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帖] 原来胎教真的有根据的!生产前几个月与宝宝沟通并且教育宝宝,必定会顺产哦!
[复制链接]
|
|
|

楼主 |
发表于 4-5-2012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心境的胎教经有哪些呢?情绪不稳,容易出现急躁、猜疑、偏激、忌妒心理,是孕期特别容易有的心理反应。而要对胎儿实施有效的胎教,须自己主动认识到这些心理的不利,有意识地改变和调整心境。 急躁:凭着主观愿望,急于求成,是主要原因。强求他人,尤其是家人的想法、做法、行为完全来符合自己的愿望,一旦发现不合自己的意愿,就勃然大怒。在孕期,需要主动的、有意识地纠正这种非理性的趋势,要懂得,正像自己并不乐意受到他人支配一样,即使是家人、丈夫,都有各自的想法和行为习惯,学会宽容他人、协商愿望,才是克服急躁的有效途径。
猜疑:随着孕期进度,猜想的事情会很多:宝宝会长得像谁?健康吗?漂亮吗?聪明吗?而最多想的,是胎儿的性别。其实,现在想也没有什么用处,早在精卵结合之初,胎儿的性别就已经决定,猜想与不猜,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且,过多的猜测、过多的疑心,会影响到自己总体情绪,弄得自己寝食不安。当然,猜疑心理还包括对于家庭成员的疑心,就更加不利于心理健康了。
胎教的过程,正是自身修身养性、磨练提高自身品质的过程,需要自己培养较好的情商素质,才能对胎儿实施良性胎教。因此,学会宽厚、豁达地对待疑虑,就是对胎儿的良好影响。
偏激:用主观臆想的模式去设想,苛求他人、求全责备,是孕期易出现的倾向。需要克服认识上的偏见,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和处理、对待问题,应当多站在他人的立场、角度想一想,体谅他人的处境和困难,不要产生苛求、偏见。还要避免把自己置身于局外的指手画脚、品评论争,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不仅是孕期胎教的需要,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
嫉妒: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嫉妒是个人内在软弱、自卑的表现,嫉妒者通常会因为某种无法补偿的缺陷或因素,无力与强者竞争,又不满他人超过自己,心理上巨大的不平衡感,只能通过贬低他人的方式来补偿、平衡。懂得嫉妒心理的实质以后,就应当有意识地调整自己,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多看一看自己的强势,增添自信心,避免嫉妒心理影响到情绪。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5-2012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抚摸胎儿或轻轻拍打胎儿的目的,是通过隔着孕妇的腹壁对胎儿施以触觉上的剌激,以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这方面的效果,已由一些妇产科专家的实验所证实。有的孕妇也发现,抚摸胎头会增加胎儿的心率。胎儿对触觉剌激有着较灵敏的反应。
法国心理学家贝尔纳。蒂斯认为,父母都可以通过触摸动作和声音,与腹中的胎儿沟通信息,这样做可以使胎儿有一种安全感,使他感到舒服和愉快。有人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在母腹中经常被 父亲抚摸过“体操锻炼”的胎儿,出生后翻身、抓、握、爬、坐等各种动作的发展,都比没进行过“体操锻炼”的早一些。
此外,通过B型超声显像仪还可以观察到,孕16周的胎儿已经开始在母亲腹中蠕动;18~20 周时孕母亲自己能感觉胎动。胎动是胎儿主动运动的表示,也是胎儿对外界剌激作出反应的表现。胎动的频率和强度,显示胎儿的健康状况。
此刻如果能用动作和声音与胎儿进行交流,这对胎儿出生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必将有很大好处。在怀孕4 个月后,胎盘已经形成,羊水给胎儿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妈妈可以促使胎儿活动了。例如给胎儿做体操:孕妇仰卧平躺,尽量放松,双手捧住胎儿轻轻抚摸,轻轻按压,等待胎儿的反应,逐渐与胎儿建立起“游戏”关系。
