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k6868

我的音响+Siltech線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07: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令人迷醉神往的好音质-CrystalSpeak Standard喇叭线~~~作者:文‧昀呈



相传爵士钢琴乐手Bill Evans偶尔会在平顺的乐曲之中插入诡异的音符,吸引听众在酒酣耳热之馀的注意力,竖起他们的耳朵聆听演奏,但成就Bill Evens伟大之处,不仅是吸引注意力的小技巧,还得有独特的音色与品味。Crystal cable似乎也是如此,它们拥有特别细小的线身,挑战音响迷对音响线材信仰的禁忌:好的音响线必定粗壮有份量!然而,音响测试不是拳击赛,没有重量轻量级数之分,声音才是判断价值的最高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试听品味,CrystalSpeak可说以毫无妥协的好音质,让我为之迷醉神往。

细小的Crystal Cable拥有傲人的低阻抗

冒着被总编唠叨我把评论写成论文的风险,我要从基本的电学物理讲起:细小的线身不代表着阻抗差!此话怎讲?相同的材质的导线,愈粗的线径确实可以降低阻抗,所以过去音响线材不粗不壮,就会被认为是偷工减料,但事实上导电材料有另一个特性,称为导电度,同样是决定线材阻抗的重要因素,而且其影响力不亚于与线身粗细。讲白一些,线径增加为两倍,阻抗可以降低为四分之一,而导体的导电度增加四倍,也有同样的效果。所以,别看Crystal Cable的线身都那麽细,就心生狎睨,从电物理学的基础来说,要达到相同的低阻抗,线材粗细都有办法,就看巧妙怎麽运用。



Crystal Cable与Siltech採用相同的金银合金,他们拥有製造出极低导电度的材料治金技术,当其他厂牌以加粗线径来降低阻抗时,Crystal Cable反其道而行,以极线的线身达到相同的效果。然而Crystal从「冶金技术」出发的办法不见得便宜,但Crystal的不宣之密,就是精确地控制阻抗的频谱,让音乐变得更好听!

招牌的细小线身

拿到CrystalSpeak喇叭线,安置在极具高贵感的紫色绒布裡,不仅联想到,难道Crystal Cable真想把喇叭线当珠宝来卖?取出之后仔细端详,一贯的银色光泽,招牌的细小线身,CrystalSpeak不及小指头一半的粗细,拿在手裡是却颇有份量,倒是意料之外,这代表藏在透明披覆裡面有着真材实料。端子採用WBT 0680 Cu,这款Y插为纯铜版本,是高阶线材常见的选择,但还没有使用到Ag纯银版本,以十万元身价来看,倒有些令人失望。没多想,立刻安装到我的系统裡,但不急着马上试听,根据以往的经验,煲一段时日可确保声音稳定。



其实心裡有另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CrystalSpeak是为Crystal Cable喇叭线裡的Standard等级,不久前评论过的Crystal Connect讯号线属等级同样为Standard,总编也没有事先告知他的价位带,我还以为CrystalSpeak的表现会与先前经验相彷,高音漂亮而可能在低频的部分稍稍偏瘦。试听后,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开声就是惊豔



第一张试听的专辑咆勃爵士乐的经典名盘,Sonny Rollins的「Way Out West」,我手上的版本事经过JVC的K2处理的XRCD(还好只卖一张普通CD的价钱),50年代的录音在重新溷音之后音色美到不得了,不论您家裡有没有LP系统,都值得买一张来收藏。Rollins的萨克斯风功力了得,是当年David Miles最属意的乐手之一,第一首曲子「I’m an Old Cowhand」甫开声,CrystalSpeak即展现其擅长的美妙中高频,萨克斯风的声音清亮、有劲、充满光泽,那种气流由萨克斯风管中摩擦的细小声响清晰可闻,鼓棒敲击铜钹的声响显得清脆,整个活泼的气氛让人不禁摇摆了起来。



随着乐曲的进行,听着听着愈觉得叱异,原本认为偏瘦的CrystalSpeak,此时低频竟有不错的表现,倒不是说他有着惊天动地的能量,而是整个系统的下盘已属稳固,Bass击弦与脚踩大鼓的有着足够的沉潜与重量,整个系统不致头重脚轻,让我忍不住对他的身价感到好奇。

等不及第一曲终了,便急着拨电话向总编询问。不出所料,果然CrystalSpeak是十万元以上等级的珍品,当下决定收敛轻鬆的试听态度,要对低频极限追究到底,毕竟售价超过十万元,本就该有不同的标准。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8-2-2009 07:16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07: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令人迷醉神往的好音质-CrystalSpeak Standard喇叭线~~作者:文‧昀呈

中规中矩的低频演出

「Way Out West」专辑第六首当中有一段Bass的Solo,可仔细检验器材在中低频段的表现,CrystalSpeak在我经历的喇叭线裡属中快的速度,Bass有足够的沉潜,乐手拨弦之际,身体可以感受到足够的能量与密度,而且Bass的形体与鼓声解析得相当清楚,一时之间无法办法判断它的极限,但可以确认CrystalSpeak足以应付大部分的乐曲。



这样的测试应该不能满足乐友们的好奇心吧!赶紧再拿出何训田教授的「神香」专辑,当年製作一张「阿姐鼓」留下的低频应该仍让不少人留恋,其实只要是何教授製作的专辑,皆有惊天动地的低频与神祕的西藏风情,从第一曲「圣典」开始就是这样的结合。在丰沛能量的巨鼓声中,可以查觉出 CrystalSpeak在极低频段稍稍无法展现,力道上也稍弱些,若您是低频重度成瘾者,恐怕得他处寻芳了。

但请别怀疑CrystalSpeak的低频能量,以这次测试的参考系统来说,Bryston 4B搭配Duntech公爵喇叭,400W左右的功率推动单声道两颗八吋低音单体,已属上乘的低频能力才测出这样的极限。不必等到爆棚的鼓击,单单大提琴的拉弓就能撼动部分的家俱,因为身价不菲自然要有严苛的考验,我虽然评定为中规中矩,其实心底很难相信如此细小的线身所传递的能量;若换作一般系统,再多的低频恐怕也卡在喇叭这个瓶颈。

嘹亮动人的乐声

在专注着低频好一阵子后,头脑有些昏沉沉了,直到「神香」的第三曲,由大陆新生代女歌手萨顶顶所演唱的同名歌曲,突然一股清新从溷沌之中冒了出来,歌声嘹亮动人,在CrystalSpeak的烘托之下,声音的表情更丰富了,尤其是那娇美的声调、精緻细腻而又华丽的高音,让身上起了不少的疙瘩,这是 Crystal Cable最吸引人的音色了。



优美的歌声表现与中高频质地,让我想起在不久前测试过的Connect讯号线也有相同的味道,这是Crystal Cable线材最为引人入胜之处。在早年刚接触音响时,总会偏爱「响应平直」、「原音重现」这类形容词的器材,直到晚近反而有另一层体会,如果 Crystal Cable有个韵味,那麽我会称讚这个声音作「嘹亮动人」,而站在个人的立场,我锺爱这个声音!

