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8-7-2004 1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研、马大中文图书馆
JJ昨晚从书堆里找出何国忠的<<文化人的感情世界>>。他记得何国忠写的那篇<<老师累了>>有收录在里头。他想要重读何国忠在文章中所描写的华社资料研究中心所面对的经济困境。文中有一句写道,"如果大家觉得马来西亚华人研究重要,请关心华研"。
JJ读完了<<老师累了>>, 心房被何国忠浓厚文化味儿的文章碰撞了一下,觉得意犹未尽,便也翻阅书中其它文章。他看到了写钱穆的<<昔我往矣>>,里头抄录了钱穆的文章<<我来马大中文系讲学后之感想>>描写马大中文图书馆之设备的一段文字:
"就现有藏书而言,实在东南亚可以首屈一指......马大中文图书馆能在匆匆几年内,居然有达十三万册之数量,而且就大体而言,所有藏书均经选择,......为一种有系统之购置,并非随意凑集而来。"
JJ没到过马大中文图书馆,看到钱穆写当时的马大中文图书馆"东南亚可以首屈一指"(钱穆于1965年7月到马来西亚讲学,在马大留了约8个月),使他对马大中文图书馆有所向往,不知道跟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中文图书馆比起来谁更胜一筹呢?
马大图书馆的网站: http://www.umlib.um.edu.my/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4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魔童 于 14-7-2004 12:52 PM 说 :
<<资料与研究>>不知道是不是停刊了,好久没在书局的书架上看到它的芳踪。
不久前逛书局看到潘永强和魏月萍编的<<民間評論系列>>,我买到的那本主题谈大马华人政治思潮,是一本很有 ...
《资料与研究》停刊很久了。现在改作《人文杂志》,2000年1月创刊,仍叫 Rosa Sinensis。 |
|
|
|
|
|
|
|
发表于 28-7-2004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大图书馆中文部现归东亚图书馆。东亚图书馆和印度研究图书馆(藏书以泰米尔文图书为主)
共用同一层楼。馆内除了设有中文部,也有日文部和韩文部,藏书以中文为主。东亚图书馆的
中文藏书应在十万册以上,范围较广,从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哲学,到社会、政治、经
济、人类学等应有尽有。不过,新购图书以文史哲为主,当然也包括一些政治经济的著作。不
过,要是想找一些有关农业、数理之类的中文新书,那就很难了。新纪元的藏书应该不比马大
逊色,但如果要查古籍,马大应该会比较方便。马大收藏的古籍还包括很多善本线装书。此外,
马大东亚图书馆也藏有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国地方志(好像是台湾再版的)。
我还没到过新加坡国大中文图书馆,不过据那些曾经参观该馆的同学说,国大的中文藏书比
马大好多了。我们学校有很多同学(尤其中文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会趁假期到新加坡国大
找资料,但很少听说有新加坡学生过来使用我们的中文图书馆。 |
|
|
|
|
|
|
|
发表于 29-7-2004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馆更NGO有什么关系????????? NGO 话题变成资料收集站??? |
|
|
|
|
|
|
|
发表于 29-7-2004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7-2004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兰陵嘉应子网友, 你写得真好,我以后一定到马大图书馆看看。
eSpeeD 于 29-7-2004 12:57 AM 说 :
图书馆更NGO有什么关系????????? NGO 话题变成资料收集站???
那其实是延续前面写的"中文图书搜搜搜",让大家知道国内哪里可借阅中文书,毕竟网上资源有限,大家在这里也只能转贴文章或放连接,当要讨论某课题时往往会发现脑袋空空的、资料不足,更难堪的是,因为少写中文、少看中文书报了,我在为文着墨时有点吃力,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一篇帖写下来。所以啊,在下的用意是希望大家一起多读书,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参考前人的教训,那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计划(比如揭竿起义、谈公民社会),讨论时就能谈得更广、更深,这个主题也更具有内涵,政经论坛的交流就更有意义了。
[ Last edited by 魔童 on 29-7-2004 at 11:23 AM ] |
|
|
|
|
|
|
|
发表于 29-7-2004 1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魔童 于 29-7-2004 11:22 AM 说 :
谢谢兰陵嘉应子网友, 你写得真好,我以后一定到马大图书馆看看。
那其实是延续前面写的"中文图书搜搜搜",让大家知道国内哪里可借阅中文书,毕竟网上资源有限,大家在这里也只能转贴文章或放连接 ...
为了避免“资料收集站“ 模糊了讨论焦点, 我想就此打住。 有兴趣讨论的网友可以另立帖子。
|
|
|
|
|
|
|
|
发表于 29-7-2004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剛從一所獨中回來……
看到了校長老師把權力下放給學生自治委員會的好處,
真的很奇妙,
起先這些FORM TWO ,FORM THREE 的學生,
年紀輕輕什麼也不會,
但當校長老師把權力下放了,
並讓他們知道自己已被賦予權力搞一個座談會,
結果他們竟然辦了一個有聲有色的講座出來,
而且還臨時組織了一個購書處,
賣了好些好書。
我想,
我們是沒有什麼“權力”可以“下放”的,
但如果我們肯鼓勵人,
特別是比我們年輕的人,
肯用心引導人,
他們就是以後能協助我們“靜悄悄轉化社會”的動力和資源了,
有誰是當老師的嗎?
引導您的學生參與“平民起義”吧!
我相信我們需要很多形式,
很多層面的平民起義;
而且真的是可以從自己身邊做起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0-7-2004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西亚八大华青团体
eSpeeD 于 12-7-2004 05:04 PM 说 :
青运 = 马来西亚青年运动
青团运 = 马来西亚青年团结运动
性质一样都是青年团体, 但是方向就有些不同......
