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我爱潮流

每天厨余够750万人吃‧拒“剩宴"倡“光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0-2013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老一辈的华人太爱面子,情况和中国一样,所以要改变要从我们年轻一代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0-2013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中學的時候也是有在酒樓做過part time
吃不完的,大部份都會被客人打包走

當然,還是會有點浪費
不過我覺得並沒有這麼嚴重
還有,酒家的廚師也很重要
如果做得好吃,幾乎都不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3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enKhoo 发表于 8-10-2013 01:07 PM
光盘要从家庭教育开始,我妈从小就教我们几个兄妹,东西没吃完,不准离开餐桌。

通常是我妈妈做bandaray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3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宴会是真的很浪费

不过马来西亚人一天浪费够七百五十万人吃好像有点夸张。

总人口三千万。 假设每个人都浪费, 要浪费到七百五十万人吃的分量。 一个人要浪费二十五吧仙.
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马来西亚人吃一餐饭要留下1/4碟,才够七百五十万人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13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ritlizt 发表于 10-10-2013 05:09 PM
宴会是真的很浪费

不过马来西亚人一天浪费够七百五十万人吃好像有点夸张。

就是这个意思。
假设乡下地方比较不浪费,假设1半人口住乡下。  
就是1500万人要留下够750万人吃的东西。  自己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6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个不浪费食物的文明人

在我们的社交生活中,不难发现一种现象,就是有一些人,在聚餐时喜欢吃剩食物,即使他点的食物份量并不多。

也许,这些人有这种自我感觉,认为吃剩食物,会被人感觉她吃得不多,也有可能错误的认为,这是一种社交场合中的“时髦”?

也有一种现象,就是一些人喜欢在与朋友或社交场合中做东点菜时,点得多多,结果在结束聚餐时,整桌菜肴,也剩得多多。

这种点多多菜,剩多多菜的现象,可能被这些人视为是“豪气”的表现吧?

更有一种现象就是乱点乱叫,点了许多没有吃过的菜肴,结果可能因吃得不习惯或不合口味,而剩下了许多的菜肴,形成了浪费!

在我个人的认知中,不懂得把食物吃剩是不是代表着“时髦”或豪气,反之则认为这是一种浪费的现象,不礼貌的行为。

印象中,在年幼时,每天早上陪伴爷爷用早餐时,爷爷总是叮咛,要把食物吃完,因为爷爷会说,在他们的年代,常常过着吃不饱的日子,因此不能浪费食物。

到了上小学时,老师教导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更深刻烙印在我的脑海中,浪费食物是不对的行为。

依稀记得,在就读中学时,因每晚都去打球的原故,结果每天都是家中最迟吃晚餐的成员,而当时妈妈总是交待,要吃完所有菜肴,不能浪费。

到了出来社会工作,曾经到过贫困的地区旅游,亲身了解到,过往在书中或新闻中读到的,有关贫困地区的人民,缺水缺粮的事件,原来都是真人真事,这更加提醒我,要珍惜食物,养成了吃多少点多少,即使吃不完,也要打包回去的习惯。

事实上,“吃剩文化”,不仅是浪费及糟蹋食物的不良习惯,更是反面的教育示范,也是惹人讨厌的行为。

如果不信,当你下回到餐馆用餐,吃剩许多食物时,问一问为你准备菜肴的厨师,也问一问为你收拾的餐馆服务员,他们都很希望客人能把食物吃完。

有一名当厨师及餐馆老板的朋友常跟我分享,他更希望客人把点的菜肴吃完,多过同样的客人常来光顾,却每次都吃剩食物,因为当客人把食物吃剩时,会让他感到不开心,是不是我煮的菜肴不好吃或不合客人的口味呢?

如果你问餐馆服务员的话,他也会告诉你,客人吃剩许多的食物,看在眼里除了是浪费之外,也制造了垃圾及为别人带来麻烦,因为餐馆人员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处理吃剩的食物,也制造了垃圾。

如果,你或你认同,浪费食物是一种不文明及没有礼貌的行为及习惯。那么从今天开始,就改变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吧!(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记者心视线·作者:陈世传.2016.10.30)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10-2018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以食为天,劳碌的工作就是为了赚口饭吃。特别是在美食天堂的马来西亚,我们更以三大种族的美食为骄傲,但这样的为食文化同时也导致了浪费食物额陋习。

根据固体废弃物和公共清洁管理服务机构数据显示,我国每天平均有3千公吨的食物白白被浪费掉,而且垃圾掩埋场里有55%丢弃品竟然是可以食用的食物。

单单在今年的斋戒月期间就高到61万5千公吨的食物被丢掉,被浪费掉的食物不只是厨余也包括外观不美的蔬果。

显然的我们今天活在一个比较舒适和富有的环境,许多孩子可能连稻米的生产过程也不知道,因为得来容易所以不懂得珍惜。

我们的饮食文化和好客文化是我们浪费食物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年年有余”的观念和过度“好客”的态度,在过年过节和婚宴时可看见。

倘若我们可以尊重食物,如华总会长方天兴建议与推广的“光盘行动”,在婚宴设下6道主食的标准以减少浪费食物,那么我们的“好客”更具有意义。

另一方面,在消费主义的导向下,我们在生产和销售食物的过程中有20%至50%的新鲜食材,因外表没有达到消费者的要求也被丢弃。

倘若我们可以以粒粒皆辛苦的态度面对食材,那些被浪费掉的新鲜食材可以被捐出去或以较低的价钱售卖给有需要的人。

同时,当需求与供应平衡时,价钱自然便会合理化,消费者便不需要买贵的食材。

小时候父母常说很多国家的人没的吃,所以我们要把餐桌上的食物都吃完不要浪费,即使是你已经饱了,但疼爱我们的父母总是不断的往我们的盘子“加菜”。

如果我们为了我们餐桌的丰富而剥夺了其他人的权益,那么我们的丰富是建立在别人的饥饿上,吃太多不只会导致肥胖同时也是一种浪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数据,世界上有9.25亿饥饿人口;每8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挨饿的度过他的一天。

