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aimon

年輕耶穌印度流浪 好萊塢將拍電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9-2013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哥 发表于 29-9-2013 12:54 AM
哪里懂后天变牧师去

她以前是佛教大学的老师,如今她已经成为了牧师。

以前靠盲目的 “定力”,后来她遇到了基督的真理,回到自己真正属灵的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9-2013 08: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9-9-2013 07:58 AM
她以前是佛教大学的老师,如今她已经成为了牧师。

以前靠盲目的 “定力”,后来她遇到了基督的真理,回 ...

她走火入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9: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9-9-2013 07:58 AM
她以前是佛教大学的老师,如今她已经成为了牧师。

以前靠盲目的 “定力”,后来她遇到了基督的真理,回 ...

我乱说的。。。这样都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手吧孩子~~观察了你几个贴,感觉你对自己的宗教都不太理解....与其有时间去盲目(研究)他人的宗教.......不如拿这些闲空时间修自己的心...减少自己的贪嗔痴。。。。
耶稣基督有他的殊胜功德,我们应该随喜他的功德...应以恭敬心看待...而不是开这种帖.....佛陀没有教导我们这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为哥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aychan14 发表于 29-9-2013 11:31 AM
放手吧孩子~~观察了你几个贴,感觉你对自己的宗教都不太理解....与其有时间去盲目(研究)他人的宗教...... ...

佛陀太仁慈了,所以才会一直的被他教在头顶上拉屎,,个人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教,最终自己反而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请看看佛教的发祥地印度吧!人数还不如后来才传入的伊斯兰和基督教教,真是可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9-9-2013 07:58 AM
她以前是佛教大学的老师,如今她已经成为了牧师。

以前靠盲目的 “定力”,后来她遇到了基督的真理,回 ...

错!这位前尼姑今牧师的所谓“定力”根本不是啥基督啥耶稣,而是在于“欲”。俗称墙头草  六根不清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9-2013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雏 发表于 29-9-2013 01:46 PM
佛陀太仁慈了,所以才会一直的被他教在头顶上拉屎,,个人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 ...

佛陀是教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耶穌是教人回天父的家,回到天父的儿子身份。

彼此各走各路,殊途不同归,

这位网友的情绪有需要放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9-9-2013 02:36 PM
佛陀是教人明白做人的道理;耶穌是教人回天父的家,回到天父的儿子身份。

彼此各走各路,殊途不同归, ...

人类只不过是耶和华的奴仆,什么回到天父的家?灵魂去到天堂当奴仆吗?谢了!上帝爱的是你,你去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9-2013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雏 发表于 29-9-2013 02:44 PM
人类只不过是耶和华的奴仆,什么回到天父的家?灵魂去到天堂当奴仆吗?谢了!上帝爱的是你,你去就好了。 ...

如果你的儿子问你,主仆与父子之间有什么不同?该如何回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9-9-2013 03:30 PM
如果你的儿子问你,主仆与父子之间有什么不同?该如何回答?

回奴仆;天渊之别。这点可以来问我家的印佣,他是当事人,可以清楚明白的告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雏 发表于 29-9-2013 01:46 PM
佛陀太仁慈了,所以才会一直的被他教在头顶上拉屎,,个人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 ...

