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7-9-2017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9-2017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9-2017 03: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9-2017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9-2017 06: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说好的, 少年连裤子都脱了, 母亲才跟他讲不可以?
没有得插, 少年当然不开心 |
|
|
|
|
|
|
|
发表于 27-9-2017 10: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9-2017 11:0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肯定不是第一次了 |
|
|
|
|
|
|
|
发表于 3-10-2017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小孩,你确定那位是你母亲吗?
视频中的15岁少年,裤都未穿好,横眉怒眼爆打弱小的妈妈,一度还举起塑胶椅子,狂了,只因为讨不到零用钱。
看不过眼的姐姐拍了视频传给父亲,父亲交给学校,希望老师代为管教。不料视频外泄疯传,网民为母亲打抱不平汹涌指责少年,父亲急得报案,但并非要教训孩子,而是担心儿子继续受到攻击。
为父者不希望儿子遭到对付,他说儿子只是捶打罢了,妻子没有受伤;被殴打的年轻母亲也说:“他是好孩子,不了解他的外人,勿怪罪他。”
亲爱的父母,你确定那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吗?
即使不是家庭教育专家,也发现到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父母亲把管教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
有一种爱,对塑造孩子品行个性有无穷的破坏力,叫做溺爱。
没有外伤不代表不受伤,内心的伤才是最疼,令人更痛心的是父母完全把伤掩盖起来,用溺爱的方式把孩子推向社会边缘而不自觉。
声援15岁少年的邻居指他缺少父母的关爱,平日靠拾荒和到祈祷室帮忙赚零钱。孩子内心的声音需要倾听和关怀,但父母大部份时间忽略他所需,以为盲目宠爱就是爱。
当孩子无法以语言发泄内心焦虑与愤怒时,就会试图以暴力解决问题,但是没有人告诉他,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上责任。更甚的是,当社会舆论和执法单位要孩子面对使用暴力的后果时,父母亲不但没有让他去面对和纠正,反而设法替孩子开脱和逃避责任,这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会让孩子走不出错误地带的伤害。
有人形容孩子打父母已成为新兴家庭暴力。最近在网络上看到一个综合多宗孩子怒打父母的视频,年纪小小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展现“十八般武艺”,对父母怒骂、扯发、拳打、踹踼、口咬、掌掴,而父母则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此举肯定不会为国家栽培运动精英,只是会制造以暴力解决烦恼的问题人物。
以前常听到拳头底下出孝子这句话,自社会趋向少子化,以及教育水平提高之后,爱的教育已经淹没拳头。
但凡事走到极端就会出现问题。
用拳头管教的孩子,长大后多数有暴力倾向;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也因为父母容忍他们的任性塑造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以暴力来达到目的。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要遏制新兴家庭暴力或塑造孩子良好品德,父母的身教就是关键。
不久前,在灵市上城一家新开张的日本餐馆用餐时,看到隔壁一位孩子在墙壁涂鸦,正在考虑要不要提醒他的父母时,为父者发现了小孩的行为,他看了一下问孩子:“你在画什么?”孩子回了一句之后,父亲嗯一声继续用餐,孩子继续涂鸦,而母亲从头到尾享受龙虾大餐,无暇关注。
虽然这不是什么大事,也不代表孩子一定会变坏,但起码,已经在小小心灵留下一道错误的观念。
每个孩子出世时都是一张白纸,最后会填上什么内容,全看父母的用心和态度。(文章来源:星洲日报/下班的路‧作者:黄晓虹‧《星洲日报》执行编辑·2017.10.03)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3-10-2017 07:3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11-2017 12: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11-2017 0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人不注重家庭教育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