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非‧歡迎曼德拉回家 (南非)“馬迪巴”——一個改寫了南非歷史的東開普(Eastern Cape)放牛男孩,如今回到了童年老家,而且可能再也不離開了。
這名已年逾九十的前總統暨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曼德拉(Nelson Mandela),自1920年代年少時期離家終成為全球風雲人物後,現今終於回歸到他所熱愛的家鄉庫努(Qunu)。 45歲的村民金思爾.加馬庫魯(Zimsile Gamakulu)是“馬迪巴”的族人,對於曼德拉這位舉世聞名的“鄰居”,他說:“當你看到旗子升起,你就知道他在那兒。” 這面官方旗幟在一片大草原上迎風飄揚,附近零零散散分佈著一些農莊,不遠處有動物在低頭吃草。看起來,這名年老的一國之首打算在此終老。 曼德拉的同鄉認為,曼德拉回到與舊時住家僅隔一條忙碌公路的戒備森嚴宅院乃明智且長久之舉。去年1月,曼德拉病危的消息讓整個國家陷入了驚慌。 帶領記者到曼德拉紀念館追溯其事跡的加馬庫魯說:“我猜想他將會永久留在此地,因為這已經是他要求搬回來後,連續第4個月住在這裡。” 他又說:“傳統上,都是不能背棄你的自己人。你必須回到你的家鄉,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落葉歸根。” “這其實是大家所預見的事,如果他繼續留在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我們反而會覺得奇怪。” 曼德拉出生於姆維佐村(Mvezo)附近,年幼時隨家人遷到庫努。這裡有他所喜愛的廣闊草原及大自然景色,當然還少不了孩童時期的打鬥嬉鬧、擠牛奶現飲、石坡滑行等趣事。 “很高興他回來了!” 東開普省到處都是失業人士,幸而現在它已有水電供應和瓦屋。然而,這裡的生活還是一樣艱辛,人們必須靠自己耕作食物,商店也只售賣簡單物品,而且這裡只有黃泥路。 這裡與他豪華的約翰內斯堡住家簡直是天淵之別,不過據村民們指出,“塔塔.馬迪巴”(Tata Madiba)或Tatamkhuli(科薩語指父親或爺爺),可是完全沒有離開這個鄉區靜養地的意思。 在當地一所社區中心工作的29歲童比.童迪尼(Ntombi Ntondini)說:“有傳言說如果有人提及約翰內斯堡,他就會說‘不’。” 她表示:“他說他並不想回去,他要在此終老。” 曼德拉自2010年7月開始就沒有公開露面,除此之外,他也甚少離開他那兩間充滿綠蔭的房子,其中一間是仿造他當年囚房所建的。 “現在他已經很老、很老了,再也沒有精力到處走。”據童迪尼說,曼德拉在村裡很受敬愛。 “他是南非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我們對一個窮鄉能夠誕生出一位像他這樣的偉人而感到無比驕傲。” 這個由18個住戶組成的村莊,並沒有像其他地方一樣兜售印有曼德拉形象的昂貴紀念品,不過,為了紀念他的豐功偉績,這裡還是建有一座以他命名的紀念館。 紀念館的擁有人潘瓦納(Khwezi Mpumlwana)說:“這個紀念館真的與眾不同及具有啟發性。” 他補充:“所有跡象都表明他回來了。他常說庫努是他的家。他在這也住了一段蠻長的時間,我相信他將會長留於此。” 雖然曼德拉仍會接待訪客,但他鮮少會出現在這個他小時候曾到處蹓躂的小山丘。 然而,62歲的約華(Ntobeko Yozwa)還是希望曼德拉能參與當地的聚會,他說:“我們並不是因為他是個名人而歡迎他,我們當他是我們的鄰居。” “由於戒備森嚴,我們很難看見他。雖然我們不能輕易探視他,但我們還是為他選擇留在這裡而感到開心。就算他生病了,我們還是為他在家了而感到開心。”(原文:法新社) 英文版:Mandela home 'for good' in South Afr​​ican village
你知道嗎? 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1918年7月18日出生於南非東開普省特蘭斯凱(Transkei)一個部落酋長家庭。他擁有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法學學士學位,1952年至1956年曾在約翰內斯堡當開業律師。曼德拉自幼性格剛強,崇敬民族英雄。他是家中長子因而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毅然走上追求民族解放的道路。曼德拉1944年參加主張非暴力鬥爭的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大),1952年先後任非國大執委、全國副主席。同年年底,他成功組織並領導“蔑視不公正法令運動”,贏得全體黑人的尊敬。為此,南非當局曾兩次發出不准他參加公眾集會的禁令。1961年,曼德拉領導罷工運動,抗議和抵制白人種族主義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國”;此後轉入地下武裝鬥爭,被任命為非國大領導的軍事組織“民族之矛”總司令。1962年8月,曼德拉被捕入獄,當時他年僅43歲,南非政府以“煽動”罪和“非法越境”罪判他5年監禁。1964年6月,他又被控犯有“企圖以暴力推翻政府”,改判無期徒刑。曼德拉在獄中長達27年間備受迫害和折磨,但未改變其反對種族主義、建立一個平等自由新南非的堅強信念。1990年2月11日,南非當局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被迫宣佈無條件釋放曼德拉。1991年7月曼德拉就任非國大主席,1994年5月在大選中獲勝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1997年12月,曼德拉辭去非國大主席一職,1999年6月​​正式卸任總統職。之後曼德拉仍為在世界和平和人類尊嚴努力。他大力興辦學校,為南非防治愛滋病投入大量精力。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曼德拉“烏弗埃-博瓦尼爭取和平獎”(Houphouët-Boigny Peace Prize)。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和平獎。2009年11月10日,第64屆聯大通過決議,自2010年起,將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為“曼德拉國際日”,以表彰他為和平與自由做出的貢獻。(新華社)中英對照:‧東開普省:Eastern Cape
‧庫努:Qunu
‧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科薩語:Xhosa
‧宅地/農莊:homestead
‧紀念品:keepsake |
http://www.mediachinese.com/node/46091
年邁的曼德拉回歸到了曾渡過年少歲月的庫努,或許就在此渡過晚年。(圖:法新社)
年邁的曼德拉回歸到了曾渡過年少歲月的庫努,或許就在此渡過晚年。(圖:法新社)
曼德拉年幼時曾來做禮拜的教堂。(圖:法新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