近年来在欧洲吹起一阵“惜食风”,以改正日常饮食文化中骄奢浪费的不良的习惯。

邻国新加坡的食物银行也积极推广“食物拯救行动”,透过捐出瑕疵或快过期的食品给弱势群体以减低浪费。

法国甚至以立法向浪费食物宣战,因此每年损失的粮食只占总粮食生产的1.8%,在全球粮食可持续性指数蝉联榜首。

但笔者还是认为透过教育是最直接和可持久性的方法。

以节俭和尊重食物的态度是每个人都可以马上投身反浪费食物的行动。在60年代有反消费行动(Freeganism),近年来在日本也掀起一股极简主义(Minimalism),这些思潮是一股呼叫的声音。

推崇者透过生活呼唤告诫我们,自私和欲望是导致贫富差距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根源。

珍惜食物不只是一种美德更是对劳碌者的尊重和体现个人素养最好的方法。

当我们为美食疯狂时,世界有12.9%即大约7亿9500万人的人食不果腹,我们的浪费是对他们最不公义的行为。

根据报道,在2020年马来西亚预测每天将会有接近1万4000吨食物被浪费,一年将会有接近500万吨食物被浪费掉。

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做出一些贡献来改变现有浪费食物的现象和与文化,但请问您愿意改变自己的餐饮文化吗?你有听到饥饿人的呼声吗?(文章来源:星洲日报/迦南地‧作者:温思拯‧讲师·2018.10.23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18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81027fc09.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0-2018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最浪費的是酒店自助餐,很多當天準備好吃不完的食物直接丟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2-2018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以食为天,无论是粗茶淡饭还是山珍海味,人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吃。美食当前,谁人能抵挡这股诱惑,只恨胃只有一个,容纳不了那么多食物,吃剩的就习惯性丢弃。

生于现今生活富足的年代,食材垂手可得,食物料理方式多样化,速食更是带来了许多的便利,饿了不怕没东西可吃,因此似乎不太能体会“饥饿”的感觉。

据《2018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饥饿人数正在上涨,2017年达到8.21亿人,即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而在我国,平均每名大马人每天丢弃近1公斤的食物。

由此看来,浪费食物几乎已成了一种习惯。1公斤的食物对你我来说也许不算什么,然而对弱势群体而言,这已是他们丰盛的一餐。

要知道,当你还在嫌弃餐桌上的食物是如何的不符合胃口的当儿,地球的另一端却有人想吃却没能吃上一口的食物。

要如何才能做到不浪费食物,其实考验着一个人的自制能力。饥肠辘辘的时候,面对眼前的食物,总会毫不犹豫的往自个儿的盘子盛,结果盛多了又吃不下,这就是一种浪费。

再怎么饥饿都好,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先盛一份自认必定能吃完的分量,不够再添,这种吃法不仅不会给胃带来太多的压力和伤害,而且完全不浪费食物,可说是一举两得。

外食点餐,这个想吃、那个也想吃,若与一班亲朋好友一起用餐,通通都点一份,每人吃一点,勉强还能把所有的食物吃光。倘若是独自用餐,吃剩的别搁着,把剩食打包带回家其实一点也不丢脸。

食材得来不易,然而有些时候却因为卖相不佳而遭丢弃,那多可惜啊!近期欧美和澳洲等地就兴起“丑食运动”餐饮潮流,旨在鼓励民众别浪费食物,外表“丑”的食材,其实只要稍微花点心思与创意,一样能变成一道美食。

大减价总是购物的好时机,考虑到价格便宜就拼命囤粮。还是别太贪心吧!适量的购入食材、干粮,避免因买多了结果还没来得及吃就逾期丢弃。

偏食与挑食,一般都是自幼已养成的习惯,因此从小灌输正确的饮食价值观很重要,一旦能做到不偏食、不挑食,自然的就会珍惜食物。

食材、干粮过剩却不知该如何处置?只要不逾期、可安全进食,其实都可以捐献到“食物银行”。这不仅能让弱势群体获得温饱,也能避免完好的食物最终沦为垃圾。

至于“光盘行动”,它倡导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曾因此掀起一股热潮,然而多年过去,知易行难,面对食物不合口味、对菜色不太满意,餐盘中不难发现剩余食物,席桌上也常见菜肴被搁置至冷却,在在显示了这股热潮已慢慢褪去。

“量腹而食”,想说的正是字面上的意思,不贪心就不浪费,你的每一餐剩食,也许就是他人摆脱饥饿的一顿美食,因此请好好珍惜盘中餐,确保把食物吃下肚而非丢进垃圾桶里。(光華日報言論:莊詩琦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ow_meng5727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2018 12:3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拇指公爵 于 16-12-2018 12:34 AM 编辑

我有一个想法。霸级超商,如果能为剩下一两个月到期的食品设立“超折扣柜台”,这样可以减少过期食品的浪费,而且还能帮助需要的人。最好还能配合国际组织成立一个运作网络,将各国剩下一两个月的食品运往落后的国家给需要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7-2025 03:27 PM , Processed in 0.151176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