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jc3032

我的工作室(新创作-百孝篇1尺x16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布白匀称。这主要表现在一个字中点画之间互相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密匀称。如字左半横画多的密排,右半横画少的疏排,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左右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点画回环反复者,如字内的两个,大小一样却不显板滞。类似这样的结构安排,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




临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收放自如。结构的收放是汉隶各碑共同的主要特点,这一点在《曹全碑》中尤显突出。其收放主要是通过波挑、撇捺的左右舒展来体现的。如字左放松,右收紧,字则相反,是左收右放,字上放下收,字上收下放。




临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收放之间,高低错落,宽窄变化,迎让避就,两部分疏密、远近得以适当调和,使字生动灵活,可以说收放在《曹全碑》中已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此碑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征也是此碑成熟的标志。这一类字大多笔势流畅,静中有动,燕尾翩翩,体态舒徐,疏密纵敛的对比格外强烈。《曹全碑》飘逸秀丽的风格主要体现在这里。

5.笔断意连。如字,上部左右转角处的笔画都断开来写,使充实又不迫塞,中上引虚下,更显空灵。又如字的左旁,其上部的第二平横和下部的竖与撇本该是相连的,现在却脱开了,同右边相合成字,左断右连,反而相映成趣。




临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上紧下松。《曹全碑》字势遒美俊逸,如仙女下凡,飘然欲飞。它除了较一般汉碑扁平外,又与其重心上束,中下部伸展关系密切。如字,上面短画收腰,下部笔画颀长,或直立或分展。再如字全字都上敛,紧密纠结在中宫偏上,由一粗弧向左下放逸而去,在疏密的强烈对比中更显节奏明快。这种上紧下松的结构是形成妍媚秀丽艺术风格的要素之一,它与质朴自然的古拙之美,都是美的化境,不可偏斥。

临习分享!





竖画
  竖画在字中起着稳定重心、支撑骨架的作用。因此竖画要写得挺拔,以使其在字中起到承重、支柱的作用。《曹全碑》中的竖画主要有以下几种写法:
  (1)尖尾竖。《曹全碑》中的竖画多用圆笔尖收,逆锋起笔,逆势铺毫下行,使笔毫与纸摩擦,用力要均匀,收笔时笔锋渐提微尖,于空中虚势收锋,线形呈锥状。这种竖画不同于楷书中的悬针竖,它是在书写熟练后,空中回锋、虚势收笔的结果,要比悬针竖饱满,有含蓄蕴藉之意。




等字。这种竖的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右下驻,回中后直下,在出锋前再稍向下按,然后轻起,使竖画的两头稍粗,中间略细,线条圆浑饱满。这种竖法与尖尾竖不同的是其收笔的地方。它收笔时笔锋实回,笔画末端浑圆,有点类似于垂露竖,但又不是像楷书的垂露竖的写法,它比尖尾竖更浑厚有力。
字中的竖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短竖。字中的竖。它藏头、护尼、盈中,点画粗细一致,头尾显圆,线条更为温润含蓄。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右驻,回中直下,注意匀速行笔,最后至收笔处收笔上回。





(3)并列竖。当一字之中有多竖出现时,则应注意其有相向和相背的差别,以及长短参差和粗细、直斜与收笔的变化。字的两竖呈相向的姿态,字的两竖呈相背的姿势,字的两竖一长一短、一正一欹,于平整之中显现灵秀、生动之态,让人回味无穷。于平整之中显现灵秀、生动之态,让人回味无穷。



点画的写法

   《曹全碑》的笔法变化丰富多样,近代姚华先生以为其用笔多圆劲如篆势,所以虽瘦而腴,且如锥画石,此中锋之最显著也。转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后按者,有迤而下行者,有略断而续行者相参。皆因势而宽严为之,至纯用转笔者,殆极罕见,故能遒丽独出也。又,结体有与寻常相反而见美者,字左撇势促,而又直竖行而下,行若悬针,偏旁亦往用之,舒敛皆与常相忤,而势能相救,由此可悟其变。这就要求临习者仔细体会笔法的变化,即或起笔形态,或收笔形态,或长短、粗细,或走向中的一种在变,也可能几种都在变。笔画组合而能变化,表现在笔画上,显得多姿多态;而在书写的人,则说明已掌握了多种不同的用笔方法,才能写出千姿百态的笔画。能有意识地写出千姿百态的笔画是我们临习的目的之一。否则,如果笔画写不准,则无法进入结构临习,就无法把笔势在笔下表现出来。




