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itsumo_kk

cari日语教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1-2009 03: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議妳可以寫多一些
胖龜可以為妳翻譯成日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9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elingU 于 16-11-2009 09:24 PM 发表
我學校現在有present!!而我現在很需要會話
請問哪裡可以找到會話的嗎?很急~
要一大堆對話的那種

不明白你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0 11: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甘みが足りない
甘さが足りない

哪个比较适合?甘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2010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人歩きの My Revolution
幾つもの出会いに 見つけた
優しさ…切なさ…
心に開くキャンバスは
傷ついたり 汚れたり、でも
描かれ出された
淡い感情
あなたの声 あなたの髪、もしも
千年たって 会ってもまだ 覚えてる
星の数ほど
あの日の事 未来(あした)の事もっと
想い出下さい 私は
あなたを消せなくて
Forever Full up My love

不好意思,请问谁可以替我翻译?紧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10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 可以 帮我 翻译下... 谢谢 ...
たくさんのトラックバック、イベントへのご応募おまちしています


外出先で 不意に出くわした事件を「思わずスクープ!」 外出先で 寄せられたコメントを「すばやくチェック!」 待ち合わせの時間にも、「ブログをチェッ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0 03: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18-1-2010 04:25 AM 编辑

一人歩きの My Revolution
一人正在走著我的革命旅程

幾つもの出会いに 見つけた
發現了幾個偶然的邂逅

優しさ…切なさ…
溫柔…難過…

心に開くキャンバスは
心扉上打開著的油畫布

傷ついたり 汚れたり、
又受傷了又弄髒了

でも、描かれ出された淡い感情
但是被描繪的淺淺感情

あなたの声 あなたの髪、
妳的聲音 妳的頭髮

もしも千年たって 会っても
即使經過了、見過了一千年

まだ 覚えてる
我仍然還記得妳

星の数ほど
彷彿數不盡的星星一般

あの日の事 
那天的事情

未来(あした)の事未來(明天)的事情

もっと想い出下さい 
請予我更多的回憶

私はあなたを消せなくて
我無法把妳給刪除掉

Forever Full up My love
永遠填滿我的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1-2010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人歩きの My Revolution
一人正在走著我的革命旅程

幾つもの出会いに 見つけた
發現了幾個偶然的邂 ...
胖龜 发表于 18-1-2010 03:21 AM


感激不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0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甭客氣  どう致しまし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1-2010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由もなく 涙がこぼれた
「今も愛している...」

不好意思,有谁知道。。。
为什么这里的“理由”发音是わけ,而不是りゆう
两者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吗?
(一直都搞不清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0 05: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甭客氣  どう致しまして
胖龜 发表于 18-1-2010 02:52 PM



    胖龜... 可以 帮我 翻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2010 08: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kanji的日文念法是不是只有一个?还是不同的用法有不同的读音?

例:
1.黒い (“黑”是不是一定念“kuro”?)
2.   辞書   (辞是不是一定念"ji" ,  書是不是一定念"sho"?)

如果一个kanji只有一个读音,那我就要开始背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0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19-1-2010 02:19 AM 编辑

不是的
日文的漢字有音讀及訓讀之分


日本漢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羅馬字:Kanji),又稱日文漢字,是書寫現代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

日本漢字的寫法基本上與現代中文使用的漢字大同小異。古代日本完全使用文言文,自近代以來,出現一部分由日本人獨創的漢字,稱為日製漢字或和製漢字,日本官方定為國字,當中部分已被中文收錄,現在和製漢字主要是未被中文收錄的漢字。
《諸橋大漢和辭典》是最大的日本漢字字典,共記載接近5萬個漢字,不過在戰後的現代日文中常用的漢字大約只有一千餘個。

歷史
究竟漢字甚麼時候從中國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仿中國僧侶的發音來讀的,不過一套稱為「漢文」的書寫系統開始得以發展。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


當時日文並沒有書寫系統。後來發展出一套源自《萬葉集》、稱為萬葉假名的表音系統,萬葉假名使用的是一套指定的漢字,純粹假借它們的發音來表記日文詩歌。以草書書寫的萬葉假名後來演變成今日的平假名。當時不被允許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能使用這套平假名來書寫日文。平安時代大部分的女性文學都是以平假名來書寫的。片假名也是從差不多的方式發展的:寺廟裡面的學生把漢字的其中一部分分拆出來成為片假名,用來標注漢字的發音,還有漢文裡的日語助詞。