不仅是人声,单纯乐器的音色一样动人,拿吉列尔斯诠释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来说,当琴音响起,弹奏泛起尾韵所呈现的光泽,紧紧吸引着聆听者的注意力,直至缓慢地消逝,在曲势平和的时刻,无乱「悲怆」或是「月光」,每一个琴音都是享受,让人沉浸在贝多芬的音乐世界裡而忘了现实。

庞大的乐章展现高档器材才有的控制力

「贝多芬的奏鸣曲」裡激昂的桥段,庞大的气势、繁複的音符才是考验高档器材的时刻,器材的性能愈好,音量可开得愈大声,可以享受刺激而不觉焦躁。一般来说,坐在「皇帝位」加上全神贯注地聆听,对于音量忍受力自然很高;若保持这个音量去忙别的事,要是器材不够好,包准只要片刻就想把音量转小,原因无他,就是觉得音乐吵人。

那天,试到一半恰好晚餐开饭,我放任着宏大的音量演奏着,想偷偷作个实验,虽然刺激了点,有钢琴伴奏的临场感也算一桩浪漫事。播放的音乐如何动听不在话下,重要的是,即便是播放「热情」的大动态,身旁的妻子自始至终不曾抱怨一句,放任我以庞大的音量享受音乐,这不是对CrystalSpeak另类讚美吗!

协奏曲中仍现迷人音色



CrystalSpeak不但适合爵士乐、钢琴奏鸣曲,编制更大也不会紊乱。我举海菲兹的「布拉姆斯与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为例,海菲兹提琴的音色与第一部小提琴有明显的不同,不是协奏曲的强弱差别,也不是演奏乐器数量上造成的厚度差别,而是整个音色的光泽不同、尾韵特徵不同,即使同时合奏的乐段仍可以轻易分辨出两者的差异。由此可想见CrystalSpeak的解析力很好,同时拥有自然的质地。在第四轨「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中,不论海菲兹的独奏,或与芝加哥管弦乐团的对话,小提琴皆能浮脱于背景之外,音色不若奏鸣曲录音那般松香满室,而是远观时那般俐落的线条,彷彿看见海菲兹运弓的神情,而空间造成小提琴在中低频段的削弱是那样的明显。应付大场面,CrystalSpeak不仅是游刃有馀,还能带给人额外的感动,是我始料未及!

没有妥协的好品质



聆听至此,CrystalSpeak以没有妥协的好音质驯服了我,这声「好」,说得没有一丝的勉强,CrystalSpeak有着飘逸甜美的高音,嘹亮动人的歌声,在乐友们最关心的低频与厚度上没有妥协,虽然评论文章裡难免有溢美之词,但那些为低频能力辩解的举动与文字,不为别人、不为稿费,只为 CrystalSpeak给予我的感动使然!

以音质来说,面对十万元级的喇叭线,CrystalSpeak确实毫不逊色;值不值得十万元级身价,评论员说不准,毕竟还有其他的因素,若以 Crystal与Siltech的深厚关係,两者共通的音乐眼光、冶金技术与品牌形象,您说,Crystal Cable是看涨看跌?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8-2-2009 07:16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阶线材厂进军喇叭市场-Siltech Constellation原型亮相~~~~器材评论~~:


Constellation的两边侧板上都锁了8颗光亮的金属螺丝,这是调音密技吗?其实Constellation并不使用侧板调音,而是原厂提供了多种色彩的侧板,让用家可以依据家中装潢的色调来搭配使用,是非常贴心的独特设计。

荷兰Hi End线材名厂Siltech自从纪念喇叭Pantheon推出之后,全球超限量39对造成市场热烈话题,许多人还期待着Siltech将技术延伸到量产型喇叭,在2009年CES会场上,Siltech果然不负众望,将新款喇叭原型展出,但正式上市的日期尚未公佈。

纪念版Siltech Pantheon喇叭由于数量实在太少,而且价格极为昂贵,2008年推出时参考售价为美金10.5万,2009年已经喊到13万,而且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不过Siltech后续的计画还是在量产型的新喇叭,暂时称为Constellation(纪念款则称为Pantheon XXV)。由于是原型喇叭展出,所以现场没有开声,预计售价也是暂订为40,000美金。Constellation使用MTM点音源单体排列,两只中低音单体是Siltech特别下规格订做的,看起来和Crystal水晶喇叭「阿拉贝斯克」(Arabesque)所使用的单体相同,高音单体则是铝带高音,箱体侧板颜色则有多种选择。


Constellation使用MTM点音源单体排列,两只中低音单体是Siltech特别下规格订做的,看起来和Crystal水晶喇叭「阿拉贝斯克」(Arabesque)所使用的单体相同,高音单体则是铝带高音。 Constellation的前障板看起来并不光亮,难道是用了什麽特殊材质吗?原来它的前、后障板都以高级皮革包覆,质感一流之外,对于箱体谐振的抑制也有一定功效。

除了喇叭的话题,Siltech同时也展出旗舰Emperor喇叭线,内部导体使用8N超高纯度的单结晶银(single-crystal silver),标准2公尺长度的讯号线售价为美金37,000元,而Emperor Crown喇叭线美金报价则高达45,800元。或许很多人会觉得Siltech的线材未免报价太贵了,不过Stereophile的记者则帮 Siltech缓颊,附带说明1公斤的「单结晶银」报价为45,000元,光是导体材料就这麽昂贵了,难怪Emperor Crown价格这麽高。


Constellation以4根粗壮的圆柱架空于底座上,似乎箱体下方暗藏低音反射孔,但事时并非如此。Constellation的低音反射孔位于后障板,音箱下方的架空设计纯粹是为了震动抑制的考量。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09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61# needforsleep 的帖子

nad 542 才 1190 过分超值。
CEC TL51X居然杀了Denon DCD-S10??不可思议。有机会一定要听一听。
Rega appollo其实每次听都失望。到底是什么问题?

