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efelin

你们会把孩子送去新加坡读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2013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的一生,不是单单厉害读书和赚钱,当然起点似乎比较容易成功,但也不能忘记,身为华人的文化,道德观念等等。新加坡的地理环境等因素,让这个岛国人民只能继续阶级分级,从教育到工作,都离不开merit based system- 精英制度有好有坏。
分数第一,金钱第一
太过盲目崇尚这些容易量化,物质化的东西,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新加坡是个洋派国家,比较崇洋,个人主义。没办法,英文是主流。

现今社会问题多多,家庭瓦解,知识多并不代表人生价值观好。 理想是两者兼顾。

跟大家分享一个价值观差异的真实小故事(其实我也已经曾经分享过了):我有个朋友和她哥哥工作分担部分薪水供弟弟念大学,因为父母家境不太好。她告诉我,新加坡人vs 大马人听了,给她完全不同反应:

新加坡朋友们:哇,你怎么那么伟大?? 应该给你父母负责,不管你的事,不用管那么多,干嘛那么好?(惊讶表情)
马来西亚朋友们:哦,那是应该的,帮忙父母减轻弟弟念大学负担 (不奇怪的表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2013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leeisme2004 发表于 29-8-2012 09:00 AM
刚从新加坡回来, 那边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新国稍微好点的小学很难进.  学额都是留給citizen先.  然后PR就被派到 ...

资料不能说错, 但不了解情况的话看了可能误会很大, 以为PR都进不到住家附近的学校

在新加坡, 学额会先分配给公民, 有空位就会让PR报名, 除非是名校或者孩子多的地区, 不然PR不会太难进到靠近住家的学校.

以我朋友(PR)的情况看来, 在公开报名的时候, 她孩子无法进到她家旁边的学校, 她马上去另一间几个巴士站距离的学校报名(也就大概六七个站), 也确定有位. 结果, 我朋友比那些等待报名超额的学校抽签却抽不到的新加坡公民, 还早确定能进那间学校.

而另一个外国朋友就比较惨, 她必须等公民, PR全报名了才能去找学校, 结果真的被派到很远, 最后搬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3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k 发表于 18-1-2013 12:53 PM
资料不能说错, 但不了解情况的话看了可能误会很大, 以为PR都进不到住家附近的学校

在新加坡, 学额会 ...

这些做法都是小一开学的情况,(公民优先,pr次之,最后才是外国学生)
一旦孩子的年度成绩顶好,无论公民,pr外国学生都是能进入名校。
学校也需要吸纳优异的学生推高学校的排名。
最后都是取决于小孩本身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8-2014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人都认为新加坡来的好,听到别人小孩开口关口都讲流利的英语,难免会有把小孩送到新加坡求学的心态。
毕竟在我国要读多一颗语言,对小孩满吃力的,尤其是现在1年纪已开始要学imbuhan,搞到他们一头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8-2014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wit 发表于 24-8-2014 02:48 PM
一般人都认为新加坡来的好,听到别人小孩开口关口都讲流利的英语,难免会有把小孩送到新加坡求学的心态。
...

现在的父母都很怕输,搞到每个都很紧张。孩子每个小小都被灌输 “比较”,长大后什么都比,怎么好?
我还是觉得童年比较重要,别过于强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8-2014 0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怕输国的教育如果真的好早就有星加坡的诺贝尔得奖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8-2014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cad 发表于 26-8-2014 02:27 PM
怕输国的教育如果真的好早就有星加坡的诺贝尔得奖人了。

我想没几个父母会在决定孩子的教育的时候把那个国家得过几个诺贝尔奖考虑进去。

我是个平凡的妈妈,我不会期望孩子得到的教育能把他调教成诺贝尔得奖主,我比较在乎的是我孩子能不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是不是需要莫名其妙的“让路”给成绩比我差的人,想读能读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继续读,会不会去学校老师不理不教,或动不动就鞭。当然,新加坡教育也不是多么完美,但至少不会太明显的不公平,或是动不动改来改去的制度,而且成绩很好的话,名校抢着要,还有奖学金助学金送上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8-2014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ldpenguin 发表于 17-1-2013 06:38 PM
人的一生,不是单单厉害读书和赚钱,当然起点似乎比较容易成功,但也不能忘记,身为华人的文化,道德观念等 ...

看了你分享的故事,心里不太舒服,因为我比较熟的新加坡朋友(能谈家里事的),没让我感觉那么现实。可能你朋友刚好遇到吧。

不过我可以和你分享另一件事:前同事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同事的两个弟弟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理工学院,妈妈做点小生意,但听她说亏比赚多。不过她并不需要为她两个弟弟太担心,因为他们各自去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加上自己打工,基本上也不太跟家里要钱。我想一般新加坡人应该很难理解因为家里没钱而必须放弃学业的情况。在新加坡,家里没钱可以申请援助,加上兼职(教补习什么都好),省省用是可以完成学业的。新加坡政府是很喜欢读书人的

另一个朋友,长子,在工作的时候读夜校,家里庆祝什么去吃餐馆时,都是他出钱的,没叫弟妹出一份,他说:“我是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1-2025 07:30 PM , Processed in 0.0935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