隨著日文書寫系統得以成熟和發展,如今漢字用於大部分名詞、形容詞和動詞,而平假名則用來書寫動詞詞尾(送假名)、純日語詞彙、或者表記漢字難寫的辭彙。平假名也用於標記日本漢字的讀音(振假名)、和書寫給漢字水平不夠的人為對象的讀物,如小孩、日語學習者的書籍。

片假名則由於它的方形結構,用於象聲詞和外來語。片假名用來書寫外來語的習慣來的比較晚,外來語原先是用漢字書寫表意的,如「煙草」代表「タバコ」(tabako)。不過現在反過來有許多外來語詞彙正在代替一般詞彙。有語言學家估計現今常用日語有3分之1是外來語及和製英語。

發音
日本漢字的讀法分音讀、訓讀兩類。大部分日文裏的漢字都有音、訓二讀。


音讀
指源自中國的讀音,與中文的漢字發音近似。另可細分為吳音、漢音、唐音3類。公元5至6世紀,漢字由中國或者朝鮮傳入日本,在此時傳入日本而得日文讀音的漢字,當時沒有讀法的名稱,學漢音之後,此讀法稱為「吳音」,「吳」是學漢音的留學生叫的蔑稱。另外,在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派遣往大唐長安學習的日本學者,把中國的漢字帶回日本,依這種方式得音的日語漢字稱為「漢音」;再加上鎌倉時代以後(南宋至明清),隨禪宗的留學僧或者貿易商人所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共稱為「唐音」。


訓讀
是與中文讀音無關聯的漢字讀法,是為了標示原來存在的日文詞彙而加上聯繫的漢字,可說是為了解決原本日文詞彙有音無字的現象。有時中國的部分方言和韓文也會有漢字訓讀的現象。

日文部分詞彙也有音、訓二讀,並有不同意思。例如「仮名」(假名)一詞,音讀為「かめい」(kamei),意思為假的名字。訓讀讀作「かな」(kana)的話則指用來書寫日文字的平假名、片假名的總稱。
為了表示漢字的發音,書寫日文時可以在漢字旁添上假名,表示漢字的讀法。這種近似中文注音或拼音的標記,在日文叫做「振假名」(振り仮名,furigana)或「讀假名」(読み仮名,yomigana),常見於幼兒書籍、日語學習者書籍中,或用來表示不常用漢字或日本人姓名的發音。

日文舊釋漢字國名地名及今譯名:
日文今譯 日文舊譯(全寫) 日文舊譯(簡稱) 中文今譯
イギリス/英国 大不列頓 / 英吉利 / 英國 英 英國
イングランド 英蘭  英格蘭
スコットランド 蘇格蘭  蘇格蘭
アイルランド 愛蘭 / 愛蘭土  愛爾蘭
フランス 仏蘭西 / 仏國 仏 法國
ドイツ 独逸 / 獨逸 / 独國 独 德國
プロシア 普鲁西  普魯士
オーストリア 墺太利 墺 奧地利
ハンガリー 洪牙利 洪 匈牙利
スイス 瑞西 瑞 瑞士
ベルギー 白耳義 白 比利時
オランダ 和蘭/阿蘭陀 蘭 荷蘭
デンマーク 丁抹 丁 丹麥
ノルウェー 諾威 諾 挪威
スウェーデン 瑞典 瑞 瑞典
アイスランド 氷州  冰島
フィンランド 芬蘭  芬蘭
ロシア 露西亜 / 魯西亞 / 露國 露 俄羅斯
ポーランド 波蘭  波蘭
チェコ 捷克  捷克
ルーマニア 羅馬尼  羅馬尼亞
ブルガリア 勃牙利  保加利亞
ギリシャ 希臘  希臘
イタリア 伊太利/伊太利亜 / 伊國 伊 義大利
スペイン 西班牙 西 西班牙
ポルトガル 葡萄牙 葡 葡萄牙
トルコ 土耳古 土 土耳其
イラン 伊蘭  伊朗
ペルシア 波斯  波斯
ウズベク 月即別  烏茲別克
インド 印度  印度
ネパール 泥婆羅  尼泊爾
フィリピン 比律賓 比 菲律賓
ベトナム 越南  越南
カンボジア 柬埔寨  柬埔寨
シベリア 暹羅 / 沙室  暹羅
タイ 泰  泰國
ビルマ 緬甸  緬甸
モンゴル 蒙古  蒙古
オーストラリア 濠太剌利 豪/濠/濠洲 澳洲
アメリカ/米国 亜米利加 / 米國 米 美國
カナダ 加奈陀 / 加拿太 加 加拿大
ブラジル 伯剌西爾 / 巴西 伯 巴西
アルゼンチン 亞爾然丁 / 亜爾然丁  阿根廷
ペルー 祕魯 / 祕露 / 秘露 秘 秘魯
チリ 知利 / 智利  智利
キューバ 玖瑪  古巴
メキシコ 墨西哥  墨西哥
パナマ 巴奈馬  巴拿馬
パラグアイ 巴羅貝  巴拉圭
ウルグアイ 宇柳貝  烏拉圭
ハワイ 布哇  夏威夷
カリフォルニア 加州  加利福尼亞
きぼうほう 希望峰  好望角
カムチャッカ 嘉無薩加  堪察加半島
シベリア 西伯利亞 / 西比利亜  西伯利亞
カシミール 箇失密  克什米爾
ジャワ 爪哇 / 闍婆  爪哇


