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thos

論壇的諷刺手法/文筆-On satire of this forum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7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ooweng 于 7-10-2007 12:55 AM 发表
ethos ,

谢谢你让我知道有s-h-c.org/forum。。

一得空就会加入 最近工作很忙


加油了﹗SHC 是我所參與過最多高手(博士﹐碩士﹐有學之士)高素質交流的論壇。它也告訴我們一個可能性﹐則﹕中文論壇是可以避免冷嘲熱諷﹐甚至不大需要修辭﹐直接赤裸裸地交流。暢快暢快。希望佳禮的基督福音論壇也能迎頭趕上。

其實要作到即大量修辭又有哲理是非常艱辛的。尼采做到﹐因為他本身既是philologist又是philosopher。又有多少人能兩者爐火純青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10-2007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ethos 的帖子

我本身读过一些这类型的书,可以给少少帮忙啦!不过我也有比较弱的地方(上面提了),本身比较好的是新约,word study和language study.旧约只有摩西五经和历史,还可以勉强应付。所以建议从新约着手。二来很多人从旧约开始读,却不甚了解。反而从新约开始会有很大帮助。好像,书信里其实已经有很多信徒想要知道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0-2007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hos 于 10-10-2007 10:37 AM 发表


加油了﹗SHC 是我所參與過最多高手(博士﹐碩士﹐有學之士)高素質交流的論壇。它也告訴我們一個可能性﹐則﹕中文論壇是可以避免冷嘲熱諷﹐甚至不大需要修辭﹐直接赤裸裸地交流。暢快暢快。希望佳禮的基督福音 ...

Ethos用心良苦,大家可要心神意会,不要辜负他的一番苦心。

可是,问题是,家里论坛的发言者的素质低落。所以这里的言论言之无物,读之可憎。极大部分的评论都是随想式的,灌水式的,胡缠乱纠式的。参与者本身墨水不足,对事实的了解,甚至其他评论都不堪了了,再加上又喜欢断章取义,所以很多主题从头到尾都骚不到痒处,严重的还离题万丈。如果高手如Ethos欲通过讽刺手法来带出论点,这里的参与者多半会不能了解,也不会提出有力的论点,脾气暴躁或容易受伤的还会老羞成怒,对高手展开人身攻击。这样对提升论坛素质没有帮助,反而帮倒忙。

讽刺手法并非不可,可是在本国的特定国情下不宜使用,愿与Ethos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7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反独裁 的帖子

有人能領會﹐吾心已足。

我跟您意見相近。能讀的懂我字裡行間意思的人就明白我不同意論壇朋友濫用諷刺手法。這夠[白]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0-2007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biquitous 于 10-10-2007 03:50 PM 发表

‘枳棘叢中非棲鸞鳳之處啊...’文采好好噢,虽然是抄的
可以去这里的一个主题写写文章

那就找时间写写吧!相信你能写些好文章来。
对了,我开了个新主题,欢迎来讨论。分享你的学习。


我希望我沒誤會您﹐您不是以為我以上帖子都是東抄西剪的吧﹖  那可是辛辛苦苦寫出來的。待主題完結後歸納整理﹐就能成一篇[見的人]的文章。

您的文筆不錯﹐加油了。

主內﹐
Ethos

PS.希望您能回覆我的電郵。

[ 本帖最后由 ethos 于 10-10-2007 10:4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7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 ethos 的帖子

没有误会。不好意思,少查email。对了,如果要开读书会应该如何进行,可以说说规矩吗?因为向来都是一个人看书的。我开始读你介绍的书了,希望能和你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10-2007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biquitous 于 11-10-2007 12:49 PM 发表
没有误会。不好意思,少查email。对了,如果要开读书会应该如何进行,可以说说规矩吗?因为向来都是一个人看书的。我开始读你介绍的书了,希望能和你讨论。


您讀著Tillich 網上版的《基督教思想史》 嗎﹖

我想可有幾種方法﹕

一)認真去讀﹐然後寫一寫簡介
二)對某些段落的閱讀心得
三)一同討論文章所引伸出來的課題(可以對比我們的歷史處境)

那麼我就開始一個主題﹐然後我們一同討論吧。

p.s: 我已有家室﹐明年初將迎接第二個寶寶﹐時間可能更有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7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ethos 的帖子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却知识饥荒的处境。

