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革命之红旗

革命之紅旗的新聞報報看-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劝柔华团耐心争取复办昔独中
魏家祥:教育课题欲速则不达


针对147个柔佛州华团今日联署《丁能补选诉求》,敦促首相纳吉复办昔华独中,或至少在丁能补选投票前批准华仁独中设分校,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劝告华团要有耐心,因为这种涉及教育的议题必须从长计议,欲速则不达。
 
他透露,此事已交由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与马华商讨,教育部也会从历史渊源及柔州独中的分布来看待问题。

“必须更理性看待及找出妥善方案,也不急于这一两天,就让副首相跟马华商讨,并找出一个方案。”

魏家祥是今日在马华拉美士区会召开记者会时,如是指出。 

勿给人错觉补选才处理

询及政府是否有可能在1月30日丁能补选投票前做出回应,魏家祥(左图)回应说:“我觉得在处理任何华教问题,不要给人一个错觉,只有补选才来处理,这也不是华社愿意看到的(现象)。”
  
询及柔州华团补选诉求是否威胁国阵抑或为难马华,他透露,在政治上也常遇到这种事,已以平常心看待,并把这些要求当成一种考验。
 
在首批教育学士课程(PISMP)1950名学员,因大马学术资格鉴定局拖延承认资格而无法在新学年执教一事获得解决之后,魏家祥已指示各州教育局明起至下月1日陆续把学员分派至各州学校的资源,发布至网上,好让学生可在2月7日到学校报到。
 
“这事已完全解决,明年也不会再有相同问题发生。这一批是教部首次于2008年修改教育法令,允许师训学院提升可颁发学士资格文凭,因此才有学术认证问题。”
 
由于柔州华小采取缩班议题在补选期间成为民联主打的课题,魏家祥澄清,教育部的班级规范为每班35人,因此媒体在报导此议题时也须厘清问题真实性,有些学校缩班其实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师资。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46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促首相投票前批独中分校
147柔佛华团挺补选诉求

七个华团上周四提出的三大丁能州议席补选诉求获得热烈响应,支持的柔佛州华团增至147个,而三大诉求也增至五个。昔加末复办昔华独中委员会主席李儒森希望丁能选民藉此25年的契机,坚定地要求首相在投票前批准申办华仁分校的准证。
李儒森(右图中)坦言,复办昔加末华文独中或在昔加末增建峇株巴辖华仁独中的目标都是一样,只是基于内阁在1990年代已决定我国不可以再有新的独中,而被逼通过分校方式,实现复办昔加末独中的愿望。

昔加末华社是在25年前,即1986年大选前就要求政府批准因《教育法令》改制成为国中的昔加末华文独中,得以复办为独中的准证,虽然当时国阵马华公会利民达州议席候选人林时清就曾代表国阵政府,转达大选三个月后批准复办昔华独中准证的承诺,惟过后却食言,以致昔加末国中迄今仍未复办。

受询及复办昔加末华文独中或在昔加末增建峇株巴辖华仁独中是否一样时,他表示:“两者的目标一样,但是因为根据副首相说,国阵(内阁)已在1990年代决定马来西亚不可以有新的独中,因此我们被逼通过分校方式,实现复办独中愿望。”
此前,柔佛州华校校友会联合会、柔佛州人民之友等七个华教团体趁柔佛州丁能(Tenang)州议席补选提出复办昔加末独中、公平对待各族群语文权利、平反林连玉三大诉求,敦促各族人民、民间组织、国阵与民联等所有政党、人民代议士及未来的丁能州议席人民代议士,务必促使政府实现相关诉求。 【点击:吁允复办昔加末独中 华团提三大补选诉求】
慕尤丁证实不再增建独中
李儒森表示,之前已听过这个消息(不得增建独中),而如今是由副首相正式证实此事;他是本月24日与慕尤丁在丁能选区共进午餐时,进行这项交流。

柔佛州华总总务林道义(左图站立者)则表示:“我们是在24日接获副首相电话,邀请与我们华团共进午餐,而他对外发表的言论是分校有可能进行,并会与首相商讨此事。”

他指出,华团也趁机将柔华总为首的173个华团要求在昔加末兴建华仁独中分校的备忘录交给慕尤丁,此前,有关备忘录也由柔州华总会长林家全在18日交给前来丁能选区的首相纳吉,并在23日再度交给马华公会署理总会长廖中莱。

一名在场的华团领袖也追问,根据与副首相的交流是否有提到某一个政党也同意停止兴建独中,李儒森说:“当时副首相在我身边告诉我,当时包括国大党和马华公会也同意此事。”
制度拨款予独中及华小
147个柔佛州华团今日联署签名提出的五大诉求,分别如下:
(一)短期内马上批准复办昔华独中,长期则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和高等教育机构相关法令,赋予民间团体自由建设和发展母语教育机构的权利,包括批准柔州设立更多华小、独中和升格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为大学。
(二)政府应立即恢复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成人他作为爱国者的地位。
(三)制度华拨款州内九间独中和南方学院,以地养校是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案;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让独中生能以统考文凭进入政府大学和申请成为公务员。
(四)公平拨款给华文小学、淡米尔文小学及国民型小学,废除半津贴和全津贴的歧视性政策。
(五)教育部应该严格遵守内阁的议决,立即撤回派往华、淡小指教的低年级国语科及不谙华语或淡米尔语的教师。
选举是展示民意的时机
联署文告表示,丁能州议席是柔佛州20年来第一次补选。选举是展示民意和民间引领社会议程的最佳时机,希望参与选举的双方积极回应诉求,向选民解释政党候选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展望。
“选举应超越短暂的糖果和施予,而应着眼于长期的制度和政策改革。”
“华教运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人将力求改革和进步,让我们期盼一个文化公正和教育民主的马来西亚!”
消灭母语学校是错误政策
文告指出,无论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改变母语学校的本质,企图消灭母语学校,是个绝对错误的政策。 “昔华中学的改制是昔加末和柔州人民难以释怀的痛。”
文告称,政府必须承认,各族人民有使用和发展母语母文的宪赋权利,也有建立各族完整母语教育体系的民主权利。政府不但不应消灭母语学校,反应制度化保障母语学校的永续发展。这符合首相纳吉所提倡的“多元文化是我国的珍贵资产”的理念
褫夺林连玉公民权有政治动机
文告表示,林连玉因反对《达立报告书》和华文中学改制,在1961年被内政部以“故意歪曲与颠覆政府教育政策,有计划的激动对最高元首及联合邦政府的不满”及“含有极端种族性质的动机,而导致成各民族间的恶感与仇视”为由被褫夺公民权。
文告指出,联盟政府当时所持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林连玉是以合法合理的方式争取华文教育的权益,批评政府政策乃是宪赋的言论自由权利。“联盟政府当时的做法无疑有政治动机,企图以消灭教总主席的声音,强硬推行华校改制政策。50年后,这个冤案必须获得平反!”
公平对待华小
文告表示,无论就读任何源流的小学或国中,所有学生有权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政府不能以校地不属于政府所有为由剥夺学生享有平等教育资源的权利。华淡小的建设和扩建不应由社会来支付,政府应平等对待国小和华淡小,除了师资和经常开销以外,承担所有合理的学校开支。
文告指出,“半津贴”和“全津贴”的歧视性政策必须马上被中止,政府不应牺牲学生的权利和典当他们的前途。
政府有义务资助民营教育
文告表示,民办非营利教育机构既然与国民教育机构一样,培育人才及贡献我国社会,政府有义务制度化资助这些机构,并吸纳独中人才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建国以来,华文中学或独立中学为国家提供了许多优秀人才,独中为国家的进步和经济成长贡献良多。
“无论是联邦政府或州政府,都有义务资助独中教育,因为最终受益的还是国家。”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79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联署团体名单:
1 柔佛州华校董教联合会
2 柔佛州华校校友会联合会
3 柔佛州林连玉基金联络委员会
4 柔佛州中华总会
5 柔州永平中学
6 柔州李廉德道教学会
7 马来西亚针织厂商公会
8 马来西亚郭林气功(昔加末分站)
9 马来西亚郑氏家族会
10 柔南区黄氏宗亲会
11 柔南区麻玻中化校友会
12 柔南区居銮中华学校校友会
13 柔南区利丰港培华校友会
14 昔县林氏宗祠
15 昔加末郑氏公会
16 昔加末真空教和真德堂
17 昔加末登雅中华大会堂
18 昔加末潮州会馆
19 昔加末海南会馆
20 昔加末林连玉基金协理小组
21 昔加末春秋慈善社
22 昔加末昔华中学校友会
23 昔加末广西会馆
24 昔加末小商公会
25 昔加末客家公会
26 昔加末复办独中委员会
27 昔加末发展华小工委会
28 昔加末县全国独中工委会
29 昔加末华人福利会
30 昔加末刘氏公会青年团
31 昔加末刘氏公会妇女组
32 昔加末刘氏公会
33 昔加末冶美华小董事会
34 昔加末冶美华小家教协会
35 昔加末佛教会
36 昔加末中央华小董事部
37 昔加末中华公会
38 昔加末东猛华小董事会
39 昔加末东猛华小家教协会
40 麻坡留台同学会
41 麻坡中华公会
42 麻坡中化校友会
43 青团运(拉美士分会)
44 笨珍黄氏公会
45 笨珍颍川公会
46 笨珍诏安会馆
47 笨珍潮州会馆
48 笨珍文艺协会
49 笨珍客属公会
50 笨珍培群独中董事会
51 笨珍培群学校校友会
52 笨珍培群华小董事会
53 笨珍培群华小家教协会
54 笨珍发展华小工委会
55 笨珍县北干那那广西会馆
56 笨珍区林连玉基金联委会
57 笨珍六桂堂
58 笨珍中华商会
59 端本华小董事会
60 江加辅来辅莱校友会
61 永平闽南公会
62 永平留台同学会
63 永平潮州会馆
64 永平海南会馆
65 永平林氏宗亲会
66 永平区林连玉基金联委会
67 永平中学董事会
68 永平中学校友会
69 永平中学家长联谊会
70 新邦令金中华公会
71 新文龙中华中学董事会
72 新山留台同学会
73 新山广西会馆
74 新山区林连玉基金联委会
75 新加兰中华公会
76 拉美士飞云洞
77 拉美士福建会馆
78 拉美士登能华小董事会
79 拉美士登能华小家教协会
80 拉美士歌友会
81 拉美士桃源殿
82 拉美士拉华华小董事会
83 拉美士拉华华小家教协会
84 拉美士扬福宫
85 拉美士慈善堂
86 拉美士思朴华小董事会
87 拉美士思朴华小家教协会
88 拉美士威灵洞
89 拉美士善春佛堂
90 拉美士和真道堂
91 拉美士关玄宫
92 彼咯福建会馆
93 彼咯广西会馆
94 彼咯善后部
95 峇株吧辖益群书报社
96 峇株吧辖海南会馆
97 峇株吧辖永春会馆
98 峇株吧辖广东会馆
99 峇株吧辖平民学校校友会
100 峇株吧辖客家公会
101 峇株吧辖发展华小工委会
102 峇株吧辖县爱群一二校董事会
103 峇株吧辖县永章国民型华小董事会
104 峇株吧辖华仁中学
105 峇株吧辖区林连玉基金联委会
106 峇株吧辖刘氏公会
107 峇株吧辖五校董事会
108 峇株吧辖中华公会
109 居銮留台同学会
110 居銮发展华小工委会
111 居銮中华学校校友会
112 居銮中华公会
113 大港红楼四馆之陆庭谕文物馆
114 大港红楼四馆之沈慕羽纪念馆
115 大港红楼四馆之沈慕羽书法馆
116 大港红楼四馆之林连玉资料馆
117 大港华小董事会
118 大港华小家教协会
119 士乃清宗道堂
120 士乃村民协会
121 士乃中华商会
122 士乃三圣宫
123 柔佛州培风校友会
124 垃央垃央居民协会
125 地南中华工商会
126 古耒慈守佛堂
127 古来中华商会
128 南方学院校友会
129 利民达陈氏宗祠
130 利民达福建公会
131 利民达教育基金会
132 利民达华小二校董事会
133 利民达华小二校家教协会
134 利民达华小一校董事会
135 利民达华小一校家教协会
136 利丰港培华独中董事会
137 利丰港培华校友会
138 佛光协会(拉美士分会)
139 令金振强华小董事会
140 亚依淡中华公会
141 丰盛港发展华小工委会
142 东甲启明校友会
143 三合港广西会馆
144 三合港商会
145 彼咯如真道堂
146 笨珍培群校友联合会
147 柔佛州广西联合会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79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应使用友好方式向马华公会反映诉求
马华公会雪州刘锦明指出,华社及人民应该使用适当及友好的方式,向国阵或马华公会反映诉求及建议。

