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0-1-2007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的颁奖典礼场地是6年来最体面的一届,宽敞舒适美观,可惜入围作品却是历年来最少的一次,最多三项入围,最少只有一项,不劳而获!宣布入围名单时就显得特别冷清,今年真的没有好作品吗?从入围VCR和场刊名单有所出入就知道今年的戏炬奖出了状况。希望来年的主办单位和参赛团体抱着平常心来参与这个奖项。戏剧圈太小了,小得容不下任何争名夺利,勾心斗角,愿与戏剧工作者共免之。 |
|
|
|
|
|
|
|
发表于 30-1-2007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thlim72 于 30-1-2007 04:35 PM 发表
今年的颁奖典礼场地是6年来最体面的一届,宽敞舒适美观,可惜入围作品却是历年来最少的一次,最多三项入围,最少只有一项,不劳而获!宣布入围名单时就显得特别冷清,今年真的没有好作品吗?从入围VCR和场刊名单 ...
同感。。。。。![](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ad.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007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鼓励。
由于主办当局疏忽。以为5年的游戏规则还是会获得尊重。但是以为归以为。
接下来,主办当局将列出游戏规则。而且大会拥有最后的决定。不然,大会会被'人'拉着鼻子走。
今年为了顾全大局,步步为营,但是依然不得全面的平息部分的要求。对于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朋友。深感抱歉。
若大家有意见分享,主办大局是无限欢迎的。
在怎么说,此游戏还是得大家的配合才能玩下去。
再次谢谢大家的出席。
预先谢谢给予建议和分享的朋友。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007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报 e 娱乐
http://www.chinapress.com.my/con ... mp;art=0129en08.txt 兄弟稱霸戲炬獎
報導:馮玲詩
攝影:李志強
日期:27/1/2007
時間:8.30PM
地點:吉隆坡表演藝術中心劇場
事項:第6屆戲炬獎頒獎禮
曾宏輝等了5年,終再盼得『最佳男主角』寶座,當然是樂開懷啦!
舞台劇《兄弟》不負眾望,橫掃年度最佳戲劇、年度最佳導演、年度最佳舞台美術設計及年度最佳燈光設計獎項,成為本屆戲炬獎的大贏家。
而由張嘉殷等主演的《梁祝》,卻爆冷“摃龜”,一獎未到手。意外的是,也是大熱門入圍多個項獎的《狐說》,因之前宣佈退出角逐參選,但評審團還是堅持把獎項頒給他們心目中的最佳女主角林靜苗。
另一方面,曾宏輝繼第1屆戲炬獎,再憑《神婆奶奶.重犯人間》獲得年度最佳男主角。
大會也宣佈在明年《第7屆戲炬獎》將增設“最佳平面設計獎”。 |
|
|
|
|
|
|
|
发表于 31-1-2007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gstage 于 31-1-2007 01:18 PM 发表
由于主办当局疏忽。以为5年的游戏规则还是会获得尊重。但是以为归以为。
接下来,主办当局将列出游戏规则。而且大会拥有最后的决定。不然,大会会被'人'拉着鼻子走。
今年为了顾全大局,步步为营,但是依然不得全面的平息部分的要求。对于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的朋友。深感抱歉。
若大家有意见分享,主办大局是无限欢迎的。
在怎么说,此游戏还是得大家的配合才能玩下去。
再次谢谢大家的出席。
预先谢谢给予建议和分享的朋友。
        极具争论性的课题 - 何谓“主办当局的疏忽,以为5年的游戏规则还是获得尊重”。我不是挑衅老爸你的言论,我只是就这课题说出我一些看法。
        今天让我们来提供大家 - 主办当局、戏剧工作者、及至挑衅规则的一方,一个思考的平台。
        从初届以来,每一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然而,累积工作经验,不免受到期许,必定要做到有进步才算数,否则做了等于白做。在槟城,举凡无法达至理想的,都拥有一定程度的理由作为推唐,因此每一年都制造更多的失望。对于那些期望看见曙光的,由于游戏毕竟受到条规的干预,以及对于设定游戏规则的掌控,很多人已经从所谓的“民主”当中,看见这些利用口号来实行独裁的手段。换句话说,条规与权利,直接的扼杀了公平竞争的真正存在价值。列出的那些一条条,是死的;人依然可以在旁边威武。而所谓的盛事,也只有随着人的意愿在张牙舞爪,看着所谓的“分猪肉”玩意。
        比赛的最主要意义,除了应符“提供肯定”之外,最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各个潜质都得到一定的交流。换句话说,比赛就是让那一届的所有相关用心都得到被看见。联系全马上下的戏剧是关键的一环,要达到让“戏炬奖”成为一个受到尊重与认真看待的赛事,那需要相当的用心。比如:戏炬奖是以何等的评估标准来决定成绩?戏炬奖拥有什么让人臣服的水准?