[ 本帖最后由 kkthen 于 21-2-2009 11:1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輪到我貼了
昨天試了以下組合。





主角 ~ 阿肥的AN膽前


配每聲道18watts 的AN Conquest膽後


效果如何﹖給你們猜猜看。


另外﹐看到這二手的訊號線。








最後買了這條電源線回家。 NBS OMEGA!!!!:@






( 當然﹐買電源線的事是騙你們的啦﹗  我那有這麼多米﹗ )

[ 本帖最后由 kenlabs 于 18-2-2009 07:1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大呼過癮的書架喇叭-ProAc Resopnse D Two~~~文‧U-Audio編輯部。。。



英國ProAc最經典的喇叭要算是超迷你的Tablette,連帶讓ProAc推出的書架型喇叭都讓人有更多的想像,但Response D Two則是新世代的ProAc,不僅尺寸長大,設計元素也納入最新素材。

        
Response D Two厲害的地方,從頻率響應大概就已透露端倪,頻寬高達30Hz~30kHz,真難想像這麼漂亮的測試數字會出現在書架型喇叭身上。ProAc說,他們的喇叭擁有與眾不同的音響效果與製作品質,雖然外觀一直維持典雅的英國傳統,但技術卻是日新月異,而原廠也強調:「ProAc以英國Brackley製造為榮!」

原廠表示,Response D Two具備等同鑑聽喇叭的性能,前障板厚度達25mm,高音單體使用專為Response系列設計的絲質軟半球高音,而6.5吋中低音單體則是和上級機種 D15一樣,振膜是玻璃纖維編織材料,正中央配置銅質相位錐。Response系列的單體採偏心軸排列,Response D Two也不例外,使用時將高音要向內靠攏。ProAc認為,Response D Two不僅具備優秀的音質與龐大的音場,同時也擁有「Pin-point」般精準的定位,是一款讓人大呼過癮的書架型喇叭。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8-2-2009 11:41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寂静的音乐背景 紧凑的低频线条-Furutech Reference III电源线~~~作者:文‧郭漢丞



从盒子裡取出Furutech Reference III电源线,精緻的包装就让人心生好感,Reference III沉甸甸的份量,也显示用料不俗,Furutech这家创立于1988年的专业线材公司,在产品完成度上,确实有老字号的风范。Reference III引人注目之处还不仅于此,它还是2008年TAS的年度推荐产品,全系列都得奖!

延续Pure Transmission理念

Reference III系列在设计上延续了Furutech的「Pure Transmission」理念,但什麽是「Pure Transmission」?翻译就是纯淨传导,而技术上则包括了5项重点,分别是超传导材质、非感磁材料、特殊电镀、特殊加工与Furutech α处理。前面4项技术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从材料上着手,严选用料,但最后一项Furutech α处理就比较複杂了。

Furutech α处理包括了两个处理程序,一是超低温处理,一是消磁处理,根据Furutech原厂资料显示,所有的金属元件都会经过α处理。第一阶段的超低温处理,是将金属元件放入特製的冰箱,以液态氮缓慢降温,直到摄氏-196度~-250度之间。原厂表示超低温处理可以让释放内部结晶的压力,使得金属内部分子结构更为紧密,达到提升电气传导特性。



而第二项消磁处理程序,则是使用专利的环形消磁处理(Ring Demagnetization)。Furutech表示,传统使用强力磁铁消磁,可能还有反效果,虽然金属部件大部分区域都已经消磁,但可能会有小部分反而感磁更高。Furutech的环形消磁处理则是向日本Sekiguchi公司取得授权专利,以「慢速」消磁处理,彻底消除金属元件的感磁效应。

重视细节的厂家

至于Reference III还多了两项「参考」之处,第一、所有的导体,包括电源公、母插的接点都镀铑,这镀铑表面具备高耐磨度,可经久不衰。第二、线材周围应用了特殊的 GC-303模组,吸收环境EMI产生的噪讯。这GC-303以前曾经出现在Furutech的排插,Reference III则是第一次看到应用在线身上面。



Reference III可以说的技术内容还真不少,Furutech可真是重「细节」的厂家。譬如线材焊接究竟对音质表现是好是坏,争辩颇多,因为线材本身的纯度,肯定比焊锡要高,但焊接却是确保紧密接点的方法。Furutech对此一问题也深思熟虑,在Reference III电源线使用压夹式端子,捨弃焊锡。



试听Reference III时主要搭配Lindemann 822 SACD唱盘,因为只有一条Reference III,搭讯源比对最直接。扩大机则使用Inex Innovation Pre A200与Audio Space Nova M34后级,搭配Admonitor Preference Plus、PMC GB1i与System Audio Ranger喇叭。

个性明快而紧凑

很多人觉得听线材要花时间比对,但Reference III却是一听就懂,它具备极佳线条感,是个性明快而紧凑的电源线。对于偏好厚重低频者,可能会觉得Reference III清澹了些,但对那些追求「纯粹质地」的音乐爱好者来说,Reference III可就是绝妙好线了!在搭配过程中,PMC GB1i和Reference III的加乘效果最好,低频速度感明显提升,SA Ranger和Admonitor也不错,但Admonitor原本就是澹雅声底,加上Reference III倒是更澹了,可见线材的搭配,还是要看音响系统的走向。



在声音的纯度上,Reference III确实不负其「参考级」地位。为Lindemann 822 SACD唱盘搭配Reference III,音乐背景的宁静度更棒了,连带让音场的深度、宽度都有着令人激赏的表现。举Inger Marie Gundersen的「Make This Moment」(MKS 50402)为例,「Let It Be Me」从铙钹敲打、大鼓踩踏,接着是歌声、低音贝斯与钢琴轻柔地带入,配着Reference III聆听,深邃而安静的背景,衬托出音像浮凸立体,乐器与人声的分离度很高,音乐呈现鲜活的对比,这是舒服的旋律中带有些许刺激感。

让老虎鱼的低频多了一分狠劲

高对比的音乐线条感,是Reference III相当杰出的一面,搭配了Reference III,音乐的线条显得紧凑、快速,演奏者精神抖擞地奋力演出的表情显得更为生动。对于德国老虎鱼唱片的收藏者来说,Reference III更是不可多得的好搭配,老虎鱼的录音有着非常强劲的低频量感,每每成为音响展的示范唱片,显现音响的强悍低频,但如果在控制不良的音响系统上,那低频常常是有量而无形,这时搭配Reference III就能「收敛」过多的量感,强化低频的线条。无论是Sara K.的「Live In Concert」,或是Steve Strauss的「骨头先生」,低频依然丰沛,但Reference III带来的速度感与通透感,则让老虎鱼的低频多了一分狠劲。



背景通透 速度明快  

背景通透加上速度明快,用Reference III聆听古典音乐,走的是更为理性的路线。或者说,Reference III没有模煳不清的地带,而是条理分明,毫不拖泥带水。TAS精选Telarc的「Sampler」,裡面有的是规模庞大的曲目,无论是Carl Orff的「布兰诗歌」、普罗高菲夫的「罗蜜欧与茱丽叶」、白辽士的「幻想交响曲」,Reference III呈现出非常理性走向,聆听时可以在开阔的音场中辨认交响乐团的声部配置,弦乐带着亮丽的色彩,铜管益发嘹亮,在Reference III上面,音乐的色彩是明亮的,是富有光泽的,也是条理清晰的。或者说,Reference III不是昏黄软调的性格,不对音乐额外渲染,而是忠实地呈现音乐的面貌,是很理性地分析每一个声部。

