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ct2050 于 29-7-2017 03:19 PM 编辑
伊斯兰因素 报纸是不敢写
戴志強:倒閉潮的背後因素最近传出多家外国大公司的连锁店倒闭撤资,反映市场上一片寒风萧瑟,但经济数据却是高唱凯歌,更多外资来马投资赚钱,财经专家也指我国经济好转。
到底大马的经济是好是坏,小市民是春江水暖鸭先知,问起经商的朋友,经济数据与他们无关,是许多数据背后的问题令商家难以维持下去。 第一个问题是租金。商场单位租金动辄两三万,大面积单位要十多万,就连在隆市区小路一间店面的租金也要八九千,就算生意再好也难应付。
过度依赖外劳 住家附近有一间角头间店面原本的租户是小食中心,约有10个摊位,数年来生意非常火红,却在半年前关门大吉。主因是月租逐年调涨到1万8000令吉,业者靠茶水生意和摊位租金,一个月要卖多少杯饮料才能应付租金?还有水电费、员工薪水、杂费等,赚的钱都给了别人,老闆只剩碎饼,不干了。
那间店空了半年租不出,同一条街还有其他餐馆和美容店关门了。吉隆坡看得到无数空置店屋和办公室,有些业主买来保值和炒楼,宁可租不出也不降低租金。
第二个问题是过度依赖外劳。以往许多行业藉着聘请外劳来降低人力成本,省下不少钱。新时代的年轻人越来越难搞,这是每一个老闆都在抱怨的问题,还是请外劳比较听话。
只是,如今合法外劳要给最低薪金,僱用非法外劳怕被取缔,一些老闆为了找员工而累得心力交瘁,甚至无法开门做生意,索性不做了。
第三个问题是金钱游戏和非法赌博。这些年来Money Game大行其道,手上有些现金的商人都口耳相传搞“投资”赚快钱,自己的生意无心经营,直到崩盘时大家才来喊苦,骂政府没做事。
百货水涨船高 也有不少人看到附近的马机店开了一家又一家,心痒之下去赌两把,往往是不能自拔,把身家都输了。 市场上的现金被吸走了,大众的消费力降低了,但物价永远只起不降,形成恶性循环。每当汽油石油气电费等调涨,百货就水涨船高,但汽油跌价、马币回扬,大家却静静不出声。
在很久以前,租金不高才可以薄利多销,市道不景可以咬紧牙根挨过去,现在是大企业和连锁店集团都吃不消,只能壮士断臂关门大吉。 也有不少人在危机反面找到生机,就是善用网络科技经营不须店舖的生意,带来另一条出路,例如打工仔也可以从事电召车服务或物流送货来赚外快。
认识一名餐馆老闆,他在两年前已看到店面的营业额越来越澹静,就到附近地区大力招徕送餐上门的生意,后来还想到用面子书搞宣传。如今是靠外卖的营业额支撑,他才能挨得下去。
不少本地的年轻人一直想着创业,头脑一热就自立门户,空有理想但缺乏实际行动,擅长花钱多过赚钱,又不肯吃苦和受委屈。年轻人创业赚钱的例子不是没有,但没有看清社会现实,亏钱倒闭者更多。
以往的人刻苦耐劳,节俭不浪费和会储蓄,有自制力远离不良活动。做生意能不能成功,不能靠政府或大环境,最大的成功因素还是靠自己努力。 http://www.chinapress.com.my/20170713/%E6%88%B4%E5%BF%97%E5%BC%B7%EF%BC%9A%E5%80%92%E9%96%89%E6%BD%AE%E7%9A%84%E8%83%8C%E5%BE%8C%E5%9B%A0%E7%B4%A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