在抚摸或轻轻拍打胎儿时,要注意胎儿的反应类型。如果胎儿对抚摸、推动的剌激不高兴,就 会用力挣脱或者蹬腿反对,这时应马上停止抚摸或推动。如果胎儿受到抚摸后,过一会儿才以轻轻的蠕动作出反应,这种情况可以继续抚摸,一直持续几分钟后再停上抚摸,或改用语言的、音乐的剌激。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5-2012 05: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的微笑是最好的胎教
养生学家经常告诫人们,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要适当丰富人们的精神活动。例如:听音乐、看书、读诗、旅游或欣赏美术作品等,这些美好的情趣有利于调节情绪,增进健康、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对下一代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说,微笑是开在嘴角的两朵花,我们都喜欢看见微笑的脸。腹中的胎儿虽然看不见母亲的表情,却能感受到母亲的喜怒哀乐。
人的情绪变化与内分泌有关,在情绪紧张或应激状态下,体内一种叫乙酰胆碱的化学物质释放增加,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多。在孕妇体内这种激素随着母体血液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胚胎有明显破坏作用,影响某些组织的联合。特别是前3个月,正是胎儿各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如孕妇长期情绪波动,就可能造成胎儿畸形。所以,准妈妈们每天都开心一点吧,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就像有人说的,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何不让自己笑笑的过着一天,让别人欢喜,让自己快乐。
每天清晨,可以对着镜子,先给自己一个微笑,在一瞬间,一脸惺忪转为光华润泽,沉睡的细胞苏醒了,让人充满朝气与活力。
良好的心态,融洽的感情,是幸福美满家庭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达到优孕、优生的重要因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必然是幸福的。
如果女人怀孕期间,家还无宁日的话,真是一种悲哀。孕妇切忌大悲大怒,更不要吵骂争斗。母亲妊娠1个多月,如果受到惊吓、恐惧、忧伤、悲愤等严重刺激,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流产等不良反应。在夫妻感情融洽、家庭气氛和谐、心态良好的情况下,受精卵就会“安然舒适”地在子宫内发育成长,生下的孩子就更健康、聪慧。
准爸爸应该为自己的小宝宝创造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孕妇更应该注意心理保健,控制各种过激情绪,始终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做丈夫的也应该在精神上给妻子以安慰。怀孕期间,不仅准妈妈要常常微笑,准爸爸也要常常微笑,因为你的情绪常常影响着妻子的情绪。妻子快乐,这种良好的心态,会传递给腹中的宝宝,让宝宝也快乐。胎儿接受了这种良好的影响,会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健康发育。
因此,微笑也是你给予宝宝的胎教。
温馨提醒:孕妇愉悦的情绪可促使大脑皮层兴奋,使孕妇血压、脉搏、呼吸、消化液的分泌均处于相互平稳、相互协调状态,有利于孕妇身心健康。同时改善胎盘供血量,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5-2012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读: 古今中外流行的胎教,无论是民间一些家庭的实践,还是某些科研部门的专题研究,至今未见有科学地论证了在胎教实践中胎儿有了学习的表现。就此,北京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胎教研究中心刘主任作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胎教的科学本质