日文舊漢譯城市名舉例:
日文今譯 日文舊譯(全寫) 中文今譯
ロンドン 倫敦 倫敦
パリ 巴里 巴黎
マルセイユ 馬耳塞 馬賽
ウィーン 維納 維也納
ローマ 羅馬 羅馬
ミラノ 未蘭 米蘭
マドリード 馬徳利 馬德里
ベルリン 伯林 柏林
ハンブルグ 漢堡 漢堡
ジュネーブ 壽府 日內瓦
アテネ 雅典 雅典
コンスタンチノープル 君府 伊斯坦堡 / 君士坦丁堡
ニューヨーク 紐育/紐約 紐約
ワシントン 華盛頓 / 華府 華盛頓
フィラデルフィア 費拉特費 / 費府 費城
シカゴ 市俄古 芝加哥
サンフランシスコ 桑港/舊金山 三藩市/舊金山
ロサンゼルス 羅府 洛杉磯
シアトル 沙市 西雅圖
ハリウッド 聖林 荷李活/好萊塢
パールハーバー 真珠湾 珍珠港
モントリオール 門土里留 蒙特婁
バンクーバー 晩香坡 溫哥華
ホノルル 花瑠璃 檀香山 / 火奴魯魯
ウラジオストク 浦鹽斯德 海參崴 / 符拉迪沃斯托克
サイゴン 柴棍/西貢 胡志明市/西貢
バンコク 盤谷 曼谷
ラングーン 蘭貢 仰光
マニラ 馬尼剌 馬尼拉
ボンベイ 孟買 孟買
ゴア 臥亜 果阿
マカオ 澳門 澳門
ラサ 拉薩 拉薩
スエズ 蘇西 蘇伊士


和製漢字
國字(辻)日本漢字多數直接借自中文漢字,但亦有百餘個漢字是由日人根據中國漢字的六書自創的「會意」或「形聲」漢字,而且創造得很科學。這些日本自家創造的漢字,不同於中國大陸通行的簡化字,而是只限於日本語使用的漢字。這些漢字在日本稱為「國字」或「和製漢字」:

峠 (とうげ;touge):山口,鞍部。
榊 (さかき;sakaki):楊桐,常綠樹。
畑 (はたけ;hatake):旱田,田地,專業的領域。
辻 (つじ;tsuji):十字路口,十字街,路旁,街頭。
働 (はたらく;hataraku):工作。
躾 (しつけ;shitsuke):教養。不常用,同「仕付け」。
部分漢字亦逆輸出至其他漢字文化圈地區。如現代中文收錄:「呎」、「腺」、「癌」、「鱈」。


國訓
部分日本漢字的意思和原來中文漢字的解釋有所出入。這些漢字被稱為「國訓」:

沖 oki (岸邊,取其「水中」之會意)
椿 tsubaki (山茶花)


字體
主條目:日本新字體
部分漢字有「舊字體」和「新字體」之分,類似中文的正體字和簡體字的差別:

新字體:国;舊字體:國;音讀:こく(koku);訓讀:くに(kuni)
新字體:号;舊字體:號;音讀:ごう(gō)
新字體:変;舊字體:變;音讀:へん(hen);訓讀:かわる(kawaru)
舊字體在二次大戰之前使用,1946年由文部省引入新字體。

