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10-7-2017 03: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類似陰陽,需要彼此互動產生效果。不同人付出的愛,得到不同的結果,有私愛,有大愛,有亂愛,有慈愛,有師生愛,人獸愛等。。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不过说老实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似乎对爱这个领域没什么着墨呢! 
不知道西方哲学是否也是这样呢? 
其实我对爱的理解主要还是来自于西方, 
好像当年红极一时的男人来自什么星,女人来自什么星。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04: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10-7-2017 04:56 PM 编辑  
 
以前古人較含蓄,讀過書的人,會過於裝飾美化文句,有時候會覺得表達不到掙扎的心情。要追女仔通常是用詩句表達自己內心的心情。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經典之句。 
還有墨子的《兼愛》,都是談及大“愛”。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google一下爱和儒家,结果得到了以下结果。 
 
第一层:仁爱之心是根本——人之别于禽兽 
第二层:“知者自知,仁者自爱”——自爱 
第三层:“亲亲,仁也”——爱亲人 
第四层:“泛爱众,而亲人”——爱一切人 
第五层:“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爱万物、天下之爱 
 
遗憾的是里面没有男女之爱。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天地本有爱万物所以可以得到生存与延续 
 
万物有爱所以得到生命的延续,做爱是一种性命的延续。 
才会有 
生生不息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爱让生命延续肯定是一个事实。 
动物世界里没有雌雄之爱, 
但人类世界里有男女之爱, 
这是不是说爱其实是文明的产物呢?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是天然的,没文明也有爱 
 
爱是由先天进入后天的行为或道行。 
 
父母与子息。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很稀有, 
生命很无常, 
有时什么都没留下, 
而人事已非。 
生命是每个人要面对的游戏, 
而爱是唯一的奖赏。 |   
 
 
 
 |  
| 
 | 
 
 
 | 
 | 
 
| 
 | 
 | 
 
 
 
 | 
 | 
 
 
发表于 10-7-2017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7 1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是“儒家”, 
你会如何架构男女之爱的儒学~? 
 
参考: 
a.你可以 正反合, 
在原有的架构 画龙点睛/画蛇添足。 
 
b.你也可以 完全舍去传统, 
站在“君子/绅士/读书人”的制高点, 
来 开辟新天地~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7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不懂儒家。 
如果是从道家的角度的话, 
或许能够参考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男女互相吸引是自然的, 
为了达到和的状态自然就得互相配合,互相照顾了。 
至于里面有没有我们所说的男女之爱, 
我觉得那可能落于下层。 
反而是互相吸引后所产生的宠辱一体的相互扶持比较贴近于事实, 
也更加让人动容。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7 08: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7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里面本来就有军事,帝王,养生的论述。关于帝王的论述最多,军事的次之,养生的比较少。 
所以才会出现“以无事取天下”这样的句子。 
其实道德经比较偏向于古时给帝王看得书籍, 
所以道德也有“君人南面之术”一说。 
南面就是取古代皇帝坐北朝南的意思。 
 
至于男女之爱嘛,肯定没有,“负阴抱阳”之说是我勉强凑合用用而已。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7 09: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11-7-2017 09:05 PM 编辑  
 
1. 这是形而上学好玩的地方~ 
   给出方向,没有具体的答案。  
 
2. 你如果只能用二、三生万物的思维, 
    还是山林的万物就是万物的思维~ 
那: 
a. 你复习/运用道德经的次数不够多 
b. 你华人独有的多维逻辑还不够熟 
 
3. 你听过道德经可以修仙的吗~? 
道德经里哪有字,讲炼丹修道的啦 
 
*庄子的养生思想, 
就给他的一个弟子, 
改成一部军事理论~  
(我忘记叫什么名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7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我个人还是比较坚持原典。 
 
好像道教就是引用道德经, 
我一个朋友还说道德经里面有提到修仙的步骤。 
 
我觉得这是一个文化没落的根本原因。 
不是说演化不好, 
有自己的想法很好, 
你就直接用自己的名义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好了呗, 
实在不好从经典里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最大的问题就是让后代搞不清楚状况。 
 
就好象我们这里反儒家的, 
你仔细问他们儒家是什么, 
基本没人给到答案。 
他们就傻乎乎的反, 
至于反什么, 
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 
 |   
 
 
 
 |  
| 
 | 
 
 
 | 
 | 
 
| 
 | 
 | 
 
 
 
 | 
 | 
 
 
发表于 13-7-2017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6-7-2017 10: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爱是什么的知识到处泛滥,我就懒惰(也很难)献丑了。 
不过你上面提到 
【爱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感觉】 
我曾经在大陆被人刁难【感情】是不能过多分析的,我在再三求证,得出不能分析得好是多数人的共识后;我写了个以感觉为重点分析的,非科学的,非常理的分析来 表达我对感情的了解。(事缘一堆女人争论关系公开的必要性【名份】,我却指出两个人之间有感情比较重要,没必要为了在公众面前保持关系,而让感情失调。。。然后就被叫阵了。。。囧) 
其中细节我就不多说了,其实只是一种分析的方法;重点不在于我是对的,在于我要的是指出包括【爱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感觉】里面的,这类比较大众的常识观点其实不经推敲。我很久没上论坛,我不太理解你,不过我这样写为的不是要羞辱你;只是偶尔之间,我看到像你这样的言论会很奇怪。貌似世间理论没有什么更新换代那样。。 
比如说我不是指出大家常识里对感觉的认识是错的,而是要求她们尝试一下,瞧瞧一个精神病人是怎样理解感觉。这样的角度---来刷新一般人对感觉的认识(我推理一般人常识里的认识值为2,我会故意尽量推到远大于2;无论在广度,深度,或者是高度上) 
我不献丑的原因是因为那种方法比较属于创作,而不是哲学。而引导他人去思考是我兴趣或者是恶趣味,观众对于我那份感情的分析结果是觉得有趣的,特别的;从而产生的心念和你现在这种求知欲很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在于 你这种类型是建立于常识上,而你不满足;她们比较倾向于得知天外有天般,对于自己(常识里竟然拥有的)未知之处有着极大的探知欲望。 
 