Reference III电源线的声音特质可说是走向鲜明,尤其是音乐背景的宁静度和低频的紧凑度,一听就知道。Reference III不是那种浓郁浑厚的电源线,而是清晰通透的高手,如果音响系统的中低频有溷浊不清、线条紊乱的问题,Reference III就是良药妙方了。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9-2-2009 12:04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Pass荣获TAS双料大奖-CES展出SR-1新款喇叭~~作者:林森



Pass一直是美国扩大机的代表品牌之一,主导品牌的Nelson Pass在音响界更是夙负盛名,不单是在电路设计上有独到见解,更愿意无私地公开线路,和所有发烧友分享其研究成果。2009年Pass锋头更健了,因为他们一口气获得TAS两项大奖肯定,其中XA 100.5获得「年度最佳晶体后级」,而INT-150则是「年度最佳综合扩大机」推荐。



2009 CES会场上Pass同时展示新推出的SR-1落地喇叭,美金报价25,000元。SR-1继承了Rushmore的传统,採四音路设计,而且是「四件式」喇叭!SR-1的中高音像是独立的书架型喇叭,而中低音与低音单体则安放在下方,这低音柱同时扮演脚架的功能,所以在低音的箱体顶部,设计了三点支撑的金属强化脚座,巧妙地处理震动问题。在单体部分,SR-1全部使用SEAS顶级单体,其中以29mm Hexadym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最为昂贵。SR-1与Rushmore最大不同之处,则是取消主动式设计,所以您需要后级来驱动SR-1,这款喇叭採用主动式电子分音,一般情况下需要2套后级来驱动,或更讲究地使用4路电子分音,搭配4套后级。Nelson Pass的喇叭作品相当稀少,但都强调高效率,SR-1的效率约90dB。


        在低音箱体的底部,设计了三点支撑的金属强化脚座,巧妙处理震动问题。           

Pass在2009 CES还有什麽新东西?答桉是SCPI唱头放大器,价格还没有正式底定,但CES小道消息指出大约接近4000美金。Pass以前曾经推出经典的 Aleph Ono唱头放大器,负责设计的是Pass副总裁Wayne Colburn,这部新推出的SCPI唱头放大同样出自他的手笔。SCPI拥有多组输入,对那些玩「三头六臂」的高阶LP玩家相当方便,Colburn表示,SCPI的调整功能更强,输入增益包括46dB、56dB、66dB与76dB四段可调,,阻抗对应范围也很广,包括老Ortofon的低增益唱头都可以轻鬆搭配。


                                            Pass XP-10前级扩大机。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9-2-2009 12:27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力拔山河、气吞牛斗、抽丝剥茧、丝丝入扣——Pass Labs X600.5~~~作者:林森。。。

pass Labs X.5系列是X系列的改良版。X600.5是这系列的顶级X1000.5对下的型号,每边输出600W(8Ω),单声道设计的重量级功率放大器。

X.5系列比上一代的改善包括了:功率变压器、高速整流子、交流电EMI滤波、更多并联水塘电容器、增加电源的RC滤波、精练的前线输入电路、并增加单端式的甲类放大电路,使它在低输出时,以甲类工作。这些改善,使X.5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这些都在我们以前试过的X350.5身上体验过了。

Pass Labs的这一代产品外型十分一致,所有功放无论是XA.5或X.5的高低型号,单声道或立体声,外型都是统一的:特厚的铝合金面板,配以一个透着湖水蓝光的表头显示窗,显示著输出电流的变化而非功率变化,这和大部份其他牌子的表头有着显著的分别;重型机箱和散热器,在在都给人一个力量型的印象。事实上,它又的确有源源不绝的功力,这点不容置疑。但它并没有放弃它上一代的传统厚暖之声,这是它转型之後仍然受发烧友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玲珑浮凸 立体感强

这次试听不在试音室,而是在本刊总经理钱大姐府上进行。其他器材包括:金嗓子DP-78 SACD机,Mark Levinson 326s前级,喇叭则是Verity Audio的Parsifal Ovation。X600.5是对庞大的东西,每件重150磅,放在试音室已经觉得大,放在一般家居客厅更觉其大无比。

Pass Labs我当然听过,对它的『准确』印象深刻。眼前这一对庞然大物,我只担心它究竟会使这个10尺阔的客厅能否负荷得来!我到达时,主人家一早已煲机以待。我便按CD遥控的play键,随意播一段机内CD的片段热热身。播的是Mascagni的Cavalleria Rusticana中著名的Intermezzo(碟名好像也叫Intermezzo)。我一面听,一面找CD匣,看看是谁指挥,甚么乐团,甚么版本等等,一时间却忘了我的主角是X600.5。

原来那是圣马田室乐的一张旧版管弦乐精选,X600.5实在播得好。圣马田靓绝的弦乐,浓浓的音乐感,铺陈出一个绵密的音乐空间,使我听得忘了器材,只顾找出是那一张发烧碟!而当我看到CD封面时,才知道这并不是甚么发烧碟,只是一张中价CD,而我之前在此处早己听过,但为何我竟不察觉?事实这一次出来的效果与以往很是不同,但我又不能即时说出分别。

再播小提琴独奏,Henryk Szeryng in Recital,第一首Chaconne(韦华弟)。Szeryng的琴音亮丽,音色颇为甜美,反映出X600.5的细节丰富之余,绝无恶声之弊。我仍有很『不一样』的感觉,而且比刚才更肯定。那是很立体感的,小提琴、钢琴,玲珑浮凸得似乎有点夸张,还是我仍未适应这种声音?



密度特高 不一样的体验

之後我又转去听Eva Cassidy唱Cheek to Cheek,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等等,慢慢开始习惯X600.5的声音了。我发觉X600.5播人声,歌者的形态生动立体,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的Bass厚重得来不混浊,很难得;现场感亦特别真实,而且密度十分高,使人觉得每一寸空间都『有些东西』:乐师、乐器、其他人等,场面好像在动。这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体验。

其实我一面听,一面感到场面比平常大,虽然我後来适应了,而且更感觉这是好事;但我始终有意无意不去碰那些真正的『大野』,因为我仍担心我一早提出的问题,这个空间能否负荷的问题。直至我播了一张The Weavers,Reunion at Carnegie Hall。噢!气氛好得不得了!定位更是清晰得惊人!可是,舞台是否大了一点?表演者是否近了一点?