马华公会总会长蔡细历直指昔加末华团提出“丁能州议席补选诉求”,要求政府批准复办昔加末独中课题是在给马华公会难看。

对此他发表文告指出,国内华团及华社应该跟马华公会保持密切互动关系,通过适当的对话或提呈备忘录方式向马华公会表达意见。

他举例,华总最近向马华公会表达对通胀的担忧,并冀马华公会向中央政府反映,未雨绸缪防止引发民怨,这是适合的方式。

“三大华团即商联会、华总和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早前也针对第十马来西亚计划提呈各自的备忘录给马华公会。”

他说,任何问题都可通过跟马华公会直接对话及协商反映,若把课题政治化及复杂化后,问题将难以收拾,受影响的最终还是人民。”

刘锦明举例,在野党不时带领一些选民,通过媒体要求政府解决教育问题,其实如此做法并不适当,且是误导人民之举。

他再举例,马华公会非常关注发展独中,国民型小学与中学课题,并已逐渐看到解决成果,反而是民联没有诚意解决问题。

他认为,如果政府决定不会复办任何独中,但却可考虑设立分校,这也并不能被诠释为政府不关注华文教育。

“最重要的是,政府可以制定令多数人民满意的教育政策。”

他也举例,民联把国小保留地称为华小校地,但其实都没有合法文件证明是华小校地。

“因此民联宣称在执政两年后,为雪州增添华小的言论是在欺骗人民,把所有无法完成的责任推卸给国阵。”

他说,建华小须通过中央政府及州政府的配合,首先需获教育部批准,其次就是州政府拨地及解决建校基金问题。

“民联州政府不拨出土地,如何解决问题?民联不想解决,是因为要利用教育课题继续攻击国阵。”

他强调,国阵必须继续揭发民联更多肮脏、低廉、可耻的手段,看清楚民联的真面目。

http://www.merdekareview.com/read/1623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丁能补选诉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家长总会(简称“家总”)在此发表声明,全力支持柔佛州华团联署的《丁能补选诉求》。此诉求敦促首相纳吉复办昔华独中;若不能,也应於投票日之前通过批准华仁独中设立分校,以满足昔加末和拉美士华社的教育需求。

家总认为:这项《丁能补选诉求》不但是柔佛州人民所面对的母语教育问题,更是全国人民殷切盼望能够尽快获得解决的教育课体。

这5项诉求分别是:

(一)短期内马上批准复办昔华独中,长期则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和高等教育机构相关法令,赋予民间机构自由建设和发展母语教育机构的权利,包括批准在柔州(家总:“全国”)设立更多华小、独中和升格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为大学;

(二)政府应立即恢复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承认他作为爱国者的地位;

(三)制度化拨款州内九间独中(家总:“国内61所独中”)、新纪元学院和南方学院,以地养校是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案;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让独中生能以统考文凭进入政府大学和申请成为公务员;

(四)公平拨款给华小、淡小和国小,废除半津贴和全津贴的歧视性政策;

(五)教育部应严格遵守内阁议决,立即撤回派往华淡小执教低年级国语科及不谙华语或淡米尔语的老师。

家总希望政府听取人民在《丁能补选诉求》里所表达的的心声,在补选前为华社捎来好消息

http://www.malaysiakini.com/letters/1546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时清1986年上阵已承诺争取
巫程豪轰魏家祥拖延复办独中
民主行动党丁能补选总指挥巫程豪炮轰马华的副教长魏家祥,有心拖延昔加末华团争取复办昔华独中的诉求,并质询魏家祥还要让昔加末华社多等几个十年?

“全国华社要求政府复办独中,在丁能补选之前已提出,国阵政府在过去的日子,已经拥有足够的时间‘从长计议’,但结果是一年复一年的等待;而魏家祥指处理华教课题不急於一时的言谈,暴露出马华根本没有积极处理此事!”