看了这篇在台湾侨民教育委员会网站上的稿(志期2004/6/30),我才知道马来西亚有这样的华青团体联盟,里头的一些华青团体之前我是没听过的,真是孤陋寡闻。全文:
http://140.135.114.104/news/news_in.asp?no=360
-------------------------------------------------------------------------------------
八大華青團體係由馬來西亞已註冊之八個全國性華裔青年組織組成的合作聯盟,其成員為(1)青團運(2)青運(3)鄉聯青(4)馬佛青(5)基督青(6)大專青(7)青創會(8)青商會。
八大華青團體的合作基礎在於彼此權益和義務均等、相互親善、和諧與尊重等,其運作方式係透過熱心服務意做出奉獻的核心集體,在不重疊現在有各成員所扮演角色的基本守則前提下,執行各應活動,以便能更有效利用與發揮資源。
除了聯辦新春團拜,八大華青也積極與時併進,不斷提高為國、為社會、為族群服務奮鬥的素質,並響應橫跨族群的課題,如反戰運動以及國民服務訓練計畫等,此外八大華青也跨出大馬,走向國際,承辦首屆亞洲青年論壇,策略性邁向無疆界合作,繼續致力發揮應有的作用。
八大華青團體包括:
(一) 馬來西亞青年團結運動(青團運)
青團運成立於一九七五年,其成立之背景係基於七十年代的大馬社會,因為受到全球思想意識形態鬥爭的左右,青年對社會現狀的不滿,改造社會的呼聲強烈,對抗局面引起社會動盪,唯恐長久下去對華社不利,於是華社一些有識之士,就倡議籌組「馬來西亞青年團結運動」,不分黨派和籍貫,藉以凝聚華青力量,展現新形態的活力。
從馬六甲發起以來,青團運獲得黨團人士的鼎力支持,並採取中庸路線,與友族青年組織建立良好關系,二不同為全民社會運動,在青年及國家課題上亦受到成立當時的文青體育部(現稱青年及體育部)的邀請對課題發表看法及意見,青團運也成為青年之喉舌。
目前青團運在全國各地共擁有一千三百個支會,青團運確定五大奮鬥目標為:集團結華裔青年,促進友青合作、溝通官民關係、推動經濟計畫、訓練領導人才,讓全國上下的會員在組織歷經苦難時發事出團結一致維護組織尊嚴的精神。
(二) 馬來西亞青年運動(青運)
青運成立於一九六○年,為已故蕭隆興會議員所創辦,青運會的舊稱為「馬來西亞青年職工運動」。青運在一群青年工作的領導下,以終身學習的態度及”先善其身再兼善天下”的精神,通過專業性的教育和文化性的薰陶發展靑年才智,以建立一個公民社會。
青運宗旨—從事青年教育與訓練工作,以期造就富理想和有幹勁的時代青年:
1.帶動並領導青年參與青年工作以及社會服務赴建使命。
2.關注和研究時下青年所面對的問題,並採取必要措施,以照顧及確保青年的福利和身心健全發展,全面提高青年的素質與地位。
3.促進國民團結,建立和諧關愛的馬來西亞社會。
4.晉身國際青年運動舞台,通過文化交流和經濟合作,實現和平並進繁榮三大理想。
5.維設國家憲法和國家原則、捍衛聯合國人權宣言。
(三) 馬來西亞宗鄉青聯合總會(鄉聯青)
鄉聯青的前身為鄉聯青聯總工委會,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九日由來自各鄉會的青年總團負責人,聚首商議後成立,參與的團體包括嘉聯青、福聯青、瓊聯青、埔聯青、廣聯青、榕聯青、高聯青、興聯青和花崗青等。
歷屆領導人積極申請註冊,以便把華裔團青年運動納入國家青年運動主流,爭取華裔靑年應得的權益,經十年努力策劃爭取過後,鄉聯青總會於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八日獲得社會註冊官批准註冊,並在同年十二月十八日正式成立,來自各州的血緣性及地緣性的鄉青總會代表領導人竭盡所能推動各項文化、經濟教育體育慈善等活動,同時協助培育華團接班人。
鄉聯青總會在全國各地共聯合了三十餘個血緣性及地緣性的鄉青總團及超過八十個各地鄉團青年團加入鄉聯青,並成立了三十四個縣會及六個州分會。
(四)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馬佛青)
馬來西亞佛教青年運動,在美國籍蘇曼迦羅法師的推動下,肇始於五十年代,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馬佛青)在一九七○年七月二十九日成立于馬來亞大學。目前與佛青總會共有二百五十三個會員團體。
馬佛青成立的宗旨為:
1.作為馬來西亞所有佛教青年之全國性組織。
2.促進青年遵守佛陀律儀,實踐佛陀道理。
3.通過本會屬下之團體,協調有關佛教青年之宗教,社會與康樂各方面的活動。
4.為佛教年提供領袖訓練。
5.遵循理事會會議決定,加強及維護佛教青年之一切其他權益與福利。
(五)馬來西亞基督教青年協會(基督青)
馬來西亞基督青年協會簡稱為”基督青”,基督青的宗旨乃是團
結馬國的基督青年,提升上帝主權意議,在人群中發揮光和利益的見證,並為2020的建國宏願做出積極的貢獻,為了達成此目標,基督青鼓勵所有成員按照耶穌基督的訓示建立整合和充滿活力的信仰生活。
基督青之目標:
1.聯繫並帶動成員在真理和生命上的追求和充實,共同建立一個公正、愛心、和諧的社會。
2.透過各種精心設計的節目和活動,提出成員身心的健康,並發掘其內在潛能,為福音和社會見做出貢獻。
3.聯絡其他社會團體(特別是青年團體),為達到共同的崇高社會目標努力。
(六)馬來西亞大專青年協會(大專青)
大專青年協會於二○○五年五月十五日向馬國政府註冊成立,從成立至今短短的二年內,大專青已經歷二次行政改革,獨立舉辦了四十餘個活動,與其他團體則有聯辦二百餘個活動經驗,而其中,二○○一年青年高峰會,二○○二年大馬華社的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活動。
二○○三年五月二日大專青年步入新的里程碑,大專青新屆執委不僅重新制定了新的短、長期發展方向與理念,更大刀闊斧修訂了內部行政結構,新一代大專青內部分成三個主要部門:青年發展部、組織發展部以及社會發展部。三個行政部門分別是3Cs為主要指導思想,3Cs為:
CARREER:輔助會員建立事業。
CONTRIBUTION:鼓勵會員積極參與回饋社會。
COMMUNICATION:為會員建立廣泛的聯絡網絡。
大專青殷切希望會員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不僅利已、同時利人,利及社會與國家。大專青之使命—提升並強化會員的知識與技術,讓會員得以儘速成功事業,培養企業精神以及貢獻國家發展。
(七)馬來西亞青年創業促進會(青創會)
青創會是馬國境內多元種族組成的協會,於一九六六年註冊為非營利企業機構,並於一九九三年七月正式成立。其任務為通過各種企業活動如企業教育、企業論壇、商業交流會、商機對話、經驗分享、海外經貿團活動等,推動馬來西亞的經濟。
(八)吉隆坡文華國際青年商會(青商會)
青商會成立於二○○○年,為馬來西亞目前唯一採用中文為交流媒介的分會。分會成立的宗旨為結合馬國華裔青年企業家的力量為本會貢獻服務,建立真誠的情誼,以提升青們的溝通與管理技巧。
青商會成立的宗旨主要是發展青年的才智,結合有志青年的力量,舉辦各項服務社區的活動,發展其社會責任,學習領導技巧,建立交友情及促進對人類文明生活、社會及生命創造更積極的改變。
青商會的運作是透過結合每位成員發揮專長,為社區及國家營造更和平的環境。 |
|
|
|
|
|
|
|
发表于 30-7-2004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就是其中一項八大华青团体聯邦的活動: 亞洲青年論壇 ASIAN YOUTH DIALOGUE
http://ayd.wiie.net/
一路以來他們都有很多活動在進行。
現代青年很多是沒有真正接觸社會的,只是一味的在吸收那些謠言及沒有賮真實的信息和假象或沒真正的體驗過團體的磨練, 所以很多都很容易流失在這些假象中或被假言影響。。。。
別只知道坐在家里看電腦了,是時候大家出來活動了。吸收多一些比較真實的資訊了。
[ Last edited by eSpeeD on 31-7-2004 at 11:02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7-2004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SpeeD网友,
我觉得,现在华团和华基政党都面对(1)招揽不到年轻人加入成为团员或党员,(2)吸引不到华青走出家门、办公室去参与或支持他们的活动这两个难题。
就说华裔大专毕业生吧,毕业后(约24岁)则专注于职场上的打拼,大多都为个人的事业、家庭而汲汲营营过日子,没什么想到要参与什么社团、参与社区活动、或当义工与社会百姓有直接接触的互动(怪让人觉得"这都市好冷漠啊"的)。拼了没几年就踏入了中年,打好了经济基础,有能力作出金钱上的回馈了,捐钱给没钱上学受教育的孩童、母校建校基金,却发现没什么时间和心力从家庭和工作分身去参与社团了...
