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雪燕子

新的普洱生茶的品飲價值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5-2008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燕子 于 5-5-2008 01:06 AM 发表
對不起,因為知識有限,才疏學淺。

或許您可去看看《莊子天下篇》還是公孫龍的《堅白離》或許可以讓您更了解。

拉回來,談談正題!!!


既然大家不懂就請你解釋一下啦。。。
我本身的中文不好。。。

聽到那句話就像我跟新手說了一個“茶”。其他的自己去找答案。。。
無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5-2008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汪政辉1987 于 5-5-2008 01:13 AM 发表


《莊子·天下篇》
原文
惠 施 多 方 , 其 書 五 車 , 其 道 舛 駁 , 其 言 也 不 中 。 厤 物 之 意 , 曰 : 「 至 大 無 外 , 謂 之 大 一 ﹔ 至 小 無 內 , 謂 之 小 一 。
译文
惠施懂得许多方面的 ...


還是汪老弟好。。。解釋清楚。。。
這樣才讓人了解剛才樓主說我什麼。。。。
樓主希望你以後說一些讓人明白的話。。。
不然會茫然加茫然。。。。
如果不想解釋就不要說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燕子 于 5-5-2008 12:32 AM 发表
所以茶,水,壺最重要的是人了


有好茶﹐好水﹐好壺﹐最重要的是人要懂得用平常心去學習茶藝﹐
這樣的人才懂得感恩~如果只是單方面的認為﹐偏激的認知﹐
茶藝入門就會遠離我們的距離更加遙遠。。。。
這是喝茶人的悲哀
學茶人的無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燕子 于 4-5-2008 06:34 PM 发表


我沒說過沒有寶藍六堡。寶藍是一家公司名字,是香港在馬來西亞的分公司,老板是吉隆玻人。
當時是紙皮盒包裝的,而且是(NOT FOR SALE)。


這是你在“因為茶﹐所以....”這個樓的言論。。。
20-4-2008 11﹕55PM(不相信自己回去看你自己寫什麼)

寶藍的來歷您知道多少???

梧州六堡,叫寶藍???簡直亂叫

(以上看到這樣言論的喝茶朋友﹐一個前言跟後語互相矛盾的人。讓我不知該不該相信他說的內容﹖﹖﹖迷惑中~~~~ )

[ 本帖最后由 紅茶~ 于 5-5-2008 01:5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1: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汪政辉1987 于 5-5-2008 01:25 AM 发表


没办法啦!楼主不懂,因为他“至大無外,至小無內。”


不要人身攻擊~~~~~
茶藝文化是很有涵養的教育及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5-2008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讀書時不用學費的。我中五還沒畢業,就得出來社會了,當然差啦。

您懂了為何還要問我呢????奇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5-2008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燕子 于 5-5-2008 01:28 AM 发表
哈哈,我讀書時不用學費的。我中五還沒畢業,就得出來社會了,當然差啦。

您懂了為何還要問我呢????奇怪????



很厲害啊。。。我相信你一定讀很多書。。。
我讀書到海外大學都沒有學到這些非常有深度的文學。。。。
真是慚愧~~~~沒辦法啦﹐我是“生應”的學生。。。。
要多多向你學習基本文學常識。。。
切記別對我說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燕子 于 4-5-2008 09:30 PM 发表


不好意思我是個喝茶新手,所以大膽提出看法,望個位茶藝界的前輩大量提出意見。


根據你之前的言論及理論﹐相信大家一看就清楚你對茶非常有深度的了解﹐也喝了不少好茶﹐老茶之類的茶品﹐在學習茶的道路上也花了不少的時間﹐為什麼還要說你是喝茶新手﹖﹖﹖
我們每天都很期待上來交流﹐學習﹐分享茶與壺的世界﹐而你反復的內容﹐閃躲問題﹐相信大家也覺得摸不清你在說什麼﹐也欠缺坦誠﹐無謂的謙虛反而是一種虛偽。
如你所說讓我們把這個文化一直一直傳承下去,讓我們未來的每一代都可以感受到這一份美感、這一份珍惜、這一份真諦、這一份傳統、這一份文化。。。。。這一切一切都掌握在您我之中,就讓我們的大家一起攜手把這個生命的藝術永遠的傳承下去吧。但是這些虛偽的文化千萬不要傳承下去﹐拜托~拜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5-2008 03: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現今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陳年老茶難覓,剩下的老茶只當作文物來看待,再很少拿來品飲。
(其實我覺得是看你平時怎樣對待身邊的人﹐我不知道有沒有福氣喝老茶﹐請問OST還是有誰願意請我喝一泡老茶嗎﹖等他回應後再談這個問題。)
~至于哪些茶能收藏,那是要靠多品飲老茶的經驗,那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真的要喝老茶才能分別那些茶才能收藏嗎﹖不是一步一腳印的對自己學習過程中慢慢了解什麼是普洱茶。從老前輩或比我更懂普洱茶的喝茶人口中學習﹐同輩份的互相交流﹐學習之間的差別﹐討論問題﹐而不是否定對方。提倡自己的想法及認為。提倡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說法。有兩種情況﹐一是你自己也不懂﹐為了面子把別人踩在地上撐高自己﹐此種類型叫無知又愛面子型。二是自己解釋能力有限或對方理解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這個方面可以解決﹐就是教導的一方要用全力﹐從不同角度解釋清楚﹐不然就透過更高程度的前輩代勞﹔如果對方理解能力有限的情況﹐事情就比較好辦。從相關但比較基礎的入門﹐跟他說他發問的問題暫時放下﹐目前這些基本功比較重要﹐可以銜接以後你發問的問題。當他一級一級學懂後﹐再解釋以前他的問題。就像讀書一樣﹐沒有讀完小學哪裡能讀大學呢﹖天才也要通過每層的檢定考試後才能確認可以到大學或更高的層級讀書。拔苗助長的苗如果能活下來﹐它的根基也不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3: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據個人品飲經驗以鳳山的茶區來說,50年代的福祿貢茶與70年代大口中水藍印來說,其味道與感覺是一脈相傳的,只是陳味不同。