他表示,马华前任州行政议员林时清在1986年大选在利民达州议席上阵时,就承诺马华将协助争取复办昔加末独中,但马华一直没有兑现;蔡细历说147华团趁丁能补选,争取复办昔加末独中是无稽之谈,其实华社只是要提醒国阵多年未实现的诺言,以及马华的善忘。

“除了英文之外,中文已经是公认的国际语文,欧美国家也争相教导和学习中文,我国人民更不能落后,增办华文独中是争加我国的竞争力,使到国家教育更具国际水平;近年来,把子女送去华校的友族同胞也日益增加,增办华小和独中已经不是敏感性的诉求。”

政府应全面承认独中统考

也是士古来区州议员的巫程豪在文告中说,相比槟州和雪州民联政府,国阵并没有在他们的堡垒柔佛州,每年制度化的拨款给独中和华小;民联治理霹雳州的10个月内,承诺拨地给霹雳州9间独中,以地养校。

他说,政府应该效仿国外知名大学,全面承认独中统一考试,让独中生可以直接进入本地大学,并以统考国文为直接标准。

他提到,在教育政策上,国阵政府必须顺应潮流,按照人民的需求复办独中,政府更有必要拟定全新的华文教育政策,以便一劳永逸解决纠缠华教的问题。

他认为,如果国阵政府有决心,这重要的第一步就从复办昔华独中开始;柔州147个华团昨日联署《丁能补选诉求》,敦促首相纳吉复办昔华独中,再次说明华教坚持的多元教育路线,应该获得政府认同。

他说,复办昔华独中委员会主席李儒森要求首相,即使不能复办昔华,也必须在丁能补选前批准华仁独中分校,更道出要纾解独中办学的困境,可经由申办分校及复办已遭关闭多年的华文中学。

他表示,教育政策并非不能修改,胥视政府有多意愿和决心。他赞同147个华团在《丁能补选诉求》中另外提出的4项母语教育诉求,但这都仰赖政府推行开明及多元化的教育政策,以造福莘莘学子。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4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蔡添强支持柔华团设分校诉求
促魏家祥24小时提明确时间表




丁能州议席补选距离投票日只剩下不到48小时,人民公正党副主席蔡添强认为,要求复办独中或另设独中分校的173个柔佛华团,在未来的24小时,即补选竞选期的最后一天,将是他们会否达成目标的关键时刻。

因此,他呼吁所有政府相关部长应在未来24小时内表明立场,是否会让有关华团多年来的美梦成真。

促魏家祥魏家祥表明立场


也是峇都国会议员的蔡添强(右图)在今日发表文告挑战华裔内阁部长及副部长,尤其是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必须在未来24小时,给华社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落实华仁分校拨款及承建计划。

“魏家祥的(亚依淡)国会选区在昔加末附近,他的选民也将受惠,应该加把劲去争取,千万不要像马华总会长那样不争气,还怪罪在华团要挟政府,给马华难看。”

他也希望,声称支持复办昔华独中的首相署部长许子根不要空口说白话,应该以堂堂内阁部长的身份,为昔加莫及拉美士人民争取复办独中。

“蔡添强也挑战许子根在24小时内,以内阁部长身份宣布内阁复办华仁独中分校的计划。”

民联支持华团已彰显效果

蔡添强指出,民联近日在丁能补选期间,马不停蹄地声援173社团的诉求,包括在讲座上大力支持华社的意愿,显然已经看到成果。

“从(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原本怒斥华团的高傲态度,现在国阵在民联与公民社会的压力下,已经有动摇的徵兆。”

“未来的24小时是华社复办独中的关键时刻,成败与否,将有赖公民社会与在野党加强舆论与社会压力,促使内阁改变种族主义至上的教育政策。”

民联与华团站在同一阵线

他表明,本身与147个华团站在同一阵线,原则上支持这些华团的诉求,更强调度化拨款予华小,是民联州政府的强项。

“在308大选后,民联已经制度化拨款于民联州属内的华小及独中。雪兰莪州政府每年拨款600万令吉予华小及独中,其中400万令吉给华小,200万令吉予独中。淡米尔小学也获得400万令吉的制度化拨款。”

“在槟城,州内华小每年也同样获得制度化拨款,平均州内每一间华小及独中获得6万7000令吉。”

“这是国阵政府53年来所没有办法办到的事,但是,民联州政府在执政过后,就立刻办到。”

支持民联结束悲情的诉求


蔡添强呼吁选民,从丁能开始勇敢创造奇迹,带领柔佛州一齐改朝换代,华团从此不再需要悲情诉求,华小独中将会获得许多从来不敢期望的梦想。

“民联没有空口说白话,没有高傲怒斥华团,我们实实在在的为华社带来改变,改变53年国阵的政策,给华小独中制度化拨款,国阵与民联比一比,立刻见到高下。”

“选民是有智慧的,一定可以看到民联亲民的政绩。”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47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巫程豪抨魏家祥怠慢复办昔华
隆雪华堂:公平对待华小独中

马华公会籍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指教育问题需从长计议,劝告华团要有耐心,结果引来民主行动党丁能补选总指挥巫程豪抨击,指其有心拖延昔加末华团争取复办昔华独中的诉求,并质问还要昔加末华社多等几个十年?
另外,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大力支持与认同上百个华教团体提出复办昔华独中诉求,并呼吁政府俯顺民意,促请教育部尽速批准和拨款复办独中;同时纠正体制偏差,公平对待华小和独中,而不是在选举时当作筹码或糖果。
巫程豪(右图)今天发表文告说:“全国华社要求政府复办独中,在丁能补选之前已提出,国阵政府在过去的日子,已经拥有足够的时间‘从长计议’,但结果是一年复一年的等待;而魏家祥指处理华教课题不急於一时的言谈,暴露出马华公会根本没有积极处理此事!”
他说,有关教育政策,国阵政府必须顺应潮流,按照人民的需求复办独中,政府更有必要拟定全新的华文教育政策,以便一劳永逸解决纠缠华教的问题。
他认为,如果国阵政府有决心,这重要的第一步就从复办昔华独中开始;柔州147个华团昨日联署《丁能补选诉求》,敦促首相纳吉复办昔华独中,再次说明华教坚持的多元教育路线,应该获得政府认同。
他说,政府应该效仿国外知名大学,全面承认独中统一考试,让独中生可以直接进入本地大学,并以统考国文为直接标准。
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昨天回应147个柔佛州华团提出复办昔华独中或在选前批准仁独中设分校诉求,劝告华团要有耐心,因为涉及教育议题必须从长计议,欲速则不达。
他并称,此事已交由马华公会与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商讨,教育部会考虑柔佛州独中分布情况及其其历史渊源。
霹雳民联曾推行拨地养校
巫程豪表示,马华公会前任州行政议员林时清在1986年大选在利民达州议席上阵时时,就承诺马华公会将协助争取复办昔加末独中,但马华公会一直没有兑现;蔡细历说147华团趁丁能补选,争取复办昔加末独中是无稽之谈,其实华社只是要提醒国阵多年未实现的诺言,以及马华公会的善忘.。

“除了英文之外,中文已经是公认的国际语文,欧美国家也争相教导和学习中文,我国人民更不能落后,增办华文独中是争加我国的竞争力,使到国家教育更具国际水平;近年来,把子女送去华校的友族同胞也日益增加,增办华小和独中已经不是敏感性的诉求。”
巫程豪也是士古来区州议员,他说,相比槟州和雪州民联政府,国阵并没有在他们的堡垒柔佛州,每年制度化的拨款给独中和华小;民联治理霹雳州的10个月内,承诺拨地给霹雳州九间独中,以地养校。

他表示,教育政策并非不能修改,胥视政府有多意愿和决心。他赞同147个华团在《丁能补选诉求》中另外提出的四项母语教育诉求,但这都仰赖政府推行开明及多元化的教育政策,以造福莘莘学子。
勿把教育当筹码
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主席李书祯今天发表文告说, 华、淡小和独中往往只在选举期间获得拨款,增建和搬迁学校也成为政党在选举时期的政治“筹码”或“糖果”,但是教育问题多年来始终不能获得永久解决。
李书祯(右图)说,华社希望政府能纠正体制的偏差,从良好施政角度修订教育政策,根据人口增长需求具体地增建学校,以公平合理的政策协助各族群发展母语教育,真正实践马来西亚多元种族,多元教育和文化的实质。
她说,早在1960年代,政府推行华文中学改制,因而出现独中与国民型中学。然而,政府对于国民型中学的承诺没有完全落实,津贴不足、华文班缺乏师资等,又限制独中的增建,导致问题重重。现在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在丁能补选期间诚实回应华社诉求,表明在国阵政策之下不会复办任何华文独中,根本就是违背了一个马来西亚“以民为本”的概念。
李书祯说:“国内华小和独中长期面对学校不足、学生爆满、校地税务等问题,皆因为政府实行不公平、不合理的单元化教育政策和措施。”隆雪华堂文教委员会认为,民选政府理应俯顺民意,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按照增建国小的模式,同样制度化的增建华、淡小和独中。
“在提高我国人才在全球化的竞争力之际,政府也应主动规划和拨款拨地增建各源流学校,包括鉴定需要增建学校的地区、数量、校地、拨款、建校计划和时间表等具体方案。”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809.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续施压改变种族化教育
添强:民联支持柔华团诉求