临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点的写法。

  点是笔画的基础,其他笔画都是点的延伸。在隶书中,点又是其他笔画的短缩。《曹全碑》的点多变化,笔笔劲健而不含糊。其用笔是逆入平出,略露锋,然后提笔收出。人们认为此碑中的点是字之眉目,全藉它们以显顾盼精神,故其点虽属平画,但均有向背,随字异形。此碑中的点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竖点。
  竖向的点,宛如竖画的头部,实际上它就是竖画的短缩。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稍驻,再提回中直下。如字的竖点。


临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垂点。
  该点是上尖下圆,势态由上而下,收笔处形似垂露,故称垂点。写法是向上轻微逆入,然后下驻,笔腹着纸后向右上边行边提,挑起轻收。如字的点。





3)撇点。
  其形态与平撇类似,故称撇点。实际上它也是平撇的短缩。其写法是逆锋起笔,向右下稍驻,向左下行,兼行兼提笔出锋,注意出锋不宜太直率,宜含蓄。如字左上的撇点。





4)捺点。
  其形似捺画的短缩,故称为捺点。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行,至将尽处轻驻再右上轻提,边提边收。如字的捺点。





 (5)挑点。
  该点画是向右上挑起,故称挑点。其写法是藏锋逆入后向右下一驻即起,回中后向右上兼行兼提,轻挑后缓缓收起。如北字左边的下点。





6)横点。
  该点画形似短横。其写法是轻轻一驻入纸,即向右平行,至收束处又轻驻。书写该点时宜求精巧。如字的上点。





7)曲头点。
  该点画形似横折的短缩,写法是先藏锋起笔写短横,至折处稍驻,接着向下行笔。字左部的上点。




临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挑画和折画
   挑画是从左下向右上挑起的笔画,用力由重而轻,力贯始终。在隶书中挑画较短,起笔向左下逆入,略顿,随即转锋向右上行.缓行缓提,行笔不宜快,收笔敛锋提起,要有险劲之势。如字的挑画。应注意的是,挑画形态单一,其变化主要在粗细、弧直、平斜之中,但要有短箭上弩、千钧待发之姿。





折画是两种笔画交接的拐角,是两种笔画的组合。它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横折。
  如字的横折笔画,是横与竖的拼接,分两笔完成。先藏锋逆入写横画,再向右缓行,至转折处笔画另起,藏锋逆入,向下写竖,最后缓缓提锋收笔。写这类折画时手腕翻转要活,衔接宜自然,写竖画时抬笔不能过高,以免出现耸肩的败笔。再有一种横折是在折处不重新起笔,而是提笔顺势向上再向下行笔。这种折画的横画上弧,竖画或外弧或内弧,自然而有生态。如字的横折。

2)椭圆折。
  这种折必须注意在由横画折向竖画时,采用转法,转折处圆匀不留折痕,一笔而成。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其实在转弯处仍有微小的提按调锋动作,如字的第二笔折画。对此,临习时千万要仔细分析、观察。

(3)竖折。
字的竖折,是由竖画和横画组成的折画。具体写法是,先藏锋起笔写竖画,至转折处略提锋换向,笔锋稍驻再问右行,在转折处要写得方峻利落。这种折画在此碑中的穿插运用,使《曹全碑》在秀丽之中增添了几分遒劲。


4)横折撇。
  这是横画与撇画组合而成的,如字的横折撇。具体写法是,先藏锋逆入写横画,至换向处稍驻,然后向左下写撇。但在写字的这一笔画时应注意是先驻落笔后向左挑行,离纸重入换向,顺势横入再换向左下送去。写此折回时务求点画轻盈灵动。


5)横折折撇
  如字的横折折撇。先藏锋逆入起笔后即作上弧缓行,至换向处右下驻,顺势左下行,再换向,硬转后作有弧,再圆转向左下缓缓写出,注意要写得厚重圆润,不能轻滑。在作此画时须留意方圆变化,行笔缓缓送去。


6)撇捺折。
  它是由撇画与反捺组成的折画,如字撇捺折。具体写法是,先起笔写斜撇,但不出锋收笔,在撇尾调转方向,向右下写反捺。




临习分享!






