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henrytanck

柔佛州与新山图片与名胜景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6-6-2010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rytanck 于 26-6-2010 08:39 PM 编辑

上一点历史课:新柔长堤
新柔长堤的建筑始于1920年4月24日。最初长堤的建筑只是为了配合连接马来亚与新加坡的铁路线,后来也加建马路与人行道。新柔长堤于4年后竣工,耗资当时的1千7百万元,建筑费全面由柔佛政府承当。

图片:摄于1910年代:新加坡兀兰火车站(Tank Road),未有新柔长堤的当时,来往新加坡和新山都是使用渡轮。火车站的后方就是当时的渡轮港口。


图片:摄于1920年代:竣工后不久的新柔长堤。当时柔佛火车站只是建于长堤北方的不远。


图片:摄于1920年代:摄于新山的火车站,一辆火车正开往新加坡。


图片:摄于1930年代:摄于新山的火车站,一辆火车正开往新加坡。这张照片看得出当时的火车站比1920年时的火车站扩大了许多。


图片:摄于1945年:新加坡兀兰火车站。




图片:摄于1950年代:新加坡的兀兰。




以前和现在的长堤都一样会塞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6-2010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aman Istana, Johor Bahr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6-2010 07: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摄于1956年

左图:新山巴士站(现为City Square Johor Bahru),后方的双层店屋现在还在,就在City Sqaure的对面。

右图:左方为旧时的关卡;中间就是纱玉河;右方的店屋已拆除,现在为Maybank的那排店屋。图片的后方为新柔长堤和新加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6-2010 08: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山大法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rytanck 于 27-6-2010 01:42 PM 编辑

历史课:陈旭年文化街- 谁是陈旭年

在柔佛新山,有一条陈旭年街(Jalan Tan Hiok Nee),大概不少人都知道:但这条街是纪念陈旭年的,而陈旭年是柔佛的首位侨长(Major China of Johor),恐怕大家就未必都知道了,新加坡有一间由陈旭年建造的“资政第”,瞢然不知者大有人在,但如果我说介于克里门梭律与槟榔路之间的救世军所在地,却肯定有不少人会知道。这座富有历史性的建筑物约建于1882年,1940年交由救世军管理。1974年被新加坡政府列为我国古迹,其图片并发行过邮票。

当时的“资政第”和昔日的四位潮籍富商各建的大宅,称为“四大厝”。它们就是霹雳甲必丹陈亚汉的儿子陈成宝在禧街的故居,余有进在驳船码头的故居及黄亚佛的位于禧街(现今中华总商会的会址)的故居。除了这间“资政第”之外,其他的另外三间大厝,经已消失无遗址可究了。

那么,陈旭年究竟是何许人也?

陈旭年,原籍潮州彩塘区全砂乡人,生于1827年(清道光七年),卒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享年七十五岁。1987年6月2日,中国“汕头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是介绍与纪念陈旭年的。作者蔡绍彬引述了陈旭年的曾孙陈干枢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可说是目前存留的较详尽和较完整的有关于陈旭年的资料了。

陈旭年原名陈毓宜,陈旭年可能是据其英文名(tan yeok nee)译成中文时谐音所致。他于1844年“卖猪仔”到彭亨州开矿,还清债务后,即到新加坡未经营布匹买卖。他每天都到直落布兰雅沿家逐户叫卖,由于生性耿直,老实,甚得当地居民的欢迎。尤其是当时的马来贵族天猛公一家人的欢心,成为他长期的客户,天猛公阿武峇卡和他交情甚笃,于是,结为谊兄弟。

在1855年以前,柔佛州的苏丹是东姑胡仙,他死后,由儿子继承王位,但实权控制在天猛公伊不拉欣(阿武峇卡之父)手里。由于有英国势力作后盾,伊不拉欣自1855年起,已成为柔佛实际的统治者。

天猛公伊不拉欣成为实际统治者后,由于他雄才大略,有意把当时时尚是地芜人稀,属于荒芜地区的柔佛州,全都开放起来。他于是开始鼓励华人迁入柔州,利用华人的努力拓荒,同时,更推行“港主制”有计划的发展柔州。