人民公正党全国副主席蔡添强全力支持173社团要求增设华仁分校的要求。他认为这是华社多年的心愿,是公民社会争取多年都没有着落的诉求。民联共同纲领强调多元教育及教育民主化,所以民联全力支持公民社会及华团的诉求。
蔡添强(右图)也是巴都区(Batu)国会议员。他今天发表文告说,多日来,公正党、回教党及民主行动党一直在选举期间,马不停蹄的声援173社团的诉求,在讲座上大力支持华社的意愿,显然已经看到成果。从蔡细历原本怒斥华团的高傲态度,现在国阵在民联与公民社会的压力下,已经有松动的表现。
他说:“未来的24小时是华社复办独中的关键时刻,成败与否,将有赖公民社会与在野党加强舆论与社会压力,促使内阁改变种族主义至上的教育政策。”
蔡添强也挑战华裔内阁部长及副部长,尤其是掌管教育部的魏家祥国会议员,必须在未来24小时给华社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落实华仁分校拨款及承建计划。魏家祥的国会选区在昔加末附近,他的选民也将受惠,应该加把劲去争取,千万不要象马华总会长那样不争气,还怪罪在华团要挟政府,给马华公会难看。
至于民政党全国主席许子根支持昔加末复办独中,蔡添强要许子根不要空口说白话,应该以堂堂内阁部长的身份,为昔加末、拉美士人民争取复办。蔡添强也挑战许子根在24小时内,以内阁部长身份宣布内阁复办华仁分校的计划。
支持柔华团五诉求
另一方面,蔡添强原则上支持147华团的五诉求。蔡添强指出制度化拨款是民联州政府的强项。在308过后,民联已经制度化拨款于民联州属内的华小、独中。
“雪兰莪每年拨款600万予华小及独中,其中400万给华小,200万予独中。淡米尔小学也获得400万制度化拨款。在槟城,州内华小每年也同样获得制度化拨款,平均州内每一间华小及独中获得6万7000元。”
他说,这是国阵政府53年来所没有办法办到的事,但是,民联州政府在执政过后,就立刻办到。
蔡添强呼吁选民,从丁能开始勇敢创造奇迹,带领柔佛州一齐改朝换代,华团从此不再需要悲情诉求,华小独中将会获得许多从来不敢期望的梦想。
他说,民联没有空口说白话,没有高傲怒斥华团,反而实实在在的为华社带来改变,改变53年国阵的政策,给华小独中制度化拨款,国阵与民联比一比,立刻见到高下。选民是有智慧的,一定可以看到民联亲民的政绩。

此前,柔佛州147个华团提出五大诉求,要求复办昔加末独中、平反林连玉、制度化拨款予独中与南院、公平拨款给华小与淡小,以及撤回派往华、淡小指教的低年级国语科及不谙华语或淡米尔语的教师。 【点击:促首相投票前批独中分校 147柔佛华团挺补选诉求】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681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力支持柔佛州华团联署的《丁能补选诉求》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家长总会(简称“家总”)在此发表声明,全力支持柔佛州华团联署的《丁能补选诉求》。此诉求敦促首相纳吉复办昔华独中;若不能,也应于投票日之前通过批准华仁独中设立分校,以满足昔加末和拉美士华社的教育需求。

家总认为,这项《丁能补选诉求》不但是柔佛州人民所面对的母语教育问题,更是全国人民殷切盼望能够尽快获得解决的教育课题。

这五项诉求分别是:

(一)短期内马上批准复办昔华独中,长期则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和高等教育机构相关法令,赋予民间机构自由建设和发展母语教育机构的权利,包括批准在柔州(家总:“全国”)设立更多华小、独中和升格新纪元学院、南方学院为大学;

(二)政府应立即恢复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承认他作为爱国者的地位;

(三)制度化拨款州内九间独中(家总:“国内61所独中”)、新纪元学院和南方学院,以地养校是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案;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让独中生能以统考文凭进入政府大学和申请成为公务员;

(四)公平拨款给华小、淡小和国小,废除半津贴和全津贴的歧视性政策;

(五)教育部应严格遵守内阁议决,立即撤回派往华淡小执教低年级国语科及不谙华语或淡米尔语的老师。

家总希望政府听取人民在《丁能补选诉求》里所表达的的心声,在补选前为华社捎来好消息。

http://www.merdekareview.com/read/16274.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复办昔华独中还有多少个25年?


一个马来西亚的复办独中运动,由来很久。1986年3月28日先有昔加末73个华团推动昔华独中,以后又有彭亨华团建议关丹独中。凡此两个天下共知的公案,马华公会领导毕竟如何看待?

昔华独中的倡导,曾经幸蒙时任昔加末州议员,后来升职国会下议院副议长的林时清(左图)应允乡亲父老义助一臂之力,应允要在1986年中选后三个月内解决。然则,几经辗转,一切毕竟没有下文,直到去岁再见复办“复办独中运动”。

首次听闻复办昔华独中

关丹独中之事呢,马华署理总会长兼马华彭州联委会主席的廖中莱(右图)去岁12月20日马华彭亨州联委会与彭亨华团领袖交流聚餐会上,人在现场曾经意气风发地这么回应:

马华将确保申请复办独中的进展顺利,严厉监督确保此计划不受官僚主义或“小拿破仑”的影响而拖慢速度;“如果我们发现有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将对有关官员采取行动。”

发展至此,可见我党的态度当时都是正面而可取的。岂料天不假年,丁能补选从空而降,领导的口腔和腔口一下子都变了。接蔡总抨击民行党促请政府复办独中旨在让马华难堪云云,廖中莱现在乃说他是“首次听闻复办昔华独中”云云!

适当友好,欲速则不达

是不是首次听闻,147柔佛华团挺身提出复办昔独中诉求之前,我党的语气又有所不同了。雪州马华组织秘书刘锦明促请华社及人民应该使用“适当及友好”的方式,向国阵或马华反映诉求及建议。

147柔佛华团挺身提出复办昔独中诉求之后呢,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左图)劝告华团要有耐心,因为这种涉及教育的议题必须从长计议,欲速则不达:“必须更理性看待及找出妥善方案,也不急于这一两天,就让副首相跟马华商讨,并找出一个方案。”

哈罗,这可不是“这一两天”的事!复办昔华独中委员会主席李儒森说得沉痛也说得悲戚:“复办昔华独中已经25年,人生又有多少个25年?所以,我们不能让政治人物利用慢慢来拖住我们。”

何况,蔡总上任,一早有令,马华公会要有绩效,百万同志必须高调。如今华社配合了我党路线,公开而大声发表了我们的意愿,结果不见高潮也就算了,就是高潮来了,对不起,忍一忍,时机未到,大家还不能叫床。

就是叫床,也得小声地叫,用“适当及友好”的方式,摆出雪州马华的姿态礼貌地叫;还得顾虑 “欲速则不达”的性教育原则,慢慢地叫,耐心地叫,淑女地叫:“达令,要…要…要….要上班了,快…快…快…快起床吧!八点了,please ……”

董教总高度优雅的非常沉默

叫不叫床,起不起床,总之,补选一过,诸事成空。错过了复办昔华独中的黄金时机,加影山上仍然凉风习习,董教总可能也是首次听闻《丁能补选诉求》,所以一直继续沉睡,没有开口。

2011年华教奋斗史上,马华公会的团队凭借适当而友好的集体叫床声,难得第一次彻底击败了董教总高层领导高度优雅的非常沉默;特赏辑录自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字画一篇,以兹鼓励鼓励: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48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4甲州华团联署万里茂诉求
甲华堂却以太迟邀约为由缺席
丁能华团诉求成功制造舆论效应,获得政府关注。适逢马六甲万里茂州补选,甲州华团也效仿发起一个《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并获得约百华团联署,唯独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以太迟邀约以及补选时机才提诉求为由,拒绝加入及领导这项诉求。

《甲州诉求》的6个发起单位,今早在甲州培风中学召开记者会,公布这个周前发起的诉求,加入签署的社团已从61个激增至104个。不过,甲华堂这个古城华团老大却缺席联署名单。

至今未见国文版《诉求》
 
甲华堂内部消息指称,该华堂及陈瑞燕是不满被《甲州诉求》发起单位“摆上枱”,直到半途才宣布由甲华堂领航,于是拒绝加入诉求。

此外,消息告诉《当今大马》,甲华堂也不满诉求挂上“补选”的名义,导致整个诉求运动的政治味道浓厚。

“再者,这份诉求的内容只以中文草拟,未曾见过马来文版本,也不知呈交国文版本是怎样?”

《诉求》邀约太迟而婉拒
 
《当今大马》电访陈瑞燕(右图)时,她一口否认甲华堂面对政治压力而拒绝领导这项诉求。她说:“甲华堂拥有逾百个社团会员及600个个人会员,是一个超越政治的组织。”
 
她只愿证实,对方邀约太迟,理事会觉得不适合,不能认同这份挂有补选名义的诉求。
 
“4点诉求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可以在其他时间、管道向政府反映;甲华堂拒加入,反对的绝非4点诉求内容。”

国语版早流传,华团遭施压

不过甲州诉求发起人士却驳斥陈瑞燕的说法,他们指出万里茂诉求早就有国语版在网上流传,而发起人一早就曾联络陈瑞燕一起发起。他们也声称在诉求第一次诉求公布后,就有华团遭到国阵的政治压力,导致有些华团虽然明明已经答应联署后,却在媒体上说没有签署。

甲华堂青不认同母体做法
   
尽管如此,甲华堂属下的青年团却无法苟同母体做法,并参与联署,以行动表态支持诉求。甲华青团长柯新庆更表示,甲州华团选择补选时机提诉求应是无奈,而不是投机。

“我们应该放下政治,让教育的回归教育,希望《诉求》在高度重视下能发挥效应。”