[ 本帖最后由 jc3032 于 5-3-2009 04:36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钩画
   《曹全碑》中的钩画,各有其独特的形态。有的钩画类似撇画,有的钩画近似捺画,有的钩画宛如点,有的则省略其钩头,真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具体的钩画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竖钩
  如字左部的竖钩。具体写法是,藏锋逆入直下,过半后渐向左送,至将尽处上引,回锋收束。

2)撇钩
  隶书的钩总的来看,其钩形向左,类似于隶书中撇的写法,如字的撇钩。其写法是,起笔藏锋写竖,转弯处提笔,稍顿后折锋略方,笔锋向左铺毫,逆势向下稍弧,收笔方切,宜写得粗壮结实。


(3)横钩
  其写法是,先写横画,至末端提笔离纸,顺势向上回锋入纸,转锋略向左下行,最后提锋收笔,形微尖。《曹全碑》中这一钩画的写法一般分为两笔完成,但宜写得形断意连,如等字。

4)捺钩
  楷书中的戈钩、竖弯钩、背抛钩、心钩等在隶书中向右弯,形状、用笔形同捺挑,故也叫捺钩。如字,长钩开张,统领全字。其写法是,逆锋向上稍驻入纸后向右下行,过半后渐按,至下三分之一处重卧后平拖,露锋送出。字的竖弯钩,起笔方折,行笔兼行兼提,至换向处笔已离纸,再轻驻轻入,向右下渐按,至收笔处渐重,平拖右上出锋,使之意态悠远。再如字的背抛钩。其横画略弧,至尽头渐提,转折稍顿,随即斜向下行,行笔至中稍提,再转向右下铺毫,由按渐提,收笔含蓄。





临习分享!





总之,隶书中的钩画有两类,即左向钩和右向钩。左向钩尽管有长短变化,尚有钩的意味。而右向钩则形似捺画,两者常混淆,不易辨识。在《曹全碑》中,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右向钩在运笔的过程中还有明显的变化:要么在笔画中部略有凹陷,宛如一叶扁舟;要么中部较平直或微上拱,有一波三折之态,这样,就变成了楷书中的捺画或心钩等笔画。
撇画 
   《曹全碑》中撇画有主副之分。主笔撇画如直撇、斜撇等皆为隶书的经典之笔。副笔摘画一般不作大的发挥变化。同时一字中若有多撇组织在一起时,则其主次变化不太明显,其倾斜方向、角度大致也相近,有一种秩序感。具体写法如下所示:


1)斜撇
  这种撇画已初具楷书撇的雏形,但在汉碑隶书中应用不多,如字的撇画。其书写方法是,逆锋起笔稍驻,回中后顺势向左下行,宜用侧笔中锋,笔尖靠左,笔身右倾,行笔宜慢,取涩势,渐提收笔,力送锋尖,可避免瘦弱轻浮之感。


2)直撇
  如字首撇。其具体书写方法是,一驻入纸后左下斜送,至尽处一驻即起。临习此画时注意起收笔宜缓,而行笔宜疾,务求敏捷挺劲,如迟疑犹豫则易失之弱。


(3)钩形撇
 其写法是藏锋逆入,稍驻后向左下行笔,至尽处笔锋稍挫,扭锋向上,其收笔可出锋、可回锋,钩或大或大小。这种撇画在行笔中间往往笔锋要作一定提按及笔向改变,因此形态有一波三折的起伏感,且劲健有力,如春风摆杨柳,似出水芙蓉花。此画不能写得太畅,畅则乏力,如等字的钩形撇。