日本新字體基本上是通過去掉筆畫的方式,但有例外。常見的如
新字體:歩;舊字體:步;音讀:ほ、ふ、ぶ(ho, fu, bu);訓讀:あるく、あゆむ(aruku, ayumu)
新字體:賓;舊字體:賓;音讀:ひん(hin)
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以上兩字都含有「少」字缺一點的部分,新字體就乾脆寫成「歩」。但也有例外,如「捗」。

還有些新字體成爲了近義字或同音字取代(按:此處指日語中,不以中文為基準思考),如
新字體:欠;舊字體:缺;音讀:けつ(ketsu);訓讀:かける(kakeru);(中文「缺」「欠」不同字。)
新字體:缶;舊字體:罐;音讀:かん(kan);(中文「缶」「罐」不同字。)
新字體:死;舊字體:屍;音讀:し(shi);訓讀:しぬ(shinu);(中文「屍」「死」不同字。「屍體」新字體寫作「死体」。)
新字體:部;舊字體:篰;熟字訓讀:「篰屋,heya」變成「部屋,heya」
有些新字體被簡化到被另一個毫無關聯的字來代替。如:

新字體:芸;舊字體:藝;音讀:gei;新字體只保留了舊字體的草字部「艹」與底部的「云」。
原本「芸」音讀是「うん(un)」,訓讀是「くさぎる」(kusagiru),是「草(kusa)」和「切る(kiru)」的合成詞,即除草的意思。新字體裏這種讀法已經廢除了。


日常使用漢字
當用漢字
日本政府於1946年進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規定了1850個「當用漢字」。當用即「當前使用」或「應當使用」之意。這1850個之外的漢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記,或是用同音、同義字代替,並頒行簡化的新字體。於是產生以下情況:

殘骸→残がい
附近→付近
日本的漢字簡化改革,最初導火線是GHQ教育使節團「建議」以日語羅馬字全面取代漢字跟假名,實與脫漢運動無關;以往日本最多以「常用漢字」規範漢字使用字數,而非簡化漢字。


教育漢字
出現在「小學校學習指導要領」的附錄,俗稱「教育漢字」。經過1968年、1977年、1989年的追加與改訂,現在共計1006字,從小一到小六,各個學年的分配為80字、160字、200字、200字、185字、181字。


常用漢字
1,945個。見常用漢字表與JIS之對應

由於普遍認為「當用漢字」對於社會影響實在太大,於是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頒訂1945個「常用漢字」,新增少量漢字。並以「目安」為準(即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漢字的大致上的標準,不再有強制力)。

JIS漢字
6,802個。JIS C 6226-1978


參考書目
《漢字在日本》何群雄 著,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6月6日初版,ISBN 962-07-1404-0
《漢字在日本》劉元滿 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初版,ISBN 978-7-81064-92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0 0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讀法問題
日語中出現的和製漢字,其中有部分已被中文所吸納,也有部分未被現代漢語所收錄,因而出現部分漢字無法讀出字音的問題。由於這些字在日本電影、動漫等大量出現,但沒有相對應的讀音而無法讀出,坊間出現仿讀。


仿讀方法
但民間也嘗試以前人的方法仿讀日本漢字,以易記及字源為原則,主要方法有:


以邊讀邊:
働,仿讀作「動」。
榊,仿讀作「神」,亦有人讀作「申」。
辷,仿讀作「壹」。
込,仿讀作「入」,也有人仿讀作「這」,實為「迂」之異體字。
辻,仿讀作「拾」,也曾有因其形似「过」而被仿讀作「過」。
凪,仿讀作「止」,也有人仿讀作「風」,香港《電腦用漢字粵語拼音表》取「jau1」即「優」。
畠/畑,仿讀作「田」,也有人仿讀作「店」。
躾:仿讀作「美」。


調整結構:
凧,調整結構為「巾+几」,仿讀作「旗」,也仿讀作「帆」,台灣CNS11643中文全字庫取作「箏」。
凩,調整結構為「木+几」,仿讀作「機」,少數讀成「朵」,亦讀作「木」。


與古字相通:
俥,古與「車」相通,象棋中有使用,仿讀作「居」。
咲,古與「笑」相通,仿讀作「笑」。
匂,古與「匈」相通,仿讀作「胸」。
麿:古與「縻」相通,仿讀作「靡」。