我是说大部分华裔大专毕业生都是这个样,当然也有例外的,但是我还在想,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前面那两个难题呢? 我想问题可能出自:
- 领导层: 如你所说的"黑箱作业"、不给新人机会、领导层的腐败或内斗等因素,华青看了感到厌恶而不愿去浸身于那淌浑水。
- 活动内容、手法: 可能是课题曲高和寡,或"包装"不够新鲜、宣传不足等,吸引不到现在的年轻人参与。
我这些年都在新加坡,对目前大马华社,尤其是华团的情形只是从媒体和论坛上了解到皮毛,借着NGO这主题的探讨我知道了更多,也找到了思考的切入线,但仍囿于"凭空想象"的框架。或许如你所说,是时候应该出来活动活动了!
很想听听你们青运莲花园支会在拉拢群众参与活动的经验。你们的常月讲座会系列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加油! |
|
|
|
|
|
|
|
发表于 3-8-2004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常月讲座会系列对外的反应一般, 也只有我们青运人在支持!
现代人都比较喜欢游乐性质的活动,
我们的团康活动,如生活营,歌友会,等团康性活动都有很多人响应。。。。但是这类常月讲座会系列小型中小型的大约也很少外人响应,也只是会员本生在响应。。。。假如要搞,就要是大型的及明星级讲师哪就不一样了,这样的推动力也会不一样也不较容易找听众。。。。
http://www.ymmpg.org.my |
|
|
|
|
|
|
|
发表于 11-8-2004 0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
|
|
|
|
|
|
|
发表于 6-9-2004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我是木馬城的網主。
其實看到大家的討論,真的有點慚愧。想架起木馬城這樣的概念,於1994年在台灣時就已漸漸形成了。從最早在師範大學BBS中設立一個討論版,將一些資料放入其精華區中,到後來進入馬來西亞旅台同學會中協助建立起“大紅花國度”網站後,這樣的概念一直跟著我回到馬來西亞。
如何在網路上建立起一座數位化的馬來西亞或東南亞或世界華人資料的資料庫,也在這十年的時間中一直是我所思考的。在獨中任教的兩年中,還有一點點私人來整理這些資料。爾後離開獨中後,從事電腦教育工作後,就一直沒有多少時間來整理。之前免費網站的關閉,讓木馬承消失一些時候,所以才會自費租了一個小小的空間來存放這些資料,希望讓更多的人能繼續看到木馬城的資料。
近來由於工作繁重,無法更新網站資料。
另一方面,近來我與太太兩人及一班朋友正計畫成立一間私人的社區圖書館,已進入申請社團準證的工作。而藏書量也到處募資之下,約有六千冊之多。電腦化編書工作同時進行中,如無意外,可在明年進入招收會員的階段。如果大家有不要的圖書,也歡迎寄給我們。
我的e-mail是:pcguide@streamyx.com, chhsk@yahoo.com, admin@mumacheng.com, |
|
|
|
|
|
|
|
发表于 8-9-2004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hhsk网友,你好.
离题一下,chhsk网友有没有兴趣开个帖子教教大家如何成立私人的社区图书馆,或者心得/过程等..
