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12-2005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赤影 于 27-12-2005 08:18 PM 发表
問題就在於
年齡上的問題了
再説基金未必就能解決問題所在吧
智者不可能只是解絕資金上的問題
就能顯示他是智者的
更能顯示智者的風範的
因該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者
因此如果能不牽涉資金而解決問題的
不是更能顯示出其才幹嗎?
關於這點就不便深入探討了
畢竟快成爲題外話了
我不是不贊成你的看法
也知道“能帶給更多的人幸福的纔是正確的”
當然也同意這點
只是對於你的例子
始終覺得無法站穩自己的立場
所以不才給與一些自己的觀點
必要時,當然是必須作出一些犧牲的。不過,犧牲也要考量其他的因素,而不只是一兩個關鍵而已。
鄙人拙見,如有不當,還請指點。 |
|
|
|
|
|
|
|
发表于 28-12-2005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可以把智者比作IQ高,把仁者比作EQ高的话,我觉得现今社会因更倾向于对仁者眷顾。起码与EQ高的人相处使人觉得舒服。 |
|
|
|
|
|
|
|
发表于 28-12-2005 06: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藏 于 27-12-2005 09:18 PM 发表
問題就在於
年齡上的問題了
再説基金未必就能解決問題所在吧
智者不可能只是解絕資金上的問題
就能顯示他是智者的
更能顯示智者的風範的
因該是所謂的不戰而屈人之兵者
因此如果能不牽涉資金而解決問題的 ...
终于出现能对我的论点做出较有力的批评了~~(感动)
牵扯不牵扯到资金上的问题,其实都只是一个例子。
恕我浅薄,我对金融界的事,并不太清楚,
所以就用资金这种平常玩电脑游戏时的概念,作为翻身的重要考量。
也在另一方面做出一个更直接的概念,让‘资金’这个词能代表智者面对困难时,可做出牺牲而换来的力量,以换取更大的机会翻身。
这样智者就更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智者的考虑是多方面的,而智者和仁者的最大分别就是,人性。
人性是贪婪的,人性也是自私的。
智者较仁者少了仁义之心,所以造就了这两者的不同。
智者在决定一件事时,必然将自己考虑的更重要,显出不得人心的一面。
这是支持仁者论的朋友的其中一个突破点。
这是我希望有人能提出来的看法,多谢幻藏兄的发言。
仁者在这种情况上,所提出的,肯定是最利众人的。
因为他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高尚情操。
智者可因时因利,做出最利己的决定。
这就是智者仁者本质上的不同。
可是,智者在这个时候,能巧立名目,迷惑众人,告诉他们,他们的方法是对的,是最有效的。
我记得这是我小时听过的故事,说刘备带领新野百姓逃离曹操的追杀。
试问,曹操再怎样凶残,有可能杀光全新野上下,所有百姓吗??
刘备和诸葛亮,希望曹操来的时候,只是得到一座空城,这样就不能有效的追击他们的军队了,而且,落在后头的老弱妇孺,也成为大军的最佳掩护。
刘备聪明的利用了百姓,让他们劳苦,让他们被曹操大军误杀,得到剩下的壮丁的同仇敌忾和效忠,不但牺牲了百姓,也赢得了民心。
这不就表明了,智者在‘能带给更多的人幸福的才是正确的’这个哲学里,就算是牺牲了这些百姓,也能得到这些百姓的爱戴。这样,是不是比仁者的仁义之心,来得更好,更有效力呢?? |
|
|
|
|
|
|
|
发表于 28-12-2005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謝赤影兄的讚賞
鄙人不敢笑納,您言過了
呵呵......
