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ldy

从杭州到广州【这一次的旅程已告一段落,而另一趟的出走正要开始】-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2-2-2009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定土楼 – 最美塔下村

美丽的塔下村,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妳几眼。
美丽的塔下村,使我有一股冲动,赶快的往更高的点,俯看妳的美。
虽然我想设法的为妳停留一个晚上,但还是没能如愿。
不过能看妳几眼和感受到妳的美,我已满足了。


塔下村简介
位于南靖县书洋镇,整个村落处在一个青山环绕的谷地里,一条长约1公里的清澈小溪穿村而过,每隔百米左右便有一座石孔桥将山脚、溪边土楼民居联为一体,土楼人家在小桥流水、层层稻田、片片果园、茶园的环绕下,因此被人们称为“闽南周庄”。


塔下村是一个客家人的村落,全村姓张,早年不少人“下南洋”,主要目的地是泰国和缅甸。事业有成后,回乡铺路搭桥,光耀门楣,因此不大的塔下村却有5座形态各异的桥。土楼的年龄由几百到几十年,以不同建筑风格静静的屹立着,土墙、黑瓦、红对联在夕阳斜照下散发着迷离的色彩。


塔下还有一处奇观,这就是张氏祖祠的德远堂,面前一口池塘边耸立着二十一根石旗杆,如一片石林,这是表彰科举登科的族人,文科顶端是笔,武科顶端便是刀戟。如此密集的石旗杆,在闽西南土楼乡村首推塔下,由此可见塔下人杰地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2-2009 09: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9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一句话:"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2009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onely_wolf 于 12-2-2009 10:04 AM 发表
还是一句话:"漂亮!"


塔下村真的很漂亮,原本要住在塔下村的,因为从洪坑往塔下村的路段正在修路,要从另外一个方向进去,就显得很远了,交通费又不便宜,所以只好呆在交通比较方便的洪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9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圆圆的房子好像曾被美国卫星照下后
认为是中国的导弹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2-2009 10: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更上一层楼 于 12-2-2009 09:21 PM 发表
这个圆圆的房子好像曾被美国卫星照下后
认为是中国的导弹基地


是的, 但这个可信度有多大呢!
就留给大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3-2-2009 10: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定土楼东倒西歪VS四菜一汤】

东倒西歪裕昌楼

东倒西歪裕昌楼是南靖县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建于元末明初(约1368年),为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建造,故把整座楼分为间数不等的五大卦,每卦设一部楼梯,每个家族各居一卦。楼为5层结构,每层有54间大小相同的斧状房间,底层为厨房,家家厨房有一口深1米、宽0.5米的水井,井水清净甘甜,拿起瓢子伸手即可打水。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圆形祖堂,祖堂前面天井用卵石铺成大圆圈,等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这座土楼建成后不久,楼内回廊木柱便开始从左向右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几百年风雨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至今依然如故,有惊无险.



裕昌楼的外观





歪歪斜斜的木柱,就是这栋土楼的特别之处.




[ 本帖最后由 eldy 于 13-2-2009 10:2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2-2009 10: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楼外的景色 I


土楼外的景色 I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2-2009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

當地人是這樣稱呼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湯」,外型就像一碗湯在中間,旁邊有四盤菜。田螺坑土群位於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鎮上板村,主要由一座方、三座樓、一座橢圓組成,分別是步雲、和昌、振昌、瑞雲與文昌

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又像是一支气势磅礴的五重奏交响曲,在青山秀水间激越地奏响。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而下。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田螺坑景观魔术般地不断变幻,圆楼时而在前时而退后,方楼时而隐蔽时而暴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2009 10: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启楼 <<土楼之王>>
高头乡的高北土楼群是“福建土楼”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之一,是永定土楼的代表之一。景区里有“圆楼之王”美誉的承启楼,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光。
承启楼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启楼直径73米,走廊周长229.34米,全楼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层,高16.4米,每层设72个房间;第二圈二层,每层设40个房间;第三圈为单层,设32个房间,中心为祖堂,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全楼住着60余户,400余人。










[ 本帖最后由 eldy 于 16-2-2009 10:1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2-2009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ldy 于 13-2-2009 10:21 AM 发表




http://i130.photobucket.com/albums/p275/li ...

很喜欢这一系列照片,很喜欢Eldy 兄对光和影的掌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2-2009 0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ldy 于 12-2-2009 08:42 AM 发表


我们並没有去看这栋振成樓,
很喜欢最后一张水车的照片.

你只去了振成樓?
振成樓应该就在洪坑民俗村之内吧?
我们没有进去, 虽然我们就住在以振成樓为邻的土楼里!


是的,時間不夠,我只去了振成樓,振成樓位於湖坑鄉洪坑村,號稱土樓王子,有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eldy兄沒到振成樓,就看看小弟用傻瓜機拍的振成樓吧。。。




振成樓按《易經》中八卦圖設計,分內外兩圈,形成樓中有樓、樓外有樓的格局,甚為奇特、壯觀。


原來客家人也拜媽祖的


最吸引我的還是樓外的這座水車






還可以使用的土井


還看到中國絕藝王表演手腳吹奏絕技


道地的客家妹,大方任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08: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nfield 于 16-2-2009 11:48 AM 发表

很喜欢这一系列照片,很喜欢Eldy 兄对光和影的掌握!


谢谢 anfield 再次的来坐坐。
其实光和影的拍摄,我还是个初学者,说到掌握,哈哈,还没学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l7407 于 17-2-2009 02:26 AM 发表


是的,時間不夠,我只去了振成樓,振成樓位於湖坑鄉洪坑村,號稱土樓王子,有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eldy兄沒到振成樓,就看看小弟用傻瓜機拍的振成樓吧。。。


谢谢pl7407 分享的振成樓这一序列的照片, 很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定土楼丰收的季节,分享我的喜悦

自小生长在务农的家庭里,对农作物丰收的喜悦特别有感触。
虽然双亲已不在,我也离开了家乡好几年。
但每每看着绿油油的菜田,黄澄澄的稻谷,那份感觉还是依旧。
这次土楼之行,刚好赶上了丰收的季节,是我都没料到的,
和大家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08: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2-2009 08: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2-2009 0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4# eldy 的帖子

你的照片才是漂亮,把土樓拍得很有吸引力
是了,你拍的柿子都紅紅的,是剛要擺出來晒的嗎?和我看的大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09: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l7407 于 18-2-2009 02:42 AM 发表
你的照片才是漂亮,把土樓拍得很有吸引力
是了,你拍的柿子都紅紅的,是剛要擺出來晒的嗎?和我看的大不同


对的,都是剛擺出來晒的。起初我並没有注意到,还好最后一分钟,往小巷里跑,不然就走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2-2009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定市–无所事事,沿着河岸走】

洪坑中巴到永定市,RMB121个小时左右。

午饭过后,我们就搭巴士到永定市,永定市並不大,就连火车站,也不是全天候开放,所以要买火车票,也要看好时间。不然的话,到了火车站,就有的等了。

买了火车票,时间还早的很,无所事事,就沿着河岸走。

小小的河堤的下方,竟然变成了菜田,劳动的大婶,忙得不可开交。




河堤的上方,也是走道了。


[ 本帖最后由 eldy 于 18-2-2009 09:59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10-2025 07:42 PM , Processed in 0.14220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