如果我一开始就听这一张,恐怕我更要多一点时间去适应。但听了几张CD後才听它,反使我终於找到了X600.5的特别之处:能量感丰富,所以较接近真声,尤其是人声。

人声能量强 更近现场

或者你会说,每边600瓦,当然能量大啦!有甚么稀奇?但我所指的能量感,不纯粹是功率的大叫、,而是真声,尤其是人声的能量。真的人声能量感是很强的,这点我们平时可能不察觉。举一个例,我喜欢饭後小睡十五分钟;往往是开著音乐,一面听,一面很快就睡著了。纵然音乐有时很大声,也不会吵醒我。但是如果附近有人在说话,甚至远在楼下公共花园说话(我住3楼),也很容易就会使我醒过来。又或者你有没有试过,在音乐厅聚精会神地欣赏台上的人演奏时,你後面—个讨厌的家伙在细细声谈话?但无论他多细声,你一定被他骚扰到。所以对Hi Fi的人声和真人的声音,我们很容易就分辨出来。我说的人声的能量感,就是这个意思,可能不很达意,但我想否到更好的词语。

说回Weavers。当我终於搅清楚X600.5高能量感的这个特性後,继续听下去的理解就完全不一样了。 Weavers众歌手在台上的距离明显比在家里听时近了,但也分布得更阔;在我家里听是坐在大堂中至後座,现在是在第七、八行左右。不过虽然音象好像较前,但奇怪的是整个音场并不觉靠前,因为它的深度也加深了,後面传来更多乐器和回响,所以不是纯粹是把音场推前而会有压迫感。

到了这时,我才开始逐步尝试一些较庞大的作品。首先  是FIM的(Film Spectacular)里,一首<LawrenCe Of Arabia)。这首名曲我近来常听,因为它是30年前『渡我升仙』的罪魁祸首之一。它的定音鼓在今天听来可能觉得平常,但在当年经大口径喇叭播出来,却使我这小子瞠目结舌。现在再听,仍然觉得它所营造的一个神秘沙漠的气氛,是一个时代的经典。在X600.5的强劲能量带动下,这个沙漠更为浩瀚。开始时的定音鼓好像来自沙漠的边缘,音场深远得看不到尽头。而管弦乐群奏的紧密,更是壮阔得难以形容;另一首<乱世佳人>的管弦乐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觉荡气回肠了;(七侠荡寇志)里结他的清晰,管乐的雄伟更是令人难忘了。

随时爆得起不费吹灰力

再转去Telarc的(布兰之歌),这首在我家要『就住就住』的经典爆棚名盘,在这里就能尽情爆发了。合唱团的呼喊,大鼓的狂轰,令人兴奋得心也跳得大力了,使你觉得这些简直就是为X600.5度身录制。我最意外的,不是X600.5的『劲揪』,反而是斯斯文文的 Parsifal Ovation竟然一样爆得面不改容!

上次试X350.5时,我已认为它是很Rock得的功放,这次当然不会不试Dire Strait的<Calling Elvis>。哗!狂放无伦!开始时观众的喧闹声,使你感受到千千万万的人群,在一个偌大无比的场地,沸沸腾腾;然後乐队有如天地初开时一下子『爆』出来,虽然听过很多次,仍被它的气势震慑。一句说话:天崩地裂!

爆过以後,我再听闵惠芬的(江河水),这时我更感受到X600.5的细致。这SACD我听过不知多少次了,对闵大师的一举一动、那里轻,那里重,早已印在脑海中。现在再听,只是感觉到更强烈的有如面对面的真实。连那两条弦线的松紧都感觉得到,不要说未拉时那些弓毛碰到弦线的噪音,与及只有二胡才会拥有的独特忧怨音色了。

再把开始时的Intermezzo,Cheek to Cheek等再重温一次,这时更能欣赏到X600.5的能量。对听音乐的距离,每人的喜好不同,有人喜欢远,有人喜欢近。X600.5有如把你带到现场,近距离与演奏者接触;它使一切都有如加了放大镜,纤毫毕现。听Belafonte的(Matilda>,你一定是Big Spender,而不是Scholarship Section!

总结

对Pass Labs的X.5系列,我最服的是它的准确。要准,当然要包括速度、分析力等,X600。5绝对有齐这些条件。不过,若果X600.5是在试音室里试,我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因为我们在试音室己试过X350.5,而X600.5是更高一级的型号,可以估计到是甚么声效及场面了。而钱大姐府上是很标准的家居格局,本来用X350.5甚至X250.5已经游刃有余了;用到X600.5实在有点杀鸡用牛刀。不过这把牛刀却有有些意料不到的得心应手,使我能一尝在较小的聆听空间使用大功率放大器的威力。X600.5除了力量强横外,也能幼细。而它的幼细却比一般小功率的器材有所不同,就是我所说的有足够的能量感,使人感觉每种乐器和人声都更『实在』。它的高分析力提供有如抽丝剥茧般的细节,使不论人声或小提琴都能拥有丝丝人扣的感染力。而它的音色更是倾向甲类的纯厚,特别是在低声量时,一点不用担心它会粗声粗气,这只是未够班的大功率放大器的通病,对Pass Labs,放心!

最後,X600.5与X250.5或X350.5的比较,不纯是功率大小的问题,而是玩法根本大异其趣。喂!如果把X1000.5搬过来会怎样?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9-2-2009 12:35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很强大:评Pass Labs Int-150合并功放~~~作者:林森。。。

悉数2007年的流行词汇,“很好,很强大”大概能够排进前三甲。据笔者观察,这个词汇的大致来源有二,首先是有媒体报道说有某位长官去军事演习现场视察,称赞演习效果“很好很强大”,但是有好事者在其照片上发现了问题,原来该长官在说这句话时所用的望远镜连镜头盖都还没有打开,一时成为笑谈。接下来又有媒体报道说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为了适应中国国情需要,决定给游戏当中的骷髅角色加上肉,升级为僵尸,而原来游戏当中的骷髅死去时会变为几根骨头,现在则变为一个坟头。对于这种改法,玩家们有点不认账,纷纷表示不满,不过接受采访的代理商方面则表示“和谐的魔兽世界很好,很强大!”。于是这句“很好,很强大”流行开来,被套用到了方方面面的事情上。刚开始这个词汇总有点戏谑的成分,不过套用到Pass Labs Int-150合并功放身上,相信多数听过的人都会衷心的表示赞同。

设计很好

由Pass Labs所推出的X系列功放产品算得上是音响界的常青系列,不过X系列一向只走前后级分离的套路,从来没有推出过合并功放产品。Int-150乃是 Pass Labs所推出的首部合并功放产品,所以这次的Int-150上市无疑集中了相当多的目光,可谓是闪亮登场,许多人早已折服于Nelson Pass的威名,享有如此殊荣也是实至名归。之前Pass Labs还有另外一款在市场上热卖的X-150后级,不由得让人产生出一定的联想。据悉,Int-150虽然编号和X-150相同,但Int则代表了独立的系列,意指“Integrated”,所以Int-150可说是Pass Labs全新推出的合并功放系列,而非X系列的延伸,不过二者之间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据原厂的资料显示,Intl-50合并功放集成了X-150.5 后级功放上所用的先进技术,并加上了Pass Labs独家专利的“超对称平衡放大线路”(Supersymmetry)。这个线路乃根据全平衡单端纯甲类(Balanced Single-Ended Class A)意念而开发,在提高输出力与保真度的同时减少热量以及杂讯产生,能够在8欧姆负载时提供150瓦的输出功率,当阻抗减半时,Int-150的输出功率则倍增为300瓦,显然Int-150仍然是一部大电流设计取向的超级功放,可以比较轻松的应对市面上各种比较难推的喇叭。不仅如此,Int-150的频宽也相当宽,最高延伸可达100kHz水平,能够有效满足现代数字讯源的频宽要求,增益为30dB。