如今社会一般上对所谓“知识”的需求,多数是要求即食、速成。个中原因,不外是“没空”。从务实角度来说,这或许是合理的。但,若论及代价,我会以垃圾食物(junk food)作为主食的饮食习惯来作为对比。看起来好像餐餐丰盛,但,实际上不但是逐步摧残自己的健康,从营养角度来看甚至可说是“饱足包装下的饥荒”。

我们把“阅读”这东西,当作嗜好,所以可以是“吃饱没事做才翻翻下”的活动。要不然,阅读就是一种差事、劳动,所以即使是“不喜欢阅读”的人偶尔还是要苦读技术手册。对考场农场的学生而言,阅读是寻找考卷填充材料的方法,所以他们会“读书读到闷”。这些幸存者成为父母过后,也就自然会担心孩子会“读书读到闷”。不过,对于那些已经跻身“吃得很饱又很得空”的人们来说,阅读某种经过潮流价值认可的书本,其实也可以帮助他们提升社交形象。简单来说,就是把他们包装为“文化人”。于是,我们所谓的文化圈子,就挤满了文学薄弱思想贫瘠的“阅读爱好者”。

今人对电脑文本趋之若鹜,多半觉得可以靠这些省钱省纸。更多所谓“资讯时代教育专才”打着什么“e-教育”的口号,觉得电脑教学能比书本更有效。于是,咱们新生代就以火星文语言专家为主流。所谓的资讯工艺,原来是以cut and paste为注册商标。从这个伟大的便利剪贴科技为基础,人们剪贴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了。毕竟,attachment并不只限于文本。我们收到的垃圾邮件,不也attach着许多人的廉价关怀吗?

人们不爱书本了。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书本和纸张,要cut and paste就很麻烦。而且,传统书写浪费太多资源在语法文句的处理。火星文就方便得多了。

于是,藉着资讯科技,我们把语文简化/退化了。表面看来,我们似乎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却好像在逐步的谋害历代建构的语文文明,把社会以惊人的速度退化到语言贫瘠的远古荒蛮时期。我们宁可透过sms或msn messenger,隔着千山万水,与一个和自己一般见识的人谈天,却懒得/无法给身边的人花些沟通时间,聆听他们的故事,或耐心的了解彼此之间的沟通问题。

这样的社会,还会想到阅读吗?

当语言和文字的存在意义已经严重衰退,这些语文消费者们,他们还是读者吗?他们还有可能去理解什么叫做“修辞”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烏鴉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0-2007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ethos 的帖子

有多少領袖/講道者在努力嘗試公主般的修辭﹐引人進入真理。還是﹐有許多[愛心作壞事]的講道者﹐自己也搞不清修辭﹐為要講一篇吸引人的講詞﹐不小心修辭過度了呢﹖更要注意的是﹐有沒有領袖利用修辭掩飾自己的議題﹐為要達到宣傳(propaganda)的效果﹐而不惜一切呢﹖請看一看(google一下)美國福音派的前代表人物(主席)Ted Haggard 的故事與下場。

信徒們真的已反思足夠了嗎﹖真的在真理紮根了嗎﹖看一看美國的Christian Right... 再看一看本地講臺素質﹐論壇的討論素質。營養不足的黃毛小子焉能對抗其他思想洪流的肆虐呢﹖


教会讲台就好像学校课业一般,每周的功课不但一定要做,也要做得漂亮。

如果教会以歌功颂德作为核心价值,那么他们的讲词当然也往这方面偏重。由此,若教会文化把“歌功颂德”当作“道”,这也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歌功颂德功夫,需要什么修炼的吗?

只需要找几本名家“讲道集”,模仿名牌讲员的腔调祷词口头禅,再找些足以塑造同仇敌忾情绪的“仇敌资讯”,要满足看客会友们的观赏欲绝对不会是难事。

如此,他们何必去关注什么修辞?

看看那些“批判后现代主义”的讲道,他们只需要搅情绪扣罪名,那就已经算是大功告成了。既然会友们皆以“后现代主义”为毒蛇猛兽,那自然意味着怀有如斯恐惧的自然对“其他思想洪流的肆虐”是百分百的免疫了。这种方法经年累月好像万灵丹瘾君子一般不断服用,他们哪儿需要担心什么营养不足?