其實資金上的問題,不完全和金融有什麽關係。
再説,我對於金融界的事,也不是很有研究。
只是,習慣凡是都以各方面的問題為考量罷了。
誠如你所說的一般,考慮是多方面的。
冒昧再次指正一些自己本身認爲不恰當的地方。
其實智者也不能說完全沒有仁義之心,只是得看情況而定。
因此,之前我也表明了,無法完全接受智者也扮演仁者的角色。
再者,這仍然是個多寡的問題而已。
不是沒遇過,就等同沒有;也不是遇上了,就不可能不存在。
智者做的決定,也不能完全説是爲了一己之利。
因爲已經説明了,智者是在問題發生時(關鍵時刻),對問題仔細分析,將所有的可能性都考慮在内。
然後,再從中擇取最爲理想的決定而行之。
如果真的是一再的只為自己著想,那麽似乎有點和‘能帶給更多的人幸福纔是正確的’這句話有點背道而馳了。
試問,只會為自己而著想的人,何來帶給更多人幸福之理?
而且,事實上,只為一己之利卻能成功的人,應該沒幾個。
因此,個人認爲,如果真的要這麽説明的話,應該是,能在做出利己的決定時,也能顧慮到各方面問題的人,甚至於他人的部分利益者,方可稱爲智者吧。
對於你所說的,人是現實的這點,自然也是同意的。畢竟大部分的人,都是如此的。然而,那小部分的人也是不可缺少的。
不過,與其說誰能給與較好的生活,還不如說誰能給與較多的利益來的好吧。 |
|
|
|
|
|
|
|
发表于 29-12-2005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慷慨发言。。。
是的,这是一张辩论帖吧。。。辩论需要两个对立的方面,于是我将仁者与智者分开来谈。
我并不否认智者有仁义之心,仁者有聪明才智,
但是,他们又其更明显个性,一仁一智。
仁义之心让人变得有牺牲精神,所以所作之事,往往是为别人着想。
聪明之人往往会将利益最大化,所作之事并不一定会为别人。。。
这就是我之前的设定。。。
智者得人心,因为他有利;而他的仁,是得人心的客观因素。
与仁者不同的是,他为自己谋私利的时候,会为自己的行为,做一个美丽的外衣。
也许后来回被人看穿,但是,他是得人心的,因为他会利用人心。
智者也应该知道,成功而无将,是很困难的,所以,就会投资——收买人心,有目的的收买,肯定比无意中收得的人心更多。。。
利益,是让人信服的其中一个要素,人无利不行,这是让人跟随的因素。。。所以富人多跟班(只要是比较好的人——不会太骄傲的人),是不无道理的。 |
|
|
|
|
|
|
|
发表于 30-12-2005 08: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彼此交流,何須言謝。
呵呵......
確實,這是個辯論帖。
就因爲如此,我們必須將所能站穩自身立場的重點,一一善加利用。
誠如題目所示:智者比仁者更易得人心
之前,之所以提到智者未必都具有仁心,實乃因過於以偏概全而言。
也因此,以辯論而言,我們其實可以將其善加利用。説明,智者也可以擁有仁心。只是,分量的多寡。
如此,即可更加鞏固我方的論點。
誠如以下的例子:
智者,可以以智爲主以仁為補。
仁者,卻是以仁為主以智為補。
由此,更可説明智者更易得人心。
然而,若是說完全以利益得人心,對於我來説,仍然無法完全信服。
因爲,還是覺得,倘若謊言被揭穿的那天,而又適逢失敗的遭遇。
那麽要想再次的東山再起,機會似乎是微乎其微。
也許我的觀點有誤,還望指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31-12-2005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很同意你对辩论的看法。
以智为主,是智者的优点,也可说是其缺点。
我并不是说智者都是说谎的,只是,他们比较注重自己,注重自己身边的人。
对于黎民苍生,智者并不多管(诸葛亮、曹操就是智者),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霸业。
我的论点其实很简单:
一,智者的身边有利可图,猛将能发挥到自己的能力。(智者知人善用,用以自己的霸业)
二,智者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自己自私的行为作出解释(欺蒙),以达到自己的地步。(仁者大都只会直承其事,或选择牺牲自己,浪费自己有用之躯)
三,仁者的魅力是十分的高的,这个我深表认同(刘备就是一个例子),但是,仁心的副作用,就是优柔寡断,身边的猛将会因此而失去自己能发挥的地方(人是自私的,无法获利的事,长久做下去将会失去原有的心态/叛离),所以会失去人心。
四,智者也有仁义,只是不如他的智慧特征明显,可是他能物尽其用,将自己的仁义最大的宣传,达到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的地步。
以上是小弟小小愚见,请多多指教。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4-1-2006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赤影 于 31-12-2005 02:33 PM 发表
嗯...