        个人不否认拥有奖项是一个提升,但是如果评估的水准并无法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那么整个赛事自然就不被尊重了。最终,那就变成是一种满足部份人的私欲的手段,从而达到名利双收的效益。结果越来越多人选择不参选,因为反正那认可没意思。
        倘若戏炬奖真的有意重新出发,请认真的思考一下:把事情做好,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衔接起各个戏剧团体、个人等等,然后与其等那些到中马演出才能纳入评审出席,不如把网线扩大,安排评审到当地去审视。这样可以网络所有的大小可能性,也可以朝更完整的发展迈进。
        戏剧不同电影,不能单凭录影来定夺,所以选择投身戏剧舞台的都清楚:自己打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要走“One Take”的这条艰难路。
        不要再固步自封了,否则什么都只有沦为“说”而已。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1-1-2007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要制定条规是希望每年评审作为依据。
评审评估全权交由当年评审讨论表决,往年只是要求不闲空,入围人数4名。特别奖项可以建议。
由于每年评审不同,故成绩会有程度、要求上的不同。但是我本身认为既然一早知道评审是谁,成绩会如何就交给评审吧。
不知大家对于如何让评审能保持水准的评审工作有何建议。
对于到外坡的评审工作.须要再征求大家的能力和时间。
我在此提出意见是个人看法。目的是戏炬奖即将会有个讨论会。探讨戏炬奖如何延续。会邀请剧团代表集思广益。
寻找一个能被参与者接受的方案。那办下去才有意义。
到时希望大家能出席,若不能,请大家给予书面建议。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31-1-2007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少说少错少是非,
多想多做多付出,
与剧场朋友共勉。 |
|
|
|
|
|
|
|
发表于 31-1-2007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2-2007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两份不一样的入围名单 ,怎么感觉像在玩家家酒 ?
如果少了专业的态度 那么很可惜的肯定会少了专业的支持。
要加油哦! |
|
|
|
|
|
|
|
发表于 1-2-2007 07: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教人叹息, 华文戏剧界尽然发生酱的事情...
一些人是不是太不理性了?
艺术与行政应该分开?
太情绪花的人不适合管理?
应该请教有经验有这方面的料的人?不要滥芋充数?
为什么没有北马人当评判?
paiseh.....只是个人的一点意见![](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
|
|
|
|
|
|
|
发表于 2-2-2007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oxbat 于 31-1-2007 04:32 PM 发表
少说少错少是非,
多想多做多付出,
与剧场朋友共勉。
听过这句话吗——沉默就是共犯。故你少说或不说不一定就不犯错。
说,尤其说得好,不也是一种贡献,是做与付出的一种吗?
共勉之。 |
|
|
|
|
|
|
|
发表于 3-2-2007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thlim72 于 30-1-2007 04:35 PM 发表
今年的颁奖典礼场地是6年来最体面的一届,宽敞舒适美观,可惜入围作品却是历年来最少的一次,最多三项入围,最少只有一项,不劳而获!宣布入围名单时就显得特别冷清,今年真的没有好作品吗?从入围VCR和场刊名单 ...
大家都有付出的吧,怎么能说不劳而获?太过分了吧。。。最多只是不战而胜。。。。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2-2007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gi1128 于 1-2-2007 09:03 发表
看看两份不一样的入围名单 ,怎么感觉像在玩家家酒 ?
如果少了专业的态度 那么很可惜的肯定会少了专业的支持。
要加油哦!
