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别遗失人生钥匙 ]
每年的8、9月份,不论是国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校园里都会处处洋溢着一片喜庆的气氛,因为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典礼又到了。
在大学生活飘飘荡荡地挨过了3、4年,终于可以身穿长袍,头顶方帽毕业了。许多准毕业生都因此而兴奋地期待毕业典礼的来临。当然我也不例外,毕竟我也是即将从象牙塔里步入社会的一分子。
当我收到大学寄来的毕业典礼通知信时,兴奋地和所有认识的人分享欣悦,其中包括我的一位中学老师。老师也显得开心,高兴的向我祝贺,也替我感到高兴。
在交谈中,老师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老师告诉我,他的一个好朋友家住在城市大厦第70层楼。有一天,他从外国旅行回来,很不幸的,大厦唯一的电梯刚好坏了。他只好背着沉重的行李箱,一步一步慢慢地爬楼梯上去。
当爬到20多层时,他已经气喘如牛。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他的阿姨正好住在20多层楼,心想何不把手上沉重的行李箱暂时寄托在阿姨家,这样一来就轻松了许多。
进退两难的选择
就这样,他匆忙地把行李箱放在阿姨的家,然后又继续往上爬。当他抵达40多层时,才摸到口袋里空空,钥匙竟然在行李箱里!这时,他就在楼梯里犹豫不决,到底要回去阿姨的家拿钥匙还是继续爬呢?他犹豫了一会儿,想到既然已爬了那么多层,何必再介意爬那剩下的20多层呢?
说不定他的太太现在在家里,正好可以开门给他。就这样,他又咬紧牙根地继续爬。当他到达70层楼时,家里一个人都不在。这时,他又累又饿地倒在门外,也没有力气再回到阿姨家里拿钥匙了。
老师讲完后,也没多解释,只是向向我笑了一笑,我知道老师是要我自己去领悟这故事的涵义。
老师讲故事后的几天,就是我的毕业典礼了。当天我在大礼堂里等着上台接毕业证书时,我不停地思考老师的故事。当然,老师说的故事是虚构的,现实中,那有人住在那么高的大厦?
但当中的启示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后来,我“好像”悟到老师真正的含意。原来老师故事里的大厦就像人的一生,每一层楼就代表着人的岁数,第70层楼就是人生的尽头;而第40多层楼,也就是我们精力开始衰退时,至于阿姨家的那一层楼时,就正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龄。
如果故事主角在40层时返回去,走多20多层到阿姨家拿钥匙,然后又再爬多20多层,回到第40多层楼继续爬剩下的20多层,也许他不至于有家归不得。
步伐太慢被淘汰
但是,人生有多少个一个又一个的二十多年呢?所以终归到底,如果当他在第20多层楼时,记得把钥匙放进口袋里,那他就可以开门锁回家了。也就是说,在20多岁时,是最关键的时刻,这一生的成败就在于这20多岁时做的决定。
或许说,如果他不把行李箱暂寄在阿姨家,那就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了呀?但往往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再像老一辈的人那样老老实实打拼,而总是想要更快、更轻松的方法达到目标,就像故事主角一样,他哪会乖乖地拿着沉重的行李箱,一直到70层的家呢?
但这不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选择更快、更轻松的方法是错的,也许是身不由己才选择这种方法。因为现代社会,步伐慢了一些,就会被淘汰,唯有急起直追,才不会被淘汰。
“将错就错”的人生
可是当大家都选择又快、又轻松的方式时,就会把最基本的东西也给忽略了。当来到40岁才发现忽略一些东西,但已习惯了“将错就错”的心态,只好继续忽略下去,直到人生最后的尽头,想要挽回也有心无力了。故事里的钥匙就是这个基本的东西,你可以当它是亲情、友情或是健康等等,那它对于我来说究竟是什么呢?
想到这里,我正好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然后对自己说从这一刻开始,我就要好好地保护我的人生的钥匙,别让它遗失了……。
- 吴松凯 - 2007/10/08 14: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