諸葛亮是智者這點
我同意
只是關於對於他與黎民蒼生得關係
那點我就無法完全苟同了
我的论点其实很简单:
一,智者的身边有利可图,猛将能发挥到自己的能力。(智者知人善用,用以自己的霸业)
並非猛將皆為利而圖之的,不然關羽、張飛、趙云、張遼、龐統等該如何歸類呢?
而漢高祖的良將張良,晚年何以過上半隱居的生活?這些又該如何解説?
二,智者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为自己自私的行为作出解释(欺蒙),以达到自己的地步。(仁者大都只会直承其事,或选择牺牲自己,浪费自己有用之躯)
我仍然無法完全同意智者必然是自私的這點。論點之前已經闡明。
如果以諸葛孔明而言,卻不見得他為一己之利而補助劉備甚至是阿斗?
三,仁者的魅力是十分的高的,这个我深表认同(刘备就是一个例子),但是,仁心的副作用,就是优柔寡断,身边的猛将会因此而失去自己能发挥的地方(人是自私的,无法获利的事,长久做下去将会失去原有的心态/叛离),所以会失去人心。
關於這點,其實你不應該採用劉備。因爲,離開劉備身邊的猛將,應該沒幾個。這個論點很容易被反方用以反駁。而且會讓人覺得,自相矛盾。
再用諸葛孔明而言,何以是三顧茅廬,而非千金禮聘?
四,智者也有仁义,只是不如他的智慧特征明显,可是他能物尽其用,将自己的仁义最大的宣传,达到坏事不出门,好事传千里的地步。
關於這論點倒是還可以接受。
[ 本帖最后由 幻藏 于 4-1-2006 10:04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1-2006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藏 于 4-1-2006 10:02 AM 发表
嗯...
諸葛亮是智者這點
我同意
只是關於對於他與黎民蒼生得關係
那點我就無法完全苟同了
我的论点其实很简单:
一,智者的身边有利可图,猛将能发挥到自己的能力。(智者知人善用 ...
是的,诸葛亮是智者,这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他曾经向以火雷将司马懿和大批军队诛杀于南蛮山谷内,这并非仁者所为……
首先,我必须清楚地告诉你,
三国时代,诸葛亮尚未来到刘备身边时,
关羽、张飞充其量只是比较厉害的士兵,
虽能将敌人杀得胆寒,却难以挽回局势,
面对黄巾贼还能对抗,但是,面对曹操等霸主,
就显得无力…沦落到发配新野,丢失徐州…
但诸葛亮一来,情势就大有转机,将流亡的刘备捧成三分天下的霸主,
更充分利用关羽的智勇双全,守着荆州……
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那些猛将一样,大部分人都是偏向唯利是图的。
第二,诸葛亮的利益已经和蜀国挂钩,
所以他是不得不帮助蜀主。
再者,诸葛亮曾经在救助荆州的战事上,曾延缓出兵,
让关羽战死沙场,实是牺牲了关羽,然后再写悼词,纪念关羽。
第三,我承认仁者魅力极高,
但为什么到三国后期,曹操的将领比蜀国更多得多??
诸葛亮是被诚意打动,这个有待质疑,
但是,加入刘备有极大的好处,
因为刘备身边没有好的谋士(徐福已经去魏),诸葛亮能大展自己的雄才伟略,
而三顾茅廬,也可能是吊起来卖呢??(增加自己在刘备心中的地位) |
|
|
|
|
|
|
|
发表于 4-1-2006 03: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赤影 于 4-1-2006 02:43 PM 发表
是的,诸葛亮是智者,这是不容置疑的,
因为他曾经向以火雷将司马懿和大批军队诛杀于南蛮山谷内,这并非仁者所为……
首先,我必须清楚地告诉你,
三国时代,诸葛亮尚未来到刘备身边时,
关羽、张飞充其 ...
