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eaman

应该看看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5-2007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uuga11 于 15-5-2007 10:46 PM 发表

其实我最内行的是画漫画。。。
问我漫画技巧我肯定会头头是到。。。


难道那本名侦探柯南是你画的?
来!!!我要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5-2007 01: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man 于 15-5-2007 08:48 PM 发表

你老人家喝的班章就比我好得多,分析茶味就比我在行.KUNGGAL也是内行人,摸摸拉茶啦,等等.....,每个都比我有研究.
刚收到陈怀远的班章样本,会来比较看.

陈怀远的班章样本,我也想试试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5-2007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leong 于 16-5-2007 01:57 PM 发表

陈怀远的班章样本,我也想试试哦~

我那吝啬的朋友给得太少,只够一次喝,我在弄点才寄给你.
陈怀远的茶,喝青茶的茶友很喜欢这样的普洱茶.我收得半信半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将鱼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8-5-2007 0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那文章,心里起了一大堆的疑问。真的要收茶么?更犹豫了。
有时候冲茶,知道茶越难喝,收后的的价值越高,但偏偏又要冲到能入口的茶给顾客。矛盾。我的茶龄才一年,最难喝的普洱给我的印象是辣,烟,涩。但我知道,这不是正统,传统的。很闷呐。很闷呐。很闷呐。
那天听人说,有一次他去了出产班章的那个茶山,喝到了真正的班章后发现他以前收的班章都不是正统的。他告诉我,正真的班章茶树一年才出几十公斤的茶,若不是他认识线人也不可能喝到真的班章。现在市面上那么多的班章茶哪里来?他告诉我那是班章附近那几个茶山或附近范围以外的茶树,所产的茶都叫班章。所以市面上才会有那么多的“班章”。

我们是不是被骗了呢?犹豫。也很闷呐,这些东西平时很难开口问人。很敏感。真糟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5-2007 07: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将鱼宰 于 18-5-2007 02:34 AM 发表
看了那文章,心里起了一大堆的疑问。真的要收茶么?更犹豫了。
有时候冲茶,知道茶越难喝,收后的的价值越高,但偏偏又要冲到能入口的茶给顾客。矛盾。我的茶龄才一年,最难喝的普洱给我的印象是辣,烟,涩。但 ...

不会吧,真正的班章1年才出几十公斤的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5-2007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t1995 于 18-5-2007 07:44 AM 发表

不会吧,真正的班章1年才出几十公斤的茶.

应该不只这个数目,最少也有几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5-2007 0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t1995 于 18-5-2007 07:44 AM 发表

不会吧,真正的班章1年才出几十公斤的茶.

是吗?
你从何处弄来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将鱼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2-5-2007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客人告诉我的,很大可能性是真的。
我会再问他。到时再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5-2007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将鱼宰 于 22-5-2007 10:40 PM 发表
一个客人告诉我的,很大可能性是真的。
我会再问他。到时再上传。

是“客人”還是“客家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5-2007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野十狼 于 22-5-2007 11:03 PM 发表

是“客人”還是“客家人”?

应该是"人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7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一年几十公斤,不知道是哪个js的资料....
采班章茶的茶农又要吃谷种了....

[ 本帖最后由 ost 于 25-5-2007 09:5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7 10: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st 于 25-5-2007 09:53 发表
哈哈一年几十公斤,不知道是哪个js的资料....
采班章茶的茶农又要吃谷种了....


在其它论坛兄好像很针对中国,怎莫靠中国茶来赚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7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班章,这个在西双版纳布朗山深处的哈尼族村寨,因为一片神奇的树叶而闻名于世。老班章这个村名也因为这片树叶,成了茶人追求的名茶代名词了。

经过勐海,车子在昆洛公路方向行驶了一段路程后,朝公路左侧一转,车子上了一条崎岖不平,蜿蜒盘旋的路,车况不好的车走上这条路多半要抛锚,我们坐车人更是时时要抓紧扶手,否则一不小心就头顶车棚,脑袋起包了。险、峻、弯、陡、颠、灰是布朗山的路最显著的特点,如果是雨季,即使是越野车也难上去了。

布朗山是布朗族的主要聚居区,因此而得名,它位于西双版纳州西南边沿,坐落在西双版纳勐混、打洛与大勐龙之间,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布朗山峦起伏连绵、深谷纵横,地理环境复杂。在起伏连绵的山岭中,散布着50多个布朗族、爱伲人、阿卡人村寨。

