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场外设计的工作人员们的话
进场刹那,迎接观众的那个小方柱,是一个很贴心的招呼。提供的资讯虽然不多,但胜在够踏实。以后再看见这个见面的礼貌时,希望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讯息,让到来的人们,尤其是新朋友,可以更感觉融入。好么?
关于小品,我(同样如意见回馈表)给的看法是“有思想空间,不过不足够让思想奔驰”。呵呵,看到那黑布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是有真的牢框就真的整个感觉都出来了。毕竟布太飘逸,给不到压迫。或者让每一个服刑的隔间都有人坐在里面,背对着人,剖白放在外面,给观众观看的压抑。又或者在黑布上贴上(或画上)牢框,给人“看似仁却是锢”的真相。(呵呵,越说越起劲)这些都不犯法但却更明显的表达了思想,不是么?
给工作人员的话
关灯、换幕的时候,动作轻、快,可以维持观众的情绪不跳脱。这是一个小小的建议,好吗?
给编剧的话
一个剧本,从一个概念开始,慢慢长枝丫、叶子、开花、结果。最重要的是为了不让岔支分散了主干的茂盛与流失养分,适当的修剪是给予“精简有力”的重要步骤。剧本的容量很大,一般在整个框架出来了以后,慢慢填上去的细微末节,扮演了赋予生命以及使之丰富的角色。然而,由于情绪在膨胀的时候,感觉很容易不小心混淆了编剧的视线,以致重点被分弱,有时甚至被遮盖了。
这个剧本,其中心思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 - 一个事件的发生,起因、助力所扮演的角色,都不容忽视。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或他人生命中的主要(好及/或坏)影响,这是拼凑出社会问题的重要元素。然而,倘若在叙述的过程当中,顾虑太多反而使之累赘,而冗长的补充很多时候却是分散注意力的元凶。
这个剧本的角色各有色彩,不过不强、不深。鼓励你把剧本写好了之后,回到构思的原点沉静一下,回想在自己脑海中的画面,然后跳进剧本的文字里面寻找浓缩的力量。情节是相互补充以表达思想的,留一点空间的手法不但给人玩味的有趣,也让观众感激你的引导而不是喂食。
要记得:思想的空间远比现实大,适当的以文字作诱饵,丰富了表演也让观众畅游在讯息里面。
========== + + + ==========
回复 醉八仙
所谓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想的范围不一样、考量的事情也有分别,不认同的情况也很普遍。
我没有否定任何人的努力,毕竟很多不同的因素是不可否定的影响,我只是给予我的看法和建议,不是裁定。
不管什么原因,观众只有凭看到的成果来作为评论的基础,无法跟角色相融是一个致命伤,它说明着连当事者都没有被角色说服,所以对观众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过去已是不变的事实,角色不是很好演,所以我评论的同时给了帮助演员进入情绪的建议。
如此而已啊!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26-2-2008 05:30 PM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