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贴-国家破产论的伪命题 (那些一直要说我国破产的可以参考一下)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1-2018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照你这么说,马来西亚早在98年就破产了,不过你说的这种破产嘛,好像并没有影响人民很多,我们还是照样买大屋,驾大车,因为银行利息实在很低,借多多钱都不怕。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他老人家会说他忘记了。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航出售,里面涉及当年老马炒外汇亏损而需要在账目上做掩盖。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4: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驹 发表于 31-12-2017 12:25 AM
哪一个国家没有债务......
政府财政负债太多,在资不抵债时,无法偿还国家累计所欠下的债务时,国家就可能破产。事实上, 马来西亚外债较少,大部分的马来西亚国债是国内债务。 只要债务是马币债就永远不会破产 ...
你是说马来西亚负债多是国内债。。所以国家不会破产。。但国内债主就是人民。。所以人民会破产???????
你是菜阿斗的手下吗?
自以为用大学问就可以忽悠我们贱民吗?
我们贱民凭的是已身感受,生活有木有更难过。。我们很清楚。。
难道真的要等国家破产了才来换吗??那时找谁哭去??
当我们露露啊?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4: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mrddecade 发表于 2-1-2018 01:45 PM
照你这么说,马来西亚早在98年就破产了,不过你说的这种破产嘛,好像并没有影响人民很多,我们还是照样买大屋,驾大车,因为银行利息实在很低,借多多钱都不怕。
买大屋???国阵说很多大屋卖不出咧,还要限制发展商兴建。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房屋泡沫还没爆,是不会有什么破产不破产的。
不过这样吊着很好吗?
菲律宾也没破产,可是国家搞到这样子,还不如破产好了。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要从Abdullah时期开始进行的财政改革说起。
Abdullah上台后,决定大力改革国家财政太依赖原油收入的弊病,因此才草拟了GST税务,但他被老马拉下了台,因为改革动到了旧势力的蛋糕,这也不能怪Abdullah毕竟他的政治魄力不强,斗不过老马。
所以GST责任就落到了纳吉身上,为何GST那么迫切呢?是因为我们国家产油不多,并非欧佩克成员国之一,而国内耗油量大,已经是不能维持补贴了。那之前我们用的SST税务系统,是属于比较落后的,它本质上有不公平的地方,商家们逃税易如反掌,以相对先进和公平的GST取而代之是必然的。GST实施后,商家们避税无门,消费者花钱是给税,让政府的财政一下子增加起来,因此才有能力推出降低企业和个人税,推出大型基建计划,和给与低收入人民补贴,这些都是可以激活国内市场的方针。
如果今天没有GST,还是走着SST,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财政会面临困境,商人越富有,普通人民还是一样。
2018年刚刚开始,你可以看看沙地阿拉伯和卡达尔两个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减少财政上对石油的依赖。1月1日起,我们的汽油零售价和全球产油老大基本上一样了,他们也在同一天实时5%GST,但Zero Rate的商品肯定马来西亚赢了很多。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018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这里一味乱叫也没有用,即使我说得不好,网友kimtt,locolyric的分析和意见就非常详细了.....
多看,多读,多学,多理解,不要整个无知愤青般,人云亦云.....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09: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lauKentang 于 2-1-2018 09:47 PM 编辑
麻花仔就是这样,读了点书就以为别人都BTC的
讲了点亦是亦非的道理然后就当是事实。。
上次菜啊斗不是这样,开记者会说了一队理论,还给了一堆无谓的数据。。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风头出完了。。屁也不放了
GST本身不是个问题。。国家为何搞到这地步才是个问题。。
我门国家有的资源比阿拉伯国家更有利,我们应该会像挪威那样的成就。。
而不是人人有工作,饿不死就是好。。
明白吗??那只马!、你只是个打锣的吧
kimtt才是主力负责忽悠的吧?
kmrddecade就叫他少开声吧。就一个猪的队友。。麻花的文化就是这样,平常就应该派kimtt这样的来,而不是靠大选才出面
搞政治都没用心,平常就派些没素质的一灯,水母,家马,kmrddecade的鱼毛虾仔来倒米,不灭才怪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甲霸王 于 2-1-2018 11:28 PM 编辑
哦。。2010年新公式。。。2012有新公式。。。
2013, 2014, 2015, 2016。。难道都有新公式?