以相似部件仿讀(也參照中國大陸的二簡字):
峠:右邊形近「卡」,仿讀作「卡」。漢典作「ㄑㄧㄚˇ qia3」,全字庫取作「古」。
枠,類似「椊」的異體,而「醉」的簡化則是「酔」(因為「卒」二簡字為「卆」),仿讀作「卒」
雫,曾為「霞」的二簡字,仿讀作「霞」。本讀作「ㄋㄚˇ na3」。
渋,本字雖為「澀(澁)」(粵語發音為「色」或「劫」),在香港及台灣已經習慣將「渋谷」讀作「涉谷」。


簡化漢字,以原本的正體字讀法為準
仏/払,「佛」/「拂」的簡化,常被誤讀作「弘」。
売,「賣」的簡化,常被誤讀作簡化字「壳」。
仮,「假」的簡化,要讀作「假」而非「反」。「仮」實為「反」的罕體,日文漢字借中文死字簡化,所以中文唸成「反」也無誤,只是在對應日文時不適用,例如仮面應該讀成假面而非反面。
駅,「驛」的簡化,常被誤讀作「尺」或「站」。
浜,「濱」的簡化,常被誤讀作「兵」,中文的正確讀法為「幫」。
辺,「邊」的簡化,常被誤讀作「道」的二簡字。
芸,「藝」的簡化,常被誤作為中文的「芸」字而讀成「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0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胖龜 于 19-1-2010 02:24 AM 编辑

音讀
音讀,指的是中國周邊的漢字文化圈諸國(主要為日本、韓國 / 朝鮮、越南)幾部分的中國少數民族(如壯、瑤等),按照漢音來表示其引進的漢字之讀音的方法。


音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古漢語讀音的特徵,如唐代中古時期的長安音。如日本、韓國、越南漢字的音讀均保有古漢語的入聲;越南、韓國的音讀更是完整保存了古漢語的 [-m] 韻尾(閉口鼻韻尾)。這些古漢語的特徵,在今日通用的現代標準漢語中皆已丟失。

音讀的稱呼在越南通常被叫做漢越音。

日語音讀
日語的漢字音讀(音読み),又稱日本漢字音,依其傳入時間和地點的不同分為以下數種:


古音:早於吳音傳入日本的漢字音。源於中國上古音。
吳音:早在西元5世紀、6世紀輾轉而入的字音,多使用於佛教用語與律令用語。通說吳音是從南方六朝或經由朝鮮半島輾轉而入,但缺乏史料證實。「吳」是本來學漢音的留學生叫的蔑稱。
漢音:於西元7世紀左右,日本始派出遣唐使自大唐所習得之字音,多使用於儒學。近代又用於大量創造新辭彙(和製漢語)。對當代日語影響最為深遠。
唐音:指宋元以降才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以南方口音為基準。


此外,傳入日本後發生變異,不合於以上任一種的讀音稱為慣用音。

日語音讀多數保留了古漢語的入聲。特別的是,古漢語的入聲塞音韻尾 [-p]、[-t]、[-k] ,在日語當中已獨立自成一個音節,造成入聲漢字的音讀擁有兩個音節。

同一詞中音讀與訓讀同時出現的,前訓讀後音讀者稱為湯桶讀法,反之稱為重箱讀法。

朝鮮漢字音
朝鮮漢字音原則上一字一音,沒有時代區別,也保留了中古漢語的諸多特徵,如齊全的入聲韻尾(但-t轉為-l)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0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訓讀
訓讀,指的是中國周邊的漢字文化圈諸民族(主要為日本)按照本土同義語匯的讀音來認讀漢字的方法。


日語中的訓讀
在日語裡,訓讀(訓読み)是以日語固有的發音來讀出漢字,與該漢字本身的字音(吳音、漢音、唐音等)有很大的不同。


例:「水」訓讀為「みず」(mizu),是和語固有之說法,與字音「すい」(sui)並無關聯。

同一詞中音讀與訓讀同時出現的,前訓讀後音讀者稱為湯桶讀法,反之稱為重箱讀法。

形成
日語本無文字,約莫西元5世紀前漢字傳入,乃於初期借用漢字記音。例如草稱為kusa,即以「久佐」二字表音。但此法有失效率,且喪失漢字之辨義功能,後來乾脆使用漢字的表義,直接寫作「草」,但發音仍沿用日語傳統讀法kusa。
此種方式即為訓讀。

訓讀的「訓」有「學習」之意,即以日語固有的發音套用在漢字上作為解釋。
其他作用

可以代表兩種意思或以上的日語詞彙,雖然發音相同,但是漢字能成為輔助工具,以表達不同的意思。例如「おもい」(omoi)可解作某東西很重或是思念,前者會寫作「重い」,後者寫作「思い」。