你所謂的陳味不同﹖怎樣不同﹖50年的茶比較30年的茶。。。
選美會50歲的中年婦女比30歲的少年婦女﹐怎樣比﹖比什麼﹖比大家都是女人嗎﹖誰不知道他們是女人﹖除了這些還是有其他的不同﹐這兩個婦女不可能味道感覺也一樣吧。。。當然50歲的婦女不能比30歲漂亮及皮膚更好。如果30歲婦女外貌保養上差過50歲婦女不是很糟糕嗎﹖品德修養上﹐30歲婦女比50歲婦女來得高﹐50歲婦女不是很糟糕嗎﹖
你說其味道與感覺是一脈相傳的﹐你了解普洱的功力﹐真厲害﹖小弟佩服萬分~
不能單靠一種茶品就能涵蓋其他茶。這樣的認為對其他茶有欠公平﹐加上你又用不同年齡的茶品。。。請問那位良師益友的分享呢﹖有空大家約出來喝喝茶。。。搞個茶聚。。。請你的良師益友一起出席﹐我再約其他朋友一起來學習學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3: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個沒有品飲老茶的人如何去界定此新茶十數二十年后會變得怎樣????

不好意思﹐我是那種新茶也喝不懂的話﹐就慢慢喝新茶吧~有一天這個新茶也可以讓我喝到變老茶。。。反正我是喝茶又不是賣茶﹐存點茶樣﹐每年試喝。雖然走得慢﹐但是我很踏實的慢慢走。。。
為什麼喝到新茶就要界定20年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那麼我問你﹐20年後你是肥還是瘦﹖有錢還是沒錢﹖有未來的國家棟樑還是路邊乞丐﹖
你能肯定嗎﹖
坦白說我只能有一個希望﹐然後慢慢向前方走。可能我會成功﹐或許我會失敗。起碼我努力過﹐我想要的東西。
不是空想以後是怎樣的人。。。。
普洱茶也是這樣的情況。從摸索中成長﹐從失敗中學習﹐從成果中享受喜悅。分享人生的摸索成長﹐學習失敗﹐成果的喜悅。。。這樣的人生才算美好﹐茶藝本身包含了這個人生過程的完美及缺陷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3: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簡單的一個問題,您讓一個沒有品飲巖茶的人喝水仙,他又如何說出這是什么茶,反過來問一個巖茶高手您拿四大茗叢來考他就難不倒他了!!!那如何去界定呢????

答案是
1。。。敢﹔勇敢的喝﹐好壞全收。
2。。。喝﹔喝光﹐不是只喝一杯。
3。。。學﹔虛心向學。
4。。。問﹔對的人。


學喝什麼茶也是這樣學來的。。。
不管你說新手還是老鳥﹐還是在這個環境中學習。。。
如果老鳥因為不敢﹐喝到不好的就不喝﹐喝到烈的又不喝﹐太濃的怕傷胃﹐又不喝﹐喝到雜味又不喝。選擇茶品﹐選擇倉存不良又不喝。。。喝茶不敢敢來真的難進步。。。為什麼有人進步快﹐有人進步慢﹖這以上四個條件真的少不了﹐這是我的看法。。。

[ 本帖最后由 紅茶~ 于 5-5-2008 08:0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4: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普洱茶內在精神層面的內涵(即是茶藝)