当然,也有不少人告诉我关于“要懂得说恰当的话”的功夫。意思就是:透过某种宗教咬文嚼字的技巧,不但不违背“犯罪”的经文字面引据,也同时能达到政治性的自保或者攻击目的。我想,若和他们谈“修辞”,他们脑海中浮现的大概就是这种东西了。

要不然,就是所谓“属灵文章”的技巧了。本地教会人士写的东西,充斥着宗教情绪靡靡之音,各种无病呻吟皆可称为渴慕上帝等候天国。所谓的“诗”,多半像是经文七拼八凑的Frankenstein。没辙。市场需求嘛。而,这些作者们所谓的“修辞”,大概也是制造这种东西所需要的技巧或工具吧?

我想,教会人士对非教会人士,或者其他异己们,在采用讽刺手段的时候其实是很慷慨的。所谓福音派和灵恩派,在各自讲台,无论是在所谓布道会针对其它宗教的嘲弄讥讽,抑或对异己派系的抹黑功夫,“讽刺”的用意对他们而言,就是这样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11-10-2007 08:0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07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ethos 的帖子

一提出“尼采”,一般教会人士可以说是马上画上一个句号。“尼采”,就好像“约拿”、“多马”、“犹大”、“法利赛人”,是给教会人士信手拈来在各种场合用来渲染贬义的公用判词。在这种思想五指山下,有谁会去读尼采的东西?

教会的所谓“教导”素常主张“简单易懂”,因为这样才叫做“造就肢体”。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只要懂得怎么“遵守律法”,加上“了解”怎么上天堂下地狱,教会人士可说是“无所不知”了。既然如此,他们还会稀罕什么“微言大义”吗?

他们的神台只要仍有值得崇拜的一天,这个神圣的square one就不会有跨出来的必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7 10: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將回應放在這兒的原因是希望有心人再讀一讀這主題裡的相關帖子。

原帖由 孤单旅行家 于 1-11-2007 10:18 PM 发表

你少来。若不是尖声刺耳的声音,焉有人去注意?


或許您是對的。或許這個論壇的部份參與者連諷刺也遺棄了﹐剩下一些尖声刺耳的声音。或許如您所言﹐要得到注意﹐我們也需要以尖声刺耳的声音回應之。或許尖声刺耳的声音還是有剩餘價值的﹐或許它還能帶出[設問]﹐[反問]等等刺激反思細胞的效果。


原帖由 客旅 于 1-11-2007 11:20 PM 发表

老兄,对于这点,我觉得,难。
...

对我而言,批判文章和论述文章,就好比左手和右手,彼此相辅相成。而且,面对当今教会病态文化,确实是需要用这双手,给那些神圣愚民赏两巴掌。所以,不妨就让两者继续发展吧。


我也覺得很難。

雙線發展的確是好事﹕

1)尖声刺耳的声音 (謾罵﹐垃圾言論﹐反問﹐設問) -> 添加多一些內容及反差手法的諷刺術
2)論述 (借用BLOOM’S TAXONOMY)﹕KNOWLEDGE -> COMPREHENSION -> APPLICATION -> ANALYSIS -> SYNTHESIS -> EVALUATION


[ 本帖最后由 ethos 于 2-11-2007 10: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07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ethos 的帖子

同样的意思,不同的句子,一个直接,一个婉转,后者可以被说是虚伪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7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0 ethos 的帖子

刺耳声音,需要从不同角度来了解。

在本地,家长权威素常提倡消音政策,以把声音统一,“同声颂主”。除了提倡的歌功颂德以外,其余的声音很有可能被当作是“伤害合一”的恶性因素。

一个一言堂的上而下的讲台文化,往往造成沟通问题。如果声源的高度与阶级权威成正比,若加上一些文化因素,金字塔顶上的耳朵很可能以“专注上头来的声音”而理所当然地忽略来自下层的声音。这种环境,助长了所谓的“grapevine”,就是平信徒之间的纵横沟通。这种信息交流,良性的就包括真诚的切身风雨同路,恶性的就是各种流言和渲染。这些流言,有时是因着上层拒绝理会的课题,有时是人际关系的是非绯闻。