陈旭年通过天猛公的关系进入柔佛州,是在1853年。这时,他和另一名股东陈万泰(tan ban tye)已取得柔佛河一支流叫做武吉伯兰卡(bukit berangan)的港主委任状,进行甘密和胡椒的种植。

所谓“港主”(tuan sungai)是指这位华侨到某一条河的河边上,开垦种植胡椒和甘密,天猛公给他们一张档叫“港契”。所谓“港契”(surat sungai)是颁给他一大片土地!的保有权,这一大片土地限于一条河的一条支流与另一条河的支流之间的土地。所以在“港契”上所限定的甲河和乙河便是指这主流与支流。支流流入主流处便是一个港,开港者称“港主”。如陈开顺的陈厝港,陈二弟的德兴港,陈敬堂的德华兴港。

第二年,他再向柔佛河的左岸发展。

1862年,天猛公伊不拉欣逝世,由儿子阿武峇卡继承为天猛公。阿武峇卡通晓英文和马来文,同英国王室关系良好。同彭亨州的纷争结束后,自1863年中期起,天猛公阿武各卡便倾全力重组柔佛州行政权,并大力开发土地。自1863年6月至1866年十二月止,共发出四十七个河流的港主委任状(surat sungai)范围由柔佛南岸直至峇株一带。

这时,陈旭年虽然只是一位三十开外的年轻小伙子,但却已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在1863年9月5日至11日,短短的一周间,陈旭年取得另四个港主权,这时,他已是一位拥有七条港的大港主了。

其二,陈旭年还获得确定1853年地契及其新领域。

其三,获得柔佛河岸的港主权,其范围自哥打丁宜起至乌敏岛对岸的双溪港主业。

其四,获山地河,即柔佛河左边港湾地带的控制权。

由于港主权的不断扩大,陈旭年俨然已成为柔佛州最大的头家(carl a.-trocki),富甲一方。

当年的所谓港主,是拥有许多特权,如:铸钱,印钞票,开采矿藏,砍伐树木,买卖烟酒,开设赌场,审押居民等,无疑是个封建小诸侯,土皇帝。陈旭年除了拥有七条港之外,加上苏丹做后台,论声势他最大。

1863年9月11日,陈旭年受委为依斯干达布德利(iskandar putri)后易名为新山镇(johor bahru)的税收负责人。在新加坡方面,陈旭年也没有放弃发展。在1866年,他创设的广丰公司,业务发达,使他成为一名富有的甘密和胡椒商人。同时,他也和别人在新柔两地经营鸦片和酿酒生意。1863年至1866年年之间,陈旭年并管辖柔州甘密和胡椒的出口,以及鸦片的入口。

陈氏也在同时期,在新山市中心的纱玉河西岸开辟市场。今天,在纱玉河附近的一条街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也是对陈氏开发柔佛所作出的贡献的一种肯定,这条街名就是陈旭年街(jalan tan hiok nee)。他也在新山直律街(jalan trus),建有一座堂皇的住宅,后来转手予马来人端亚山。1913年,业主将该旧宅租给新创立的宽柔学校为校址,到了1917年第一届高小毕业时,董事部遂以一万两千元,购买该陈旭年故居,作为宽柔学校的永久校址。


到了1870年,陈旭年被授为柔佛侨长(major china of johor)他的声誉地位和事业,可说已发展了顶峰。他是担任侨长职位的唯一华人,自陈旭年以后,就不再有这样的官衔了。1874年,陈旭年又被州议会(state council)委为议员。

当生意越来越大时,陈氏的事业心重,便逐步移到新加坡来。起初,住在克里门街(coleman street)的寓所,该屋后改为阿达菲旅店。到了1885年,他在登路兴建一座中国式大宅,准备作为久居之所,这就是今天我们还能看到的“资政第”大宅。

  
图片:位于新加坡的“资政第”大宅

这座古色古香的中国式建筑物,所有建材与工匠,都是来自中国。年事已高的陈旭年,是想居于此富有中国情调的住宅来修心养性,以享其晚年。岂料,在1900年,新加坡本土的铁路开始铺设,其中一条穿过“资政第”背后,吵声破坏了“资政第”的安宁环境,使陈旭年居住其中,心绪不安宁,最后,不得不将心爱的大宅放弃,转卖给铁路局。