也许把这心得分享后,各州的有志之士可跟着在各州各地成立社区图书馆.. |
|
|
|
|
|
|
|
发表于 8-9-2004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有人在这儿谈论非政府组织。。。在这儿贴上一篇关于当今全球草根人民运动的文章,大略介绍了当前社会运动的走向。。。基本上,人民组织起义进行反抗,有两个因素:其一,反抗国内当权者的压迫及剥削(如马来西亚的烈火莫熄、印尼的人民运动、西藏独立运动、墨西哥的Zapatista运动、巴西的无地农民运动。。。等等等等);其二,就是反抗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肆虐(反WTO、反IMF、反世界银行、反对贸易自由化、反对基因工程、世界社会论坛。。。等等等等),简单来说,就是反抗资本主义主导经济体制及世界秩序的扩张,并意欲打造一个更人道、更公平的世界。。。George Monbiot把1999年西雅图反WTO起义之后的社会运动,形容为一个复杂却充满动力的过程。。。媒体错误地把这些社会运动标签为“反全球化运动”。。。其实这是一场“运动的运动”(Movement of Movement)--亦即各种社会运动结合在一起的运动,或是更准确地被成为“全球正义运动”。。。
-------------------------------------------
另一个可能的世界:民主的彻底改造
文:朱进佳
2003年5月12-17日
一直以来,全球化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所有人都别无选择而必须接受的事实。这个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引,庞然大物的跨国大财团充当领航员,全球一体化的无限扩张,由上而下地支配着“自由市场”。一个由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为中心,欧美列强在背后操纵的“新帝国”,通过市场统治,消费主义深入日常生活,正不断地向世界各地蔓延,吞噬着生态平衡、社会正义、文化多元。显然的,我们被告知这是唯一的选择,而事实又是否如此?当然不是,我们其实还有替代的途径,全球公义与团结运动(Movement of Global Justice and Solidarity)就是这些替代选择的最强烈表达形式。
这个全球公义与团结运动正在迅速成长、逐渐成型,势必形成一股足以与当代资本全球化分庭抗礼的力量。这场运动经常都会被一般的媒体笼统地称为“反全球化运动”。这股力量是由组成这个运动的活跃份子和组织形成,当中展现着内容丰富的多样性。当然,这种在过去草根运动中不曾出现的多样性,也带来了这样一个挑战--如何将大家多样化不同的议程,接合成一套共同分享的计划,以作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neoliberal globalization)的替代社会模式?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帝国”的复苏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提倡“自由”贸易,政府不再干涉任何关于商业和投资的事务,而经济发展的规律落在“自由”市场的操控中。国际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IMF),成为整个全球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仲裁者。支配着这些国际机构的,无非就是世界的主要经济势力,或是超级强国,如美国。
在新自由主义的体制下,庞大的跨国财团和企业,成为了“自由”市场的大玩家。这些出口公司、大资本投资者还有形形色色的大银行,被赋予最大的经济自由。它们可以毫无障碍地任意进行商业活动,以套取最大的盈利。而政府的责任,只不过是确保妨碍这个过程的任何法规和政策都被废除。这个全球化的进程,经已把全球大资本集团的经济版图,伸展到人类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粮食依赖、出口导向、外债高筑、污染性强……这个无限扩张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基本权利、社会福利,消费择选愈来愈少,社会生活和文化被跨国资本所主宰;一般平民百姓,如工人、妇女、原住民、农民、学生、小商户等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而生计也不获保障。
现今社会运动经常使用“帝国”这一名词,来形容这个由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大公司、银行和八国集团(G8)等所建构并维持的实体。当然,很多时候,“帝国”就是直指美国这个(唯一的)世界超强,因为它就是这个新自由主义计划的中心决策者。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被视为是一个将所有参与者都卷入其大漩涡的经济一体化过程,同时,这不可能在欠缺遍布地球上的代理们的努力下实现。民族国家(nation-state)成为了全球资本主义体制的工具兼设计者。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这个新自由主义计划正朝新帝国主义的方向推进。目前,民间不少觉醒的力量正在尽一切努力,抵御和反抗新自由主义秩序,并且盼望建立一个不受帝国统治的,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想象、另一种生活。
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运动
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形成了过去十年间,政治上和社会上最重要的发展。这场运动其中一个最初的表现,就是1996年在墨西哥恰帕斯(Chiapas)举行的人类和反对新自由主义洲际会议(Intercontinental Meeting for Humanity and against Neoliberalism)。这场运动的形成和显现,必须在一个双重危机的脉络中被理解。
在一方面,这场运动的浮现,表达了横跨全球的机构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正当性的危机。因为新自由主义秩序造成的财富集中,引发了此起彼落的谴责和反抗斗争。而这些反对的声浪和斗争,与一个在全球范围内的权力激进式民主化斗争,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运动的独到之处,就是其超大的质疑能力。通过一连串的国际运动、行动与辩论,从西雅图(Seattle)到热那亚(Genoa)及波多阿尔各(Porto Alegre),这个运动都在挑战着全球权力机构、自由市场思想的推销者以及世界秩序,所深深体现的反民主特征。
与此同时,这场运动的兴起与巩固,表达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模式(在其90年代新自由主义的版本)的逐渐疲累和失望。这个危机的最后阶段表现成连续的金融风暴,这次的打击从1997年开始,并在经济不景气之时延伸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造成萧条的状况持续在国际范围内蔓延下去。在这种困境下,反对资本主义金融化和反对外债增长的批判,显示了寻找针对这场危机另一个不同的解决方案的尝试。
这个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危机,为反全球化运动提供了一块“滋生地”。其生命力和能力,在2001年8月热那亚的街头上展现出来,无数的抗议示威,挑战着八国峰会(G8 Summit)。二十世纪末政治思想背景和其主导意识形态,反映在自由主义思想宣布历史终结的外观上胜利。与此相反的,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运动的崛起,提供了一个空间让人们质问这些思想的正确性。
在一个相较之下极为短暂的时间内(90年代的下半叶),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运动却能够激起一场关于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反民主特性的集体辩论,以及协调着国际性的抗议行动(有些甚至标志着激进的战斗性,诸如发生在西雅图、布拉格、华盛顿、尼斯和热那亚的示威),且为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反响。这些由这运动鼓吹的行动和会议,揭示了针对资本主义在国际范围内所产生的不满层度,并且粉碎着由关于朝市场社会和谐前进这个概念所制造的幻象。
自这场运动兴起至今的极短时间内,有两点可被视为运动初步的胜利。其一,这场运动展示了其瓦解新自由主义文化霸权和世界秩序正当性的能力。新自由主义文化霸权和世界秩序的正当性,乃是由全球性金融和贸易自由化所支撑着。在过去二十年间制造了全球范围的财富集中,这经已加深了富国与穷国之间的鸿沟,使到数以百万计的工人面对贫困,促成武装冲突的蔓延,并且还为了跨国资本的利益,而毫无节制地开发有限的自然资源。其二,这场运动也展现了其有能力,在当代受到资本主义纵深影响之改变的阴影下,复兴了集体行动和被压迫一群之国际主义传统的重要性。