比新加坡,日本?他们的储备,尤其日本的外国资产和科技价值。马来西亚想追赶恐怕连灰尘都吸不到。
哦。。国家不会破产。。是的。。现在你可以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情况了。
政府实行GST要人民帮政府还债。。。另外。。。政府也开始卖国家重要资产给外国。。。
这些对你来说都不是警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后等到国家的财产卖到七七八八时。。
你到是说什么。。到时你人都不见影子了。。
得一个讲字。。。现任的政府摆明当着你面前盗窃了。。。你还说风凉话。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11:3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甲霸王 发表于 31-12-2017 12:16 AM
一图胜马华口水喷到满地的谎言。
那个@cyberjaye 说 :
“ 傻差,连gdp to debt 都不会。
真是不学无术”
看来老兄你要放gdp to debt的图啊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放这个好吗。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11: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甲霸王 发表于 2-1-2018 11:41 PM
放这个好吗。
是@cyberjaye 说放gdp to debt
才会一目了然
你现在放那么多字
没有你之前的图表一目了然 |
|
|
|
|
|
|
|
发表于 2-1-2018 1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2018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mtt 于 3-1-2018 02:10 AM 编辑
重甲霸王 发表于 2-1-2018 11:27 PM
哦。。2010年新公式。。。2012有新公式。。。
2013, 2014, 2015, 2016。。难道都有新公式?
比新加坡,日本?他们的储备,尤其日本的外国资产和科技价值。马来西亚想追赶恐怕连灰尘都吸不到。
哦。。 ...
很难和你讲解,你的理解程度真的令我大开眼界,如果你是红豆兵的话,我真的为你们的素质感到汗颜。
老实告诉你,A3属于中上评级。中下有Baa1,Baa2,Baa3,然后才是Ba1以下的所谓垃圾评级,你知道吗,有史以来,我们不成低过Baa3,1998年金融风暴后,我们的评级是Baa3,我们用了20年一步一步往上爬,到今天的A3,我相信接下来A2, A1都不会是问题。
|
|
|
|
|
|
|
|
发表于 3-1-2018 0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imtt 于 3-1-2018 02:51 AM 编辑
你的文章里有很多扭曲经济事实的论点,到底这篇文章是哪里发布的?
第一,以外汇储备来衡量偿还外债的能力是比较不全面的,要知道外汇储备的规模是要靠量很多方面的,储备过多,国家需要增加相对量的货币供应,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印钞票,本国货币会贬值,造成通膨压力,货币政策的实施会有难度,比如国家银行无法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活动。过多的储备,也会增加货币贬值而造成的亏损风险。
第二,外汇储备并不能使用在国内,只是一种对外的金融债权,比如中国持有大量美元外汇,就握有美元的债权比重。如果国家减少外汇储备,就可以把资金转移到国内进行国际商品贸易活动的利益,而增加外汇储备,就是放弃了这种利益了。
因此,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保持在适度水平,我们国家是贸易国,也是大宗商品出口国,每一年都有贸易盈余,而国际贸易盈余就会增加外汇储备,因此我国不必刻意去做增加储备的动作。还有,马币的贬值会拉高以外币结算的储备,而增值则能够减少储备。
一个国家的外汇,不会是全部美元,为了降低风险,通常都会采取多元化策略,比如英镑,日元,人民币等等的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s。除了外币,黄金储备也是国家储备资产之一。
|
|
|
|
|
|
|
|
发表于 3-1-2018 03: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傻了!!这年头!谁还真的没吃过榴莲!!....
吃不起的意思!!就是连碰都没机会得到尝吃的机会.....