陈旭年的崛起,固然是当年的历史因素所促成,因为他是依赖拜把兄弟天猛公阿武峇卡的权势而扶摇直上的,免不了也招致了不少人的妒忌,于是有人把陈氏当作眼中钉,务必拔去而后快。由于天猛公阿武峇卡经常在外,给了要陷害陈旭年的人以可乘之机,1875年的某一天,陈旭年终于被迫漏夜逃回新加坡,使陈氏在柔州的全部事业毁于一旦。究竟为了什么缘故陈氏须漏夜逃亡呢?迄今还是一个谜,令史学家难以讲述清楚。但由于若干史料显示,柔佛州政府通过一些代理人,逐渐取回了陈旭年的产业和港主的拥有权,却是千真万确的。但他的“侨长”的职位,却一直悬空了。陈旭年离去后,天猛公阿武峇卡曾要求另一个侨领陈声宝(tan seng poh)继其位,也为后者所拒绝了。

陈旭年返新后,在新加坡住了七,八年,郁郁不乐,便买掉归返桑梓,于1902年因患疟疾死于潮汕。享年七十五岁。  

图片:从熙公祠座落于彩塘镇金砂村斜角头,为清代旅居马来西亚柔佛洲侨领陈旭年所建。兴工于清同治九年(1870),竣工于光绪九年(1883),历时十四年。

陈旭年有五个儿子。他的二公子鼎新曾任江西省南康知府,清廉爱民,为官绅民众所爱戴,可惜英年早逝,令人唏嘘!鼎新令公子振贤,曾加入同盟会,从事光复革命活动。1926年南来。1935年出任四海通银行司理,1937年荣任中华总商会第二十一届会长。历任潮州八邑会馆正,副总理,新加坡参事局议员,南侨筹赈总会常委,以及端蒙,树人等校董事。振贤有子女十四人,其次子翼福曾任自由社会党秘书。

陈旭年在潮汕的曾孙陈干枢,是经济和历史学者,可谓学有专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rytanck 于 27-6-2010 03:27 PM 编辑

走进老街之走进陈旭年文化街:白天的陈旭年街
          
坐标/Coordinates: ="http://maps.google.com.sg/maps?f=q&source=s_q&hl=en&geocode=&q=Jalan+Tan+Hiok+Nee&sll=1.359,103.818&sspn=0.355582,0.43808&ie=UTF8&hq=&hnear=Jalan+Tan+Hiok+Nee,+Bandar+Johor+Bahru,+80000+Johor+Bahru,+Johor,+Malaysia&ll=1.456487,103.763845&spn=0.002778,0.003422&t=h&z=14&output=embed
陈旭年是位于新山市中心。


陈旭年街中最具有华人特色的店屋。


陈旭年街的路碑。


这间店屋的前身是一间mamak餐厅。


中国式的蝙蝠。


中国式的蝙蝠。


开始装修后的照片。


协裕炭烤面包店自1930年在新山营业,至今已传到第三代,老板是传统的海南人,也是新山极少保留炭窑烘烤面包的老店。
这里的面包一般上中午12时30分出炉,口味丰富,有花生,豆沙,椰子,三峇,沙丁等,蛋糕则下午2时30分出炉。
老店的烤面包,很有古早味,面包天天售罄,迟一步都只好等第二天。


新山硕果仅存的一间海南传统面包店,是位于陈旭年街的协裕面包店,至今仍是坚持使用传统柴窑烘烤面包。




还有人用大窑烤面包,新加坡人也惊艳。


1947年营业至今历经两代“锦华茶餐室”,老板是福州人,茶餐里主要售卖传统烤面包,咖啡。
由于店里设有马来杂菜饭摊位,很有道地风味,所以,白天茶室总是挤满食客,华巫裔族同坐在华人茶餐室共餐,座位排到隔壁店的五脚基,还是不够坐。




不同种族排排坐在华人咖啡店内吃喝。








陈旭年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3: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rytanck 于 27-6-2010 03:36 PM 编辑

走进老街之走进陈旭年文化街:入夜的陈旭年街






陈旭年街晚上的跳蚤市场。


小孩子也在寻宝。。。


入夜后的陈旭年街,充满古老的中华文化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rytanck 于 27-6-2010 06:04 PM 编辑