另有些涵義在漢字是為同一個詞,所以在日語中必須有不同的訓讀幫助歧義。例如「生」有「未煮熟」及「生存」之意。在日語中前者讀作「なま」(nama),後者為「い-きる」(i-kir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010 0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由もなく 涙がこぼれた
「今も愛している...」

不好意思,有谁知道。。。
为什么这里的“理由”发音 ...
kizunacamui 发表于 18-1-2010 05:00 PM



    わけ里也有理由的意思。你肯定是抄歌词的 日本歌多数会用一般上不会用到的汉子。わけ的汉子是: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1-2010 02: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kanji的日文念法是不是只有一个?还是不同的用法有不同的读音?

例:
1.黒い (“黑”是不是一 ...
天然夜行者 发表于 18-1-2010 08:58 PM



    日语多数是2种读音,音読み&訓読み。 比如说 黒い就有 くろ和 こく的读法。音読み是こく, 訓読み是くろ。 汉字多数是用音読み的,但是也有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0 0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わけ【訳】

1〔意味〕(a) meaning; sense
・ 訳の分からないことば
mumbo jumbo; gibberish

・ 訳の分からない言葉をつぶやいた
He muttered 「some words which did not make sense [something incomprehensible].

・ 彼が何を言っているのか訳が分からない
What he says makes no sense./I can make nothing of what he says.


2〔道理〕
・ 訳の分かった人
a sensible man/a man of (good) sense

・ 訳の分かったような顔をしている
He looks as if he knows what is what.


3〔理由〕(a) reason ((for; why))
・ 会が中止になった訳は知りません
I don't know (the reason) why the meeting was canceled.

・ 彼らが離婚したのはもちろん訳があったのです
Of course, there was 「a special reason [something] behind their divorce.

・ どういう訳か彼は来なかった
For some reason or other he did not come.

・ それで訳が分かった
That accounts for it.

・ 訳もなく断るわけにはいかない
You cannot refuse without a reason.

・ 訳もなくむしゃくしゃする
I don't know why, but I feel irritated.


4〔事情〕circumstances
・ そんな訳で断れなかった
「Under those circumstances [Such being the case,] I could not refuse.

・ それには深い訳があるのです
There is a long story behind it.

・ それとこれとは訳が違う
This is one thing and that is another./The two things are entirely different.

・ そういう訳なら援助いたしましょう
「If that is the case [If so], I will help you.


5〔結果として当然であること〕
・ なるほど彼が怒る訳だ
He has good reason to get angry./It is natural that he should be offended [angry].


6〔面倒〕
・ それは訳のないことだ
That's an easy matter.⇒わけ(は)ない(訳(は)無い)


7〔否定・断定をやわらげて〕
・ だからといって君が憎い訳ではない
It doesn't mean that I hate you.


[慣用表現]
する訳にはいかない
・ 彼が行かないなら私も行く訳にはいかない
If he doesn't go, I can't go either.


[慣用表現]
ない訳にはいかない
・ それなら行かない訳にはいかない
Then I must go.

・ それを聞いて手を貸さない訳にはいかなかった
I 「had to [couldn't but] offer to help when I heard tha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0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わけ里也有理由的意思。你肯定是抄歌词的 日本歌多数会用一般上不会用到的汉子。わけ的汉子是 ...
itsumo_kk 发表于 19-1-2010 02:30 AM


"理由もなく 涙がこぼれた
「今も愛している...」”
你说的是,这的确是歌词其中一段 (Gackt - last song)。我想知道的是, “訳”这字应该用在什么情况与句子?
如都是理由的意思,那这段原本是不是应该写成
“訳もなく 涙がこぼれた
「今も愛している...」”
还是说,Gackt写错了?(不会吧?)
“理由”和“訳"这两者该这么用?
“日本歌多数会用一般上不会用到的汉子?”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一般上?”(抱歉,本人日文还处于底水平,敬请原谅我的不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1-2010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わけ【訳】

1〔意味〕(a) meaning; sense
・ 訳の分からないことば
mumbo jumbo; gibberish  ...
胖龜 发表于 19-1-2010 02:40 AM



难得你那么用心解释。。。我还是有些不明白。。。
“理由”和“訳"这两者该用在什么时候?情况?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0-2025 12:10 AM , Processed in 0.18925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