大会公布的入围名单和评审决选名单并没有不一样。
所谓'我的'没有不一样是:决选的名单是从大会公布名单,再挑选。数量减少。但是依然从公布入围名单中再选出。
《成绩依旧》
在此告知,得奖者名单从来没有改过。成绩始终如一。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2-2007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不明白
原帖由 ptcommunity 于 1-2-2007 19:44 发表
真教人叹息, 华文戏剧界尽然发生酱的事情...
一些人是不是太不理性了?
艺术与行政应该分开?
太情绪花的人不适合管理?
应该请教有经验有这方面的料的人?不要滥芋充数?
为什么没有北马人当评判?
paiseh.... ...
对于已经发生之事,就当为经验。能理性处理那也会公婆之理,理不清。希望大家多角度看事情。
艺术与行政能分开行事,是最好。目前还没有看到剧团能如此分明。相信人员不足是主因。
人尽其才。有时我们都会来者不拒,希望能发掘可取之才。
对于没有北马人当评审。还是因为能力问题。在要求看现场的情况下,唯有选择当地人当评审。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2-2007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okaonigejiba 于 2-2-2007 09:40 发表
听过这句话吗——沉默就是共犯。故你少说或不说不一定就不犯错。
说,尤其说得好,不也是一种贡献,是做与付出的一种吗?
共勉之。
对于“沉默就是共犯”,太果断。我不认同。
关键是'做'。但是埋头苦干要有坚强的毅力。用心良苦没人知,又被人误解的伤害,要有超强EQ来转移承受。
最好大家有个管道沟通交流,然后让想做的人一起做。
避免'猜测、以为、好像、听说'诸如此类的话语。若能找出此话语的源头,了解为何他如此说。那更好。
我相信我们是可以接受批评的剧场人。有好建议我们都欢迎。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3-2-2007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剧场音乐。。。
原帖由 小野花 于 3-2-2007 11:47 发表
大家都有付出的吧,怎么能说不劳而获?太过分了吧。。。最多只是不战而胜。。。。
我希望听听大家对剧场音乐的建议。
对于音乐效果在演出时你们会要求怎么样的呢?
近期我看了两部(可以说是同批人制作的原创音乐)觉得怪怪的。太牵强,不协调。
可能刚开始吧。运用还不熟练(创作音乐)。
征求意见,pls。 |
|
|
|
|
|
|
|
发表于 5-2-2007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gstage 于 31-1-2007 03:30 PM 发表
要制定条规是希望每年评审作为依据。
评审评估全权交由当年评审讨论表决,往年只是要求不闲空,入围人数4名。特别奖项可以建议。
由于每年评审不同,故成绩会有程度、要求上的不同。但是我本身认为既然一早知道评审是谁,成绩会如何就交给评审吧。
不知大家对于如何让评审能保持水准的评审工作有何建议。
对于到外坡的评审工作.须要再征求大家的能力和时间。
我在此提出意见是个人看法。目的是戏炬奖即将会有个讨论会。探讨戏炬奖如何延续。会邀请剧团代表集思广益。
寻找一个能被参与者接受的方案。那办下去才有意义。
到时希望大家能出席,若不能,请大家给予书面建议。
谢谢。
每一场比赛,都需要有一定的条规来设定参赛的、评赛的,拥有一个基标来实行。
或者可以考虑参考盛办多时的颁奖条规,或有长益之效。
当然每个颁奖都会有个别的状态发生,所以我建议参考,而非依样画葫芦。
每一年的参赛水准一定有参差,但是就像检定考试一样,如果这一年的作品真的没有像样的,当然只能够给予同等的对待。
打个比方,假设真的没有一部剧本是可以合规最佳剧本的这个奖项,那么这个奖就不要颁了。
没有必要退而求其次之后,让人质疑了评审的身世眼光与水准。
另外,诸如男女主角及/或配角的,如果真的没有达到最佳的状态,大会或许可以设定提供鼓励的替代并加以注明。
比如,这一年真的没有谁可以当上最佳男演员,那么有一个substitute的讲座,例如“男演员奖”而已。
这或许看起来是拥有一定的顾虑在,但是毕竟这是一个属于戏剧的一个认可,所以一点都不马虎,一点都不妥协。
诚如Cameronian的颁奖,由于参赛的队伍相对的多了,所以在评选方面也不会让评判们出现:这么少选择,这块肉要怎么分才对?
