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蓝咖啡

【游戏】名句精华接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3-2006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咖啡 于 20-3-2006 11:35 PM 发表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最近有喜?要去拍拖了嗎?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中五看了黃易的覆雨翻雲,
我很喜歡這兩句。
另外還有個對聯: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
我也是很喜歡。
找了資料后,原來都不是他寫的。

我們來看出處。



临江仙 (晏几道)
-----------------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size=-2]

[ 本帖最后由 mouyanseng 于 21-3-2006 02: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3-2006 0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太难被感动 于 19-3-2006 10:01 PM 发表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這句厲害,文化大革命的大罪人大獨裁者毛澤東的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6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ouyanseng 于 21-3-2006 02:17 PM 发表


這句厲害,文化大革命的大罪人大獨裁者毛澤東的大作。

哈哈。。。你识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3-2006 06: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试。




出处: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为不平事?



[注释]
①霜刃(rèn):剑锋锐利闪亮,好像带着冷的霜气。未曾(cén)没有。试:用。
②把:手持。示君:请你看。君是对对方的尊称。
③谁为:为何,为什么。

解说: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身怀绝技的剑客。他已刻苦磨炼了十年,当他手持闪烁(shuò)着寒光的宝剑请人观赏时,心中一定有什么不平之事吧?


~~~~~~~~~~~~~~~~~~~~~~~~~~~~~~~~~~~~~~~


哈哈!这句也不错:“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6 1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 郑板桥《题竹石画》

全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牢牢咬住青山决不会放松,
      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
      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
      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赏析: 此为作者为自画的竹石图题的诗。
      --------
      诗的开始即以拟人化的笔法
      点明了画上竹子所处的环境之恶劣
      但竹子依然是坚定信念,
      将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缝中汲取着水分,
      顽强地活了下来。
      不管有多么大的风雨,都浑然不怕。
      --------
      本诗虽明写竹石,赞颂的却是人,
      这就是作者追求的百折不挠、
      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
      竹子的精神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画合壁,相得益彰,
      也体现了诗人的高风亮节。

     
=================================

耶~ 我自己也要顽强的
把手头上那堆工作做好来
要不然会被我上司杀掉


子陵:
既然来了还删什么鬼?
快点想个名句精华
要能接到楼上的
也让楼下的接到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6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个风子,是不是酱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4-3-2006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555~ 终于有人了
--------
今天等很久都没有人玩
又不想自己顶自己的
一直等 一直等
开始担心了...
是不是真的这样难玩啊?
--------
呵呵~ 估价
为了要降低游戏难度
不一定...
是要接最后那个字的
只要接到其中一字就好
--------
话说回来
估价的那句应该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到国到天下 由小至大
我们不都说
[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吗?

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
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写景,下联言志,
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
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PS 很晚了 明天才来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6 09: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回來啦!
我來幫子陵接第20樓的。
水調歌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喜歡鄧麗君和王菲的粉絲,應該知道是誰寫的吧?
子陵將這個拷貝到20樓,我就珊貼。

[size=-2]

[ 本帖最后由 mouyanseng 于 24-3-2006 09:43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3-2006 09: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接27樓。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游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难与言。

这是讲知识境界要不断递进,才能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大家要常常進修哦。
但要記得,知識增長,人品更加要修養哦。

p.s大家去接那個“难为水”,有一名句很出名,我很喜歡的。
[size=-2]

[ 本帖最后由 mouyanseng 于 24-3-2006 09:4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6 06: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
知道你喜欢这句很久了
就给你来一下...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不是云。


出处: 元稹《离思》

全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经过沧海的波涛, 其他河流的水就难以称之为水了。
      见过巫山的云雨, 其他地方的云就不能称之为云了
      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化争艳,
      一半是因为笃佛修道,一半是因为忘不了你……

简析: 沧海水,天下水之大也;巫山云,天下云之美也。
      经历过沧海水、看过巫山云的人不再以其他地方的水云为美。
      元稹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他自认为天下佳丽中之最佳者;
      除此之外的美丽女子,在他眼中看起来,也就算不上美了。
      传说此诗是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
      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挚诚的情感,
      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亡妻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