孩子啊~正如你所说你敢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教,最终自己反而会遭受到灭顶之灾。这些事情佛陀早在涅磐前就向弟子们授记了~正因如此佛陀才说过现在正是末法时代...不是凭你一人的能力所能更改事实...看过佛陀的故事吧???其中有一段是说《琉璃王灭释迦族》~因果不虚,现代佛教徒被人杀害,被人毁谤,辱骂~这些皆是业报~出家人是不能逃避业报的....
《琉璃王灭释迦族》这段故事中,琉璃王因年少受释迦族所辱~发誓歼灭释迦族~~佛陀知道有这么一天~劝阻了琉璃王3次~~最后佛陀也不再劝阻,深知这是宿世业报...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见状便问佛陀~佛陀说明了,即使广大神通亦不能挽救释迦族的浩劫...目犍连尊者不忍...用神通将释迦族其中5千人收到钵子,放到虚空之上~~~琉璃王得逞后,目犍连尊者将钵子拿下来~可惜,钵子内的5千人都变成一滩血水~无一幸免~而佛陀也因无数劫前随喜他人杀戒而得头痛三天三夜的业报~关于这故事的缘起,请你自行google search~
凡事都有因果~你既然信佛就请相信因果~并且自己努力行善才是~而你现在这种举动正是违背佛陀的教导~所以孩子啊~放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雏 发表于 29-9-2013 01:46 PM
佛陀太仁慈了,所以才会一直的被他教在头顶上拉屎,,个人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 ...

不用担心,欧美的人现在都不相信基督教了,这个是一个大环境的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aychan14 发表于 29-9-2013 03:55 PM
孩子啊~正如你所说你敢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教,最终自己反而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

您说的对。虽然知道是因果,佛都要劝三次。所以,对走火入魔的言论,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然会变成宿命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雏 发表于 29-9-2013 03:38 PM
回奴仆;天渊之别。这点可以来问我家的印佣,他是当事人,可以清楚明白的告诉你!

你说的不错,
请你看看耶稣对门徒说的一段话,思考天父怎样为祂的儿女预先预备和看顾:

马太福音6:26-34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他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他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很多时候是因为不了解而产生对天父上帝的误会。人如果先心平气和地看上帝,你会发现另一个天地。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29-9-2013 05:11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13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住相 发表于 29-9-2013 04:43 PM
您说的对。虽然知道是因果,佛都要劝三次。所以,对走火入魔的言论,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不然会变成宿 ...

不是的~~我们不能因外缘而影响自己的修为~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皆是空像....所以,应该完全放下,即使被杀害....

当然,我以上的说法只是出家众的立场~在家的佛教徒还是得面对的~~只是在面对这些言论时,保持正念....让事情尽量以善法化解~

对走火入魔的言论,我没资格批评你们该如何对待~~毕竟因是他所种,恶果还需他自受....只是希望得饶人处且饶人~~因为这种人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烦不完的~~随便shoot两句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13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29-9-2013 05:04 PM
你说的不错,请你看看耶稣对门徒说的一段话,思考天父怎样为祂的儿女预先预备和看顾:
马太福音6:26-34 ...

我喜欢这段经文。。。

可是看不出你为何如此回应凤雏。。。
可能是我愚钝,
慧根不够。。。 本帖最后由 kkyong85 于 30-9-2013 10:3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9-2013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雏 发表于 29-9-2013 01:46 PM
佛陀太仁慈了,所以才会一直的被他教在头顶上拉屎,,个人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 ...

印度佛教走向衰落,只怪自己不断向印度教靠拢,最后失去了佛教特殊之处。
伊斯兰大军一来,当然灭了。

看看比佛教历史悠久的Jainism,当年是佛陀批评得很厉害的一个宗教,甚至以他的教主的名字作为三恶道的代表。
可是Jainism在印度最终还是幸存下来,而且历史比佛教等其他印度本土宗教“干净”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13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凤雏 发表于 29-9-2013 01:46 PM
佛陀太仁慈了,所以才会一直的被他教在头顶上拉屎,,个人大胆预言如果佛教在以这种宽容的心态对其他的宗 ...