我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我就在想:要怎样才能让戏炬奖拥有神圣而且受尊重的地位?
皆大欢喜,不是成就水准的办法。
因为在没有选择的选择中选择出仅有的选择,有点太随便了... |
|
|
|
|
|
|
|
发表于 5-2-2007 03: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此声明,我没有玩针对,我只是个袖手旁观的帮凶,
忍不住沉默,想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大家去思考:
每个颁奖典礼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则,戏炬奖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那时没有严厉执行和遵守的规则,就等于虚设。
戏炬奖或许不能比喻为“检定考试“,因为它不是用来检定每一部戏是否达到“A" 的评价。它比较像每年班上的年终考,最后以总成绩来评定谁是班上最优秀的。但戏炬奖又不完全符合年终考的是,班上第二,第三或第四名,就成了入围,第五名以下就没有人理了。这应该是绝大部份颁奖礼的游戏规则。
也许有人会以“宁缺勿滥“这个堂皇的理由,希望让某些奖项“从缺“。
意思是说,今年班上学生成绩欠理想,老师宣布今年没有人考第一名。
可是,这不是证明班上没有最好的学生,只是老师不肯把第一名的名衔给那个“最好“的学生吧了。
如果说:真的没得选择,你相信吗?我相信是老师根本没有在这群学生当中做出最适当的选择。
针对“选择“,或许有人会说,作品不够水准,没有资格。
入围或得奖者是否“够“水准,我第一要问,由“谁“来评定?
或根据“什么标准“来评定?这个所谓“水准“的定位本身,就已经是个大问题。
“谁“,当然是指评审,可是评审是否具备评定的“水准“(而由谁来评定我们的评审有评定的水准,又是另一大问题)。评审能否客观,是否专业,是否根据精细无误的“评分标准“来评定?还是主观的,凭直觉随性的,凭私人情绪的,(这些纯属个人不负责任的假设)谁知道?
评定水准,应该是完全客观的,考虑整个剧场大环境的演出进展和水平,各剧团的资历,而不是针对或主观否定某些类型,某些个人或团体因素,才能中立,公平的给予评价,可是,这谈何容易?
至于改名堂,也有问题。
老师坚持今年班上没有人考第一名,不过又觉得应该鼓励,于是就改了新名堂,宣布班上有个同学获得“最有潜质考第一名特别奖“;
明年,换了级任老师,名堂又改:“不是第一,只是没有人选的鼓励学生奖“
那后年又改。。。
总之如果老师可以改的,名堂可以改的,还有什么不可以改,
这样一来,这个游戏就没有了规则,只要有一天,你有幸当上评审,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吧。
戏炬奖,只是个游戏,我参与,因为它好玩。
现在变得不好玩了,不过我志在参与,有得玩,我还是奉陪到底。
今天的剧场,是非多,因为说的人多,做的人少,
说容易,做很难。
要说,我也很会说,要做,看你怎么做吧!! |
|
|
|
|
|
|
|
发表于 5-2-2007 03: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oxbat 于 5-2-2007 03:16 PM 发表
先此声明,我没有玩针对,我只是个袖手旁观的帮凶,
忍不住沉默,想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大家去思考:
每个颁奖典礼都应该有自己的规则,戏炬奖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那时没有严厉执行和遵守的规则,就等于虚设。
戏炬奖或许不能比喻为“检定考试“,因为它不是用来检定每一部戏是否达到“A" 的评价。它比较像每年班上的年终考,最后以总成绩来评定谁是班上最优秀的。但戏炬奖又不完全符合年终考的是,班上第二,第三或第四名,就成了入围,第五名以下就没有人理了。这应该是绝大部份颁奖礼的游戏规则。
也许有人会以“宁缺勿滥“这个堂皇的理由,希望让某些奖项“从缺“。
意思是说,今年班上学生成绩欠理想,老师宣布今年没有人考第一名。
可是,这不是证明班上没有最好的学生,只是老师不肯把第一名的名衔给那个“最好“的学生吧了。
如果说:真的没得选择,你相信吗?我相信是老师根本没有在这群学生当中做出最适当的选择。
针对“选择“,或许有人会说,作品不够水准,没有资格。
入围或得奖者是否“够“水准,我第一要问,由“谁“来评定?