古今中外流行的胎教,无论是民间一些家庭的实践,还是某些科研部门的专题研究,至今未见有科学地论证了在胎教实践中胎儿有了学习的表现。尽管胎儿医学的研究发现胎龄到四个月时,胎儿皮肤对冷刺激有了反应,五个月对温热有了反应,七个月对疼痛刺激有了反应,六个月有了嗅觉及七个月有了视觉和对噪声有了厌烦动作。然而,所有这些仅仅是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初步建立。还不能形成知觉,更没有产生思维及意识的神经组织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与社会环境的条件。而学习的本质是大脑的条件反射的建立。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在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由生物遗传得到的)基础上,由外界给予的信号(生理学称第二信号,如声音或视觉的刺激信号)与引起非条件反射的信号(生理学称第一信号)相结合,共同反复地作用于大脑建立起来的。
胎儿生长到六个月后,虽然有了各种感觉,但受环境限制而不能看到外界的事物,无法建立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条件反射。因此,把向胎儿输送声音的或光线的,及对肢体触摸的刺激活动,认为是早期教育不仅缺乏生理学及心理学根据,而且误导人们忽略对胎儿大脑发育中的保护,甚至在不懂医学和心理学的情况下,制作出一些违背正处在发育中的胎儿听觉神经,或听觉器官的安全要求的,含有声压很强的高频声波的"胎教音乐",用传声器直接向宫内传送给胎儿听。
给六个月以后的胎儿输送听觉的,或视觉的(光线)及肢体触摸的刺激,以适度的上述刺激诱导相关的神经通路,和中枢部位的神经锥体细胞增长更多的树突,以促进它和周围的锥体细胞建立传递脉冲的"突触"联系。使大脑的与感觉、运动、思维、记忆等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网络更丰富,有益于出生后的智力开发。这实质上是在产前对胎儿的大脑生长发育的一种来自于环境的促进, 它和在胎儿大脑细胞生长的剧增期所给予的营养促进,共同构成了"产前胎儿大脑发育促进"的内容。 以环境促进为其科学本质的胎教,是建立在以下有关的,行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上的。
首先,从神经分子生物学角度的一些科学研究,证实了学习的本质,是信息在大脑的储存过程,而记忆则是从大脑的信息储存中提取。自舍林通(Sherrington)1940年开始,许多研究证明了长期记忆,被编码在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锥体细胞)的连接性上,并非在大分子特别是RNA上。长期记忆的结构基础,在于锥体细胞之间的突触的改变(而非全脑的解剖上的改变),即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的改变(突触的增生、肥大、伸出附加突触或退行性变)。强烈的限定的突触活动,可增加突触的功效,反复多次的刺激可导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增高6倍,突触后电位活动中的突触反应,可持续数秒钟。这被认为是学习或记忆的可变突触效应。如海马的颗粒细胞的树突棘,参与构成的"棘突触"就是高度可变的,显示延长的电位,被认为是记忆过程中的生理性表现。
此外,在学习和记忆的能动性方面,赞特高塞(SZentagothai)和马尔[Marr] 分别在1968、1969年的报告中认为:突触的学习是一种双重的且可连续发生的过程,即激动某种特殊的突触型,可指导同一树突上的其它致活的突触的生长。而日本的埃特(Ito)在1974、1975年用实验证实了中止在小脑浦金野氏细胞树突上的攀缘神经纤维的特有装置,就是对棘树突(在同一时间由并行的神经纤维所致活)提供"生长指令"的部位。另外,近年用colgi技术,证实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椎体细胞)的树突棘:对各种改变十分敏感。 如把幼小动物关闭在黑暗之中或使它失明(即切断外界与大脑皮层的感觉通路)其结果树突棘的数目比对照组减少。相反,如增多刺激而持续照明,则可增加树突棘的数目。临床发现的智力低下患儿,就有树突棘数目减少及形状的改变,如1974年《科学》上,帕帕拉(Purpura)就曾发表《树突棘的发生阻滞和精神迟钝》的文章。