多元化:一场“运动的运动”
自从这场运动诞生以来,经过多次的全球抗议行动后,运动参与者的多元性,成为了这场运动其中一个突出的特征。资本全球化所带来的冲击,随着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决策,以及人类生活本质上的多样化,而有所差异,因此与这场运动的显著特征有着紧密联系。新自由主义建立了一个保持资本累积能力的新策略,表现为更加强化对世界各地人民的压迫与剥削。财富集中和毫无节制开发自然资源的不断增长,在过去数十年里更为明显,使到不同社群、社会阶级和社区所面对的压迫,正不断地蔓延与深化。
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现有动态,应被视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回应与抗争,正朝着复杂化和多样化的方向成长。我们必须抛弃简化论的观点,即忽视社会运动经验的累积,并尝试将“新的”与“旧的”运动对立起来。我们必须意识到,资本作为社会关系之产物,是同时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的。在反对新自由主义效应的斗争中,“新的”与“旧的”运动将不会互相排斥,反而是互相补助,并且支撑着集体行动。
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运动展示了,当代社会抗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结构。正因为如此,这是一场“运动的运动”。这是一个反抗和社会抗争的经验及清晰度的汇合,涵盖成分、接触范围、抗议形式和领土主张的多元特色,一致对抗资本主义全球化在其新自由主义的措辞中,所带来的破坏性结果。
现有的这个运动有着这样的能力,即在实践中建构一个尊重多元性且不压制不同参与者的行动空间。与过去数十年的历史经验比较,这可是这场运动中最新颖的面貌。这个“运动的运动”特有的多样性,是近来反全球化抗争中的最重大贡献和资产。
行动的聚合、辩论和经过编程的协议,并没有意味着削弱个别运动的特性。正好相反的,纵然存有着若干可能的摩檫与持久紧张,这个运动却发展起,一股潜伏在各个组成运动和社会领域不同观点之间,极为丰富的思潮和能量,并且建立着一个更为强大的架构。
这个国际经验所建立起的世界,以波多阿尔各作为其回应,已经认识到如何将其中的多样性,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而不是弱势,并且闪烁着互相学习和尊重差异的光芒。此外,这些实践创造了一个民主的和解放性的精神,我们没有忽视辩论及运动中存在着的紧张,但是却正在确认着创建一个超越我们之间差异的共同空间所须要之策略的重要性。尊重运动的多样性,必须被用来作为建立聚合过程的基础。我们极须一个汇集反抗、斗争及替代市场秩序之民主选择的大聚合。
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
世界社会论坛(World Social Forum)是全球民间力量浮现的一个重要象征,这是最新、最有震撼力,以及最有可能持续的全球公民社会的接合。对于很多活动份子来说,出席这个论坛,已经使到之前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得更有可能。虽然,才刚刚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森严巩固的堡垒中发现突破点,这个运动正开始向人们宣告:“另一个世界是有可能的。”(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在当今全球化迅速蔓延的世界里,大资本集团变得愈加强大,以实现它们无限渴望的经济扩张和盈利。与此同时,却有这么一群关注全球化发展的社会活动份子,正在建立着一个不断成长的社会网络。他们无不对全球化的危机提高警惕,皆因这个全球一体化的过程经已构成对社会公义、文化自主和环境的莫大威胁。但是,这个网络也察觉到,他们必须赤手空拳地面对着财雄势大的机构、多边发展银行、政府以及跨国公司。虽然资源有限,但是凭着坚韧的毅力,他们仍然锲而不舍地揭露,由于猖狂和未经权衡的经济扩张,所造成的破坏及危害。在最近数年,这个所谓“反全球化”最为显著的的示威运动,就是反对世贸或世界银行的抗议行动,无论是在西雅图、华盛顿(Washington DC),或是热那亚的街道上。不过,更加持久的冲击,莫过于若干民间组织连接,寻求建立跨越边界之持续对话过程的努力。
社会运动的跨国联盟并不是什么样的新事物。但是在这个最新跨国民间合作的努力,却有着展现着惊人的特征:这些连接的发展极为迅速,而且不受地理距离的影响;这些连接建立在一个不固定且不对称的网络上,并且随时在变动着。
这些在世界舞台上的公民社会组织之间迅速成长的联盟,正在拓展这其影响力,而且是值得注目的。这些联盟是在没有一个中心组织机构的领导下崛起的。这个舞台并不是没有权力斗争的,而且要维持一个能够容纳理性争辩和非政治决策的开放开间并不容易。事实上,这可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政治空间,权力在这儿是流动的、变幻无常的。这个发生在全球或是跨国舞台上的积极交锋,主要是两个对立目的所引发的:一个是有些公民社会组织希望能够参与全球管理的过程;另一个是很多组织意欲坚持反抗的决心。世界社会论坛迄今为止所作的最重大努力就是,打造了一个让全球公民社会兴起的政治空间,为从不同文化背景中浮现的运动,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共同辩论的场域。 |
|
|
|
|
|
|
|
发表于 8-9-2004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
新的想象社群
跨国网络作为新类型的想象社群或新创社群,是一个极为吸引人的理想。不过,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新类型的想象中,到底继承了什么?尤其是跨国活动份子社群的想象。如同国家集体,这些所谓“想象社群”的跨国集体,由其“如何被想象的风格”所区别着。随着无止境对资本主义的适应,而造成时空建构的转移当儿,将引起若干个人的严重身份问题,并削弱个人对地方社区、城镇、区域或国家的忠贞,这当然也制造一个鉴定跨国课题网络、认知社群或利益组织的大好机会。
有些正在浮现的全球网络,不受约束且极具流动性,存在着与民族主义的想象社群有着极大的不同:价值观、忠诚度,以及横越国家、区域和地方集体之跨国反抗网络的全球性流动。这些活动份子群体正迅速的扩散,但是仍然享有共同的价值和归属感。正是这些网络促成世界社会论坛的崛起,这些网络就是在共享讨论和共享价值之间组织起来。
可是,除了归属感和共同目标,这些正在兴起中的社群,也被多元性、分裂性和改革性元素所牵引着。那些出现在世界社会论坛的网络,就是正在崛起中跨国公民社会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斗争的舞台,一个分裂与充满竞争的区域”。然而,跨国运动网络的社会惯例,创造了让新类型社群有可能存在的空间。其中一个卓越的例子,就是世界社会论坛。
波多阿尔各的世界社会论坛
世界社会论坛是至今最让人期待,一个让全球公民社会组织聚集的空间,让彼此能够更好地互相教育,更深入地理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过程,策划集体行动,以及发展替代现今社会秩序的选择。这个论坛最初的出现,是为了反击代表着新自由主义计划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世界经济论坛每年都会在瑞士的达沃斯(Davos)举行。一个针对达沃斯的“反峰会”建议,是在1996年比利时路温(Leuwen)的三洲中心(Tricontinental Centre)的二十周年纪念上被提出的。其中有些组织于1999年举行了第一次的反达沃斯的活动。初次提出一个在巴西举行世界社会论坛的人,包括巴西公民商业协会(CIVES)的协调员Oded Garjew、巴西正义与和平委员会(CBJP)的Francisco Whitaker,以及法国的公民援助财务交易课税协会(ATTAC)的总干事Bernard Cassen。他们阐明了论坛的三大主要构成概念:其一,这个论坛应该在南方举行,波多阿尔各是最佳的选择;其二,这个论坛的名字必须是“世界社会论坛”,以对立于“世界经济论坛”;其三,这个论坛应该与举办世界经济论坛的同一时间进行。
波多阿尔各是与达沃斯相对立的。座落在瑞士的达沃斯,在过去数年,每年冬天的正月,世界上的金融、工业和政治寡头都会聚集在这儿,讨论如何制定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命运。巴西正月的炽热,与瑞士的严寒,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好也反映了两种政治策略的互相对立。尽管这两个地点相对立,但是它们却不是类似的,也不是彼此的镜面倒影。达沃斯的会议只限制少数的精英出席,并由戒备森严的武装部队保护着。波多阿尔各的会议却是溢满人潮,不计身份地位、语言、性别、种族、文化背景等等。达沃斯代表的只不过是社会上层结构的极少数,而波多阿尔各却是涵盖着横跨地球表面的无限的网络。
为什么是波多阿尔各?