#不需要对我写的过多分析,毕竟白痴和天才只有一线之差;我的确是白痴,所以我的思路很复杂,不代表真的有些什么。就如上面,我其实什么都没说,外行人却很容易误会我其实是个思想深虑的人一样。 
 
 |   
 
 
 
 |  
| 
 | 
 
 
 | 
 | 
 
| 
 | 
 | 
 
 
 
 | 
 | 
 
 
发表于 17-7-2017 05:1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故事: 
“对不起…”一条出生在海洋的鱼对另一条鱼说,“你年纪比我大,阅历比我多,或许你能帮助我。请告诉我,在那里可以找到人们所称的海洋?我四处找过了,但是徒然。” 
“海洋,”那年纪较大的鱼说,“你现在在里头游着的就是海洋。” 
“这就是海洋?但是这可只是水啊。我要找的是海洋。”年纪较轻的鱼很失望的说完就游走,好到别的地方去寻找。 
 
我们很多就好像年纪较轻的鱼,一直寻找爱是什么。然而爱不用寻找,因为我们已经在爱里,爱只能从眼前的经验被了解。在圣人的眼里,一切都是爱,所以他们视一切平等,他们不干涉,让一切如它所"是"的运作,因为爱不灭,从古至今,从今到未来,一直存在着,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他们知道万物在玩一场没有输的游戏。 
 
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是指一切无形的,有形的都是爱的形体。道的德,仁,慈,大,佛的空,宽恕,慈悲,上帝的无条件之爱,宇宙的爱 ,地球的爱,自然的爱,动物的爱,人类的爱,科技的爱,食物的爱,恐惧的爱,失败的爱。。。。。。等等。如果非要定义爱是什么,那好无逻辑,无限就是爱的系统,只能让爱毫不讲理的运作,变。所以圣人们都不控制,放下,无为,成空,臣服,让爱来安排,哪怕是不是目前他们不想要的,但最后都会变成他们想要的更多。 
 
头脑是了解爱最大的障碍,因为头脑只会解释已经知道的东西, 不知道的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头脑需要答案和逻辑。可是爱是一种智慧,就算你满满的知识,论证,当下也可能做出一些违背知识道理道德科学的一种决定。爱是自由的,不受限制。企图反抗,那就是不自然了。当然也不能不反抗,反抗就是要学会去自然,只有了解了爱的系统,爱的运作,才能自然。 
 
每个人的视角对爱的定义都不一样,因为还有对爱的系统,运作不了解,但是我们最后都会和圣人们一样走到同一个视角,那就是爱就是一切,一切就是爱,殊途同归。 |   
 
 
 
 |  
| 
 | 
 
 
 | 
 | 
 
| 
 | 
 | 
 
 
 
 | 
 | 
 
 
发表于 17-7-2017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闭乐 发表于 16-7-2017 10:59 PM 
科普爱是什么的知识到处泛滥,我就懒惰(也很难)献丑了。 
不过你上面提到 
【爱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感觉】 
我曾经在大陆被人刁难【感情】是不能过多分析的,我在再三求证,得出不能分析得好是多数人的共识后;我 ...  
嗯,我想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 
你的回帖说,感觉是无法经过推敲,站不住脚的。 
而我的贴里面说“爱如果是感觉的话,是否就证明了爱是不存在的?”。 
 
我的看法就如你所说的, 
感觉无法被证明,既然感觉无法被证明,那用感觉来证明的爱也是无法被证明的。 
 
我不确定你是不是同样的论点, 
但我看你的回帖应该是这个意思。 
 |   
 
 
 
 |  
| 
 | 
 
 
 | 
 | 
 
| 
 | 
 | 
 
 
 
 | 
 | 
 
 
发表于 17-7-2017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7-7-2017 06:32 PM 编辑  
 
来点另类的。爱的英文是LOVE,倒过来读就是EVOL (Evolution)。 
 
所以爱有两个方向,小爱(LOVE)注重感受和情执,渴望占有或控制对方,这种爱要求对方必须专情而不能多心。这种爱发生摩擦和冲突的时候,往往会由爱生恨,如果这种冲突发生在民族之间的时候,往往会挑两个社会的战争。 
 
反过来说呢,小爱升华就成大爱,大爱注重无私和奉献,多情但是不执著,例如圣人的爱、菩萨的爱、特蕾沙修女的爱,就象太阳的普照。这种爱充满温情,让人心灵宽敞和感恩。这种大爱才是一个社会进化(EVOL)的体现。我们要读圣贤书,就是因为圣贤教导我们如何进化。 
 
所以我们对爱的态度,也是我们选择是否要进化的关键。一个社会的进化与否,我觉得跟科技的高低无有关系。一个高度进化的社会,应该不再有战争的对立,所有众生都能平等互相尊重,一个进化的社会应该像天堂一样的幸福,不会有人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爱是进化。唯有进化的爱,才不会有恨。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