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5-2012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综上所述,可知在人的大脑皮质锥体细胞树突和树突棘的发生发展,及锥体细胞之间"突触"建立的多少,和人一生中的行为、学习、记忆的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在胎儿大脑细胞分裂增殖的第一个高峰期(即孕10一24周)大脑皮层的六层结构将全具备时,在保障热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供给充分的基础上,促进大脑锥体细胞生长得更多,从胎龄6个月起,这些锥体细胞体积开始长大,树突开始延伸的期间,增加由外界到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通路的良性刺激如声、光、触摸等刺激,那么,刺激产生的电脉冲所走过通路上的椎体细胞,和所到达大脑感觉中枢部位的锥体细胞,它们之间的突触后的膜电位增高:且反复刺激促使这些锥体细胞的树突和树突棘增长,有利于和周围尚未建立突触联系的锥体细胞建立起"突触"联系,结果使负责神经脉冲传递和信息储存的大脑神经网络,要比不经这种环境促进的更丰富,有利于出生后其大脑的感觉和思维更敏捷,信息储存量更大。对一生中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先天的更加聪慧的大脑的帮助。
正确认识胎教的科学本质,是包括"营养促进"和"环境促进"在内的,"胎儿大脑发育产前促进工作"。这种正确认识,不仅引导人们从缺乏生理学和胚胎学理论基础的,所谓对胎儿进行教育的理念中走出来,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孕妇营养的合理摄取,对胎儿大脑发育影响的重要性。胎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在整个40 周内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在母亲孕10一24周内,胎儿大脑椎体细胞生长发育速度最快,这期间被称之为胎儿大脑细胞的剧增期。这期间胎儿要从母亲体内获取大量的多种氨基酸,和用这些氨基酸合成胎儿大脑细胞的核蛋白时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如铜、锌。
因此,强调孕期特别是孕3一6个月期间孕妇的合理与充分的膳食营养,应做为产前促进的主要内容。而把胎教认为是对胎儿的早期教育的观念,往往从主观上忽视了营养对胎儿大脑的影响。因而误导孕妇走上"早期教育"的事倍功半,甚或有碍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道路上去。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12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读: “胎教”是最早的教育,但仅有胎教是不够的,因为“胎教”是“早教”的前奏、基础,“早教”则是“胎教”的延续和发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会为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胎教与早教是缺一不可……
胎教与早教缺一不可
宝宝刚出生就对音乐和自己的名字有了反应,刚刚8个月就特别喜欢看书……这都是胎教和早教的功劳。
“胎教”是最早的教育,但仅有胎教是不够的,因为“胎教”是“早教”的前奏、基础,“早教”则是“胎教”的延续和发展,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会为人才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我怀孕四个月参加了市妇联和好孩子集团共同举办的好孩子亲子学苑第一期“胎教班”,临产前又参加了“早教亲子讲座”。
我是怎样胎教的
回忆我怀孕时几乎每天都用胎教仪在固定时间给腹中的宝宝听音乐;孩子的父亲也积极参与,每天抽出时间用话筒和未谋面的孩子进行交谈,亲切地呼唤他的乳名:“超超,爸爸在和你说话呢……今天乖不乖啊……”。有时孩子在腹中乱蹬乱踢时,只要他爸爸抚慰一下,说“宝宝乖,不要闹……妈妈已经很辛苦了,你要体谅啊……”孩子就会放缓动作,安静下来。结果当孩子出生后,即对胎教时的音乐作出了反应:只要妈妈一放胎教音乐,他就兴奋地踢蹬小腿,挥舞小手“跳起舞”来,并且早早地对“超超”这个名字作出了反应。
早早地教他“说”
