是信心十足,认为被推荐者不会被首相说不,今天才会如斯尴尬。
万一最后连刘镇东都不入阁,当初闹得沸沸扬扬、强强对决的4人(倪可敏、马袖强;刘镇东、魏家祥)两败俱伤,彻底出局,完全不在决策中心内,试问强强对决的初衷和意义何在?损失最大的是否还是华社?
流传的内阁名单,仍有位置悬空,相信是要让败选者在受委上议员后填补空缺。
此前,有人嘲笑政敌,说他们走后门入阁,罔顾民意,如今本身阵营也有人须通过同样方式入阁。这说明:一来,平日话不要说的太尽,以免“说”法自毙;二来,想要破旧立新,不要因循守旧,往往说易行难,谈何容易。
无论如何,在民意反弹下,首相可能会收回成命,名单仍有调整空间。不管倪刘等人日后以正选或候补身份入阁,最重要的是做好本份,勿辜负选民期望。
至于选民也不应陷入迷思,认为选区出个部长就是“光宗耀祖”。无可否认,有些部长会格外“照顾”本身选区,然而部长应对全民负责,对所有选区一视同仁,才是正道。
而且,本届大选,多位部长纷纷落马,说明选民重视的不只是“有人在朝好办事”,而是综合各种因素后,再衡量和抉择。说到底,我们选出来的代议士,日后会不会当官,不应成为投选时的唯一准绳。(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笔下真情‧作者:杨丽琴‧《星洲日报》高级编辑·2018.06.29)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