纵面信息自然有着其中的价值。有时候,我们可以透过观察群体的纵横信息而“观色”,了解这群体的思维健康状态。

许多流言,除了某些是属于恶性的刻意中伤之外,其余的多数都是因着缺乏妥善处理而日益变质的信息。当某些事情真相被上层缺乏合理交待地刻意掩饰、隐瞒、甚至歪曲和消音,人们自然会更加感到焦虑、不满。如果阶级之间长久存在着某种文化鸿沟,问题就日益恶化。如果楼下的人觉得楼上的耳朵刻意不听他们的声音,那么当问题累积到某程度时,楼下的可能就逐渐提高嗓子,造成喊话甚至嚣嚷被视为仅有的实际信息传递手段。

更重要的一点是:持有焦虑立场的人们,他们是否会正式自己群体的处境,努力的即使在受忽略甚至压迫的处境下,保持对课题的理智看法、不断的探讨问题因果、系统性的反思前瞻、对抗议式激烈言论采取适当的自制,免得楼下的人们因着长期的负面因素而变成乌合之众。我个人认为,这种理智处理,不是简单的事。

悬而未决的问题,会令人灰心、生厌。嚣嚷言论环境,毕竟不是令人舒适的。既然问题不能解决,有些人就开始尝试接受这问题的存在,宿命式的视为常态,从典籍之中寻找宗教道德性的“看开一点”,甚至“悔改”而把批判立场视为大逆不道、杞人忧天、小题大做、惹事生非。这种立场,进一步在群体之中提倡神圣地毯文化。

而,若主流人士能够凛然地对异议和异己加以“温柔”地渲染、抹黑,那些焦虑的声音在面对消音的威胁,自然更倾向以激烈方式争取存在空间。

在本地华社,纵使有着诸般的委屈,许多人时而抱怨,时而认命,在群体权益争取方面却并未充分了解民主社会的公民意义,难以出现众志成城的社会改革。同时,加上对教育定义的偏见,造成民间严重缺乏对问题加以主动地记载、论述。毕竟,对许多人而言,著文论述是给“专家”做的事。

本地华人教会处境,其实就好像华社处境一般。加上种种对信仰教义的偏见和自圆其说,许多教会人士在面对问题时皆“凡事交托上帝”、“不要论断”、“要常常喜乐”、“上帝以后会亲自审判”,都不关自己的事了。再加上对论述的偏见,以及教会讲台素常重视“属灵”渲染而忽略据实论述,人们更是难以主动地系统论述的对问题加以剖析、记载、评论。

我觉得,若要提升批判言论的素质,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过渡平台,然后逐渐的回应各种文化偏见。这样,我们才能减少缺乏理智的呐喊和缺乏灵魂的论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烏鴉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1-2007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辞术与造就性:

曾经在去年在大马教会网写了以下帖子浅谈修辞术与造就性。如今重读,觉得还挺有意思,希望能帮助各位从不同角度思考一下:

个体信仰位格真的能在各方面平衡吗?能不能完全避免与其他个体信仰位格产生任何冲突吗(或显明的,或隐藏的)

不冲突/纷争 = 协和?不合一 = 挑动纷争?

在言说方面,雅各书三章二节记载:

“原来我们在许多事上都有过失;若有人在话语上没有过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

勒住舌头者,能勒住全身。换个角度说,言语语言由信仰位格深处发出-或新人-旧人的摩擦;或良心-私欲的交战;或传统-改革的交织;或真实-虚伪的替换;或记忆-虚构的合成解散;经过信仰位格的背景/教育/情绪/场域/群体压力/现处境的直觉或思维处理过,形成了从一元单调到多元的/富创造力的综合铺陈。一元未必单调,多元亦未必丰富,因言语语言确是综合的。

也因言语语言的铺陈是复杂(因人是复杂的)的,各种修辞手法在所难免。但这如果成为你胡乱修辞/涂鸦的借口,那么你是修辞的门外汉。


就个体信仰位格来说,在此世,解决新人-旧人的摩擦;良心-私欲的交战;传统-改革的交织;真实-虚伪的替换;记忆-虚构的合成解散之自由的言说不存在。简单的说,信仰位格在此世是 “already but not yet” 完美/完全宣称(心里或口/文宣) 能勒住舌头者,或尝试勒他者舌头者,实不明自己尚在某程度的不自由里。

更恐怖的是,中立的修辞术因着“人心的诡诈”可以用以‘修饰虚伪’,‘粉刷太平’,‘虚构真实’等等。人在面对约定成俗,群众的‘信念’甚至传统时,通常显得苍白无力。人需要受他人‘承认’,需要‘安全感’,需要‘平安’,就算“牺牲”自己的‘一点意见/领悟’也在所不惜?