历史课:黄亚福路- 谁是黄亚福


新山开埠于1855年,目前是全马第二大城市。开埠153年来,新山市容的演变,只能用“发展压倒一切”加以形容。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消失。

幸好,新山至今仍然保留了一些开埠至廿世纪初的建筑。这些百年建筑的出现,主要得力于两个人:有“柔佛现代化之父”的苏丹阿布巴卡,以及新山开埠先驱黄亚福。

苏丹阿布巴卡在执政的21年期间,总共兴建包括新山大皇宫在内的九座宫殿,以及1座监狱。他因此成为历代马来统治者之中,兴建最多宫殿的苏丹。

苏丹阿布巴卡所有这些宫殿和监狱,都是由黄亚福一一完成。黄亚福是当时柔佛州最大的建筑承包商,他的专业能力及与苏丹的良好关系,让他取得上述所有建筑工程的合约,并因此获得巨额财富。

黄亚福同时也是阿布巴卡的主要金主。官方文件显示,柔州政府在1910年积欠的黄亚福款项,竟高达112万9千803元18分(约合逾2亿2千596万令吉)。但是资料显示,柔州政府当时每年的收入不到80万元(约合1亿6千万令吉)。黄亚福的财富可见一斑。

此外,黄亚福当时还拥有纱玉河西岸的大片土地,因此这里过去也被称为“甘榜亚福”。黄亚福在这里也拥有开设烟馆和赌馆等专卖权,以致这里也被称为“东方的蒙地卡罗“。

开埠之初,新山并没有公共工程局,所有宫殿与政府机构,水沟及其他公共设施的维修,全由黄亚福负责。因此如果说阿布巴卡是“柔佛现代化之父”,则称黄亚福为“新山开埠总工程师”,相信并不为过。

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象征,建筑则是一座城市人力,物力,财力和审美水平等综合实力的具体表现。因此城市的街道与建筑设计,也直接反映这座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程度及内涵。

一个城市的发展成就,并不全然在于是否有更多更新更高大建筑的出现,也取决于这个城市如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继续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古迹建筑。
------------------------- 生平 -----------------------------

黄亚福(1837年至1918年),是柔佛州著名的港主和企业家,原籍为广东台山县,字彦廷,号莆田,富后改名黄福。于1853年移居至新加坡,原为一名木匠,过后发展成橡胶种植园主及建筑商,并成为柔佛州政府的主要建筑承包商。他与苏丹阿布峇卡的关系很好,新山的许多历史建筑物都是他承建的,包括柔佛大皇宫(Istana Besar)和新山监狱(Penjara Johor Bahru),堪称新山开埠之大建筑师。因曾承包柔佛苏丹王宫工程,而获苏丹颁发柔佛王室效忠勋章。

在柔佛新山,他也是1878年创设的广肇会馆的创办人,并捐献2间店屋作为会馆的会所。

在1892年,他从苏丹阿布巴卡手中接获一张地契,作为他协助州政府重新取得税收控制权的奖赏,而此地区即是纱玉河Sungai Segget)东岸的土地,而发展成为甘榜黄亚福(Kampung Wong Ah Fook)。而它的居民主要是广府人,成为城中的广府人区。主要的道路也被命名为黄亚福路(Jalan Wong Ah Fook),而甘榜中的三条小路即以他的3位长子的名字命名,即是兆南街(Jalan Siu Nam),兆坤街(Jalan Siu Koon)和兆祯街(Jalan Siu Chin)。

黄兆南是黄亚福的长子,他被送回中国接受传统的教育,并金榜题名。而黄兆坤则是他的次子,协助他打理生意。黄兆祯是第一位考获牛津大学法律系学士的马来亚华人。在柔佛比较出名的是他的第四儿子黄兆矽,他是一位律师,也是大战前后州议会的一位成员,以拿督SQWong(Datuk S.Q.Wong)称着于新山社会。