=================================       

蓝咖啡在想…
如今究竟还有几多人
能够做到这境界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PS 楼上的...
   你不是放[难为水]那句
   幸好还有个[山] 接到
[size=-2]

[ 本帖最后由 蓝咖啡 于 24-3-2006 06: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6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国亡家破,妻离子散,
一国之君,沦为囚徒,
终身受辱,千古蒙羞,
胸中怨恨,难以尽言。
词人用一比喻,极言愁苦之多。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
词人化虚为实,以实写虚,
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
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象地表达出来。

这一句也是无人性很喜欢的。
高高在上跌下来,真的很痛·恨·痛。

回楼上:
小弟弟既无潘安外貌,
更无秦观才华,
跟贾宝玉相比更加没有大观园
以及大把大把的家传钱财,
自然没有资格做情圣,
讲情圣才说得来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喂,有那么多女人选择的男人,你放心得下吗?
搞不好今天宝钗,明天袭人,后天晴雯,大后天妙玉,
那时候你就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6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文解释】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你的文章就像蓬莱宫中储藏的仙文一样高深渊博,同时还兼具建安文学的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飘逸豪放。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然而每当想起人生的际遇,就忧从中来。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猛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排遣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

   【词语解释】
高楼:即题“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官宣城(即宣州,今属安徽)太守时所建。
蓬莱:指秘书省。李白族叔李云官秘书校书郎。
清发:清新秀丽。
逸兴:超逸的意兴。
散发:不戴冠簪子。指散漫无拘束。
扁舟:小船。弄扁舟,指归隐江湖。
  本诗玄宗天宝末年作于宣城(今属安徽)。 谢眺楼:南齐诗人谢Й作宣城太守时建,又称谢公楼、北楼,唐末改名叠嶂楼。 饯别:饯行送别。校书叔云:李云曾为秘书省校书郎,唐人同姓者常相互攀连亲戚,李云当较李白长一辈,但不一定是近亲。 蓬莱:汉时称中央政府的著述藏书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唐人用以代指秘书省。 建安骨:汉献帝建安时代的诗文慷慨多气,史称建安风骨。这一句指李云。 小谢:即谢Й,与其先辈谢灵运分称大、小谢。 清发:清新秀发。这句自指。 散发弄扁舟:指避世隐居,《后汉书·袁闳传》:“常(锢)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散发,束发并以簪贯连于冠,散发就是发不整束,解冠归隐。 扁舟:小船。越亡吴后,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后世就以弄扁舟喻避世隐遁。

   【诗文赏析】
  这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朓楼,系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创建,又称北楼、谢公楼。诗题一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是指许许多多个弃我而去的“昨日”和接踵而至的“今日”。也就是说,每一天都深感日月不居,时光难驻,心烦意乱,忧愤郁悒。这里既蕴含了“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精神苦闷,也融铸着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他的“烦忧”既不自“今日”始,他所“烦忧”者也非止一端。不妨说,这是对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忧愤之深广、强烈,正反映出天宝以来朝政的愈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的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所引起的强烈精神苦闷,在这里找到了适合的表现形式。破空而来的发端,重叠复沓的语言(既说“弃我去”,又说“不可留”;既言“乱我心”,又称“多烦忧”),以及一气鼓荡、长达十一字的句式,都极生动形象地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三四两句突作转折:而对着寥廓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这两句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画图,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从极端苦闷忽然转到朗爽壮阔的境界,仿佛变化无端,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李白之所以为李白。正因为他素怀远大的理想抱负,又长期为黑暗污浊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时刻都向往着广大的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目接“长风万里送秋雁”之境,不觉精神为之一爽,烦忧为之一扫,感到一种心、境契合的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也就油然而生了。

  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小谢”(即谢朓)自指,说自己的诗象谢朓那样,具有清新秀发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朓,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自然地关合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七、八两句就“酣高楼”进一步渲染双方的意兴,说彼此都怀有豪情逸兴、雄心壮志,酒酣兴发,更是飘然欲飞,想登上青天揽取明月。前面方写晴昼秋空,这里却说到“明月”,可见后者当非实景。“欲上”云云,也说明这是诗人酒酣兴发时的豪语。豪放与天真,在这里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这正是李白的性格。上天揽月,固然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这两句笔酣墨饱,淋漓尽致,把面对“长风万里送秋雁”的境界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向最高潮,仿佛现实中一切黑暗污浊都已一扫而光,心头的一切烦忧都已丢到了九霄云外。

  然而诗人的精神尽管可以在幻想中遨游驰骋,诗人的身体却始终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之中。现实中并不存在“长风万里送秋雁”这种可以自由飞翔的天地,他所看到的只是“夷羊满中野,绿葹盈高门”(《古风》五十一)这种可憎的局面。因此,当他从幻想中回到实里,就更强烈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一落千丈的又一大转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的。“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比喻是奇特而富于独创性的,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谢朓楼前,就是终年长流的宛溪水,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忧之间本就极易产生联想,因而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由于比喻和眼前景的联系密切,从而使它多少具有“兴”的意味,读来便感到自然天成。尽管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但“抽刀断水”这个细节却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这就和沉溺于苦闷而不能自拔者有明显区别。