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只要他醒着,我就一刻不停地和他讲话:“超超,妈妈给你穿衣服,小手伸出来”“超超,今天天气真好,你瞧,太阳公公也出来看你了……”。只要我一说话,她会盯着我的脸看,特别喜欢看我一张一合的嘴,渐渐地她也会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仿佛听懂了似的。平时我还注意根据宝宝的特点,把“说、看、动”结合起来训练。当我发现他对灯光产生兴趣时,就打开开关的同时,指着灯反复告诉你“灯灯亮亮,灯亮了”。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到他4个月时,已知家中每盏灯的位置,只要一说“灯灯亮亮”,他就会抬头用眼神示意灯的方向,还用小手去抓开关,仿佛懂了似的。其次,我趁孩子睡醒吃饱情绪良好的时候,拿色彩鲜艳的图书和他一起看图点讲:“宝宝快看,这是‘喔喔喔’叫的公鸡,小公鸡吃什么……吃小虫子……”。如今孩子快8个月了,只要发现原来看过的书,便兴奋地扑过去拿,小嘴里就会“叽叽咕咕”说个不停,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期间包含了早教的成果。
早早地教他“爬”
老师强调,一岁前,孩子的动作发展最后的是训练“爬”,所以孩子2个月时我每天让他“趴”一会儿,小脸通红大哭起来,长辈们看得心疼不已,“别做了,孩子刚喝完奶会吐的……”。“太晚了,让孩子早点睡吧……”,如此一来,早晚都练不成,其实看到孩子这副模样,自己心里也难受,可我仍按早教讲座中的要求去做,耐心说服家人,每天让孩子练几分钟“趴”着玩,没多久,又学会了“翻身”,这对他而言,真是个大进步。近七个月时,我就尝试用他心爱的玩具逗引他爬,这次他却不配合,常常没用几下力就趴下“固守阵地”不肯再努力了,当时我自己都快泄气了,后来发现还是自己教的方式有问题,不仅要逗引他产生“爬”的欲望,还要用手在他腹部托一把,用手掌顶住他的两个脚掌,让他借助推力向前爬,这样耐心地训练两三个星期,孩子自己也摸着道道了,想爬的时候常撅起小屁股,两腿轮流伸缩用劲蹬地,双手反复抓东西借力或撑着上身向前挪,看着孩子这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心中说
不出的高兴,比自己获奖还兴奋。虽解放前孩子在锻炼中吃了一些苦,但这对今后的身心发展将会有很大益处,让他从小就懂得,要想成功就得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5-2012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培养孩子“吃、喝、拉、撒、睡”的习惯也要从出生开始,孩子15个月,我就培养“把尿尿”的习惯。喝完东西,过片刻就吹口哨让他解手。刚开始,孩子不一定有此感觉,坚持了一段时间,他就对口哨产生条件反射:有尿屎就拉,身子向上一挺则表示拉完了或没有排泄。孩子干净,家长放心。根据早教教师说的,每次吃饭喝奶时,要给孩子有个固定场所,不让家人“围观”,排除外界干扰;再者,由于学“爬”孩子活动量大增,一到进食时间,胃口大开,吃得既快又多;增大了活动量使他睡觉也香,放在小床上,衣服一脱,安抚音乐一放,不多时,就安然入睡了。
通过“胎教”、“早教”使我得到了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也使宝宝健康成长,我要继续不断地学习。
转帖来自:胎教与教育论坛 www.jiaoyu.com.my |
|
|
|
|
|
|
|
|
|
|
发表于 20-5-2012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看见了这个。。。希望对新妈咪有帮助哦 .gif)
我在美國生了兩個孩子,生育前後都有培訓班,家庭醫生每次洗腦讓我受益匪淺,我的兩個寶寶在嬰兒時期乖巧得好像家裡沒有小嬰兒,我甚至疑心她們會不會哭?
如今外婆常拿這句傻話笑我。回國後看到朋友或鄰居們被小祖宗折磨得精疲力竭,想著將媽媽經寫下來,或許可以幫到被小祖宗弄得手忙腳亂、身心疲憊的年輕爸爸媽媽。
再次感謝南加州著名的兒科醫生JANE GU,這幾年在她的指導下學到很多一輩子都受益的育兒寶典。
絕招一
如何讓小寶寶不哭
愛哭的 BABY都是爸媽教出來的。才出生的小BABY聽不懂話,他們靠條件反射來做判斷。
中國的家長一聽到孩子哭就抱起來。JANE GU醫生反復告誡我:
孩子一哭就放下來,不哭才抱起來,正好反過來。這樣一來,再小的孩子都能明白,
不哭的時候才有得抱,這招極靈。放下愛哭的孩子開始訓練,看著時鐘,不要抱讓她哭,
準備等10分鐘再抱。第一次可以設定5分鐘,以後一次比一次時間拉長,
我的妞妞第一次就沒有熬到5分鐘,大約3分半的時候就停了,我已經心疼得肝腸寸斷
自己都快哭了,一定要忍住了。讓孩子知道哭聲是叫不來媽媽的。
訓練“不哭的孩子”要排除4個哭的其他原因:尿了、病了、餓了,困了。
上帝保佑,我家兩個孩子都不會無理由哭,偶爾哭一下當作運動也是極少數,妞妞和妙妙100%是快樂的寶寶,躺在床上都咯咯笑出聲的孩子。
絕招二
如何讓剛出生的小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美國醫生再三批評我:你不是好媽媽,隔壁的孩子一睡到天亮,隔壁的媽媽是好媽媽,
你不是!