波多阿尔各被视为举办世界社会论坛的合适地点,主要是因为,这个城市自1988年就被巴西工党治理,再加上其闻名遐尔的、革新的参与性财政预算案制定过程。这个财政预算制定过程,是公众、政府和商家之间联系的激进改革的成果。“激进改革”(radical reform)防止了企业对民主过程的支配,也为进步政府和群众动员提供了抗衡企业力量的杠杆作用。
波多阿尔各的常年参与性财政预算案过程,是由几个阶段组成。这个过程早在每年3月就开始,最初阶段就是在横跨该城市的十六个地理与领域范围,举行公民论坛。每个约有5百至7百人参与的论坛,将选出两名代表和另外两名替代,以在财政预算案委员会中任职一年。在4月至5月,论坛代表召开较小型的集会,以提出接下来一年的预算案中的公共优先考虑。在5月至6月中旬,建议中的预算案优先考虑将提呈至当时的市议会(由33名市议员组成,他们是经过传统的民主方式投选出)。与此同时,论坛代表也会出席有关市政财务的培训课程。预算案委员会和市政官员将拟出预算案的草案,并提呈至市长办事处和市议会以进行咨询。在10月至12月之间,参与性财政预算案委员会将对该预算案进行修改,并交由市议会核准,最后在下一年的正月正式执行。这全部4个阶段的过程,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公众对制定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策划的参与性。这项革新的参与性财政预算案过程,使到波多阿尔各成为寻找替代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之运动的理想家园。
今年已是世界社会论坛第三年在波多阿尔各举行。第一次的世界社会论坛,是于2001年正月尾进行,当时吸引了超过1万名社会活动份子与会,其中一半来自世界各地。2002年正月的第二届论坛,聚合了更多的活动份子,共超过5万5千人。自2002年正月起始,一系列的区域和主题论坛陆续展开,促使更多的草根组织有机会进行讨论,寻找替代当今霸权体制社会秩序的新选择。直到2002年底,世界各地举办了多次论坛,其中的欧洲社会论坛,就是2003年2月中全球性反战大示威的发起点。亚洲社会论坛也在印度举行过,以作为准备将在印度蒙拜(Mumbai)举行之2004年世界社会论坛的前奏。
很多社会活动份子都在谈论着,世界社会论坛就好像是一个新的政治代理。其实这个论坛并不是什么代理,而是一个促成学习、联系和政治动员的教学法空间(pedagogical space)及政治空间。世界社会论坛的主办者并不鼓励任何把这个论坛视为一个协商机构的解释,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将这个论坛作为一个教学法空间,让活动份子认识和学习世界各地所提出和进行的社会替代选择。很明显的,世界社会论坛也在充当这一个政治空间,为活动份子提供了一个进行联系与发展共同计划的舞台。不过,在世界社会论坛的网络中发起的计划,并不曾以世界社会论坛的名义进行。世界社会论坛不曾提出任何正式的最终文件,也不曾设想代表着出席会议的众多活动份子,而唯一代表着其观点的文献应该就是其《原则宪章》(Charter of Principles)。 |
|
|
|
|
|
|
|
发表于 8-9-2004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
社会运动的转型
自1970年代中期,第一次发生反对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政策的起义、罢工及骚动,再加上三大左派计划的失败(苏联、福利国及万隆计划)后,社会运动开始寻找替代新自由主义的选择。不过,从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末,这段寻找时期,却是有别于苏联解体至最终崩溃的那段时期。这段期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罢工、抗议与起义,是在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意识形态中操作。这些运动的主导思想,主要就是非殖民化、发展及1917年的普遍主义之梦。
在过去二十年间,新类型的社会运动开始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变得愈加显著。在北方国家中,这些运动由环保运动(绿色运动)、城市运动、女性主义、同性恋运动和反种族主义运动所组成。无论是南方国家,还是北方国家,这些新的运动都在关注着身份、文化和现代性的问题。有别于传统左派的普遍主义(universalism),新的运动都在争辩说,激进主义(radicalism),也包括了差异的解放(liberation of difference)。
1999年之后的期间,是社会运动的新纪元。工人斗争、“新社会运动”,还有新类型的年青激进份子(无政府主义者、反血汗工厂的活动份子、反生物科技、和平运动,及人权运动),通过一套相互关联的新近努力,大家集合在一起,对抗着反民主反生态反社群的新自由主义霸权。1994年恰帕斯(Chiapas)的萨帕塔(Zapatista)起义、1999年西雅图反世贸的抗议示威,到后来发生在华盛顿、墨尔本(Melbourne)、布拉格(Prague)、哥德堡(Gothenburg)、魁北克市(Quebec City)及热那亚,反对企业全球化的大示威,直到世界社会论坛的诞生,全都有助于接合着一连串分散的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斗争。这些事件已将传统左派、新的社会运动,以及激进主义的最新浪潮,连接在一个行星上网络的网络(planetary network of networks),形成一个被主流媒体误称为“反全球化运动”(anti-globalisation movement)的“全球公义与团结运动”(Movement of Global Justice and Solidarity)。
公民社会的辩论
在这个显现着多元性的运动中,激烈的辩论在所难免。其中围绕在以下五个问题的辩论不容我们忽视。
第一个问题就是:“革命还是改革?”在一般左派关于这个问题的辩论中,通常都会出现意识形态上的分歧。这种辩论最常见的争执,就是有些运动呼吁国际货币基金“退役”,而另外有些人则强调说,与国际货币基金和其它国际金融机构谈判的重要性。前者相信全球管制的多元形态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而这须要的是国际金融机构丧失其合法性。后者则认为现有的全球机构并不是固有地一无是处,其缺点可以在公民社会的参与过程中得以改善。
第二个问题就是:“环境还是经济?”这个辩论的分歧发生在环保份子与工运份子之间。环保份子要求减少生产成长和消费量,而工人们则要求更多的经济成长,以便提高就业率。这个辩论有时被比喻为“拯救树木还是拯救工作”的争论,或是被认为是生活化民主(living democracy)对垒人类本位说(anthropocentrism)的辩论。
第三个问题:“人权还是保护主义?”第三个分歧是在工人运动中出现。北方劳工要求国际贸易和投资协议必须包含人权标准,但是这经常被南方工人诠释为保护主义的一种伪装形式。另一方面,当南方工人拒绝支持具体的契约时,北方工人也在质疑南方工人对人权的许诺。