论「仁慈」,

耶稣对门徒说:『要爱你的邻舍,也要爱你的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13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owY 发表于 27-9-2013 08:12 AM
不是清朝啦,那个是含国古装

其实也有大唐和大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13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海经》記載耶穌是中國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0221d0100ga33.html
 1:颛顼出生地点和耶稣一致。
  宫教授说,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的原型,乃是“五帝”中顺序排第二的颛顼,他是轩辕黄帝之孙,少昊之侄儿,其父是“降居弱水”的昌意。
  史书说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为女枢,……生帝(指颛顼)于若水”。宫玉海说,根据专家研究,“若水”即为“西方之水”。由此可见颛顼生于西方。后来他的领地封在扶余,为高阳之国,方圆三百里。这和基督教所称耶稣生于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是一致或至少相似的。
  2:语言学方面的证据。
  宫教授说,语言是考古的活化石。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看,颛顼和耶稣其实是同一个名字。
  一方面,根据古汉语中“四通”之法,“颛顼”又读作“瑞须”;而“书”、“稣”也读作“须”;所以“颛顼”又可读作“瑞稣”。另一方面,“耶稣”在古希腊文中为Jesous,翻译成汉语为“约书亚”。从古代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古希腊语中的“约书亚”(耶稣)其实就是颛顼。
  3:犹太人根在中国西北。
  据宫教授研究,不仅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中华文化同宗同源,而且犹太人本身就是从中国迁走的,犹太文化因此上和中华文化也是相通的,可称“近亲”。西方的世界史专家也认为犹太民族是东方民族,他们经过几个世纪的西迁,于前11世纪从两河流域迁到中东,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犹太国”,但该民族在此之前来源不祥,但承认他们是东方民族。
  宫教授研究发现,犹太人的起源在中国,应在中国寻根。他们是炎帝神农氏之后,姜姓,封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一带),所以号“有邰氏”(“犹太”即是“有邰”)。其地应在今河南偃师一带。那一带,也是帝喾时的首都,称为亳(bo)”。公元前26世纪,尧执政时,舜又把“有邰氏”封到“来 ”(陕西武功一带)。这可能是犹太人又自称“西伯来”(即“西亳来 ”)人的原因吧?
  这一家族于公元前15至14世纪(夏代)开始西迁,经过几个世纪,于公元前11世纪达到中东。这和世界史上所记载的犹太民族西迁在时间上也基本吻合。
  4:颛顼死而复活与耶稣复活故事一致。
  宫教授说,“死而复活”的事情,颛顼与耶稣身上都曾发生过。而据考证,在世界历史上,“死而复活”的著名人物只有颛顼;宗教史上也只有耶稣一人。这难道仅仅是一种巧合么?《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这样记载:“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稣。”
  宫教授解释说,“风道北来”是说传教者从北方而来(当指颛顼)。“天乃大水泉”,“天”即“天方”,指西方。上古时中国人的方位称呼是:西方为“天方”(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天方夜谭》里的天方,即是西方),东方为“人方”;北方为“鬼方”;南方为“兽方”。
  “泉”指源泉。这两句话说的正是《圣经》中所说的大洪水的故事,是说洪水是从西方发源的。“蛇乃化为鱼”,是指当地居民由蛇图腾转化为美人鱼图腾。“鱼妇”按古音与“以埽”相通,“以埽”即以色列;“鱼妇”也可以看成是美人鱼。我国长江中就有“美人鱼”而美人鱼图腾是波兰人(即古籍中的“亳人”)的图腾,犹太人也来自于“亳”,所以很可能也是以美人鱼为图腾的。这句话是说犹太人从东方西迁之后,统一为以色列国,并由蛇图腾转变为美人鱼图腾。最后一句则指颛顼“死而复活”无疑。宫教授说,《大荒西经》记载的地点在现今中国西部更远的地方。
  这一段话语言虽简练,但所记述的内容明显是西方也就是中东地区的一段历史。因为“颛顼复活”应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宗教课题,所以很可能当时就已成为人们庆祝的一个盛大节日──复活节。对如此重大的事件,作为上古博物志的《山海经》一书有所记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基督教中的“复活节”则很可能是以此为蓝本。
  如果宫教授的观点成立,那么,前段时间人们关于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的争论就毫无意义了。如果耶酥是咱中国人,那圣诞节就应该是咱中国的节日,我们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去纪念这位圣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dupont379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10-2025 12:39 PM , Processed in 0.15963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