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夠力了,馬哈迪說廢除 過路費 和 GST 行不通,火箭粉們這該如何是好?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6-3-2018 01: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是因为大道的幕后得利者是老马的集团,取消大道收费损害到老马的集团罢了。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华语应该多加一句名言。
“希盟的新闻比较客观”by 沃·兹基朔德
和“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就是说,只要是对希盟有利的新闻,全部都是客观,中立的。
而对于国阵有利的新闻,全都是假新闻,被收买了。
你信不信,如果Utusan Melayu写了一篇骂纳吉的文章,然后紧接着又写了一篇骂DAP的文章。。。
而且还放在同一页。。。
啧啧啧,想想都觉得刺激。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調結果也是,馬來選民支持希盟=馬來海嘯,馬來選民支持國陣=巫統各種花式收買
另外那個名言出處,你覺得會有多少人認識它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气又安康 于 26-3-2018 03:27 PM 编辑
废除过路费当然让很多人开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安全的道路需要 maintenance,全部都是需要用到钱。就算是槟城的那条海底隧道虽然说州政府承担,始终也是有收费。
若这政治宣言不一定达成,那么安华出狱后,老马也不一定会让位给他当首相。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3-2018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3-2018 03: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气又安康 发表于 26-3-2018 03:26 PM
本帖最后由 福气又安康 于 26-3-2018 03:27 PM 编辑
废除过路费当然让很多人开心。但是在现实世界里,安全的道路需要 maintenance,全部都是需要用到钱。就算是槟城的那条海底隧道虽然说州政府承担,始终也是有收 ...
我被你的白色恐怖嚇到吃手手了,原來馬哈迪未必會讓位給安華呢。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4: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废除gst不能,但调整原料gst和制成品的gst却可行。把原料gst调至8%的同时把制成品调低至4%,若政府要鼓励商人或工业在本地投资,可以考虑给于3年低税福利还是其他福利。
至于大道,可以考虑多用多得,发seosonal card,付月费或年费,不限使用次数,以减轻大众负担,当然,前提是该车辆需要是以"个人使用"向陆路交通局登记的车辆。一张卡可以登记最多2个车牌号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3-2018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牵軒尼詩 发表于 26-3-2018 04:48 PM
废除gst不能,但调整原料gst和制成品的gst却可行。把原料gst调至8%的同时把制成品调低至4%,若政府要鼓励商人或工业在本地投资,可以考虑给于3年低税福利还是其他福利。
至于大道,可以考虑多用多得,发seosonal ca ...
你說的 8% / 4% 是什麼基礎下的邏輯?
我算了一下,變動是十分之一sen 範圍。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5:1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k@wong 发表于 26-3-2018 04:15 AM
和老马合作是好或不好?真的会让人担心。。
老马这次也太老实了吧
他不想留个臭名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5: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燈大師 发表于 26-3-2018 05:00 PM
你說的 8% / 4% 是什麼基礎下的邏輯?
我算了一下,變動是十分之一sen 範圍。
1/10??怎样算??
道理很简单,需求=供应。原料=制成品。
增加至8%原料GST,可以减少供过于求,市场出现浪费。
减少至4%制成品GST,可以增加人民对制成品的需求,从商的人可以增加盈利。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本地媒體報導有两名似某国男子在个祈祷室外小便!
他媽的,这2条狗擺明就是来拖累大家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3-2018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同價元原料算一算。
消費品最後賣價有多少分別?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5:4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情牵軒尼詩 于 26-3-2018 05:47 PM 编辑
一燈大師 发表于 26-3-2018 05:29 PM
你用同價元原料算一算。
消費品最後賣價有多少分別?
原料可以经过3-4手才去到消费人手上。
以前没有gst的存在,所以原料从2-4手全部免去,来到最后把服务费转嫁在消费人身上。
或真我这样说,只要有增值的成分和意图,都算原料。你明白吗??
比如一支笔从原料的RM0.5去到市场卖Rm1.5,加上gst6%,销售价=Rm1.59....
Gst 4%的话= RM1.56...
防止有商家要转嫁消费人,那是贸消部要做的东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3-2018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反而覺得在原料下重手會有雪球效應,廠家會把利潤提得更高。
“原料貴” 是最好的理由。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6: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燈大師 发表于 26-3-2018 05:52 PM
我反而覺得在原料下重手會有雪球效應,廠家會把利潤提得更高。
“原料貴” 是最好的理由。
我不是说了嘛,厂家方面会以国家经济策略和当时的实况来定看给不给一些3-5年的低稅或津贴。
而且,人民有更大的购买力买更多的货品。还是你觉得商家每样东西都赚不到那2%??
原本只买一个,现在买两个,难道那个利润还弥补不了那而外的2%?? |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3-2018 08: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