在我的印象中,布朗山应该是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是野生动植物生活的天堂,然而驱车进入大山后才知道,这里森林并不茂密,荒山秃山远比森林多得多。“鸟鸣山更幽”,走过长长的曲曲折折的弯路,没有听到鸟鸣。可见这里已经很难再见到野生动物的迹象了。布朗山的生态很脆弱。从开阔的山坡俯视山谷,一片灰蒙蒙的。据说这里曾经是白云缠山腰,谷底雨蒙蒙,山上常常云遮雾荡,山朦胧、谷朦胧,雾气荡荡,整个山地如混沌未开的远古。山腰不是飘着灰色的雾,便是积满雪白的云。而我们此行所见只有一片灰霾,能见度相当低。

经过近3个小时的颠簸,路边开始出现一些“新”茶园,说他新是相对于那些古茶园。其实这些茶园的年龄也大都在三十年以上。别小看这些高产茶园,他的价格与老班章一样,近千元一公斤。因为盖在这些茶叶身上的印章只有一个——老班章!曾经有外地茶人为了收到真正的老班章,想自己雇工来采摘老班章古树茶叶,价格还是按照市场价走,茶农只需要在家等着收银子,但是,面对如此好事,茶农却不答应。

老班章是一个爱伲人居住的山寨,坐落在半山腰,居民的房子沿山而建。车到班章,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并不是传说中说的哪样:村民没有来收茶的老板多。我们在班章逗留的时间里只遇到两三拨人,其中一拨人还是乡政府来的;另一拨是几位好茶的人,听口音来自浙江。在与他们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是头一天就来收购了18公斤班章茶,下山请人品茗后才知道上当了,买到了假班章,今天是特意来交涉退茶的。

寨子里人很少,只有老弱之人留守在村里晒茶叶,其他人都上山“背钱”去了。300多元一公斤的鲜叶,一天的采茶收入比我一个月的收入高多了。谁说这里的茶农还贫穷?可是当你进入村子,走进爱伲人家中,你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太穷了!”在这大山里卖上几公斤茶叶就可以建盖起一栋相当不错的吊脚楼。装上一两公斤茶叶,就可以换回一车水泥来。他们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我没有过多的去探究这个问题。我此行的目的也不是做社会调查。仅仅是出于对老班章茶叶的仰慕而来;想更多了解一下老班章何以如此牛!想喝一口真正的老班章。如此而已!

喝过不少班章茶,但是真正的老班章只在传说中。你想喝上真正的纯料老班章,除非你亲自上山采收!有人说,进老班章要经过两个关卡,是村里设置围堵外面的茶叶进入班章。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两个关卡在我看来形同虚设。只是给外地人做做样子,好让外地茶商“放心”地拿出大把的银子高价收购假班章。

著名作家诗人雷平阳有这样一句话:“普洱茶热了,人却冷了!”是的,走进茶山,走进茶农家,想喝一杯热乎乎的茶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渴了,请喝矿泉水吧,山里人热情地为你准备着。

山上的茶树,已经冒出齐刷刷的新芽,不,准确的说长出了一张张钞票,长势喜人,采摘旺季已经到来。我们与茶农一起采摘了一些老班章。回来杀青,因为要赶回,所以等不到完全晒干就装入纸箱。到家后每人分得两公斤。只能留做样品,招待贵客了。
转自:晚甘园

[ 本帖最后由 kenleong 于 25-5-2007 10:2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7 10: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哗!亲自到老班章也买到假的,更何况在这里想找一片真的老班章,难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7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enleong 于 25-5-2007 10:30 AM 发表
哗!亲自到老班章也买到假的,更何况在这里想找一片真的老班章,难咯~

這也是為何每一個標榜著班章的普洱茶品味道都有所不同~
所以~要明確的學到普洱茶.......
是要講求緣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07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來流行班章...之後呢?會不會是隔壁的廣別老災寨,無量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5-2007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ptopstore.ktn 于 25-5-2007 22:17 发表
近來流行班章...之後呢?會不會是隔壁的廣別老災寨,無量山...?


我想会吧...
因为据我所知大马有很多人也进了很多这两个地方的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07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下就去找它們的純料喝看有甚麼特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07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ptopstore.ktn 于 26-5-2007 09:32 发表
等下就去找它們的純料喝看有甚麼特點


呵呵...你怎莫那莫确定你找到的是纯料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07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anme 于 26-5-2007 10:04 AM 发表


呵呵...你怎莫那莫确定你找到的是纯料啊?

茶店的老闆從茶農那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2025 06:57 PM , Processed in 0.1228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