第四个问题则是:“价值观的普遍性?”第四项争论涉及到西方价值观与普遍价值观的关系。这两个价值观是否能够简单地等同于彼此?普遍价值观的替代,是否为西方价值观的文化相对主义所接受?或者是,能否建立一个新的包容过程,以发展促进多元性的全球价值观?如何建构一个承认边缘化一群的经验的普遍价值?这些都是一直以来围绕在运动中的讨论主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并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寻找答案。
第五个问题是:“地方的、国家的还是全球的?”第五项争论则是围绕在政治需求在地理上的差异:地方性的、国家性的,及全球性的。不同的意识形态立场把首要焦点放在不同的范围内。有些活动份子争辩说,进步的动力来自地方化(localization),因此他们要求直接民主、地方自治、津贴制、经济自足、文化自主及粮食主权。另一个论点则是,要求建立一个由激进份子操作的新形式国家,通过参与性民主的原则来治理,并被公民社会所建立的标准所管制着。第三种立场则是建议全球形式的管制,如金融投资的税务、世界议会和全民公投。就如其他争论一样,对不同范围的注重,将会对全球公义与团结运动中产生不必要的界线。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无法肯定的是,到底这是基本的敌对,还是过程中的矛盾,并可在互补的多样性中得以和解。
运动的共同斗争
虽然充斥着无可避免的差异,这些运动仍然在若干领域的共识下结成一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大家对共同敌人的理解,那就是企业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扩张所造成的种种问题。这个理解就是,通过最强大的北方国家与南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精英的合作,企业支配已在全球空间中建立起来。与此同时,这个扩张,正配合对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种族上、性别上、生态上及认识论上差异的打压,而愈加变本加厉。有人会认为说,现今形式全球化的显著面貌,就是对传统上的剥削性社会等级的复制、混合及再显现的无比能力。新自由主义并不仅仅是对世界经济的支配,也是在强制人们接受一个单向的思维,制止了公众在平等的情况下想象多样性。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单一文化主义、父权制、白人至上主义,及对生物多样性的支配,在全球化的最新形式下接合,并构成对社会运动的首要挑战。
当代全球化的关键手段,包括了由世界贸易组织所推动的自由贸易协议和政策、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和其他区域贸易协议、企业的私营化政策、八国集团、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整体运动中的不同网络,已将这些全球化的代理,鉴定为策略性反抗的关键点,正因为这些协议、政策及过程,都逃避着对民主的责任。
精英机构正对社会强加着“由上而下的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是一个强硬实行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经济政策、消费文化习惯及科技风险的过程。不同的活动份子组织,会针对经济上、文化上或科技上的强迫接受,有着不同层度的注重。例如:社会主义者特别强调经济,因此他们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定义为本质上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身份组织(文化多样性)关注的是消费主义,所以他们将全球化视为美国“麦世界”(McWorld)文化的殖民扩张;生态主义者则特别关注科技的影响,因而他们视全球化为科技风险的扩散。这些不同的分析不但并没有互相排斥,反而为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所形成的挑战,提供了特效的诊断及解决方案。无论是社会主义者(socialist)、身份组织(identity group)还是生态主义者(ecologist),都一致认定,统一的经济政策、文化习惯及科技风险,已在全球空间上被强制实施。
世界上的人民并不曾投选出世界贸易组织的领袖,也不曾同意让人们的视觉空间被宣传广告板所占领,亦不曾通过生产基因改造生物体的研究。所有的社会运动,一致于他们对新的民主过程的渴望,以实现一个“由下而上的全球化”。只有“由下而上”的全球化过程才能照顾到世界人民的需求、权利及尊严。对一个全新民主过程的需求,正是因为社会运动的共同敌人之反民主本质,而变得更为人们所重视。
除了清楚地鉴别出敌人,这个运动也必须清楚地了解:为了什么而斗争?那就是:到底我们要追求的、想象的、产生的和体验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同运动 的不同目标,是否能够被串连在一个共同的愿景中?运动中现有的讨论和文献,是否提出了一个新全球左派和新全球社会的轮廓?有些学者认为,替代新自由主义的可行选择,只有在不同社会运动所提出的替代被接合起来时,方能涌现。为了使到接合得以实现,关于替代选择的不同哲学或政治思想(如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本土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必须建立其一个共识的连线。这必须是一个新的观点,一个反霸权的论述,以让运动的多元性承认它们的基本目标是相似的,并通过执行一套可伸缩的原则、政策及程序来完成。当不同替代选择中的其中一个展现出,其有能力解决所有运动所面对的挑战,以及建立一个所有运动追求的新社会时,那将会出现一个共识的连线。例如,在历史上,社会主义曾经是在左派中建立其共识的共同论述。在过去三十年,新自由主义为政治右派扮演着这个统一性的角色,它成功将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和社会保守主义(social conservatism)结合在同一旌旗下。
一个反霸权的论述必须拥有一个把各种全异的运动编结在一起的共同理想,它必须显示各种运动的长远目标,能够在追求一个共同计划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倘若这个论述只是单纯的反抗论述,这个理想将不会被完成。一个反霸权的论述,涵盖着反抗的论述:它组成新形式的激进主观性,将之前被分析为次要的中立关系(只不过是水平的不同),显现出其实是压迫的等级关系。不过,反霸权的论述,也将展现出等级关系如何能被推翻,而那将是通过追求一个更大的集体计划来达到。可以这么说,这个论述提出一个梦想的论述,倡议一个乌托邦。
随着苏联计划的失败,以及差异政见的涌现,进步的运动都纷纷对任何组织欲扮演界定全球运动必须追求的社会的先锋角色,而有所警惕。因此,当代的反霸权运动必须包含着对差异的尊重,并且不会排除任何形成共同愿景的能力。如果全球运动要成功的话,这些运动必须创造一个愿景,允许它们同时维持众多运动之间的聚合与差异。
[ Last edited by 安那琪 on 8-9-2004 at 03:07 PM ] |
|
|
|
|
|
|
|
发表于 8-9-2004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文)
差异的聚合:彻底改造民主