奈何,‘修饰虚伪’,‘粉刷太平’,‘虚构真实’毕竟一旦与“大众/大多数”括钩(通常背后有少数权力意志操控)一则难以抗拒,二则难以辨认。雅歌云:爱如死之坚强。爱圣言者,有时是死谏,如旧约一些先知,被天主教处死的一些改革者。

说白一点,要小心宣称“言语语言”无误者。有多少次,咱们注意确保自己的言语语言无误/圆滑多于‘痛苦’地致死‘老我’。

信仰位格因信在基督里归正的那刻,灵魂已得赎/自由/完全。奈何,信仰位格的原罪肉体及被玷污的老我尤在。上帝也不以有罪的为无罪。故,信仰位格的原罪肉体及被玷污的老我必死!至等到被赋予完美身体的那一刻,信仰位格才自由/完全。

故此,在此世,信仰位格当考虑雅各书一章:
19 我亲爱的弟兄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
20 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
21 所以,你们要脱去一切的污秽和盈馀的邪恶,存温柔的心领受那所栽种的道,就是能救你们灵魂的道。


雅各书:3:17 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 ,先是清洁 ,後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 。


温良柔顺的希腊原文(Epieikes )可译为‘温柔理性’。意则我们要多方检验任何圣经教导,温柔地拒绝有违圣言的,对争议性的保持客观,接受已经多方辩论,经过历史与关系考验的。Epieikes 是神学的重要精神。神学是由教会集思,圣徒相(sanctorum communio) 在基督里,透过历史与关系,动性地产生的。


因此在心态上,何必为修辞的锋芒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呢?只要信仰位格常在圣言里,常与圣言诚实地亲密对话,甚至邀请基督触及您的心灵最幽暗处,而不肖于表面门面清洗,那么“人”自然被调整,从“人”而出的修辞亦会(内容,手法等等)。何必,现在就要求改变呢?最后,愿信仰位格继续开拓胸襟,继续发扬骨气!



[ 本帖最后由 ethos 于 5-11-2007 10:56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烏鴉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7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辞与鬼域

如果某种修辞应用方法被搬上神台,并且被权威地认可为“上帝所喜悦”,那么这种修辞模式或风格,就自然因着人假神威而变成“无误修辞”。这就方便了人们的朝圣和拷贝欲望,四处寻找最美妙的神圣修辞,然后好像符头一般往脸上贴,成为发出神圣修辞声音的录音机。

录音机不需要灵魂,只管尽其所能的拷贝播放就行了。但,若这录音机拥有基本的生物机能,它可能变成一边录音播音一边弱肉强食的动物。这就像电影《Transformers》所描绘的生物基本特性一般。

修辞风格就这样成为猎物的标签,是锦衣卫手中的罪状。把上帝变成东厂太监的教会,一个一个变成文字狱。任何不符合“无误修辞”的,就是“异端修辞”。

有些人就觉得,处刑也必须文明一点,于是,就出现了“改造”的邀请。在教会术语,这叫做“呼吁浪子回头”。在憎恨之外就增添了更高档的“怜悯”、“劝勉”、“同情”。猎捕之际仍可赚取德行积分以求早日得道成仙,一石二鸟。这就给刑场粉刷掉了几乎所有的血迹,漂亮得可以作为朝圣旅游景点。但,可惜,依然掩饰不掉其中的血腥气味。

我觉得,所谓“文革语言”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其外表修辞形式,而是以强行粉刷的道德外表支撑没有实质灵魂的文化空壳。这是吃人的僵尸。以这种语言作为文化骨干以及日常语言的一个社会,是鬼域。比《Resident Evil》还要吓人。

而,教会的语言文化,就是这样的鬼域文化。

在一个以漂亮的鬼话作为lingua franca的处境,不管修辞如何,一旦是人话,都没啥好下场。毕竟人鬼殊途,众鬼只听得懂鬼话。鬼话升格了过后,比较不给脸的是称为妖言,客气一点的叫做神话或仙语,总不会是人话。

那么,我是否该把这种处境当作纯粹的语言不通,抑或可视之为规范/典范灾难(protocol/paradigm cataclysm)?若是前者,大概只需要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足以让鬼推磨就算是完成沟通目的了。但若是后者,大概就需要举哀哭丧了,因为无论怎么去在意修辞,人话是要烧掉过后才能进入鬼域。而,修辞,该不是用来把人话变成鬼话的modem吧?