暫時沒太多時閒回復
就孔明而言
你似乎沒搞清楚他和利益上的關聯
他所受的銀兩似乎在後期有提到
可以知道的是不多
請詳查
再者
將領多也無法證明什麽吧
這個是質量的問題了
還有的是提到的人物當中
也有張遼、漢高祖、張良等
再來如果真要說到後期
曹操似乎已死
而且後來魏囯為司馬懿所奪
那麽是否應該轉換為司馬懿是智者了?
徐庶並非去魏
而是被要挾
然而到了魏囯
也一直不給予輔助
暫時就討論到這
近期無時間回復
内容不善、有誤処,望指點、包含。
P/S: 題外話
赤影的立場似乎站得蠻穩的了
幻某自愧不如
我雖為正方
卻一再不認同
是以不以辯論而言
當中若有冒犯
還望海涵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幻藏 于 4-1-2006 04:08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1-2006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覺得智者更容易得人心也..
智者可以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標準,人生海上的向導...
人家也應該比較喜歡聰明的人..
反之,
憨厚的人,需要時間去讓人家發現他美的地方...真的...
有時候拿捏不當,還會成為虛偽的人...
SO,支持智者! |
|
|
|
|
|
|
|
发表于 4-1-2006 09: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o~
这题好难……
我“仁者”还是留给你们这些“智者”辩论吧
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5-1-2006 0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幻藏兄过奖了。
很高兴你能百忙之中抽空陪我闲聊,我也不多打搅。
将领多,不就说明了更多的人支持多的一方吗?
这样不就是说明了智者更得人心??
如果我们所说的,更得人心是指归心的程度,
那么我很遗憾的告诉你,我无法解答,因为我不生于三国,
所以,只能以数量作为参考。
再者,张辽等人是我极为钦佩的人物之一,他忠肝义胆,
为主公抛头颅,洒热血,可是,有多少人能如他们呢??
而司马懿是智者,没错,
但夺魏之人是司马昭,司马懿到死仍忠于魏。
其他不多说,
幻藏兄的思路敏捷,看法透彻,
与您交换意见,实有知己之意,
我也会在言论上,无意冒犯或过失,
但请多多原谅与包含。。。 |
|
|
|
|
|
|
|
发表于 5-1-2006 08: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赤影 于 5-1-2006 02:11 AM 发表
能在人海中相遇
已是難得
而且俗語說得好
不打不相識
呵呵......
打擾倒是不會
沒時間與您交流
倒是有點遺憾
將領如果全都是庸將
那麽再怎麽多也無濟於事
也可能顯得智者不善篩選良將
對!
張遼的忠肝義膽實屬難得
卻也被您說中了
誠如我自己的那套多寡的論點一般
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司馬懿我倒是沒什麽了解
想再重讀一遍三國的歷史
卻又沒時間
而關於關羽之死的論點
確實有看到過文章等研討
只是孰是孰非
卻是不得而知
但也就未必說是沒可能的事
有時間再交流
呵呵......
P/S:以赤兄的觀點與思路來看
想必已是工作人士?
不過個人覺得應該還在就讀吧?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幻藏 于 5-1-2006 10:20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5-1-2006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好意思,也让小弟来凑凑热闹吧。
小弟认为智者更易的人心。
首先,所谓的智者是什么意思呢?