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但历史与他所代表的社会阶层都规定了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尽管他精神上经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诗中仍然贯注豪迈慷慨的情怀。“长风”二句,“俱怀”二句,更象是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高昂乐观的音调,在黑暗的云层中露出灿烂明丽的霞光。“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因此,整首诗给人的感觉不是阴郁绝望,而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雄放的气概。这说明诗人既不屈服于环境的压抑,也不屈服于内心的重压。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自然与豪放和谐结合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相当突出。必须有李白那样阔大的胸襟抱负、豪放坦率的性格,又有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才能达到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这首诗开头两句,简直象散文的语言,但其间却流注着豪放健举的气势。“长风”二句,境界壮阔,气概豪放,语言则高华明朗,仿佛脱口而出。这种自然豪放的语言风格,也是这首诗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的一个原因。  (刘学锴)



【鉴赏】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他的诗,飘逸纵兴,豪放不羁,想象奇异,气概凌云,别具风格。尤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诗虽天马行空,飘忽跳荡,却能以此启彼,由彼发此,因而脉理不乱,呵然一气,本诗是最见他这种特征的名作。
全诗以唱叹起调,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闷。紧接着,由顺势转入登楼送别之事,点明题意:长风万里,秋雁北归,行人将去,此情此景,让人在百尺楼头欲一醉方休!这景象有送别的惋惜,但色调开始变得明朗,诗人虽为昨日、今日愁苦,却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浩然一饮,消愁逸兴。接下来,“蓬莱”二句,切题面的权位关系,说校书叔文章老成,得两汉蓬莱之风,切建安风骨;自己则如建此楼的谢Й,诗文清新秀发,由此,两人相俱有壮志逸兴,可共上青天搅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烦忧在这想象中似已烟消云散。但是,这逸兴来去皆匆匆,诗人的愁思又猛然袭来,他以“抽刀断水水更流”作起兴,来抒写自己“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说明“酣高楼”反而让心中的烦愁更加深重了, 因而不禁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这个“不称意”又对应了起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由此诗人自自然然地发出了解冠泛舟,归隐江湖的宣叹。全诗虽跳荡不羁,却起伏有致,前后对应,抑扬协调,在大起大落中展示其豪放气质。
这首诗还值得一提的是,写愁思却不晦黯,情绪低抑不哀婉,诗中一系列亮色调的意象,如“长风万里”,“酣高楼”,“青天”,“明月”等,始终涤荡着一股清越之气,令诗歌清秀神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3-2006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君子之交淡若,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甘得像甜酒一樣。(《莊子&#8226;山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06 05: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此诗一本题下注云:“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还,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勾引而写的名作。通篇运用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 首政治诗,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
  此诗似从汉乐府《陌上桑》、《羽林郎》脱胎而来,但较之前者更委婉含蓄。
  首二句说这位既明知我是有夫之妇,还要对我用情,此君非守礼法之士甚明,语气中带微辞,含有谴责之意。这里的“君”,喻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自比,十字突然而来,直接指出师道的别有用心。
  接下去诗句一转,说道:我虽知君不守礼法,然而又为你情意所感,忍不住亲自把君所赠之明珠系在红罗襦上。表面看,是感师道的知己;如果深一层看,话中有文章。
  继而又一转,说自己家的富贵气象,良人是执戟明光殿的卫士,身属中央。古典诗词,传统的以夫妇比喻君臣,这两句意谓自己是唐王朝的士大夫。
  紧接两句作波澜开合,感情上很矛盾,思想斗争激烈:前一句感谢对方,安慰对方;后一句斩钉截铁地申明己志,“我与丈夫誓同生死”!
  最后以深情语作结,一边流泪,一边还珠,言词委婉,而意志坚决。
  此诗富有民歌风味,它的一些描写,在心理刻画中显示,写得如此细腻,熨贴,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所谓“一波三折”。
  “你虽有一番‘好意’,我不得不拒绝。”这就是张籍所要表达的,可是它表达得这样委婉,李师道读了,也就无可奈何了。


[ 本帖最后由 Gango 于 26-3-2006 12:51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3-2006 09: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果 不好意思啦~
你接的那个名句
蓝咖啡不久前才接过来啊

=================================

两情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处: 秦观《鹊桥仙》
                        
全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牛郎织女在七夕相会的词。
      中国的神话故事里最让人津津乐道且最唯美的,
      相信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了。
      牛郎织女一年只能见面一次,
      彼此的情真意切连鹊鸟也为之动容, 前来搭桥,
      这是难能可贵的"神话"爱情。

      假如两人的爱情是真诚长久的,
      何必一定要朝夕相守、耳鬓厮磨呢?
      这种信念,不能说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解脱,
      应当说更是对世俗爱情的挑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06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自己理想总有一天能够实现,并且坚信美好前景,终会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3-2006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eon 做么你跳一句的?
全文应该是

           李白《行路难》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对了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
讲来听听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06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鵬一日同起,扶搖上九萬里。

有朝一日大鵬隨風飛起,盤旋直上九萬里的雲天。(《李白&#8226;上李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06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之行,始于足下.

路是人走出来的”早就被证明了的.或多或少,我们凭着这双脚也走了不少地方、看过不少风景.


回蓝咖啡,我喜欢蓝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06 1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此一遭,不为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0-2025 05:20 PM , Processed in 0.1340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