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iamxman2

我寫的“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9-2008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fireylt 的帖子

不打紧,不打紧。有时神来之笔,或偶尔失手,也是常有之事,最主要的是知道哪里出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9-2008 09: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mxman2 于 18-9-2008 07:16 PM 发表
我试过盲练数个月,比不上有人指点。


看书啊
看书法史啊
看现代人如何分析书法的书啊
读帖啊
留意你四周发生的事情啊
书法不只是纸和笔罢了
是整个生命的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9-2008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iamxman2 的帖子

我认为写行书要的并非在于速度,而是注意笔画,用笔这方面。尝试放慢行笔的速度看看有些的如何?
绍胜,逸笔草草,fireylt, 你们觉得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9-2008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zenfeng 的帖子

好, 試試放慢速度,希望會有進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9-2008 10: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zenfeng 的帖子

贊同,在追求速度所帶出的墨趣之前,應該先把字的形態掌握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9-2008 1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fireylt 的帖子

請問,是不是再練習寫行書(舉個例子)的時候也是由慢到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9-2008 01: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mxman2 于 19-9-2008 11:14 PM 发表
請問,是不是再練習寫行書(舉個例子)的時候也是由慢到快的???


去找书法的美术史来看,看看古今中外的人在追求什么。
然后多看帖,从中体会不同的美感经验。
看得越多,体会得越深,你便越清楚你要追求什么。
你练习时便越有方向和目标,你单靠问我们,你永远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永远不会有进步。
书法不只是慢和快而已。

[ 本帖最后由 林绍胜 于 20-9-2008 01:0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9-2008 07: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林绍胜 的帖子

一開始我就一寫行草為我學習的方向,我想寫些隨性,但人家有看得懂的字。。
寫隸書,草書人家怕看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9-2008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mxman2 于 20-9-2008 07:29 AM 发表
一開始我就一寫行草為我學習的方向,我想寫些隨性,但人家有看得懂的字。。
寫隸書,草書人家怕看不懂。


我是指书法美学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9-2008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enfeng 于 18-9-2008 11:38 PM 发表
我认为写行书要的并非在于速度,而是注意笔画,用笔这方面。尝试放慢行笔的速度看看有些的如何?
绍胜,逸笔草草,fireylt, 你们觉得如何?


个人认为,

初学任何一个书体或碑帖,都是由慢到快的次序发展,

主要是先弄清楚运笔的动作,还有动作之间的连贯,

练熟后,才加快速度,调到你认为的正常的挥笔速度,

有些碑帖原本就属于慢速度,调整当然不会太多,反之则然.

比较难的是对原碑帖运笔速度的理解,

帖还好一点,碑就要靠一点想象力了.

另外,我觉得想学行草又不想大楷中练习,

赵孟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纯属个人的胡说,只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08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谨遵绍胜兄所言,我就直接來鸟了。

我十分同意 fireylt 的看法,先搞好字的结构才來谈其它的。
而要搞好结构,楷書是不可以跳过的,不妨先短期写写楷書,再去尝试行草。。。

逸笔介绍的赵孟頫很不错,我也很喜欢,但我觉得LZ应该多去書局看看,再挑一个自己喜欢的会更好。。。好比女人,大家都看好的却可能不是你的菜。

"佛"字我不多说了,就是结构問题了。。。

在这里來谈谈"武"字:
第一个武 :结构可以 + 第一个短橫也可以作点來写,但没有见过作两点來写的 + 枯笔过多 + 不知道有看錯嗎,好象有小笔写大字的感觉,大忌!!

第2,3武: 字的结构問题 + 头点和终点类同,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08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連字理和字形都沒掌握好,根本不了解其中變化的緣由和根本的話,遑論學習草書。寫字只是表意,重要的是其中學問。中國藝術,縂以品性涵養與學問深淺定奪。一家之言,歡迎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9-2008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ireylt 兄一言中矢,尝聞古人曾有斋名"两雕斋"者,寓之作文章者雕龍也,作書者雕虫也。可见古人对求学問是多么的看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08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兩位讓我知道不足的地方,我再努力努力,還請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8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mxman2 于 17-9-2008 08:36 PM 发表
我剛剛才寫的。
請指教。。。。
看来"武"字比"佛"字好, 认同写字应该写自己喜欢的,!觉得初学者不应该太感性(可能导致快),应"理性"些.不快求单字作品的完成,向多字,局部碑帖去追求!(只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8 1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帖。

多临楷书。对你有益。是要唐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0-2008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理和字形都沒掌握好,根本不了解其中變化的緣由和根本的話,遑論學習草書。寫字只是表意,重要的是其中學問。中國藝術,縂以品性涵養與學問深淺定奪。一家之言,歡迎指教。


剛剛看回來,有些不明白。
字形和字理,好的定義是如何??
請問其中的學問是什么??
我本身對字形結構不敏感,只能靠后天努力,和掌握竅門。
請問如何臨帖,臨帖有什么要注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0-2008 05: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吧,我先从字的笔触开始分享。
中文字或任何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很抽象的东东。
根据我的见识,中文字又比其他文字抽象多多。
中文字的造型是一种很浓缩,又很丰富的智慧和历史结晶。
若单单在纸上纸练,练得在熟,还是少了字的精神。

中文字造型的精神可分两种层次:
(一)从书写技术发展出来的审美精神。
(二)从体验生活发展出来的审美精神。

一开始我便说了中文字是很抽象的东东,要吸收其精神就要作一些分析,或肢体动作模拟。
不然那些中文字造型的种种抽象因素,便从眼前飞过,不知所以然。

我教过一些儿童基本书法入门,若要单单在纸笔上让他们了解和感受各种笔触的书写精神,很多小孩都不是那么容易了解,原因一、纸笔,尤其是毛笔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工具;原因二、初学者连笔都握不好,更不用谈其他书写动作;原因三,古人作书,都是以生活体验和生活各种动作入书。所以教或学书法,不能只是在纸上谈书,不然便空有形式。

以前我给小孩们上书法课前,我都会给他们一些热身运动,做一些肢体模拟动作以了解书法的抽象审美精神,比如:
(一)我会让小孩拖重物走路,以了解沉着的笔触。
(二)我会让小孩用握笔的方式,握着地拖,推着地拖走,让他们了解写书法为什么要这样握笔。
(三)我会让小孩快速奔跑,然后快速停下来,以让他们体验顿挫的笔法等等。

[ 本帖最后由 林绍胜 于 2-10-2008 06:0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08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绍胜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08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逸笔草草 于 4-10-2008 11:51 AM 发表
绍胜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学习了.


惭愧,大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8-2025 10:57 PM , Processed in 0.11903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