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马出人头地者多属英文教育者 为何大家还要坚持华校?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8-4-2014 10: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940年以前
没有所谓的马来语,只有印尼语
马来语是后来的 UMNO 为统合政治需要做出来
以流行苏门答腊的一种印尼方言掺杂英语和福建,广东和印度语硬生生捣鼓出来的,所以词汇不多
问一问 30 - 60 年代出生的前辈,自可了解
本帖最后由 cct2050 于 28-4-2014 10:31 PM 编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8-4-2014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别看短暂。。。10年后中国超越美国是,那些不会华文的,哭都来不及了。 |
|
|
|
|
|
|
|
发表于 28-4-2014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4-2014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不穷。。。还有点骨气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asa2 发表于 28-4-2014 11:51 PM 
很多学申就是这样,被搞得华文--〉小学水平,英文不显不蛋, A-level 时很吃力
国中也是有华文课的好不好。
国中的华文也是有水准的。是华人自己烂清高放弃而已。
国中之前的数理可也是英文教育的。
那些几头不到岸的我只能说竞争力不足,明明自己不够努力还要赖3赖4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3: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为什么不问政府呢?那么多杰出人才来着英文教育为什么还要坚持用马来文为国语呢?为什么不是英语为主?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3:3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文是我们华人的根,一位华人不懂华文但是很懂各大语言也是没用的!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3: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金融中心抢当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
双语都会,是目前最佳策略
新加坡力压伦敦成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 2014-04-29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周一发表报告称,继全球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去年在新加坡开始提供人民币清算行服务以来,新加坡已超越伦敦,成为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仅次于香港。
与此同时,3月份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62%,升至纪录高点,排名回升一位至第七位,而人民币已连续五个月成为全球十大支付货币之一。
新加坡离岸地位超越伦敦
SWIFT报告显示,新加坡在去年3月至今年3月期间处理的人民币支付量增长了375%。目前,新加坡占整体人民币支付量市场的6.8%,成为仅次于香港(市场占有率为72.4%)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伦敦排名第三占比为5.9%。
SWIFT亚太区证券市场主管Claus Kwon表示,SWIFT预期未来新加坡对人民币相关的证券投资也会加快,并引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本月的一次讲话称,他们正期待从强劲的人民币贸易融资基础上开发更广泛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对有关资本市场及资产管理方面尤其重视。
新加坡曾一度位列第二大人民币离岸中心,但于2012年6月被伦敦取代。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交易中心,也是世界第四大交易中心。目前共有超4000家中资企业在新加坡营业。此前,新加坡已发起了自己的人民币离岸交易,它还有一些人民币主导的石油合约交易,尽管规模不大,但可以表明人民币开始逐渐向金融产品计价工具转变。
而在亚洲,新加坡亦是强有力的追赶者,去年新加坡离岸人民币存款也已超过一千亿元。与此同时,中资公司正以新加坡作为接触东盟国家的金融枢纽,因为该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联系比香港广泛得多。
欧洲则以英德领跑,上月底,德国法兰克福和英国伦敦相继签署人民币清算和结算谅解备忘录;在美洲大陆,以美元为本币的纽约正悄然进场,其人民币支付和外汇交易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悉尼作为澳大利亚的金融港口,可为中国和澳大利亚间的货币互换提供便利,亦有望成为人民币主要离岸中心。
重回支付货币“榜单”第七位
尽管近期市场“一面倒”地认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降会影响短期内的市场气氛,但分析人士预期未来几个月指数的影响只属轻微。
正如3月最新数据所示,人民币作为全球支付货币的市场占有率由2月的1.42%升至1.62%,由第八位升回第七位,前六位分别为美元、欧元、英镑、日圆、澳元及加拿大元。
渣打在本月初发布的人民币环球指数报告中曾表示,3月份人民币兑各种主要货币在各个离岸中心的外汇交易量均上升,增加外汇上的变动令机构投资者尤其对双向表现方面感兴趣。减少一面倒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加上人民币扩大汇率波幅,中期而言将刺激企业的对冲活动。
与此同时,在今年全球经济改善中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将会受惠。利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正上升,将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地位的回升令人鼓舞,不过“1.62%”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仍显微不足道,人民币国际化还有许多功课需要做。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4: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各国纷纷抢和中国大陆建立经贸合作联盟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4: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6: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10_01 发表于 28-4-2014 01:12 PM 
癌症都已經快變成跟感冒一樣容易醫治的病症了 你們還在討論回教法, 母语教育?
怎樣說?那裡看到?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受华文教育是为了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日本人,德国人,韩国人他们的英文能力也不好但是人家也一样强大,1 + 1 = 2 无论用任何语文得到的答案都是2, 所以富有和语文没有关系!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8: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gsd121 发表于 29-4-2014 04:59 AM 
照你那样的逻辑来说,恐龙帝国有2亿多年历史了
在某个程度上是对的,可是,你的例子很极端, 也很不公平。
- 恐龙与人类是不同物种,我说的是人类的古文明。
- 起步点不同。无论时间的起步,生存点也不同(人类靠工艺科技-建石器等,恐龙靠天生俱来的利牙利爪)
所以,恐龙帝国有2亿多年历史了,这是你认为我的逻辑,并非我真正的意义。我已古文明为例,来带出中国不是因为中文,或拥有古文明的底力而强盛。
我再举例;
为什么以明朝的航海能力(郑和)比英国帝国早,为什么在进入大航海时代,英国会在这道道上赢了, 我们的中华夏国?
本帖最后由 keatlim77 于 29-4-2014 09:02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可否认英语是非常重要,如果只是能选择其一, 当然选择英语! 如果有第二选择当然是华语! 如果有第三选择也不会是优先族语! 是德语/日语/印度语!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usupapaya 发表于 29-4-2014 06:52 AM 
怎樣說?那裡看到?
http://cforum2.cari.com.my/forum ... =3386924&extra=
有人大胆预测,不久的将来癌症将不是不治之症。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兼本地医院肿瘤专科医生洪纾凡说,目前,整体癌症的诊断、医治已有不错的进展。随着过去10年来标靶治疗药物(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的面世,癌症的治疗领域已取得巨大的突破。目前医生已能根据某些基因突变情况,控制癌症,并相信人类日后果真能够把癌症变成慢性疾病的等级,利于控制。不过,他不敢担保10年后就能做得到,然而,应也不会太远至百年之后。
==========================================
癌症都已經快變成跟感冒一樣容易醫治的病症了,你們還在討論母語?有沒有搞錯噢?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有很多华人大老板不要说读华文 ,连学校也没进过 ~~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gsd121 发表于 29-4-2014 04:59 AM 
照你那样的逻辑来说,恐龙帝国有2亿多年历史了
大哥你果然一针见血。
他的理论基本就是荒谬。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1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wruel 发表于 29-4-2014 07:51 AM 
很简单,受华文教育是为了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为了出人头地!日本人,德国人,韩国人他们的英文能力也 ...
其实使用我们华人语文会更有用处,更容易致富,因为我们的华文发音短,存信息量大,传达信息快,所以有利于计算。
|
|
|
|
|
|
|
|
发表于 29-4-2014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eeseng 发表于 29-4-2014 09:15 AM 
无可否认英语是非常重要,如果只是能选择其一, 当然选择英语! 如果有第二选择当然是华语! 如果有第 ...
我就自修德语、日语。但是我的母语为华语。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