坚信已签名华团不会退出

针对甲华堂拒绝加入,《甲州诉求》发起单位——甲董联会主席杨应俊则认为,若甲华堂不愿领导,还有6个发起单位可主导。
 
其他5个单位是马六甲州林连玉基金联委会、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马六甲留台同学会、马六甲南大校友会及马六甲培风校友会。
 
杨应俊坦承已签名的104个社团泰半是甲华堂会员,惟他相信不会有单位因此而退出。
 
“若要说挂一个万里茂补选的名义,就等于政治化此事,这是自行对号入座的说法。既然有人要歪曲,也没有法子。”
 
杨应俊解释说,《甲州诉求》提的4点文化教育议题,都不仅是为华社、华教而奋斗,反之涵盖多元族群诉求。

加上补选字眼才有人注意
 
马六甲广东会馆总会长陈展鹏昨天发表文告,对于未被告知《甲州诉求》跟万里茂补选有关而感到遗憾,并指称诉求有为某政党站台之嫌。
 
他相信,其他华团也拥有相同的疑惑,事先不知道诉求跟补选扯上关系。
 
不过,杨应俊的解释则是唯有加上补选字眼,才会有人注意此议题,否则就像之前般50年都解决不了问题。

华团趁补选提4点诉求

甲州华团是在周二提出“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他们表示,基于母语教育乃基本人权的原则,教育资源应平等分配给各源流学校,谨此向参与万里茂区州议席补选的政府及各政党提出下列诉求,希望各政党纳入其政党政策,并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层面全力落实。

这4点诉求是:

(一)公平对待华淡小、国小和宗教学校,即刻废除对国民型中、小学区分为半津贴和全津贴的歧视性政策;具体措施包括根据需求增建上述 学校、培训足够的师资,调走不谙双语华小老师及无条件支付所有学校水电费和排污费;

(二)促请政府制定教育补助法,每年补助每位独中生和独立宗教中学学生最少1000令吉;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让独中生能以统考文凭进入政府大学和申请成为公务员,为国效力;

(三)促请政府拨款予州内5间国民型中学,以改善国民型中学教学基本设备;落实政府答应改制中学的种种承诺,并提供足够的发展拨款;

(四)平反林连玉冤案,恢复已故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承认他是爱国者的地位。


“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原文

马六甲华校董事联合会、马六甲州林连玉基金联委会、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马六甲留台同学会、马六甲南大校友会、马六甲培风校友会六个发起团体今日发表《超越政党,关心国家:呼吁政府与各政党公平对待各族母语教育,平反林连玉恢复公民权: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共有104个马六甲华团签署。

我们也欢迎马六甲各领域团体继续参与联署,有兴趣者可联络杨应俊(012- 628 9448)或将资料转寄至电邮:yangyinchong@hotmail.com 或传真:06-3345723 / 06-3175667 。

六团体也吁请全国人民以个人身份上网签署这份诉求,支持我们的四大诉求即:(一)公平对待华淡小、国小和宗教学校,废除所有歧视性的政策;(二)促请政府制定教育补助法,每年补助每位独中生和独立宗教中学学生最少一千令吉,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三)促请政府拨款予州内5间国民型中学,以改善国民型中学教学基本设备;(四)平反林连玉冤案,恢复已故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承认他是爱国者的地位。

签署网站:


www.gopetition.com/petition/43230.html(中文版)

www.gopetition.com/petition/43246.html(国文版)

无论就读任何源流的小学或国中,所有学生有权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华小学生人数占全国小学人数的22%,却只获得3.6%的拨款。政府应公平对待华淡小,不能以校地不属于政府所有为由剥夺学生享有平等教育资源的权利。华淡小的建设和扩建是政府的责任。除了师资和经常开销以外,政府必须承担全部的学校开支。“半津贴”和“全津贴”的不成文歧视性政策必须马上被废除。政府不应牺牲学生的权利和典当他们的前途。孩子从小就受到不平等对待,我们于心何忍,情何以堪?

根据调查,华人社会每年资助每位独中生约两千令吉,宗教中学也需不断筹款才得以维持。政府应立法制度化拨款华文独中和宗教中学,鼓励教育领域多元开放,培育多元人才贡献社会。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有助阻止人才外流,政府只需要改进教育制度,即可留住顶尖人才为国服务,这比成立“人才机构”更起立竿见影之效。

改制中学(即国民型中学)本属大马教育体系的一环。然而,政府至今没有给予改制中学与国民中学同等的行政与发展拨款,这导致改制中学长期面对拨款不足与基本设备不完善问题,更遑论进一步发展学校。

甲州5间民办华文中学1961年接受改制,政府当时许下的诸多承诺包括:国民型中学董事会的法定地位、承担国民型中学的行政与发展建设经费及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以华文授课等,至今没有完全落实。

已故林连玉先生因反对《达立报告书》和华文中学改制,在1961年被内政部以“故意歪曲与颠倒政府教育政策,有计划的激动对最高元首及联合邦政府的不满”及“动机含有极端种族性质,促成各民族间的恶感与仇视”为由被褫夺公民权。

然而,林连玉先生身先士卒,不但在国家独立前呼吁华裔申请公民权,于马来(西)亚落地生根,更在《马来前锋报》发表开斋节献词时多次鼓吹各族之间友爱团结,成为一家人。

我们认为联盟政府当时所持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林连玉先生是以合法合理的方式争取华文教育的权益,批评政府政策乃是宪赋的言论自由权利。联盟政府当时的做法无疑有政治动机,企图以消灭教总主席的声音,强硬推行华校改制政策。50年后,当今政府当为此冤案平反!

总结:

数十年来,马来西亚的华校和淡米尔学校未被平等对待,问题层出不穷,当权者也没有意愿纠正制度缺陷,母语教育问题总是治标不治本。

我们拒绝选举的暂时糖果和施赠,而应放眼于长期的制度和政策改革。我们促请国阵和民联的主要成员党:巫统、马华、民政,国大党、公正党、行动党和回教党联合公民社会团体召开跨党团圆桌会议,共同维护各族的母语教育权利,为塑造一个民主、公正和进步的马来西亚迈出积极的一步,乃富国强民之根本。我们促请各政党把四大诉求纳入政党政策,并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层面全力落实之。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70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欲制度改革而非选举糖果
华团促政党回应补选诉求

马六甲104个华团联署提呈《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并在明日万里茂补选提名日呈予国阵及民联的候选人,促政党回应诉求。该诉求吁公平对待母语教育,平反林连玉公民权,同时声明拒绝选举糖果,而呼吁制度和政策改革。
左起为马六甲董联会顾问林源瑞、培风中学董事主席冯秋苹、杨应俊。

