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6-7-2017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绩有目共睹?请问马华公会有什么成绩能够有目共睹? |
|
|
|
|
|
|
|
发表于 16-7-2017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possible mission
一切都如华人所愿,马来人不是要消失
|
|
|
|
|
|
|
|
发表于 16-7-2017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7-2017 04: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7-2017 04: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7-2017 07:4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plouffle0789 发表于 17-7-2017 04:57 AM
谁来的????
不必管他,他又来欺骗华人!什么成绩有目共睹?笑死人!哇哈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18-7-2017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1-2018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7-1-2018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1-2018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四届大选即将开打,上届大选马华从15个国会议席剧减超过一半,只剩下7个国会议席。从308到505两届大选,反风旺盛,尤其是华裔选民,这一次马华的国会议席是否再减半,值得关注。
马华总会长廖中莱已经表示有信心赢得15个国会议席,并多次强调华裔选票已经回流,但是据了解有马华的内部消息指出,在原有的7席中,只有4席是安全的。
纵观当下的选举氛围,普遍上华裔看似对国阵的观感并没有改变,但是对马华的不友善却有逐步减少的迹象。记得传出行动党重量级的领袖或要攻打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的亚依倓国会议席时,身边支持行动党的朋友感慨的问,为什么要这样?行动党是不是去攻打马来区会好一些?无论是林吉祥、刘镇东,或者是张念群去挑战,他们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厮杀。
经过两届的大选,这些忠心的支持者不再照单全收政治人物发出的所有资讯,开始有了自己的分析能力。这是两线制的好处。就好像当年林吉祥每天三问时任交通部长兼马华总会长翁诗杰巴生港口自由贸易区(PKFZ)三道问题一样,今天执政槟州的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也面对魏家祥对海底隧道工程的穷追猛打。在双方一来一回的唇战中,选民也从中被教育,对这个课题有了自己的看法。
两线制的成形也显露了选民的力量,无论是朝野政党,被选中的人民代议士都不敢怠惰,致力服务选民。不敢再做“Yang Berhormat”,而是“YangBerkhidmat”,在强劲反风下依然能受到选民委托的马华国会议员,这5年来也一定不敢怠惰。
在第十三届大选,华裔选民曾迫切想要换政府,反对党之所以拿到这么高的选票,当中也包括了马华党员的票。
在马华陷入最谷底的时候接棒,廖中莱这些年确实很努力团结马华各派系,用马华机制把党员的向心力找回来。但是马华领导层的努力,往往被巫统领袖的许多课题打击,好像一马发展公司丑闻、统考迟迟不受承认等。
这5年来,对于人民代议士是否值得继续再给予委托,选民心里已经有个谱。
到目前为止,因为民联的分裂,尽管成立了希盟,有了前首相马哈迪加入领军,但是在巫裔选票扮演举足轻重角色的伊党没有和希盟站在同一阵线,加上国阵在竞选机制上的主导权,都很难让人像上一届一样燃起改朝换代希望的熊熊火焰。
这个年代支持行动党的华人很愿意表态,就和以前国阵掌握超过三分二多数议席的年代一样,在乡区马华领袖是地方主导;支持行动党的人不会公开张扬,如今支持马华的人也只能暗地里偷偷支持。
如果到最后一分钟仍看不到换政府的可能性,不排除有这样的选民,会愿意把手中的一票投给有实在照顾他们生活,致力发展地方经济,让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地方好好生活的代议士,就算是来自马华。
如果没有强烈改朝换代的可能性,马华的成绩相信不会比上一届差,保住原有的7席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要攻下另外的8席也是困难重重,同样的道理,那些好不容易中选的议员这5年肯定有好好耕耘选区,为民服务,要在这样的环境下改变选民的心,除非真的有什么重大议题发生,手中一票是牵动改朝换代的命运,否则真的不是一件易事。
如果马华的议席再减半,应该是发生了马来海啸,希盟成功换政府了。(文章来源:星洲日报/笔下真情·作者:郭秋香·《星洲日报》高级记者·2018.01.28) |
|
|
|
|
|
|
|
发表于 29-1-2018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