你确定!你所说的是真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8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家驹 于 3-1-2018 08:39 AM 编辑
自己 对比看,不要人云亦云
挪威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依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位(僅次盧森堡及瑞士),遠高於鄰國瑞典與丹麥,是當今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且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所得分配亦相當平均。政府控制主要的经济领域,例如石油工业。挪威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在石油、水利、渔业、農業、森林和矿产等方面,其中挪威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石油产业及国际油价,例如1999年,挪威的石油及天然气占其出口总额的35%,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挪威的石油输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2007年,挪威的石油及天然气占其出口总额的45%,对GDP的贡献率超过20%。[16]挪威国内先后两次投票表决是否加入欧盟,都未能在议会中通过。主要是挪威担心加入欧盟后会对本国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是,挪威属于欧洲贸易自由圈,所以在很多程度上,挪威经济和欧盟紧密相关。
尽管挪威连续6年(2001-2006)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挪威人仍然担心在未来的20年裡,当石油和天然气开始耗尽时,其生活水平会开始下降。所以挪威建立了国家石油基金,将石油产业的利润用於海外投资。截至2007年11月,国家石油基金已有3800亿美元。
馬來西亞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85][86]。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馬來西亞擁有亞洲最佳的經濟紀錄,國內生產總值從1957至2005年,每年平均增長6.5%[56]。2007年,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並且依據購買力平價是全球第29位的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淨額在2008年是2,220億美元[87]。2007年之後,維持5%-7%的成長率[88]。2009的國民平均所得是14,900美元[4]。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是3,836億美元,每人平均國內生產總值是8,100美元[89]。
在1970年代,先前以礦產與農業為基礎的馬來西亞經濟,在马哈迪的领导下開始轉型朝向多領域的經濟。從1980年代,工業領域已主導馬來西亞的經濟成長[90]。高水平的投資扮演重要的角色[56]。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馬來西亞經濟的恢復比起鄰近國家更快速,而且已恢復到危機前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800美元[91][92]。經濟不平等不只存在於不同的社會階級,也存在於不同的族群之間,例如華人佔有馬來西亞70%的市場資本,即使他們的人口只佔不到全國三分之一[93]。
緊鄰馬六甲海峽航線所產生的國際貿易以及製造業是這個國家經濟的關鍵領域[95][96][97]。
馬來西亞是一個自然和農業資源的出口國,最值錢的出口物資是石油[56]。有一段時間,它是世界上的錫[98]、橡膠和棕櫚油的最大生產國。製造業對國家經濟有很大的影響[99],雖然馬來西亞的經濟結構已逐漸遠離製造業[100]。為了使經濟多樣化,並使馬來西亞的經濟減少對於出口貨物的依賴,政府正推動馬來西亞的旅遊業。因此,旅遊業已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三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但它正受到成長中的工業經濟所造成的空氣和水源污染以及森林砍伐所威脅[101]。大馬已發展成為伊斯蘭銀行的一處中心,而且該國在伊斯蘭銀行擁有最多的女性勞工[102]。知識經濟服務也正在擴張[100]。
|
|
|
|
|
|
|
|
发表于 3-1-2018 10: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ulauKentang 于 3-1-2018 10:08 AM 编辑
家驹 发表于 3-1-2018 08:33 AM
自己 对比看,不要人云亦云
挪威经济是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宏观调控成功结合的范例,依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長期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位(僅次盧森堡及瑞士),遠高於鄰國瑞典與丹麥,是當今全球最富裕、经 ...
你很傻海的放上对比。。怎么读来读去。。马来西亚还比挪威还有条件。。我们应该比他更好不是吗?怎么我们到后来比人家相差10万8千里?你是来倒米的吗?
还好意思说人家人云亦云??麻花仔的逻辑和脸皮真的不一样!!!
还有。。你说你说的马来西亚的美好时代都是老马当权时。。吃蒙了你!!!
你是在帮老马作势吗?
会Google而已就不要扮叻,没本事就打打锣就好别抢Kimtt的工
|
|
|
|
|
|
|
|
发表于 3-1-2018 11:5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重甲霸王 发表于 31-12-2017 12:16 AM
一图胜马华口水喷到满地的谎言。
各大上市公司都有债务,就以你一图胜千言的说法,不要看其他指标,你的财务状况肯定胜过苹果和三星。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