马六甲华校董事联合会、马六甲州林连玉基金联委会、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马六甲留台同学会、马六甲南大校友会、马六甲培风校友会六个团体 发起《超越政党,关心国家:呼吁政府与各政党公平对待各族母语教育,平反林连玉恢复公民权: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 连署,获得98个团体连署相应,联同六个发起团体,即总共104团体连署该诉求。
发起单位今日召开记者会发布诉求内容。马六甲华校董联会主席杨应俊(右图右)指出,华团领袖将会在明天的万里茂补选提名日将《马六甲诉求》文件各别呈交给国阵及民联的候选人,希望他们的政党公平的对待母语教育的发展;同时,他呼吁社会人士上网联署,大力支持这项诉求。
杨应俊说,无论谁中选,华团都希望可以落实《马六甲诉求》涵盖的内容。
他说,马六甲华团在此时提出万里茂补选诉求是因为这段期间民间和华教50多年来面对的问题可以获得高度的关注。
他说:“万里茂华小最近获得的20万元拨款是前年政府答应,现在补选来了才兑现;所以,他们再次要求329万元的拨款,我们也大力支持的。”
他指出,许多热心人士捐出地皮、建筑物,免费的为政府办教育,可是,长期以来,却连华小的水电费也要让董家教操心。
“基本的要求也要提诉求是天大的笑话,”杨应俊感慨地说。
当权者未纠正制度缺陷
该诉求表示,基于母语教育乃基本人权的原则,教育资源应平等分配给各源流学校,谨此向参与万里茂区州议席补选的政府及各政党提出诉求,希望各政党纳入其政党政策,并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层面全力落实之。
“数十年来,马来西亚的华校和淡米尔学校未被平等对待,问题层出不穷,当权者也没有意愿纠正制度缺陷,母语教育问题总是治标不治本。”
诉求也明确表明,“拒绝选举的暂时糖果和施赠,而应放眼于长期的制度和政策改革。”
诉求吁公平对待华淡小
该《诉求》的主要内容有:
(一) 公平对待华淡小、国小和宗教学校,即刻废除对国民型中、小学区分为半津贴和全津贴的歧视性政策;具体措施包括根据需求增建上述学校、培训足够的师资,调走不谙双语华小老师及无条件支付所有学校水电费和排污费。
(二) 促请政府制定教育补助法,每年补助每位独中生和独立宗教中学学生最少一千令吉;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让独中生能以统考文凭进入政府大学和申请成为公务员,为国效力。
(三) 促请政府拨款予州内五间国民型中学,以改善国民型中学教学基本设备;落实政府答应改制中学的种种承诺,并提供足够的发展拨款。
(四) 平反林连玉冤案,恢复已故林连玉先生的公民权,承认他是爱国者的地位。
多元教育才能培育人才
诉求指出,就读任何源流的小学或国中,所有学生有权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华小学生人数占全国小学人数的22%,却只获得3.6%的拨款。政府应公平对待华淡小,不能以校地不属于政府所有为由剥夺学生享有平等教育资源的权利。
诉求表示,华淡小的建设和扩建是政府的责任。除了师资和经常开销以外,政府必须承担全部的学校开支。“半津贴”和“全津贴”的不成文歧视性政策必须马上被废除。政府不应牺牲学生的权利和典当他们的前途。“孩子从小就受到不平等对待,我们於心何忍,情何以堪?”
诉求称,根据调查,华人社会每年资助每位独中生约两千元,宗教中学也需不断筹款才得以维持。政府应立法制度化拨款华文独中和宗教中学,鼓励教育领域多元开放,培育多元人才贡献社会。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有助阻止人才外流,政府只需要改进教育制度,即可留住顶尖人才为国服务,这比成立“人才机构”更起立竿见影之效。
诉求表示,改制中学(即国民型中学)本属马来西亚教育体系的一环。然而,政府至今没有给予改制中学与国民中学同等的行政与发展拨款,这导致改制中学长期面对拨款不足与基本设备不完善问题,更遑论进一步发展学校。
“甲州五间民办华文中学1961年接受改制,政府当时许下的诸多承诺包括:国民型中学董事会的法定地位、承担国民型中学的行政与发展建设经费及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以华文授课等,至今没有完全落实。”
林连玉鼓励各族团结
诉求表示,已故林连玉先生因反对《达立报告书》和华文中学改制,在1961年被内政部以“故意歪曲与颠倒政府教育政策,有计划的激动对最高元首及联合邦政府的不满”及“动机含有极端种族性质,促成各民族间的恶感与仇视”为由被褫夺公民权。
“然而,林连玉先生身先士卒,不但在国家独立前呼吁华裔申请公民权,于马来(西)亚落地生根,更在《马来前锋报》发表开斋节献词时多次鼓吹各族之间友爱团结,成为一家人。”
“我们认为联盟政府当时所持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林连玉先生是以合法合理的方式争取华文教育的权益,批评政府政策乃是宪赋的言论自由权利。联盟政府当时的做法无疑有政治动机,企图以消灭教总主席的声音,强硬推行华校改制政策。50年后,当今政府当为此冤案平反!”
促召开跨党团圆桌会议
诉求促请国阵和民联的主要成员党,即巫统、马华公会、民政,国大党、公正党、行动党和回教党联合公民社会团体召开跨党团圆桌会议,共同维护各族的母语教育权利,为塑造一个民主、公正和进步的马来西亚迈出积极的一步,乃富国强民之根本。
发起团体表示,欢迎马六甲各领域团体的联署。有兴趣者可联络杨应俊(012- 628 9448)或将资料转寄至电邮:yangyinchong@hotmail.com 或传真:06-3345723 / 06-3175667 。
该团体也表示,任何个人也可在网上联署,可登陆:
www.gopetition.com/petition/43230.html(中文版)或
www.gopetition.com/petition/43246.html(国文版)。
以下是截至2月25日的联署名单:
  • 甲华堂青
  • 甲德教会振忠阁
  • 孔教会
  • 林氏宗祠
  • 新华学校
  • 清河堂张氏公会
  • 森甲河婆同乡会
  • 培智学校
  • 甲德教会紫旭阁
  • 玛琳华小
  • 甲海南会馆
  • 培风中学董事会
  • 甲罗里运输公会
  • 惠州会馆
  • 公教校友会
  • 培三董事会
  • 晨钟青年团
  • 老友联谊会
  • 惠安青年团
  • 广东青年团
  • 茶阳青年团
  • 马六甲报纸杂志同业公会
  • 马六甲广东会馆
  • 冯鹿巴登华小
  • 巴立吉利令华小
  • 敦化华小
  • 新邦木阁华小
  • 津津培贤华小
  • 霖培群华小
  • 培德学校
  • 杨氏宗祠
  • 晨钟励志社
  • 惠州青年团
  • 福建青年团
  • 漳州青年团
  • 颖川堂陈氏宗祠
  • 陈氏宗祠青年团
  • 晋江会馆
  • 革成学校
  • 吴氏青年团
  • 培风基金会
  • 培风中学家教联谊会
  • 晋江会馆青年团
  • 赖氏宗祠
  • 冈州会馆
  • 冈州会馆青年团
  • 甲菩提佛学会
  • 香林学校
  • 德化会馆
  • 柏淡芙露华小
  • 公教中学
  • 公教小学
  • 育民校友会
  • 桃源俱乐部
  • 中国公学校友会
  • 学生车公会
  • 培风第一小学
  • 应和会馆
  • 崇正俱乐部
  • 玄圣宫
  • 湖海殿
  • 贡福宫
  • 威莲宫
  • 飞阳宫
  • 培风第二小学
  • 光华学校
  • 青龙宫
  • 甲屠商公会
  • 鼎华学校
  • 普罗士邦国民型华文中学
  • 甲家具公会
  • 番禺会馆
  • 杂货零售商公会
  • 江夏堂黄氏宗祠
  • 育华学校
  • 万里茂华小校友会
  • 刚柔流空手道协会
  • 古城精英联谊会
  • 培侨华小
  • 自信念佛会
  • 万寿宫
  • 林鲁华小
  • 侨南华小
  • 明光华小
  • 丁赖华小
  • 树人学校
  • 安乐华小
  • 青运市区支会
  • 应和青年团
  • 玄晃宫
  • 培三家协
  • 多媒体大学甲分校华文学会
  • 晨钟校友会
  • 晋巷华小
  • 平民校友会
  • 立人学校
  • 益智华小
  • 兴安会馆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14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甲华堂以不挺在野为由缺席
逾百华团提万里茂补选诉求

万里茂补选激起千层浪!马六甲104个华团今天挺身而出, 提出《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以下简称“马六甲诉求”),要求联邦政府、州政府、国阵及在野党联合公民社会团体召开跨党团圆桌会议,以维护各族的母语教育权利。然而马六甲华团龙头大哥马六甲中华大会堂却以“不适合参加”和“为反对党站台之嫌”为由而拒绝参与联署。
据《独立新闻在线》了解,发起单位曾经献议甲华堂担任发起单位,并成为《马六甲诉求》的领头羊,然而,无论发起单位如何劝说,都不得要领。
自上个星期以来,《诉求》的发起单位马六甲华校董事联合会、马六甲州林连玉基金联委会、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马六甲留台同学会、马六甲南大校友会、马六甲培风校友会积极地召集各华团加入这项《诉求》的联署,许多华团也纷纷响应号召。
谈到甲华堂在联署中几乎无影无踪的问题,马六甲华校董联会主席杨应俊说,甲华堂会长陈瑞燕说要开会决定,可是也一直没再联络他们。
当《独立新闻在线》询问陈瑞燕(左图)甲华堂的决定时,她斩钉截铁的说:“我们的理事开会了,我们认为不适合参加(这个联署),理事认为有为反对党站台之嫌。”
她说,她的理事会不是反对诉求,只是认为此时不适合提出,而且这些“好的”诉求也是老生常谈,就算要谈也是通过华总。
她也揶揄一些华团包括华校董联会没有开会讨论就“贸贸然地决定参加,不符合民主社会的做法”。
甲华青不苟同母体不参与
无论如何,甲华堂属下的青年团则无法苟同母体的做法,并参与了上述联署。甲华青团长柯新庆说,选择此时机提诉求是无奈的,不是投机。
“母语教育是基本权利,我们应该放下政治,让教育的回归教育。我们希望诉求在高度重视下能发挥效应,”柯新庆说。
与此同时,马六甲广东会馆总会长陈展鹏昨天发表文告自称“遗憾”他并未被通知此《诉求》与万里茂补选有关;同样地,他指“补选的诉求有站台的嫌疑”。
陈展鹏的言谈令人揣测一些联署华团在名单公布后是否承受了不必要的压力。
“我们理解他有难言之隐,我们体谅他,”杨应俊(右图)解释说,很多华团领导人具有多重身份,担心所属的华小无法获得拨款、挂虑生意、身份等等。
上一次的丁能补选中,马华总会长蔡细历认为173个华团复办昔加末独中的联署“帮助在野党,有意让马华难堪”。
据柯新庆指出,广东会馆的个案不是孤立的,在过去一个星期以来,一些华团与政党的密切挂钩可是“一览无遗”,对联署的提议常常“支吾以对”。
对杨应俊来说,庆幸的是,还有百多个华团明辨是非,勇敢的站出来挺住这份诉求,而他们也会继续的等待更多的团体来参与联署。
表明拒绝选举糖果
该份联署诉求题为《超越政党,关心国家:呼吁政府与各政党公平对待各族母语教育,平反林连玉恢复公民权: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总共提出四项诉求,呼吁公平对待母语教育,平反林连玉公民权,同时声明拒绝选举糖果,而敦促制度和政策改革。
该诉求表示,基于母语教育乃基本人权的原则,教育资源应平等分配给各源流学校,谨此向参与万里茂区州议席补选的政府及各政党提出诉求,希望各政党纳入其政党政策,并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层面全力落实之。【点击:欲制度改革而非选举糖果 华团促政党回应补选诉求】
”数十年来,马来西亚的华校和淡米尔学校未被平等对待,问题层出不穷,当权者也没有意愿纠正制度缺陷,母语教育问题总是治标不治本。”
发起团体表示,欢迎马六甲各领域团体的联署。有兴趣者可联络杨应俊(012- 628 9448)或将资料转寄至电邮:yangyinchong@hotmail.com 或传真:06-3345723 / 06-3175667 。
该团体也表示,任何个人也可在网上联署,可登陆:
www.gopetition.com/petition/43230.html(中文版)或
www.gopetition.com/petition/43246.html(国文版)。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13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甲首长以“赢了再说”回应诉求
华团称政治人物谈话不觉受辱