茶藝包含很多層面﹐那一類茶都有他精神層面的。不只是普洱茶獨有。
難道只是喝普洱茶的人才懂茶藝嗎﹖其他大口大口解渴喝茶的人就不懂茶藝嗎﹖

~~~~今天普洱茶會大起大落是因為“商業文化”的炒作加上消費者以投機的心態(其實大部分都不懂普洱茶,或根本不喝普洱茶),這根本不能豐富普洱茶的精神內涵。

請問你有沒有投機的貪小便宜賣茶給朋友﹐賺取微小利潤﹖你敢發毒誓嗎﹖
良心說我有﹐我貪的是喝茶﹐學茶﹐賺取的是﹐朋友泡茶給我喝﹐因為我為他們擦茶壺﹐他們泡茶請我喝。我還是貪﹗甚至他們把茶及壺留給我讓我用。我喝他們的茶﹐用他們的壺。我也是在貪啊。他們也是貪﹐他們貪自己的茶壺養亮﹐我貪喝他們的茶。難道我們就沒有茶藝內涵嗎﹖
茶藝不只是普洱茶而已。還要其他茶。。。難道其他茶就不值得品賞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4: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hchien 于 4-5-2008 11:41 PM 发表
想喝优质,但是不了解优质,这也就是大家对普洱生茶的问题。就如楼主所言,要了解生茶,真的不简单。就如陈怀远所说,当中包括其他的茶人,大多提倡单一茶菁、乔木。多少人能够了解,乔木到底好在那里,所谓优质,又 ...


~~~認同﹗﹗﹗﹗真實又一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4: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性普洱茶當然能讓我們能感受到易武野生茶那高大磅礴的氣勢,要求單青即要表現出山頭原林韻的真性。

請問你去過易武野生茶區嗎﹖感受過那邊的山頭原林的空氣嗎﹖還是在照片看過﹖呼吸這馬來西亞城市的骯髒空氣想像那邊的磅礡氣勢﹖
坦白說我沒有去過﹐但我從不做想像的事情。覺得沒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4: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hchien 于 5-5-2008 12:22 AM 发表


你所谓的“生”,是普洱大叶种。没有错!优质来自云南大叶种,乔木为最佳!并不是说灌木不好。至于制茶工艺,应说成传统工艺!
至于陈化,是要看藏茶人怎么做了。懂得收藏,就是好茶。
藏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 ...


早期的老茶不懂是不是大馬倉﹖還是他所謂的香港濕倉茶﹖﹖﹖
對他來說香港出來的普洱茶都是濕倉茶。。。已經不是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5-2008 04: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謂的拼配也是在六十年代才有的觀念(不排除出之前的茶有拼配,只是當時沒有這概念)

請問這是什麼意思﹖模糊不清﹐有點誤導閱讀者。可以拿出論證嗎﹖。。。如果那不出論證﹐證明你自己也模糊不清。請不要口出肯定﹐內心不確定的解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4: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幾中臨滄茶區的茶品&給至少20個茶友嘗試后所得到的結論。

可否拍出茶品照片﹐茶友名字作為證據﹐如果沒有﹐可能是你單方面為了誤導論壇裡的喝茶人。提高自己的可信度﹖對不起﹐話有點說太白了。。。

[ 本帖最后由 紅茶~ 于 5-5-2008 04:3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4: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問﹕
普洱茶最先懂得品嘗的人是那一國人﹖
那麼最早儲存普洱茶的又是那一國人呢﹖
今天我們喝到的陳年普洱茶又是那一國儲存的呢﹖
是否要回歸以前看回歷史﹖

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嗎﹖﹖﹖
問了你3次了。。。
為什麼總是迴避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08 08: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雪燕子 于 5-5-2008 12:07 AM 发表
優質的普洱茶當然要回歸原點,即普洱茶的“生”與后看普洱茶的“命”。
“生”即是普洱茶的質(喬木大葉種)與制茶工序(不可少了炒青,曬青這兩個重要的工序)
“命”就是普洱茶的庫存了。(即是陳化)
所以個人大膽提出品飲普洱茶是“生命的藝術” ...


普洱生命從哪裡來﹖﹖﹖你所解釋的生普洱茶的質(喬木大葉種)
誰不知道它的好﹐那麼多人在喝茶﹐收茶﹐你手上有多少喬木大業的茶品﹖﹖﹖
其他拼配啊﹐灌木啊﹐不是不能用了嗎﹖沒有你說的“生”。。。
難道那些就不是茶了嗎﹖偏激的想法應該好好收斂了。。。
不要在待在迷失的沙漠中走不出來。。。最後剩下自己獨飲終老。。。。
普洱茶生命的藝術像你這樣提倡的話﹐我們這些窮人不要喝普洱茶了。。。
請問你幾歲開始學茶﹖﹖﹖今年又幾歲﹖﹖﹖想了解你的實際年齡是幾歲﹖﹖﹖
因為每一個年齡層的想法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2025 09:49 PM , Processed in 0.10575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