每次去看家庭醫生我都挨批評,原因是我晚上要餵奶1-2次,抱怨養孩子很累很辛苦。
醫生告訴我一個觀念:人類晚上不需要進食!我傻乎乎問,為什麼呢?
醫生沒辦法,只好大聲說:因為我們是人類!我印象極深,妞爸早就笑彎腰了。
很顯然,我擔心BABY晚上會餓根本是多餘的,10-12小時的連續睡眠,對孩子來說比吃奶
重要100倍!我們被老大妞妞折磨很慘,晚上吃一頓奶的壞習慣一直延續到快2歲。
養老二的時候按照醫生說的,徹底讓我和老公解脫出來,從剛出生到一個禮拜我家妙妙
被訓練距離5個小時才吃奶,2個禮拜之後,孩子就能睡天亮了。晚上不需要吃奶!!!
(三個感嘆號是請媽媽們切記的意思)
絕招三
如何讓寶寶自己靜靜入睡,不要搖晃
醫生說,一個快樂的BABY會睡在床上唱歌的(不是真唱,是嬰兒咿咿呀呀)!
嬰兒的大部分時光都需要在床上度過,這裡請爸爸媽媽們記住,床是不會動的!
所以,抱起嬰兒的時候不要搖晃,不要來回走動,更不要這樣哄孩子睡覺,輕輕放在床上讓他自己睡就好。再說一次,床是不會動的。
爸爸媽媽你們沒有權利剝奪孩子躺在床上享受快樂的權利。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興奮的家長不要用力和孩子“瘋鬧”,孩子的大腦在嬰兒時期還是膠狀的果凍狀態,很容易受傷。
絕招四
(這一則有朋友說會增加嬰兒窒息的風險,請家長們小心注意嬰兒的安全,若有懷疑不要隨便跟隨嘗試)
趴著睡養美女
個人經驗,孩子趴著睡覺比仰著睡得安穩,才出生的孩子心臟朝下,幾乎不會一驚一驚的狀態,模仿子宮被包裹的狀態。
另一個最大的好處是改變亞洲人的大餅臉,5 天之內的嬰兒需要1個小時幫忙翻臉,5天之後,我家妞就會自己左右轉向自如了。
妞是標準的小臉,和生出來的時候大方臉好像變了一個孩子,呵呵,得意。
老二妙妙的臉沒有刻意這樣做,那時候妞妞需要人照顧,沒有精力1個小時翻頭的精力了,很可惜。這個機會只有在出生到3個月之內有效,大了就沒用了。
絕招五
寶寶的抵抗力比你強十倍
爸爸媽媽穿2件,寶寶絕不能穿2件半,只能比你穿的少,不能比你穿的多。
我家兩個孩子都十分強壯,冷熱其實很好控制,偶爾看到兒童醫院發燒的孩子被花被子棉襖裹著一層一層的,可憐啊,孩子不會說話,都是家長害的。
絕招六
拒絕抗生素!
感冒發燒是孩子成長的過程,是增強抵抗力的過程。
我家寶寶發燒了最常用的就是用冰敷,用有拉鍊的保鮮袋裝冰塊,用乾淨毛巾裹了冰敷在全身,30分鐘一定退燒。
燒厲害了配點美林或泰諾。如果是著涼了感冒沒有發燒,就讓孩子吊著鼻涕沒有事,幾天就好。
不要相信任何藥能治療感冒。到目前為止,除了去年的手足口被醫院騙進去那一次之外,我家2個孩子從來沒有掛過鹽水和注射過抗生素。
在美國,是那種要死的病才注射抗生素的,在中國注射室的景觀,嚇壞了妞妞的爸爸,那個景象讓人發毛他說。
一排一排的吊針,打手打頭打腳的小孩子們在媽媽爸爸爺爺奶奶的陪護下掛鹽水。集中營莫過如此,很恐怖。
花錢不說,更可怕的是體內的細菌大戰存留的各種毒越來越多,週期性的需要掛鹽水來壓下去,常常聽到媽媽們說,有一點症狀馬上掛水壓下去,十分得意。我為她們的無知十分惋惜。我的孩子越來越健壯,從不生病,病了也幾天自己好,基本不治療。鄰居的孩子半夜跑醫院,累的人仰馬翻樂此不疲,從這點看我是好媽媽。
絕招七
天天洗澡,用清水,少用沐浴露
我的2個寶寶健康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天天洗澡,天天洗澡是必要的。
記得我生完孩子出來,準備聽我媽媽的教誨躺著不動,打算熬到第二天才洗澡,護士驚訝地拉我起來洗澡“不管你什麼傳統,把汗水和細菌都洗掉才會健康”。
我被誤會成個髒媽媽被拖去洗澡,當然要說明的是我生兩個都是順產。產婦如此,何況小孩子?