之后他也进行甘蜜与胡椒的种植,并成为包税区主以及开设银行。1910年,黄亚福创建广惠肇留医院,并购下大片土地充作华人义山;身为银行家,他于1913年年与人合资,开设马来亚第一间华人银行“新加坡广益银行(Kwong Yik Bank)”,也十分热衷于资助马新华教。他在开发马来半岛新山的贡献,因而先后获英王赐予太平局绅荣衔及被柔佛苏丹封为拿督。以其命名的黄亚福街,为新山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之一。

在拓殖期间,新山是处在未发展阶段,早期的落户者,若希望能有道路通往他们自己的产业地点,就必须自己兴建道路。举个例子,原本的义兴路是很长的,也只有义兴公司才有能力负担的起此责任及费用建造一条路通往它的会所。从林亚相的地契上知道,他被要求在其土地上建造一条路。陈旭年路被建造,以便在纱玉河上岸的货物能被运载到陈旭年的店屋与栈房。同样的,仁贵路直达馀仁贵的住宅。已故的吴德州(Goh Teck Chow)夫人讲述,看到其祖辈黄亚福先生拿着一把雨伞在烈日下,监督建造黄亚福街的情景,因为是他自己进行的道路建造,黄亚福就具有这样的能力和地位,以他及3位长子的名字为这些街道取名。这些路名就因为众人的使用与众人的认知而流传至今。例如,很自然地延伸至义兴公司的路被称为义兴路,正如每个人都知道是黄亚福建造的主要道路,而称为黄亚福路一样的明显。

  
图片:从黄亚福街这个角度望去,触目所及的店屋,以前都属于“甘榜亚福”。

黄亚福原为现有黄亚福街附近地段的地主,当地甚至曾被称为“甘榜亚福”(Kampung Ah Fook)。直至1919年,港主制度废除,政府收购上述地段。纪念这位先贤,政府以黄亚福作为街名。黄亚福街至今仍新山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


图片:黄亚福位于武吉明里南的故居,多少也能反映这位开埠先驱曾经的辉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rytanck 于 27-6-2010 06:36 PM 编辑

          
坐标/Coordinates: ="http://maps.google.com.sg/maps?f=q&source=s_q&hl=en&geocode=&q=jalan+ah+siang+&sll=1.359,103.818&sspn=0.364506,0.441513&ie=UTF8&hq=&hnear=Jalan+Ah+Siang,+Kampung+Ah+Siang,+80300+Johor+Bahru,+Johor,+Malaysia&ll=1.463589,103.770207&spn=0.005695,0.006899&t=h&z=14&output=embed
亚相路(JALAN AH SIANG)


亚相路(JALAN AH SIANG)一带在十九世纪末是潮籍港主林亚相的土地,为了纪念这位对柔佛开埠有功的港主,便将他建的这条路以他的名字命名。



林亚相(1853年-1917年),广东潮阳县人。幼年从中国南来,是继陈开顺及陈旭年之后义兴公司的“二兄”。林亚相是四条河流租借地的港主,并在新山进行许多商业投资包括当铺,同时拥有东柔佛与兴楼一带的伐木特许权。1913年宽柔学校创立时,他当选为首届副总理一职,参与发展华校事务。

林亚相目不识丁,是位白手兴家的华裔名人。据说,他下南洋时,穷得连船资都没有。而是偷躲在船舱内到新加坡。上岸后,没钱买饭吃,缩在一粥档前望着热粥吞口水,后来被同情他的粥档老板雇用换取三餐。后来,他受雇于一名有钱人,老板去世后,留下一笔财产给他,他将这笔遗产拿来开赌馆。

1892年,林亚相从苏丹阿布巴卡手中接获属于士都浪的地契,允许他在一片由海边伸延到当年的国泰戏院所在地的土地上开辟甘榜。

地契上写明,他必须像黄亚福与佘任桂一样引入人民,建造屋子及铺设一条主要公路。另外,林亚相也拥有“包税区主”的权力,他的赌馆即是建筑在新香港酒家前面海边的高脚屋。

接下来,林亚相又在兴楼,哥打丁宜两地开辟新兴港,新和兴港,新德兴港,新和林港,新长兴港,从事种植甘蜜胡椒,开设赌馆,同时拥有售卖烟,鸦片的特权。他从出口甘蜜和胡椒,入口米粮中抽佣,并拥有全柔柴山的开采权,在哥打丁宜素里里有一间火锯厂,虽积累了许多财富,但这些产业都在他死后被后代变卖了。