从外观上来看,Int-150仍然延续着Pass后级功放产品的大致风格走向,不过最为明显的是在其前面板上取消了X150.5等后级产品上标志性的LED蓝光表头设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窄条的数字显示屏,这令Int-150的外观看上去立即朴素了很多,少了一点王者的贵气,这个变动可能会让不少的 Pass拥趸感到有点失落。不过正是由于对一些非主要部分进行了精简,所以Int-150的售价方面才会有更多吸引力,想到鱼与熊掌之不可得兼的情况,多获得一些实惠应当更有诱惑力才对。Int-150的机身采用高级铝材制作,前面板的厚度更高达16mm,能够有效隔绝外部干扰。在它的前面板上还有一条凹槽,在凹槽内以排列式按扭展示,也彰显出此型号之与众不同的特点。再看一看Int-150的两侧,那被前面板遮挡住的散热片设计,正摆出一幅展翅高飞的姿态,既是极佳的装饰,又有着强大的散热效能,一瞬间便让人释然,找到原来的感觉。

由于采用超对称形式线路,所以Int-150的内部零件均是特别配对组成,亦都是超高准确度的。在Int-150内部只有2个增益级,特别采用10 对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在单端提供高功率的A类电压,因此在输出级作出适当的平衡时,回输效应亦减至最低。众所周知创办人Nelson Pass是以最简洁的线路设计为宗旨,他曾经说过要像名画家毕加索那样,简单几笔便能画出一个女人。Int-150内部的绝对精简设计,令组件之间的相互干扰减至最低,失真率和噪音水平数值远小于传统单端机。

另外,Int-150上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完全采用直流交连,因此在它的讯号信道里是找不到电容的。在火牛供电方面,Int-150亦特别采用了 “Low Noise Technology”技术,保证有纯净的电源供应之余,绝无丝毫震动。至于其内部火牛的体积,相信也足以令多数看到的人感到动容。很显然它的机身重量主要集中于此。

晶莹细致的表现力

试听时笔者以Vimak威马DT-600 CD播放机作为讯源,音箱方面搭配丹麦达尼的Helicon 400 MK2落地箱来组成全套系统。首先来欣赏一段弦乐版的《皇帝四重奏》,这是一首相当受欢迎的弦乐四重奏作品,其中的第二乐章属于稍慢板的节奏,非常舒缓,清心祛火,却有一种净化心灵的神圣,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的德国国歌当中也采用了这段旋律。只觉小提琴的声音纯朴自然,质感清晰,带给人一种简单优美的意味,琴强的共鸣内敛而实在,既不会觉得有厚重夸张之处也不会过于单薄。并且随着中提琴和大提琴的加入合奏,琴声变得更加丰满起来,在这里Int-150合并功放表现出了很好的透明度、分析力以及层次感。尤其笔者用达尼的Helicon 400 MK2落地箱搭配听了不少的功放器材,很少有能像Pass Int-150合并功放这样能够为之添上一抹淡然却让人为之动容的光泽,可谓是锦上添花。与此同时不同质感的乐器交织在一起,却不会显得纠结纷乱,定位清晰准确,感觉不到任何松散含糊之处,这也是Pass Int-150合并功放的功力所在。



接下来欣赏《极致立体声十号——辉煌》当中所收录的一段《土耳其进行曲》。《土耳其进行曲》最早是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作品之一,脍炙人口,流行非常广泛,因此也衍生出很多改编的版本。笔者之前也曾经欣赏过管弦乐的版本,相当激动人心。不过这次所听到的管乐版本无疑要柔和得多。虽然不够激烈,不够让人振奋激动,但是却带来了一种别样的优雅,当然也非常适合Pass Int-150合并功放这样精致的风格。Pass Int-150合并功放将管乐表现得颗粒晶莹,通透细致,尤其可以清晰感受到演奏者吹气的动作以及气流震动管壁的张力。而且Pass Int-150合并功放的控制力很好,所以管乐的尾音不会拉得很长,让人产生拖泥带水的嫌疑,同时也保持了一定暖融融的热情,可谓是浓淡两相宜。

另欣赏一下人声,听上一曲英文的《也许也许也许》,在这首歌里有很多的唇齿音,细碎微妙,也很考验器材的功力。Pass Int-150合并功放将歌者的轻声浅唱表现得惟妙惟肖,歌者的呼吸运气似乎都可以从中体察的到。不仅如此,Pass Int-150合并功放的结像定位也相当准确,既不会太大太含糊,也不会瘦弱单薄,成像丰满而又立体,可谓是恰到好处。

更多理性

音响器材的作用便是还原唱片录音的面貌,但是对于如何还原的问题,从生产厂商一直到终端消费者们,却是各执一词,众口难调。从一名音响评论员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真实的声音最好听,所以器材应该完全为音乐本身服务,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能够丢失音乐当中的细节,也没必要进行一些所谓的美化。说起来,Pass Int-150合并功放的风格可能更加接近于笔者所持的标准。音乐当中有极少的失真,可以从中发掘出很多的细节,但是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说它太过理性,缺乏跳跃的热情。比如欣赏DG出品,由沙汉姆演奏的小提琴曲《幽灵之舞》,对照参考用的Cary胆功放组合而言,就少了一些妖冶的气氛以及恣意挥洒的奔放。可能本身《幽灵之舞》的风格也过于强烈,换听由RCA Victor唱片出品、尤金·奥曼迪(Eugene Ormandy)指挥费城交响乐团(Philadelphia Orchestra)所演奏的《Movie love songs》当中收录一曲披头士《Yesterday》,Pass Int-150合并功放就表现出了很好的层次感以及细腻的音乐情怀。当然Pass Int-150合并功放的风格不一定能够成为大众派,发烧友们有自己的评判同样值得尊重。所以笔者要在这里提醒一声,那些喜欢较浓重或是非常清亮口味器材的发烧友们,Pass Int-150合并功放或许并不能对上你的胃口。