智者泛指有智慧的人,因此智者可以影响身边的人,可以利用其智慧控制他人,也可以利用其智慧蒙蔽他人为其行动作出解释。
仁者有仁义之心,关心他人,关心天下。
但是,仁者却无法有效的影响身边的人,一旦其言行举止受人误会恐怕也难以有效的作出解释。
智者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堂而皇之的理由,而且也能凸现自己仁义的形象,并懂得在恰当的时候表示正确的态度,从而获得万众的拥戴。
仁者固然有仁义之心,但却无法有效的凸现其仁义之形象,因此虽有仁义之心,却无人得知。
相比之下,智者明显的更易于获得民心。 |
|
|
|
|
|
|
|
发表于 6-1-2006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幻藏 于 5-1-2006 08:52 AM 发表
[quote]
多寡不是问题,一百个人中也有一个天才。
曹操就是收买人心的好例子,关羽都几乎被他收买了,这件事就可见一斑。
p/s:幻藏兄文字功力深厚,思路更是敏捷,小弟佩服佩服。小弟现在仍在求学,未知幻藏兄是否仍在求学? |
|
|
|
|
|
|
|
发表于 6-1-2006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赤影 于 6-1-2006 12:50 PM 发表
多寡不是问题,一百个人中也有一个天才。
我的多寡的論點就是這個。
凡事物界皆有其一定的佔有率。
因此我才以多寡為我論點的表達方式。
曹操就是收买人心的好例子,关羽都几乎被他收买了,这件事就可见一斑。
誒...此話何解?是哪個章節了?保護劉備妻子那段嗎?
p/s:幻藏兄文字功力深厚,思路更是敏捷,小弟佩服佩服。小弟现在仍在求学,未知幻藏兄是否仍在求学?
嗯...已經不是學生一年多了(只有學院程度而已,慚愧)。思路還好,偶爾還會固執己見,還在學習當中。
嗯...我們的交流方式會不會越來越八股了?
覺得會給人很拘束的感覺~~
哈啊~~ |
|
|
|
|
|
|
|
发表于 9-1-2006 0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藏 于 6-1-2006 04:01 PM 发表
是的,关羽就是为了保护大嫂,才投奔曹操的。曹操以赤兔马相赠,又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再加以诚相待,弄得关羽差点就成为曹操手下的猛将了。
看看,能让勇猛如关羽者将敌人,变成朋友,这就是智者的能力所在。
智者得人心的程度,可能比仁者得人心的程度,更高,更多(如果当时是赵云或其他猛将被抓,恐怕他就是曹操的人了)
互相交流就是学习,我也是在学习中。
eh~~我们的确有点酸秀才的感觉了。。。。
改过改过,不然我也要被酸死了。。。。
|
|
|
|
|
|
|
|
发表于 11-1-2006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赤影 于 9-1-2006 02:23 AM 发表
是的,关羽就是为了保护大嫂,才投奔曹操的。曹操以赤兔马相赠,又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再加以诚相待,弄得关羽差点就成为曹操手下的猛将了。
看看,能让勇猛如关羽者将敌人,变成朋友,这就是智者的能力所 ...
關於那點
不宜置評
每個人有各自的觀點
而且似乎是無法考證的論點
只是一直處於探討、研究吧
看來這個主題
似乎還是正方比較佔有優勢的
呵呵...... |
|
|
|
|
|
|
|
发表于 11-1-2006 08: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藏 于 11-1-2006 11:52 AM 发表
關於那點
不宜置評
每個人有各自的觀點
而且似乎是無法考證的論點
只是一直處於探討、研究吧
看來這個主題
似乎還是正方比較佔有優勢的
呵呵......
非也非也,要看辩论者如何解释智者和仁者吧。
仁者论的朋友或许能将仁者,分为大仁与小仁,
大仁者,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为天下为己任,所以,如舜帝这种仁者,如李世民这种仁者,是任何智者都无法与之相比。
而比较谁人更得人心的辩论,依小弟所见,应围绕在历史的角度来衡量,历史上得人心的,皆是仁者,智者通常只是被人尊敬的,至于得人心方面,似乎有待研究……
所以,这个辨题基本上是平衡的,不然,也不会在许多辩论赛中出现一次又一次了。。。
与友论文,实在别有一番趣味,
难怪庄子这么喜欢和朋友辩论。
呵呵......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