反企业全球化运动中差异的聚合,不难发现,其结果是对过程的共同承担义务,多于共同的愿景。差异的聚合的最佳反映就是,被广泛提出的,对“民主的彻底改造”的许诺。我们将“民主的彻底改造”(the reinvention of democracy)定义为:关于社会的彻底改造,以致经济生产的模式、政治管理的结构、科学创新的分配、媒体的组织、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朝着激进的、参与性的和生活化民主的过程发展。
当大家在号召:财富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财富存取和可持续性的、公民社会和公共舞台的,以及政治力量的民主化的时候,彻底改造民主的意愿就会聚合在一起。参与性民主过程的整合,是战胜由官僚化和现今的代议制民主形式所产生的精英支配、技术官僚、阶级主义、种族主义、男性至上主义和社会冷漠的重要的步伐。参与性过程的发展,就如在波多阿尔各的参与性财政预算案中所显现的,同时也必须包括了对激进的、新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追求。“参与性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提到,我们需要多样性的机构、网络、过程及理解,以民主化现今所谓的代议制民主:参与性预算案、全民公投、立法的国民代表大会(constituent assembly)、津贴制的原则、多元主义的信仰、对多样性的期望,以及对经验的肯定(“日常生活的智慧“)。
激进式民主
“激进式民主”(radical democracy)意味着现有阶级的、性别的和种族化的权力关系,必须经过激进的转化,以使到民主得以完好地运作。激进式民主的基本起点,将会是后资本主义的民主式生产模式的发展。这些模式,不管是社会主义式经济、团结互助式经济(solidarity economy)、生态式经济,或是这三种的结合,仍然未有定案。重要的是,无论是那一种模式被使用,它们都会以激进的、参与性民主过程的方式操作。同样的,无论是地方主义、国家主义、国际主义或是全球主义的政治管理,它们也将在激进式民主过程中执行。在“民主的彻底改造”概念中,也包含了关于生活化民主(living democracy)的主张,一个“地球民主“(Earth Democracy),那就是,意识到每个种群对整个地球资源的需求,也意识到未来世世代代子孙们的需求。
一个激进的、参与性的、生活化民主,涉及到所有公民参与在社会的日常改造中。这是一个全球社会的转变,从一个决策权落在掌控资本、国际金融机构、媒体或科技的垄断者手上的社会,变成一个在每个领域中的决策,落在直接式民主的决策过程中。
一直以来,呼吁民主彻底改造的若干例子,包括要求对外债的民主化公共管制;企业公司的民主化调控;集体议价的全球化;分散的地方团结互助式经济;世界水议会(World Water Parliament);地方粮食主权(local food sovereignty);公民社会对资本和国家的控制;所有人的免费教育;可实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以及团结互助文明的新价值观。这全都指向民主的彻底改造,诸如决策过程不会受到精英经济、政治、种族化和父权制的利益所抑制着。
这是一个建立新左和新全球文明过程的开始,这个新文明的目标超越了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和身份的论述。这个新的社会并不只是要求后资本主义的生产民主化,而且还追求生态上、认识论上、性别上、种族上、文化上、社会上、政治上、世代之间及个人之间关系的民主化。除了工会或身份团体组成着激进计划的核心,我们还须要聚合并建立一个容纳所有进步力量的网络,一个差异的普遍主义(universalism of difference),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世界社会论坛维持社会运动发展的长远能力,还有待证实。但是,这个论坛确实是在短时间内,取得非凡的进展。世界社会论坛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政治及教学法空间,使到社会进步的过程得以长足伸展。这个论坛启发了一个想象新社会的过程,通向新社会的道路是激进的、参与性的及生活化的民主。
结语
全球公义与团结运动的力量,来自多样性的草根人民和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这个运动理想的实现,就是人民力量的胜利。建立一个属于所有人的新社会、新文明,不再是凭空想象的乌托邦,这是一个经验的累积过程,也是热诚的燃烧作用。有人说这场运动还处在“星星之火”的阶段,不过,随着运动经验的不断累积,思想在辩论中的不断冲击,人民在镇压中的顽强抵抗,它将会转化为一股“足以燎原”的力量,一股真正属于人民的力量。
在全球资本主义体制的框架下,不断成长中的反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人民运动,正在锲而不舍地实现寻找替代现今世界社会模式的选择。在这斗争的过程中,我们面对着艰巨的挑战,但是草根人民和公民社会必须坚持抗争的信念:为人民生产对抗着为盈利生产、生物多样性对抗着生物霸权、文化多样性对抗着西方化、公民社会对抗着企业统治、民主的彻底改造对抗着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的财富集中、文化霸权、技术风险的阴影正在笼罩着全世界的人民。我们必须肯定在追求社会正义、环境公义、生态平衡、经济自主、文化多元的人民运动中所彰显的多元性本质,并且相信只有“由下而上”的全球化,才是实现新想象社会的最终途径。我们都在想象着一个非常不同的未来,一个人性的未来。这将靠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活跃的公民,来想象这个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抵抗既得利益的侵蚀,以完成这个理想。我们都确信,一个真正民主平等的新社会,不仅是全球人民应该追求的,而且是可以实现的。我们再次断言:另一个世界是有可能的!(Another world is possible!)
(全文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9-2004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那琪 于 8-9-2004 03:02 PM 说 :
很高兴有人在这儿谈论非政府组织。。。在这儿贴上一篇关于当今全球草根人民运动的文章,大略介绍了当前社会运动的走向。。。基本上,人民组织起义进行反抗,有两个因素:其一,反抗国内当权者的压迫及剥削(如马来 ...
安那琪,谢谢你进来发表。朱文好长,我还没读完。我想“全球正义运动”(在大马类似的运动不知道有什么组织在搞?暂时还没想到)对我来说比较遥远,黄文强的社区运动、“烈火莫熄”和“救救白小”则是我们比较能有贴切感受的社会运动,可惜我都没有机会读到有关这些运动的完整记录和评析(我看这些资料要去吉隆坡的图书馆如华研找才有),直到看了最新一期《民间评论》里“救救白小”社区运动委员的访谈记录也才比较了解“救救白小”怎样形成一个珍贵的社区运动,那篇非常感人的稿我想大家都应该去读一读。哎呀,只能先写到这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