我们应该任由教会把鬼域文化作为传承给下一代的厚礼吗?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6-11-2007 02: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1-2007 03: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ethos与客旅还在这里费心费力

ethos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提出了修辞的需要--为了还有希望的信仰位格。

客旅提出无所谓修辞,重点是说清楚需要说清楚的“我方历史”的今日面貌。

我想这两方面都是重要的,因为我们曾经经历了被驯养的日子,已经不知道谁是独排众议的基督了。

ethos关注未来愿意言说的人,客旅盼望有些应该清醒的人可以清醒。

任重道远啊!

再谢!

关于田立克的《基督教思想史》那是一本好书,可惜神学院不用它来上课,结果选了一些意识形态非基督化的教科书来填充下一代牧者,使莘莘学子既不同社会史也不懂思想史,只模模糊糊的吞了一些“我方历史”。

这越来越让我为未来忧心了。

关于尼采,我会尽量收集华夏出版的系列,不想再传述“那个躺在泥地上被人踩”的意见。

因为意见人人皆有,也有空间表达,但把意见说成论述,甚至定论那是很可怕的“毁谤”。

毁谤尼采的人,毁谤任何历史人物的人,会不会有一天也在毁谤基督,把基督说成是“该死”的,然后合理化祂的死与自己得救恩的“必然性”?

基督该不该死,实际上真的可以用那一种心情来说吗?

这应该也是一种“讽刺”吧!

我还在显白的教诲与微言大义的闲聊中徘徊。

或许,我们都应该在更深刻的意识中整理自己的灵魂心性吧!

刘小枫不救中国,我也不救马国。

因为救不了啊。

人只能为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他者(S)踏踏实实地活。

欢迎来我的布拉格坐坐http://mystm.spaces.live.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11-2007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 慕容仰 的帖子

在写一篇《从福音书看耶稣的微言大义》。。。难产。。。

我依然徘徊在语言崩溃的鬼域,走不出来。

语言和文字,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灵魂。在一个把口不择言胡言乱语妖言惑众统统搬上神台的群体当中,修辞如争战。用意,不是为了靠道德政治来增添利益版图,却是在驱魔斩妖的时候不忘拯救、医治、教育。

写这篇耶稣微言大义,就是为了探讨耶稣话语的至少两个层面:对开窍的人施与激荡,让他们成长;对仍旧会长久停留在乌合之众者,批判他们的价值观,并且在他们自以为是的语言让他们因“新命令”而得以“至少像样一点”。

我们的教会,一般来说,只在后者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07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客旅 的帖子

哟,好期盼哦!写完后我有机会可以看吗?
虽然觉得你的话锋有些过利,不过还是满欣赏和喜欢你的言论的,因为够直接,豪迈(痛快!)。希望可以延续你的风格,不要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我想你也不会在意 )。愿主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7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客旅:

保罗也有微言大义

在哥林多前书,考一考你在几章几节



注:上一次贴错在田立克那里不好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8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hos 于 23-5-2008 12:40 PM 发表
我最近在论坛PM了不少网友,有的与他们长途电话聊了聊,有的MSN, Yahoo 的一番。最深的感触是,许多论坛网友都不能作到有效的深度沟通。大家的水准实在参差不齐,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气度去聆听一把跟我们很不同的声音;还是一有刺耳的声音出现,就充耳不闻。或许,这个对不同声音诠释的思想枷锁是安全感的源头,非我族类就不是好类,不听也吧,除非他改过.......看来我们还是需要政治家式的修辞,推行policy的时候,如能多加糖衣,效果越加显着。昨晚听了澳洲首相陆克文上节目的问题回答环节,这个感触更深。(http://www.abc.net.au/tv/qanda/) 不知客旅兄认为糖衣政策可行否?

糖衣或许能减低排斥性。但,如果是面对一群吃糖吃到蛀牙痴肥糖尿的群众,继续给予糖衣服务未必算是良策。

所谓糖衣,必需用得灵巧适当,作为过渡阶段的缓冲媒介。糖衣一旦违背其过渡角色,很可能就会让人上瘾,结果每天都呻吟般的唱"如果没有你日子怎么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12-2024 02:34 PM , Processed in 0.155039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