4)短平撇
 其写法是藏锋逆入后稍驻,中锋向左缓行缓提,最后朝左露锋平出,撇尾尖圆,笔力内含,如字首撇。


5)竖向撇
 如字的第二撇,它在形态、方向上已没有撇的原形,状如短竖。其起笔与其他撇相似,只是行笔时应注意竖直匀速下行,收笔可出锋亦可回锋。


(6)方尾撇
 如等字的方尾摘。这种撇画是隶书点画中较明显的特征,其收笔处呈方形。





[ 本帖最后由 jc3032 于 5-3-2009 04:3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称: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称:惟碑阴五十余行,拓本既少,笔意俱存。虽当时记名、记数之书,不及碑文之整饬,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清万经《分隶偶存•汉魏碑考》称: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临习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3-2009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wuneng 于 5-3-2009 02:39 PM 发表
jc大大,我个人較偏爱曹全,但写起來总也不见得人。。。可以请您分享一些学习的心得嗎?




mywuneng, 以上有我临习的作品(参考)及我平时临习用的文件,文件来自中国的书家,
 希望通过这次的交流大家也有所领悟,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3-2009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c3032 于 5-3-2009 01:20 PM 发表



多谢您解围, 是有公司清洁工人帮忙打扫的, 每星期一次!

      这房子是我老板提供的, 是我公干住的地方。


無所謂解圍不解圍的,只是看不慣有些人,該欣賞的不欣賞,盡挑些枝微末節的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09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影武者 于 5-3-2009 07:57 PM 发表


無所謂解圍不解圍的,只是看不慣有些人,該欣賞的不欣賞,盡挑些枝微末節的小事。




多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01: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3-2009 03: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ongguanbiscut 于 7-3-2009 01:24 AM 发表


你好像是他的佣人酱。
他这人有点造作。不,是很造作。



去…專程申請一個帳號上來寫這個,這樣也爽?
還第一篇文章就回這篇,真不知道是誰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ongguanbiscut 于 7-3-2009 01:24 AM 发表


你好像是他的佣人酱。
他这人有点造作。不,是很造作。



小朋友, 您好! 这帖是我的工作室, 您看了我的作品及临习后可留下您评语,

     回帖不僅是對作者的尊重,在帖子裡面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您的回帖有点不尊重发帖及发上创作来分享的会员,


人不是与生俱来就知道讲礼貌的,而是要依靠后天教育。读书明理的目的就是要讲文明,懂礼貌,就是要做一名德行高尚的人。讲礼貌,说得粗俗一点,就是让你有个人样,说得高雅一点,就是让你有君子风范。


[ 本帖最后由 jc3032 于 7-3-2009 11: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3-2009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影武者 于 7-3-2009 03:00 AM 发表



去…專程申請一個帳號上來寫這個,這樣也爽?
還第一篇文章就回這篇,真不知道是誰造作。



算了吧! 这种事在马来的亚论坛经常都有, 一些人是这样的!

[ 本帖最后由 jc3032 于 7-3-2009 10:1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3-2009 0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c3032兄, 很感谢您抽空找了有关曹全的资料,看了之后很有裨益。。。。。我已下載了以方便以后再三的詳閱和查詢。

看了您的隶书,我看來还有好長的路要走呢。。。。。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9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wuneng 于 16-3-2009 01:41 PM 发表
jc3032兄, 很感谢您抽空找了有关曹全的资料,看了之后很有裨益。。。。。我已下載了以方便以后再三的詳閱和查詢。

看了您的隶书,我看來还有好長的路要走呢。。。。。谢谢了。




是呀! 我也一样有好长的路要走, 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3-2009 10: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己丑年新作品六尺宣

昨天晚上写的, 用了三十五分种, 只写一张!

         分享己丑年新作品六尺宣, 受友人所托写了这张作品, 其实虽学习隶书多年但自知天份有限, 没长进, 还请各位老师指教。

         创作感言: 我虽是佛教徒, 心里总是有这种法, 其实是什么教徒都一样, 向善便行也!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
孝父母,重師道,信朋友,和鄉鄰,
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
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
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
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
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 本帖最后由 jc3032 于 30-3-2009 10:0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8-2025 05:58 PM , Processed in 0.1318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