趁着双补选提名日,马六甲华团领袖今日向国阵及民联候选人呈上获得106华团联署的《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甲州首长莫哈末阿里在候选人收下《甲州诉求》后答应帮忙,惟条件是必须等赢了再说。
 
这起事件发生在上午11点40分,国阵万里茂候选人罗斯兰在完成提名程序时随同莫哈末阿里离去,便遇到在提名中心外守候了约3小时的甲州华团一行6人。
 
以甲州董联会主席杨应俊为首的华团代表,便上前提呈备忘录。
 
不过,国阵候选人罗斯里收下备忘录后仅站在一旁未发言,而这时莫哈末阿里(左图左)便说:“OK, kami akan tolong, menang baru cakap(好的,我们会帮忙,赢了再说。”
 
杨应俊在呈备忘录给回教党万里茂州员候选人尤海扎时,后者也没有发言回应。
没有听到甲首长的谈话

不过杨应俊在接受《当今大马》电访时回应说,当他提呈备忘录给国阵候选人时,没有听到甲首长的这番谈话。
 
“既然现场媒体听到,就是正确的事。”,他续说:“(既然如此)这就由大家去评论。”
杨应俊也不认为莫哈末阿里这番“赢了再说”的话,有任何污辱参与联署的106个华团的意图。他声称,这番谈话对政治人物而言是很平常的谈话,他个人不觉得受辱。

他强调,现下目前最重要的便是把《甲州诉求》提出的4项要求,获得政府列为国家政策。
 
“即使首长这番话被解读为含有羞辱性,其重要性也不应大于华社苦等50年,至今无法获得的母语教育平等待遇。”
 
接下来靠媒体追踪报导


杨应俊(右图中白衣者)较早前在万里茂提名中心外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既然106个华团既已呈上《甲州诉求》,接下来就由媒体跟进追访与报导。

“这期间就靠你们(媒体)了,若直至3月6日投票日政府都没有回应,我们也会只会照实报导。”
 
不过杨应俊的谈话却令在场的媒体感到疑惑,询问接下来华团是否已经“成功身退”,不再追问朝野候选人对诉求的立场?

杨应俊的回答是,若国阵在截至万里茂3月8日投票日时仍未回应或拒绝落实诉求,甲华团也不会做甚么。
 
“我们接下来仍会继续接受各团体加入《甲州诉求》阵容,直至3月6日为止。”

跟随杨应俊一同来到万里茂提名中心的包括培中校友会理事林康健、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团长柯新庆、甲广东青团长谭保同、甲老友联谊会副主席陈益及甲华堂青秘书谭力铭。
 
杨应俊也希望,政府愈快落实所提出的诉求愈好,因这些问题存在已有半世纪之久,尚未获得解决。

甲州6个团体周前发动《甲州诉求》,要求政府公平对待各族母语教育,所提呈的文化、教育领域的4项诉求。

其他6单位是马六甲董联会、马六甲州林连玉基金联委会、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马六甲留台同学会、马六甲南大校友会及马六甲培风校友会。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70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动党无条件接受华团诉求
炮轰“赢了再说”如威胁选民


行动党万里茂州议席补选总指挥郑国球今日宣布,该党无条件接受《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同时也炮轰马六甲首席部长莫哈末阿里“赢了补选才谈”的说词,已有威胁106个华团、选民之嫌,甚至是“以选票交換诉求条件”。

他质问,莫哈末里阿里的言下之意,是否如果国阵输了补选,谈也不必谈论诉求的内容,继续国阵的政治霸权?相对的,如果国阵赢了补选,能否确保华团的诉求都能落实?

“诉求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国阵政府五十多年来施政不公造成的恶果,莫哈末阿里的反应暴露出他不敢面对这些问题,犹如‘逃兵’!”

也是怡力区州议员的郑国球发表文告说,对於行动党而言,这场补选不管胜败,都会接受《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

民联执政后将开放看待

他表示,民联向来注重华团和重视各族人民的心声,民联更制定了公平对待各族丶分配国家资源,建设廉洁和有续效的新政治文化的共同纲领。

“民联执政的州属,已实施制度化拨款给各源流学校的措施;调走不谙双语教师和校长,是行动党的一贯之场;民联坚持,教育也必须民主化。

他表示,行动党也权力支持诉求中促请政府拨款给州内5所国民型中学的要求,以改善国民型中学教学基本设备;落实政府答应改制中学的种种承诺,并提供足够的发展拨款。

“此外,民联承诺若执政中央,将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承认独中丶台湾或中国学术文凭的教育课题;为林连玉冤案平反恢复其公民权,更是民联执政後的重要议程之一。”

促人民应勇敢“换一换”

他强调,民联通过的“百日新政”,就是要呼唤全民力挺大马转型成为一个两线制的新兴民主国家。

他指出,若国阵政府不愿正视华团的心声,那么人民就应该“敢敢换一换”,坚持改变,迈向执政;他吁请万里茂选民投选民联回教党候选人尤海扎,以行动支持改变的决心。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7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团向候选人呈备忘录
甲州首长:赢了再说!

马六甲106个华团今天向国阵和民联候选人提呈《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马六甲首席部长莫哈末阿里在国阵候选人罗斯兰收下备忘录后,抛下一句:“好的,我们会帮忙的,赢了再说。”民主行动党万里茂州议席补选总指挥郑国球指出,其说法有威胁选民之嫌。
这份诉求备忘录是由马六甲董联会主席杨应俊(右图左),负责呈交给两名候选人。他在提呈备忘录时,现场向两名候选人表达了马六甲华团的意愿,并希望候选人能够给予关注与做出承诺。
尤海查收下备忘录之后没有发言,只是微笑示意,而在罗斯里接收备忘录后,其身旁的莫哈末阿里(Mohd. Ali Mohd. Rustam,右图中)抛下一句:“好的,我们会帮忙的,赢了再说(OK, kami akan bantu, menang dulu baru cakap)。”
另一方面,马青总团长魏家祥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出现补选都会有类似诉求,而马华公会和国阵一直都积极维护母语教育,并非只是在补选期间注重诉求提及的课题,况且补选过后还是要面对很多问题,包括教育问题。【点击:民联五千大军撼倒国阵 万里茂补选一对一对垒】
希望纳入竞选宣言
今天出席的六名代表之一,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团长柯新庆在稍后向媒体表示,这次选择在提名日提呈诉求备忘录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希望能够获得两方候选人的回应,其二是希望双方认同这些诉求,并将之纳入竞选宣言之中。
此外,杨应俊指出,希望两名候选人可以在这段竞选期间,针对这份诉求的内容给予回应。同时,他们也将继续邀请更多的团体加入联署签名,并通过网上联署方式,让公众一起支持这份诉求。
截至目前为止,一共有106个华团联署签名,支持这份诉求,比昨天公布的104个华团还多出两个。这两个新加盟的华团是海城阁居民协会与马六甲文教基金会。至于个人联署签名的人数则仍在计算之中。
“这份诉求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华教,而是为了维护各族群的母语教育权利。”
针对马六甲华团龙头大哥马六甲中华大会堂以“不适合参加”和“为在野党站台之嫌”为由拒绝参与联署一事,杨应俊透露,甲华堂会长在电话中向他表示,诉求内容很好,不过,甲华堂需要开会谈论此事,因此,目前没有参与联署。
郑国球:有威胁选民之嫌
民主行动党万里茂州议席补选总指挥郑国球即刻发表指出,马六甲首席部长莫哈末阿里“赢了补选才谈《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的说词有威胁106个华团、选民,甚至有“以选票交換诉求条件”之嫌。
他质问:“莫哈末里阿里的言下之意,是否如果国阵输了补选,谈也不必谈论诉求的内容,继续国阵的政治霸权?相对的,如果国阵赢了补选,能否确保华团的诉求都能落实?”
他说,诉求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国阵政府50多年来施政不公造成的恶果,莫哈末阿里的反应暴露出他不敢面对这些问题,犹如“逃兵”!
也是怡力区州议员的郑国球发表文告说,对于行动党而言,这场补选不管胜败,都会接受《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
他表示,民联向来注重华团和重视各族人民的心声,民联更制定了公平对待各族丶分配国家资源,建设廉洁和有续效的新政治文化的共同纲领。
“民联执政的州属,已实施制度化拨款给各源流学校的措施;调走不谙双语教师和校长,是行动党的一贯之场;民联坚持,教育也必须民主化。
行动党全力支持诉求
郑国球表示,诉求中促请政府拨款给州内五所国民型中学,以改善国民型中学教学基本设备;落实政府答应改制中学的种种承诺,并提供足够的发展拨款,行动党给予全力支持。
“此外,民联承诺若执政中央,将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承认独中、台湾或中国学术文凭的教育课题;为林连玉冤案平反恢复其公民权,更是民联执政後的重要议程之一。”
他强调,民联通过的“百日新政”,就是要呼唤全民力挺马来西亚转型成为一个两线制的新兴民主国家。
他指出,若国阵政府不愿正视华团的心声,那么,人民就应该“敢敢换一换”,坚持改变,迈向执政;他吁请万里茂选民投选民联回教党候选人尤海查阿都拉,以行动支持改变的决心。
马六甲州逾百个华团昨天趁着万里茂补选提出《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要求联邦政府、州政府、国阵及在野党联合公民社会团体召开跨党团圆桌会议,以维护各族的母语教育权利。【点击:甲华堂以不挺在野为由缺席 逾百华团提万里茂补选诉求】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15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赴万里茂争取选民支持诉求
甲华青斥首长自以为是老板
甲首长莫哈末阿里回应106个华团“赢了再说”的风波继续延烧,甲华堂青年团一行人就赴选区内派发《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传单,同时也斥责首长自以为是老板。