音场宽阔,动态醒目,控制力强

如果用来欣赏大动态大场面的音乐,笔者认为Pass Int-150合并功放就完全值得推荐。欣赏冯小刚电影《夜宴》的音乐原声大碟,第三轨上的一段鼓乐,这一段的乐曲十分震撼,能量十足,功力不足的器材恐怕要退避三舍,但是以Pass Int-150合并功放听来,却是场面雄伟壮阔,音场宽大,鼓声沉稳,强劲之处让人心跳加速,低频下潜也是相当深入,将达尼Helicon 400 MK2喇叭雄浑的内力展现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它的控制力之强悍也是相当让人赞赏。其实达尼Helicon 400 MK2喇叭本身并不好控制,对功放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以前试过几部功放低频都表现得有些发蒙,还以为喇叭本性如此,但是试过Pass Int-150合并功放以后让人印象大为改观。

作为Pass的首部合并功放产品,Int-150合并功放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不仅仅在于它的价格比分体式功放更具优势,同时也保持了Pass一贯的水准,值得好好关注。

关于SuperSymmetry超对称平衡放大线路

从音频放大器开始面世至今,许多不同的设计概念被提出来,其中影响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是负回输技术和推挽放大。负回输是一个简单便宜降低失真和拓展频宽的办法,但却会导致另一个问题:引起瞬变互调失真(TIM)。推挽放大器虽然能提高效率,但存在交越失真,使低电平时声音无法得到改善。

Nelson Pass认为尽量避免深度负回输,只采用局部回输和尽可能简单的线路设计是他努力的方向。1993年,Nelson Pass在顺手画出的简单线路图中构思出日后获得专利的超对称线路。一般的对称放大器利用两组完全相同的电路,因为每边的噪音、失真相同,互相抵消而达致理想的输出;Supersymmetry则更进一步,寻求在两边线路达致零失真,而非完全倚靠它们间的互相抵消,所以理论上失真更低。这种技术讲求零件的配对,并应用于一个平衡输出的模式,完全体现了A类单端和平衡放大的概念,充份发挥了共模抑制的能力。

和非平衡式接驳的单个放大器相比,超对称平衡式放大器能将失真和噪音进一步降低 100倍之多。Pass Labs成功地把它应用于大功率电路中,并在1994年为它取得了专利,至今超过十年,技术已经掌握得十分成熟了,形成了Pass Labs产品的一个特点,也做就了它一个独特的声音取向。

引用发明家Nelson Pass的话:SuperSymmetry以简单的线路组合实现美妙音乐的回放,最高品质的声音和一条简单的增益线路,SuperSymmetry给予我们出色的音质表现。

Pass的专利SuperSymmetry(超对称平衡放大)电路的放大器听起来比其它同级的Hi-End放大器更为有质感,高低频延伸更好,而且 SuperSymmetry线路最为厉害的地方就是噪声十分的低,听音乐时背景特别的安静。而且根据了解SuperSymmetry电路需要组件的质量非常高,所以Pass Labs的放大器质量非常好、故障率非常低,生产了如此长时间基本没有出现过回厂维修的,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9-2-2009 12:55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0 收起 理由
kenlabs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K~别在烦。。。我建议你升級。。考虑上这條~~~新的Telos Reference 簽名版電源線,线中性平衡~容易搭配~人聲的味道很有感情。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19-2-2009 03:5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2# kk6868 的帖子

等我换了amp和cd机才考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K 你的CD 机 好像已经算是不错了 如果要上 要去什么?! 你的是CEC的 什么号?! 我迟点也会考虑换CDP 或许到时候可以接收你的 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09: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CEC TL-51XR。。。好料喔。







[ 本帖最后由 long2292 于 19-2-2009 10: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像是 非常出名的 尤其是 转盘部分 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2-2009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快点买一架来试试。再让我们知道它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2-2009 1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2292~听说你上了Telos喇叭线~~~恭喜~现在你的系统又提升和進步了。。
说下用后音质比之前会改善多少?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20-2-2009 02:0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09 0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01)。。。全世界最好的數位訊源~~~Meridian Signature 808.2。文&#8231;賴英智



在2008年CES大展上,英國Meridian的老闆BobSturd宣布了旗艦CD唱盤808升級為808.2,Meridian直接打出「全世界最好的數位訊源」訴求!BobSturt說Signature Reference 808是Meridian有史以來最棒的CD唱盤,不過808.2再一次改寫「最好」的紀錄!

雖然是.2的型號小改款,但Bob表示幾乎全部重新設計過了。Signature808.2主要是改善了時鐘校正與緩衝讀取系統,進一步降低時基誤差Jitter與CD讀取時產生的音染,到達幾乎連儀器都無法測量的境界。內建的數位昇頻為24Bit/176.4kHz,DSP院算精確度則為48bit,數類轉換器則選用新的Delta-Sigma晶片,類比放大線路也同步進行修改升級。新版808.2也提供兩個版本,標準版808.2可輸出88.2kHz的數位訊號,透過新的RJ45-Base數位界面,直接用CAT5乙太網路線與MeridianDSP喇叭或數位前級、控制系統離接,徹底發揮全套Meridian的獨門功夫,讓808.2不僅是一部CD唱盤,也可擔任前級的功能,由此可見Meridian對其數位線路的自信。

與奢侈品牌結合

先不管SignatureReference808.2是否為「全世界最好的數位訊源」,因為他的售價也不便宜,個人更有興趣的其實是Meridian早前推出的F80音響系統,它才是普通老百姓最容易親近的Meridian產品。F80推出後,連流行雜誌與精品雜誌都爭相報導,Vogue雜誌將F80評為「最想要擁有的產品」,Harper’sBazaar則推崇F80為「英國最佳產品」。F80的魅力來源之一是法拉利授權的駿馬標誌,與紅、黃、銀、白、黑等五種特殊招牌色彩。要知道這匹駿馬商標不是有錢就買得到,必需產品擁有獨特風格,足以彰顯法拉利精神,才能向義大利人爭取到授權。

Meridian將F80定位為「可移動的家庭娛樂系統」,BobStuart表示他們從法拉利的研發團隊獲得許多技術與經驗,包括材料與F80的圓弧造型,都和抑制箱體諧振有關,而不是為了美觀。嬌小玲瓏的F80卻藏著Meridian最先進的音響技術,不但有DVD、DAB數位廣播接收、MO3與WMA播放功能,連iPod連接也沒問題。80瓦的內建功率加上2.1設計,巧妙把超低音塞到背面,所以重播音樂的規模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在F80上面甚至還裝有數位輸出與輸入端子,讓它成為完整的數位解碼中心。


取得法拉利授權開發的F80外型耀眼美觀,但只是Meridian邁向奢侈品牌結盟的第一步。

花費鉅資取得法拉利授權開發F80,只是Meridian邁向奢侈品牌結盟的第一步,耀眼的烤漆處理、漂亮的弧形線條、前腳抬起的駿馬標誌都僅是表象,最重要的是Meridian維持了一貫的高標準聲音要求。由於F80要在小巧的機箱塞入眾多元件與2.1聲道單體,法拉利提供了數十年賽車開發的避震與車體結構經驗,對於F80最終的優異聲音性能有很大的貢獻。