林亚相有五位太太,分别为王亩丹,张德连,刘妙福,邵玉田及黄金球,育有五男一女,据说多为养子。他风光的时候,在亚相路拥有一间大洋楼,五名太太各住一间房,林亚相对她们一视同仁,大家和睦共处。

林亚相长相肥胖,老来拿手杖。去世时才64岁,棺柩从新加坡红桥头运到新山的私人墓地安葬,柔佛政府派军乐队吹奏随行,当天全柔休业半天。

今年67岁的林尤训,曾在亚相路经营唯一的一家煮炒餐馆。他与妻子一胼手一胝足为当时的17间店屋的员工,附近的居民,国泰戏院戏迷与到独立公园散步的情侣们,提供了一个填饱肚子的好去处。

林尤训4岁馀便与父母下南洋,在他的印象中,亚相路的两排共17间店屋是在1961年动工。新加坡独立三年后(1968年),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他从友人口中得知亚相路一名福州人经营的“天然咖啡店”因无后嗣接管生意而有意出顶,当时他在新加坡经营饮食业约20个月。

为了考察市场,他特地到新山,乘搭11号巴士来到目的地。他发现当时从鲁马固打区至国泰戏院一带,没有人经营煮炒,附近的居民出外用餐,都需到“坡底“(亚福街巴刹仔)去。

他曾向一名在亚相路附近开咖啡店的海南同乡打听,还被对方泼冷水说:“福州人算过不要的生意,你海南人怎么可以去接手?

由于坚信上述地点极适合经营饮食业,林尤训花了8千令吉的积蓄顶下店屋(当时新山美乐花园的一间排屋为8千900令吉),招牌改为“友成咖啡店”并在华人认为不吉利的闰七月开业。友成咖啡店就这样在亚相路渡过了14年又两个月的风雨岁月。

问林尤训在亚相路打江山的经历,他说,当时的友成咖啡店以手制加椰面包(印度抛克耶邦)闻名。他与太太两人就在早上6点多起身,晚上12点多才打烊的劳作下挨过来的,为了维持生意,做到有求必应,咖啡店里还兼卖糖果,文具等杂货。

“当时新加坡已经禁播X片,但马来亚还较开放,国泰戏院可以上映X片,吸引了许多新加坡的影迷,直接带旺戏院附近的咖啡店。”

他回忆说,起初咖啡店门前有一档手推车流动小贩,人称“亚叔面”,后来因不好意思与友成咖啡店竞争,改由推到国泰戏院摆档。

“那时,亚叔面煎爆的猪肠特别好吃,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不过由于制作过程麻烦,其后人再也没有做这道食物了。

当年,到独立公园散心的情侣,路过友成咖啡店,都会驻足购买5分钱一包的零食。现在,独立公园的原址已被发展为综合税关大厦。

林尤训说,亚相路当时是罗里货车载货通关的必经要道,多间运输公司陆续开设,包括益马运输公司,东南运输公司,立泰运输公司。

友成咖啡店也因而成了罗里司机的聚集地,同排店屋还有福兴咖啡店,打金厂,雨伞厂,新美及华生两家车背包厂,糖果厂,国际印务公司,柔佛彩印公司及一家由印度人开设的电器零件店的员工,还有店屋后的非法木屋区甘榜瓦丹绒的居民都是固定熟客。

亚相路虽然不是新山的热闹街道,却经历许多热闹街道鲜少听闻的是非。

亚相路的店屋设计是店屋门口面向亚相路,而店屋楼下的住屋门口则向着另一条街。林尤训将楼下住家租给别人,却懵然不知变成马共成员的匿身处,直到巡警前来检查店面时,其女儿还贪玩上前触摸对方的枪械,“我们是看到报纸刊登马共成员的照片,才惊觉那些人曾是咖啡店的常客!”