甲华青团长柯新庆表示,莫哈末阿里的价值观已经受到扭曲,因此他们有必要纠正这种“我们是老板”的思想。

“我们在宣导过程中就向民众讲解人民才是老板,也要他们向候选人要求履行诉求内容”。

莫哈末阿里昨天是在万里茂补选提名时,抛下一句“赢了再说”来回应华团领袖提呈的《甲州补选诉求》备忘录,因此遭受非议。

柯新庆今午就率领12名青年团成员,前往万里茂大街店屋沿户派发传单3个小时,他们分成3队向各族店主及民众讲解诉求的重要,同时也征求选民与民众签名加入支持行列。

成功获得170人签名支持

询及这番话是否可被诠释为甲青年团认为首长“赢了再说”的言论,显示其价值观已不正确、受到扭曲,甚至首长有自觉本身是老板时,柯新庆答说:“也可以这么说。”

他表示,他们在三个小时拜访内就成功获得170人签名,并访问约60至70间店屋。

他们也在接触人民的过程中,呼吁他们在候选人来访或遇到候选人时,向后者提呈《甲州诉求》,并要求候选人作出回应。

候选人基于礼貌应即回应 

柯新庆认为,双方候选人在接受这份备忘录后,基于礼貌也应该即刻做出一个回应。 

询及会否为候选人设一个回应的期限时,柯新庆就说愈快愈好,希望随着愈多选民提出《甲州诉求》后,可为候选人带来选票压力,并正视选民的心声。

他也表示,他们在派传单给选民时,若遇着马来和印裔选民,也会多花一些时间解释《甲州诉求》的重要性,反而花在华裔选民的时间较少,主要在于他们都了解华社面对的长达半世纪的文化教育问题。
   
甲华青总共印刷了1500份文单以派给各族,其中1000份是中文传单,余者则是国文传单。

华团拒绝暂时性的糖果
 
《甲州补选诉求》传单是以6个发起单位署名,它在总结部分清楚列明发起单位拒绝接受暂时性的糖果与施赠,强调应放眼长期的制度和政策改革。

6华团是马六甲华校董事联合会、林连玉基金马六甲州联委会、马六甲华校校友会联合会、马六甲留台同学会、马六甲南大校友会及马六甲培风校友会。
  
“我们促请国阵和民联的主要成员党:巫统、马华、民政、国大党、公正党、行动党和回教党及公民团体,召开跨党团圆桌会议共同为各族母语的教育权利,共塑造一个民主、公正和进步的马来西亚迈进积极一步,为富强国民之根本。”
 
负责此次诉求行动的协调人陈寿锦则说,甲华青已决定成立一支“诉求先锋队”,以传承及宣导诉求使命,诉求使命并不会在万里茂补选后便划下句点。

恫言每次大选都出现施压
  
陈寿锦强调,只要政府一天未落实诉求上提出的4点,那他们今后便会在每次大选出现。
  
“我们都有本身的工作,今天我们访问万里茂大街约60至70个店屋及附近花园区后,下周末再回来。”
 
陈寿锦坦承,他把莫哈末阿里的“赢了再说”言论当成政治笑话,莫哈末阿里常有这种令人好笑的言论。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719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堂青发动街坊支持诉求
沿户宣传吁选民传达心声

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今天在马六甲万里茂大街上,挨家挨户向各族选民派发《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册子,向当地选民说明诉求的内容与意义,并希望选民可以在万里茂州议席补选候选人拜票时,传达这个讯息。据了解,这次街访行动获得高达90%的各族选民的支持。马六甲中华大会堂青年团(简称华堂青)团长柯新庆致电《独立新闻在线》,透露华堂青的12名代表今天在马六甲万里茂大街上,挨家挨户向各族选民派发《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册子,宣导有关106华团诉求的内容与意义。

“我们这次在大街上沿户宣导这份诉求,主要是向选民说明有关诉求的内容与意义,并希望选民能够向(万里茂州议席)候选人反映这份诉求的内容。据我了解,候选人还没有开始拜票。因此,我们希望选民可以在候选人前来拜票时,向候选人表达与反映(这份诉求)。”

他透露,这一次街访的对象,不仅是华人,还包括马来人与印度人三大民族。除了宣导《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的内容与意义之外,他们也在现场发动选民,一起联署签名支持这项诉求行动。

他表示,截至目前为止,大街上的选民给予非常正面的回应,高达90%的各族选民纷纷响应与支持这份诉求。接下来,他们还会到花园住宅区,向这些住宅区的居民宣传这份诉求。
“我们是老板”价值观遭扭曲
稍后,柯新庆在大街上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虽然民主行动党昨天马上表明全力支持华团的诉求,他表明还是希望回教党候选人也能够表态本身立场。
针对马六甲首席部长莫哈末阿里(Mohd Ali Mohd Rustam)提名日接收华团提呈诉求时的回应,柯新庆认为,对方的价值判断已经扭曲,必须要扭转“我们是老板”的价值观念。
两造都已经有回应,不过他希望两名候选人基于礼貌,且即将成为人民代义士,应该对他们的诉求直接表态。
据悉,截至目前国阵和回教党候选人都还未表明是否支持华团此次的诉求。
马六甲106个华团昨天趁补选提名日,向国阵和民联候选人提呈《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马六甲首席部长莫哈末阿里在国阵候选人罗斯兰收下备忘录后,抛下一句:“好的,我们会帮忙的,赢了再说。” 【点击:华团向候选人呈备忘录 甲州首长:赢了再说!】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716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1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动党促给万里茂华小350万
批选委会拒查“帮忙、美美”论
民主行动党马六甲州宣传秘书邱培栋指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若要证明各民族在大马可获得均等的教育权利,就必须即刻拨款给万里茂华小所要求的350万令吉,让该校增添设备。

他说,万里茂淡小既然可以在补选前动土建设,并获得教育部拨款400万令吉,万里茂华小的要求也应被接纳。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不是已经会见了万里茂华小的董事部成员,以了解该校的需求了吗?但据报道,他笑称现身只是‘来爽’;而慕尤丁也表明会把拨款答案告诉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我们就看看国阵政府会怎样做!”

不希望国阵附带拨款条件

也是爱极乐区州议员的邱培栋发表文告表示,万里茂华小重建工程已完成,迫切需要这笔拨款,以增添学校软体设备和桌椅,他不希望国阵附带任何拨款条件。

他说,继首相纳吉的补选名言“你帮我,我帮你”之後,蔡细历也说出“你做美美,我也做美美”,这些言论都有威胁选民和贿选之嫌,但遗憾的是选委会却偏帮国阵,以“并非专家”的说词来推诿。

“还有马六甲首长莫哈末阿里,对106个华团提呈《马六甲万里茂补选诉求》的回应,竟然是‘等赢了补才说’,这要人民对国阵政府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还能抱持多少信心!”

他说,如果国阵承认承认多源流教育,根本不需半津贴与全津贴之分;如果国阵真有照顾华小,华小不足问题一早已获解决,华小也不必常年到晚都得对外募捐。

http://www.malaysiakini.com/news/1572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9-2025 11:00 AM , Processed in 2.1493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