過去一直以高科技形象自豪的Meridian,向奢侈品牌邁出的第二步是引入盧森堡投資公司Muse Investment Group的資金,全面向Hi-End市場發力。Muse集團是由電影製片人ArnonMilchan號召組成的投資公司,他們認為Meridian具有很好的「明星相」,可以用奢侈品的概念打造成音響中的法拉利。

我們發現,奢侈品行業已經逐漸走出象牙塔,百推傳統中封閉的運作模式束縛,不斷創新,對資本敞開大門,並從其他行業的成功運作經驗吸取養分。上市繼80年代以來,LVMH(旗下有LV、Fendi、Hennessy…)、歷峰Richemont(旗下有Cartier、Van Cleep &Arpels)、巴黎春天PPR(Gucci是旗下最大品牌)、Swatch(旗下有Piega、Omega)等四大奢侈集團通過上市、收購等資本運作手段,走上了集團化經營的道路。近年來奢侈品公司不斷顛覆傳統,進行了前所務有的創新與改革,大型集團公司能在廣告及營銷上更多地投資,為旗下公司提供最新科技,以及雇用最優秀的設計師和管理人員,成長也就越來越快。

仍是高科技內涵

買名牌包看設計、看材料、看作工;買音響卻是要看內涵、聽聲音,Meridian走向奢侈品牌的路上,仍堅持聲音第一的原則。當CD剛問世時,他們先是購買Philips CD-100來修改,推出MeridianMCD唱盤,它可以說是第一部聲音能被接受的數位訊源,從此Meridian就成為英國數位科技的先驅者。1986年Meridian推出最早的分體式CD唱盤MCD Pro,隨著200系列推出第一部真正具有Hi-End聲音表現的Meridian207,之後的206、208、203解碼器、200 CD轉盤,都獲得極高的評價。

1993年Meridian推出500系列產品,包括563解碼器、508以及602轉盤,又為Meridian贏得無數獎項。幾年前DVD-Audio所用的MLP無損失壓縮格式,也是由Meridian所發明,這進一步確定了Meridian在數位音響科技的地位。



旗艦800系列與一般的音響器材十分不同,它的構造有點像一台電腦,以插卡模組方式,按使用者不同的需要,在購買時加入不同的設備,所以價格會有所變化。808是Meridian第一部推出的MCD誕生20週年之際所推出的紀念型號,Meridian兩位創始人Bob Stuart與AllenBoothroyd在每一部808的面板活門親筆簽名以示隆重,所以808官方型號為Signature ReferenceCD唱盤,原廠的資料顯示808設計上有幾項特點:

●特選DVD-ROM光碟機配合多次數位緩衝重檢系統,訊號修正復原率高達百倍。
●為消除數位失真,採用三重FIFO高速高容量RAM緩衝記憶系統,已達到最低Jitter,從而取得最佳高頻通透杜、立體聲準確度和穩定度。以外還使用新設計的高穩定時鐘來進一步降低Jitter。
●以48 bit DSP處理器進行昇頻運算,把16bit/44.1kHz訊號提升至24bit/176.4kHz。
●24 Bit解碼晶片同樣以4倍超取樣工作,防止轉換過程再引入失真,效果比單靠昇頻到192kHz更好。
●每個獨立式電路都有專用供電線路,徹底隔離互相干擾。
●全機都採用精選的發燒組件,6層PCB電路板進一步降低噪訊與失真。
●發燒級類比輸出線路,可設定為固定音量或可變輸出。
●數位輸出提供24 bit/88.2kHz昇頻訊號,並支援MHR界面連接Meridian數位主動喇叭。

[ 本帖最后由 kk6868 于 20-2-2009 02:4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0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在煲中 。。。现在刚中死穴,声音受不了 。煲好了再讲。kk6868看来还是你的G7比较好哦。几时进Siltech的Ruby Mountain II Power Cord来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09 0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義大利chario 落地式喇叭PEGASUS器材評論~ 源自於義大利的豐美與熱情 !!


義大利chario落地式喇叭~PEGASUE~ 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Pegasus隸屬於chario旗下的Constellation星座系列,是這個系列的二當家。這個系列的喇叭除了一律以星座命名之外,還有另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一律採用了低音反射孔向下的設計,其中三款落地喇叭,甚至連低音單體也設置在喇叭底部向下發聲,喇叭則架高固定在一塊底座之上。這種設計有什麼好處?第一,將低音反射孔移到喇叭底部,可以讓喇叭更能貼近背牆擺放,也更輕易的融入空間之中;第二,將喇叭架高,可以固定低頻的反射距離與反射材質,不致於因為空間不同而改變重播特性。這兩點設計顯然都有助於降低空間對喇叭重播的干擾。

焦點:高音單體振膜面積特大,中高音以上音質密度高、能量感強。中頻不刻意凸顯,而是以均衡的量感與中性的音質音色呈現。

議:
擴大機宜搭配個性明朗活潑,速度快,控制力強者,方能發揮Pegasus的低頻實力,呈現音樂重播的活生感。喇叭擺位對低頻表現影響顯著,建議從左右喇叭距離toe-in角度下手調整。


外觀:
Pegasus 的側板為胡桃原木,音箱內層則由MDF構成,內部高、中音單體箱室有獨立密閉式隔間,下半截箱室則供應位於底板的低音單體使用,反
射孔同樣位於底板。

背板:
喇叭端子採單線接法,設置於中音單體後方,而非靠近底板處。外觀上雖然較難隱藏喇叭線,但是卻能縮短喇叭內部接線的距離,有助於提升音質表現。


單體:
這只
T38 WaveGuide高音單體的振膜直徑有
38mm,面積之大為動圈高音單體中所罕見,前障板配有類似短號角的導波器,磁鐵總成的體積也比一般高
音單體更為巨大。

Pegasus
充滿朝氣、鮮美活潑,同時又飽滿紮實的聲底,讓我想起了義大利披薩上常見的橄欖。我知道許多人不愛這味,那是因為我們吃到的大多是超級市場
裡賣的罐裝橄欖。

Pegasus
則不相同,它像是最新鮮的橄欖,初嚐清新帶勁、提神醒腦,再品味則飽滿馥郁,讓人心神富足,回味再三。只要你嚐過,也會愛上這滋味。


chario Pegasus
的做工是相當精緻的,它那漂亮的外觀,讓家人朋友看到時都禁不住要輕撫一番;而音質表現上,更是能抓住喜歡音樂者的心。有著進口家具的高級質感,又能發出感動人心的美妙音樂,這對喇叭的整體完成度,是值得為它打上一個漂亮成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10-2025 06:05 PM , Processed in 0.357929 second(s), 3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