他还说,亚相路与新柔关卡相近,光天化日还能够看见从新加坡入境的马赛地公然进行毒品交易,“那时毒品管制还不严格,一些瘾君子买了毒品后,甚至目无法纪坐在咖非店里抽吸。“

友成咖啡店在1982年结束营业,林尤训将店内的桌椅赠送给有意在同排店屋开咖啡店的朋友。

岁月匆匆,人事已非,亚相路在新山内环公路的规划下,从海边开始,少掉了一大截,现在的亚相路已经成为内环公路内侧的一条小路,原本的17间店,其中9间已经被公路取代,仅剩的8间老店与亚相路相伴。

林亚相的半英亩坟墓是柔佛苏丹阿布巴卡特许留给他的,地契上写明这片地不可买卖;坟前的墓园地段,因后代将他卖掉,目前被人发展成酒吧及酒店。而坟墓的后方空地,也被运输公司租来停泊罗里。

找到林亚相的坟墓,“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感慨油然而生,一代名人的坟墓如今几乎被野草埋进岁月的长河,若坟中六名长眠者(林亚相及其五位夫人)有知,想必再也不要寂寞地独守在这片逐渐被风雨磨蚀,却无人打理的墓地。

讲起林亚相的后人,新山中华工商总会副会长洪细俤回忆说,当年新山中华公会建议将林亚相的墓地发展为历史旅游景点,殊不知找上林亚相的后人时,对方劈头一句:“你一个月付我多少租金?”一股寒意直袭心头,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0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楼主 ,你那儿弄来那么多古早与现代的照片 ?好本领噢 !!赞 !!!
而且你还对新山的历史一清二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8: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哪儿?多少钱?
stephy07 发表于 25-6-2010 09:33 PM


这个皇宫在海边。。。
          
坐标/Coordinates: ="http://maps.google.com.sg/maps?f=q&source=s_q&hl=en&geocode=&q=Royal+Abu+Bakar+Museum&sll=1.45343,103.755848&sspn=0.011111,0.013754&ie=UTF8&cd=1&hq=Royal+Abu+Bakar+Museum&hnear=&ll=1.455259,103.756391&spn=0.011111,0.013754&t=h&z=14&iwloc=A&cid=2805361435729375862&output=embed


马来西亚~RM5.00(成人),RM1.00的(儿童和学生)
非马来西亚~USD7.00(成人)。 USD3.00(儿童)

游客开放时间
周一~周四:上午9点~下午5时
周末及公众假期:上午9点~下午5时
逢星期五关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楼主 ,你那儿弄来那么多古早与现代的照片 ?好本领噢 !!赞 !!!
而且你还对新山的历史一清二楚 ! ...
Angiepig 发表于 27-6-2010 08:44 PM


过奖了。。。在下只是想多点别地的人认识新山和柔佛罢了咯。。。


如果你有什么照片想分享的话,随时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6-2010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or Art Gallery (Galeri Seni Johor)

















地址:Johor Art Gallery 144 Jalan Petri 80100 Johor Bahru, Malaysia

          
坐标/Coordinates: ="http://maps.google.com.sg/maps?f=q&source=s_q&hl=en&geocode=&q=Johor+Art+Gallery+Jalan+Petri+Kampung+Bahru+Johor+Bahru,+Johor+Malaysia&sll=1.467357,103.745468&sspn=0.002778,0.003439&ie=UTF8&hq=Johor+Art+Gallery&hnear=Jalan+Petri,+Kampung+Bahru,+Johor+Bahru,+Johor,+Malaysia&ll=1.46688,103.747276&spn=0.006295,0.006295&t=h&output=embed

游客开放时间
星期日~星期六:上午9时~下午4:30

免费入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6-2010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觉得新山风景也不错。。。!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住了30年的地方。。。和楼上一样的感觉。哈哈。
谢谢楼主!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用心~
要继续加油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6-2010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個“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的匾額是誰寫的?那麽難看。(表罵我,我講的是實話,雖然我寫的也難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住新山十幾年了,從來不知道新山有那麽多“名勝景點”(如果那些也算是“名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6-2010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搂主,图不错=)
加油~
"新山F1车场"hahah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6-2010 1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沙益街的“霍有用凉茶铺”,是间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凉茶铺, 家喻户晓的,因为各大报章、杂志都曾竞相报导过。

她的顾客群不乏身份显赫的各族人士,甚至包括皇室、以及友族同胞们都来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8-2025 11:50 AM , Processed in 0.09511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