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德·耶路撒冷,从古至今 以巴问题何时能了?我没有答案。不过,耶路撒冷做为多个宗教的圣地,诚如教宗方济各所说,圣地是基督徒与上主对话的最佳平台,更是宗教间以及公民社会之间对话的重要绝佳场所,对话的主要条件是相互尊重,并致力于加强这种尊重,以便承认所有人的权利,无论身在何处。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指示国务院开始准备将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城,掀起千层浪。特朗普此一宣布,颠覆美国数十年来对耶城地位的政策,是美国对中东外交最危险的突袭,将扰乱各项促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平的谈判。 从中东到欧洲再到亚洲,各国领袖都发声谴责特朗普的发言,包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教宗呼吁人们尊重耶城现况,遵守联合国相关决议案,并表示无法对美国的声明所能造成的混乱保持沉默。教宗希望各造能以智慧和谨慎为准,以避免为已经充满冲突的世界增加新的紧张因素。 在希伯来语,耶路撒冷的意思是“和平之城”,然而这里一点也不和平,反而是冲突和争夺的聚焦点,几千年历史中饱经战乱。 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的圣地,这是宿命。政治和宗教始终在此纠缠不清,如何解?千年来解不开,理还乱。 我身为天主教徒,虽然不曾踏足耶路撒冷,但对这座圣城有一定的熟悉感。 翻开《圣经》,旧约中达味(大卫)将约柜迎进耶路撒冷,象征耶路撒冷成为“主的城市”,此后就比其他以色列城市,如史罗、舍根与撒玛黎雅,享有更崇高的地位。自此“真正的”敬拜之地或者“真正”的上主之城便是耶路撒冷了。 当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处漂流,权力都归于四处移动的约柜,随着约柜被安置于耶路撒冷圣殿的至圣所后,所有权力都转移到固定的圣殿,以色列人有根有土,不再四处漂流。耶路撒冷为世上一无所有的民族提供了希望。 从《圣经》中,可以读到,达味建立耶路撒冷之后,撒罗满与之后的每一位犹大国王都会在汲伦山谷的基训泉受膏,成为上主拣选的君王。依照传统,国王要骑着驴子前往耶路撒冷加冕。 每一年四旬期,我印象最深刻的福音是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即是圣枝主日当天,纪念耶稣受到众人的迎迓光荣地骑驴进入耶路撒冷。耶稣重演的是君王们的加冕仪式。 另外几则关于耶稣与耶路撒冷的福音,则是我念玫瑰经时都会念到的,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孩子取洁的日期,耶稣的父母便带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而耶稣12岁时,他们又照节日的惯例上去了,回程中孩童耶稣却留在耶路撒冷,祂父母回头找,过了3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衪。衪正坐在经师中,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凡听见衪的人,对衪的智慧和对答,都惊奇不止。 长大后四处宣讲的耶稣与耶路撒冷的关系,时间点各福音书有不同,不过都一致指出耶稣是在耶路撒冷受难被钉十字架埋葬复活升天,这巩固了耶路撒冷作为世界中心的地位,改变了世人的命运,而伯多禄宗徒也在耶路撒冷推动早期教会,耶路撒冷更因此成为基督教的中心。 不过,要重申的是基督教会强调的是作为天堂的耶路撒冷而不是世俗的耶路撒冷。 教会并没有规定每一个教友一生必须去一次圣地朝圣,我们教徒会想到圣地去,是出于一种渴望,去看看那片熟悉但还远似近的土地。我们相信天主在那里显示了自己,耶稣在那里度过一生。别人看到的以色列,是新闻画面上长年累月的纷乱,极度不和平的一个地方;我们却用心灵去体会,看到的是一片受到祝福的地方,只要我们付出努力,那里必得享平安。 回到现实,以巴问题何时能了?我没有答案。不过,耶路撒冷做为多个宗教的圣地,诚如教宗方济各所说,圣地是基督徒与上主对话的最佳平台,更是宗教间以及公民社会之间对话的重要绝佳场所,对话的主要条件是相互尊重,并致力于加强这种尊重,以便承认所有人的权利,无论身在何处。 愿耶路撒冷的和平能早日到来。
文章来源:星洲日报/骑驴看本·作者:张立德·《星洲日报》主笔·2017·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