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4-10-2017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一次啦,6%有input 和 output的。
多学学税务的基础知识。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7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相信网上的说法,那么就只有一个答案,410亿里,全都吃光了。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7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过去20多年管理不当,如果不改革税务,我国财政将不能维持长远健康状况,到时候,国家信用评级被降级,国家发行的债卷成本上升,资金流动就会被绑死,这时候国家就会面临想发展却无资金的局面,经济得不到提升,肯定地马币必然遭到抛售,企业运营将有问题,接下来就是薪水起不了,减薪,裁员,企业倒闭,等等。
你说,国家财政得救,你可以得到什么?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7 0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消费税的确帮了国家一把,无形中也帮了国民。我国信用评级近年来连续从BBB升级至A- 到A3,证明市场普遍认同GST的税制。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7 03:4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布朋党发电厂的汽油合约买卖,还有汽油计算方程式,不然讲什么也是没用。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7 05:2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不公布什么时候要起到 12 甚至 20 巴仙?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7 08:4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mtt 发表于 24-10-2017 02:43 PM
只是一次啦,6%有input 和 output的。
多学学税务的基础知识。
厂商6%,代理6%,分销6%,商场6%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7 06: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托,到今天还是有人不会算。
总的来说,商品到你手上,你只付6%,之前厂商,代理商,分销商付的6%可以和税务局扣回的,这就是input tax 和output tax。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7 07:0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7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减少开销,市场就缺乏流动资金了。要推动市场的动力,政府开销缺不了,在能维持平衡下,政府开销将会是推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所以有了GST后,我们看到BR1M,公务员加薪和花红,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政府的钱,总归要用回社会,这就是财富从新分配。
只有在国家财政面临困难时,政府才会采取减少开销,以避免出现过高的赤字。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7 07:1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mtt 发表于 25-10-2017 07:12 PM
政府减少开销,市场就缺乏流动资金了。要推动市场的动力,政府开销缺不了,在能维持平衡下,政府开销将会是推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所以有了GST后,我们看到BR1M,公务员加薪和花红,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 ...
你都傻的,我是指政府减少浪费就省回好几千万亿了,不用抽gst都有钱派的。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7 07: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没说减少浪费哦,是减少开销,自己看回吧。
政府的开销,都会有一部分是浪费的 (wastage),无可避免,有时是投入的计划,到后来没有起到预期的效用,有些是贪污腐败的问题,总之,管理素质越高,wastage越低。我国的wastage,没有几千万亿那么吓人。
有空看看国家稽查报告,你才会有一些数字上的概念。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7 07:3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mtt 发表于 25-10-2017 07:25 PM
你没说减少浪费哦,是减少开销,自己看回吧。
政府的开销,都会有一部分是浪费的 (wastage),无可避免,有时是投入的计划,到后来没有起到预期的效用,有些是贪污腐败的问题,总之,管理素质越高,wastage越低。 ...
你自己去看个够吧!每样犯错误重复又重复,都没一个被辞职罚款,如果私人公司,员工买错买贵东西,看老板会不会吊他到狗狗力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7 09:58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imtt 发表于 25-10-2017 06:21 PM
拜托,到今天还是有人不会算。
总的来说,商品到你手上,你只付6%,之前厂商,代理商,分销商付的6%可以和税务局扣回的,这就是input tax 和output tax。
厂家货物rm10+6%= rm10.60
代理rm10.60 +30%=xx+6%
零售xx+30%=xx+6%.....???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7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7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买错买贵,从我国法律上讲,没有错,除非被被抓到收取回扣。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7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7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笑死我了。谈什么去看报告?
他们更喜欢浓缩的结论:政府无能,贪污腐败。
马来西亚政府的问题,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马来西亚政府做的好的地方,也不会有人浪费笔墨赞赏。
买贵没有错这点,的确很难接受。因为买贵给人感觉就是背后有利益输送。所以你说“被抓到收取回扣”很多时候都没有发生。因为利益输送的方式太多太多了,很多时候不是回扣那么简单。
是,法律上没错,我也不否认有一部分是真正的买贵了(因为不是自己的钱,不care),不过,我相信很多时候,是故意的买贵。而之间的利益输送又almost untraceable.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7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多任没有笑飞碎东西都没有这么贵反而有了gst物价涨了百分之百这样很难叫人信服的只有那些得利益者在唱好。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17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误会,我不是认可买贵买错的问题,这里面多数有贪污成分。
问题是,有没有相关部门对买贵买错的问题进行调查?如果没有调查,就没有犯罪的证据,法律上无罪。如果有调查但没能发现贪污证据,那么这就属于疏忽,只能说是购买者没有做要市场调查,或者被售卖者骗了。
以前接触做生意的人,他们一般对卖给政府部门的价格,会比实价贵,其中一个原因是,政府会延迟付款。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