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7-3-2004 06: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ngelku27 于 17-3-2004 06:45 PM 说 :
最後四個字要怎樣才能對到呢?
哪四个字?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8-3-2004 09: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Asin(wt-kx) 于 17-3-2004 06:56 PM 说 :
哪四个字?
谢谢
应该是指“草本木本”吧!
和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吗?
是否指蒲和桃的偏旁??
即指草和木?
或另含他意?
请指点一下。。。
[ Last edited by 夕。桀。 on 18-3-2004 at 09:10 AM ] |
|
|
|
|
|
|
|
发表于 18-3-2004 09: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夕。桀。 于 18-3-2004 09:06 AM 说 :
应该是指“草本木本”吧!
和前一句有什么关系吗?
是否指蒲和桃的偏旁??
即指草和木?
或另含他意?
请指点一下。。。
[ Last edited by 夕。桀。 on 18-3-2004 at 09:10 AM ]
夕。桀/angelku27...
你好细心哦........
你的问题问得很有深度.......
相信出题者也并没注意到这一点......
蒲是草字头,而桃是木字旁的....
那么这个对子的难度又大大提高了.....
因为此帖的下联是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我想当时出题者应该没注意到你所说的这一点,
要不然...下联可就对得不工整了.....
[ Last edited by Y=Asin(wt-kx) on 18-3-2004 at 09:49 AM ] |
|
|
|
|
|
|
|
发表于 18-3-2004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蒲+桃=葡萄
A + B =AB(同音,但是不同字...还要同种类)
小补充:梅+桂=玫瑰...一个是春天开的,一个是秋天开的...(春秋并没有玩弄部首)
所以.....
青+鲭=清蒸...一个是煮的....一个是吃的....
隆+风=龙凤...一个是轰声....一个是呼声...
虽然我与句子兄对了出来..不过终觉得...不够工整....
然而...纪晓岚的下联是
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更妙
(由于布瀑旁有少女正在洗衣服...所以对的贴切)
其中奥妙我就不做解释了....
[ Last edited by Y=Asin(wt-kx) on 18-3-2004 at 09:48 AM ] |
|
|
|
|
|
|
|
发表于 18-3-2004 09: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帖
看来大家这么有兴致....
小弟就再发一帖好了....
大家可以试试看对...
上联:三个土头考老者 (考老者由三个土著成)
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当然...答得出的朋友可以答答....
答不出的朋友,也可以浏览浏览....
毕竟里面的智慧......
是中国5000年的文化....
谢谢
[ Last edited by Y=Asin(wt-kx) on 18-3-2004 at 06:06 PM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10: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可以这么对吗?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口中口,口上口,意在回吕。
由于不晓得出处,
也对中国史不太有研究,
故对得不好,望海涵。。
还有,对另一个联是否要注意以下这点?
土头,即土须在上(考、老、者,都在上)
这个真的对不出了。。。
[ Last edited by 夕。桀。 on 19-3-2004 at 10:59 AM ]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人回复了....
口中口,口上口,意在回吕
是你自己对的吗?
很好不错....太棒了...
算工整
至于.
土头,即土须在上(考、老、者,都在上)
在上.在下.在左或右..应该没关系吧...
不错...继续加油哦...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Y=Asin(wt-kx) 于 19-3-2004 11:03 AM 说 :
终于有人回复了....
口中口,口上口,意在回吕
是你自己对的吗?
很好不错....太棒了...
算工整
至于.
土头,即土须在上(考、老、者,都在上)
在上.在下.在左或右..应该没关系吧...
不错...继续加 ...
对阿,
本来是在想另一个的下联,
想着想着就想到“回”这个字。。。
哈,反而是在想的到现在还想不出。。。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蒲叶 桃叶 葡萄叶 草本木本
梅花 桂花 玫瑰花 春香秋香
嘻嘻~
上面這對聯,我問了某人……
他告訴我說,其實 “草本木本”的草本指的是蒲樹,而桃樹是木本植物。
“春香秋香”指的是梅花在春天開放,而桂花是在秋天開放的。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么说也对.....比较容易对...
如果加上部首的话..
哈哈..应该是绝对了吧....
你们爱对联吗?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夕。桀。 于 19-3-2004 11:31 AM 说 :
对阿,
本来是在想另一个的下联,
想着想着就想到“回”这个字。。。
哈,反而是在想的到现在还想不出。。。
我也还没对出...一起努力吧...
加油....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ngelku27 于 19-3-2004 11:44 AM 说 :
蒲叶 桃叶 葡萄叶 草本木本
梅花 桂花 玫瑰花 春香秋香
嘻嘻~
上面這對聯,我問了某人……
他告訴我說,其實 “草本木本”的草本指的是蒲樹,而桃樹是木本植物。
“春香秋香”指的是梅花在春天開放,而 ...
此联是唐伯虎对上的,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话说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他游兴正浓,他想考一考自己的儿子学业学得怎样,他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便随口吟出上联来: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谁知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是一对活宝,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首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可对,佩服!佩服!”