孩子每天運動量大,臭汗奶腥味便便尿尿什麼味道都有,一定要洗澡,不能隔天才洗。
這也是健康不生病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著涼的,抵抗力比成人強十倍。
醫生交代:寶寶洗澡儘量用清水,再名牌的嬰兒產品都不如清水好,不要用任何沐浴露、洗髮水,清水最最好!醫生說儘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話一個星期用一次沐浴露就好,我家是三天用一次(我覺得一周太長了,心理作用)。 |
|
|
|
|
|
|
|
|
|
|
发表于 21-5-2012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2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絕招八
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只有不想餵奶的媽媽
能吃到2歲半是天下最幸福的寶寶。JANE GU醫生說,沒 ...
rainchn00000 发表于 21-5-2012 07:44 PM 
谢谢分享!好切实的列子!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5-2012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分享。。谢谢
jason7812 发表于 20-5-2012 09:26 PM 
不客气哦! |
|
|
|
|
|
|
|
|
|
|
发表于 25-5-2012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运动胎教,是指导孕妇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促进胎儿大脑及肌肉的健康发育,有利于母亲正常妊娠及顺利分娩。 ...
暗语 发表于 11-4-2012 01:15 PM 
您好!不知是否有图片或video,这样会更详细,因为我不会这些动作。
谢谢!!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5-2012 09: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不知是否有图片或video,这样会更详细,因为我不会这些动作。
谢谢!!
gtk 发表于 25-5-2012 04:26 PM 
或许你可以到 胎教与教育论坛 www.jiaoyu.com.my 看看有更多更详细的资料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2012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超声机构提出:不把B超作为早孕诊断手段,因为孕早期胎儿还处于细胞分裂、器官分化敏感时期,为慎重起见,3个月内如没有必要,可不做超声检查,也就是说12周后进行第一次超声检查。当医生根据孕妇自述症状来检查结果,怀疑葡萄胎、宫外孕或妊娠合并,在妊娠11—14周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完整图像,可诊断胎儿发育与孕周是否相符,是否多胎等。
但影响超声观察的因素也相应增加,如羊水相对较少、胎位较固定等,影响胎儿畸形的检出。另外,有些胎儿畸形仅在特定孕周内或某个特定时机才表现出来,部分需形态变化较明显时才有可能被超声检出。这也制约了超声的正确检出率。
如今国内的很多妇产科大夫也都不主张18周以内的孕妇做B超,尤其是在怀孕12周以内。因为过多的B超,可能是胚胎细胞分裂与人脑成形异常及胎儿骨骼发育不良、畸胎或死胎的“凶手”。
如果孕妇在早期出现令人揪心的情况,如阴道流血、突然腹痛,借助B超确定胚胎是否存活,能否继续妊娠;有无异常妊娠像宫外孕或葡萄胎,则是最直接和可靠的手段,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是明智的做法。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6-2012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们,欢迎来分享你的胎教经验哦!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6-2012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大家共勉之!  |
|
|
|
|
|
|
|
|
|
|
发表于 17-6-2012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我正需要这!
我们两公婆的脾气都不好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6-2012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我正需要这!
我们两公婆的脾气都不好
bigbb 发表于 17-6-2012 01:59 PM 
不客气,目前你在怀孕吗? |
|
|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2 12: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暗语
对,目前4个月。print 了你准爸爸的那个铁给老公看,要他做到更好, 哈哈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