或根据“什么标准“来评定?这个所谓“水准“的定位本身,就已经是个大问题。
“谁“,当然是指评审,可是评审是否具备评定的“水准“(而由谁来评定我们的评审有评定的水准,又是另一大问题)。评审能否客观,是否专业,是否根据精细无误的“评分标准“来评定?还是主观的,凭直觉随性的,凭私人情绪的,(这些纯属个人不负责任的假设)谁知道?评定水准,应该是完全客观的,考虑整个剧场大环境的演出进展和水平,各剧团的资历,而不是针对或主观否定某些类型,某些个人或团体因素,才能中立,公平的给予评价,可是,这谈何容易?
至于改名堂,也有问题。
老师坚持今年班上没有人考第一名,不过又觉得应该鼓励,于是就改了新名堂,宣布班上有个同学获得“最有潜质考第一名特别奖“;
明年,换了级任老师,名堂又改:“不是第一,只是没有人选的鼓励学生奖“
那后年又改。。。
总之如果老师可以改的,名堂可以改的,还有什么不可以改,
这样一来,这个游戏就没有了规则,只要有一天,你有幸当上评审,你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吧。
戏炬奖,只是个游戏,我参与,因为它好玩。
现在变得不好玩了,不过我志在参与,有得玩,我还是奉陪到底。
今天的剧场,是非多,因为说的人多,做的人少,
说容易,做很难。
要说,我也很会说,要做,看你怎么做吧!!
言论有双刃的特性,正反都可以是非常有争论性的课题。
站在观看颁奖典礼的规则角度看,严厉执行与遵守规则是必然存在的。
否则,诚如foxbot说的,形同虚设。
形同虚设的规则,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如果规则没有发挥其真实效应,那么整个赛事就相应的失去了其真正的存在意义。
倘若不以“检定考试”而已“期末考”来形容颁奖的存在,那么确实也有如foxbot所说的:“水准”由“谁”来评定?评审是否具有评定的水准?
估计成绩欠佳,依然可以找出“状元”。
但是,就如曾经这么被公开要求的“把分数公布出来”。
数字是一个老实的家伙,有没有overrated或者underrated可以凭分数看出。
这样也符合了公平竞争,并且达到专业而精确的评定。
是的,不容易,但是从来哪一项好的、代表性的东西,不是从困难中缔造出来的?
倘若真以二等评定来取代不符合一等水平,至少站在规则上就必须注明,而注明的条规不是说换就换的。
要说要做,那是看说与做的人如何看待,
诚心的提出建议,不为外生枝节而发言,做到提升水平的效益,达致维护身份的坚持。 |
|
|
|
|
|
|
|
发表于 5-2-2007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ngstage 于 3-2-2007 04:20 PM 发表
对于已经发生之事,就当为经验。能理性处理那也会公婆之理,理不清。希望大家多角度看事情。
艺术与行政能分开行事,是最好。目前还没有看到剧团能如此分明。相信人员不足是主因。
人尽其才。有时我们都会来者不拒,希望能发掘可取之才。
对于没有北马人当评审。还是因为能力问题。在要求看现场的情况下,唯有选择当地人当评审。
是的,
既往不咎,
但是前事不忘,
乃后事之师。
每每问题出现都是“当下想办法”,
事后的检讨没有真正在来次中实行,
结果有检讨等于没检讨,
然后又在重复“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这样的状况,着实屡见不鲜!
如果要谅解,一定可以找到角度。
谅解是一定要的,因为参与的、工作的,都付出了努力,
如果坚持抹煞了他们的功劳,那就太苛刻了。
或许一个如“艺人协会”的组织,
以资深的戏剧人作为评审,
那或许可以笼络人们的兴趣同时也提升形象与水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