唐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唐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此联?”
唐伯虎跪下禀道:“让奴才一试!”
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在那两旁的花丛中观察,哦!有下联了,他随口曰:“梅花桂花玖瑰花……”但念到此卡住了,
华太师说:“对下去!”
唐伯虎张口结舌,汗流浃背,尴尬非常,快要难住了,突然看见自己心爱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他脱口而出曰:“春香秋香!”
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华太师看着自己愚昧的儿子感叹道:“鸡冠花未放!”华安向那师爷瞟了一眼,讽剌答道:狗尾草先生!”
从此,华太师就不敢小看“华安”了,从交谈中,知他很有学问,但是总以为他真的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哪里想到他却是一代名人,为了秋香姑娘,卖身为奴,做出这样荒唐事,从此华安就代替了教师爷的地位,由于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调教,华文华武后来大有长进,也双双中了举,华太师为了报答“华安”,允许他自选一个丫头为妻,于是唐伯虎就选了秋香,成为文坛千古风流佳话。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对联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句子Sentence 于 17-3-2004 06:19 AM 说 :
句某献丑了,以下是自创的:
上联:蒲叶 桃叶 葡萄叶 草本木本
下联:青鱼 鲭鱼 清蒸鱼 煮本食本
夕。桀。 于 19-3-2004 10:53 AM 说 :
嗯。。。可以这么对吗?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口中口,口上口,意在回吕。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所谓上下联,字词不能重覆。
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吧!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f 于 19-3-2004 02:51 PM 说 :
此联是唐伯虎对上的,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话说明朝大画家、大诗人唐伯虎,他风流成性,为了秋香,他自称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 ...
那么就是说偏旁便不在考量之内了....
因为唐太师并没有这样的才华.....
更何况....他也没想到.....
这对联的第三难题是部首......
蒲叶是草本...也是草字头...
桃叶是木本...也是木字旁...
看来唐伯虎与唐太师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
原来如此....难怪是---春香秋香的....
秋香...秋香.....这唐伯虎也太有心思了吧.....
秋香不知道有听出其中的奥妙吗?
还有..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Asin(wt-kx) 于 18-3-2004 09:54 AM 说 :
第三帖
看来大家这么有兴致....
小弟就再发一帖好了....
大家可以试试看对...
上联:三个土头考老者(考老者由三个土著成)
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不介意的话,我们先来参考前人的智慧。
上联:三个土头考老者
下联:五家王子弄琵琶
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朱元璋)
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刘基)
(注:在攻姑苏城时,朱元璋与刘基题对。)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f 于 19-3-2004 03:14 PM 说 :
不介意的话,我们先来参考前人的智慧。
上联:三个土头考老者
下联:五家王子弄琵琶
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朱元璋)
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刘基)
(注:在攻 ...
上联:三个土头考老者
我本来考量用..射雕英雄传..黄蓉解答书生的对联....
四小鬼及八大王(琴瑟琵琶)......但是放不下去...
因为只有三个字....
所以尚未想到.....
古人的智慧啊......太高明了...
自愧不如啊.....
你想到什么主意了吗?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Asin(wt-kx) 于 19-3-2004 03:05 PM 说 :
蒲叶 桃叶 葡萄叶 草本木本
梅花 桂花 玫瑰花 春香秋香
那么就是说偏旁便不在考量之内了....
因为唐太师并没有这样的才华.....
更何况....他也没想到.....
这对联的第三难题是部首......
蒲叶是草本...也是草字头...
桃叶是木本...也是木字旁...
看来唐伯虎 ...!
原来如此....难怪是---春香秋香的....
秋香...秋香.....这唐伯虎也太有心思了吧.....
秋香不知道有听出其中的奥妙吗?
仔细观上下联,唐伯虎的文才更胜华太师,你说对不?
唐伯虎自是风流才子也。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f 于 19-3-2004 03:03 PM 说 :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所谓上下联,字词不能重覆。
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吧!
那么请你评一评我的对联吧.....总共有3联...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19-3-2004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Y=Asin(wt-kx) 于 19-3-2004 03:25 PM 说 :
上联:三个土头考老者
我本来考量用..射雕英雄传..黄蓉解答书生的对联....
四小鬼及八大王(琴瑟琵琶)......但是放不下去...
因为只有三个字....
所以尚未想到.....
古人的智慧啊......太高明了...
自愧 ...
古人的才学气魄远古悠长:
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朱元璋)
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刘基)
就连在联中都展现出欲霸不休的雄心。
你可知道有首绝联后来到近年来对上的。
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
从前,杭州有位科场失意多年的举子,这一年又名落孙山而归,
特地到钱塘江畔六和塔,登塔凝望,在悲观失望中于塔壁书一上联,
下联一直无人对出,直至网友 Gang 对出下联。
所以,我还是在学习中,多看、读、习的阶段。呵呵!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