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5-2-2017 12: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弹煮 于 5-2-2017 01:02 PM 编辑
laichh 发表于 5-2-2017 11:22 AM
实用最重要...
这句对极了。
改天你就买2瓶Duron-E xl看能送2个filter吗?算起来不会多付很多,但得到完全不同层次的表现。 |
|
|
|
|
|
|
|
|
|
|
发表于 5-2-2017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年份的车也没差,引擎有吃黑油就是有吃黑油, 没有讲放30会吃,放40不会吃。
放20w-50的机油也是一样会漏黑油会吃黑油(明显和不明显而已)
就算是1985 proton saga (orion 8valve engine)
overhual 后after runin ,放10w-30都不会吃黑油
旧引擎主要就是seal 类硬化和piston ring 缝隙增大令到黑油容易通过
吃黑油只是随着时间的推长,越来明显罢了
然而 30,40 ,50 甚至是60 的番号,主要是给消费者的驾驶方式和引擎来选购不同浓度的机油
剧烈驾驶、高转、长时间高负荷、引擎温度天生比较高、重度改装引擎等
需要用到的番号就相对比较高
目的是为了黑油在高温时更加有能力去保护引擎
ps:that y 安装机油温度表对汽车来说是相对重要
就普通车和普通驾驶方式而言,机油温度都大概在70~85度,30 和40就已经很足够应付了
改装车,剧烈驾驶、高转、长时间高负荷等,黑油温度随时都可能超过110度,那么普通的机油在高温下就失去了保护引擎的功能,
就需要用到比 30 40 更高的50或60 来提供高温保护
至于纯赛事车(f1,nascar,gt,rally 等)
他们的黑油又不能用太厚,因为任何会阻碍秒速的因素对他们来讲都是敌人,所以赛场专用油就因此诞生了
赛场专用黑油里面的添加剂跟市售黑油是完全不一样(这些油一定会写明:for track only 或 track car use)
机油浓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10w-40甚至到0w-20等)却可以抵抗高温和高撕裂
防腐蚀和防锈剂等有些甚至没有添加,因为纯赛车引擎的寿命都很短,几场赛事后就需要把旧引擎给丢掉或rebuild。
ps:绝对不能用在普通车
所以,根据原装车的手册,再以自己的驾驶方式来调整黑油浓度,那么会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黑油
ps:除了一些车有特别注明只能用某番号如:2016 camry ,toyota / honda hybird 等只能用0w-20的机油
以前旧时代买车时的汽车手册可以丢,但现在新车的汽车手册千万不要丢,因为现在的油品太多,引擎(或牙箱)却更加限制于某些油品,容易因放错油而造成损坏
|
|
|
|
|
|
|
|
|
|
|
发表于 5-2-2017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最近工作空余苦闷阅读汽车小知识,只能说汽车根本可以是人类智慧的成果,机械化学物理电子空气力学等等等,只能说学无止境
单油品就能搞出很多学问和名堂。
赛车是一门大学问,甚至汽油和柴油引擎都不同的领域了。
家用车是普通人用的啦,简单跟着汽车用户手册不错的,换了不一样的,好处可能见不到,坏处可能后面等着呢。。
为何建议油要正品,要大公司?黏度选择基本上手册有,不难挑,重要的是真假油和品质。
好比说,大公司的 BASE OIL 和 ADDITIVE 配方都不一定自己来参,而是更特殊领域的公司。
比如 LUBRIZOL
https://online.lubrizol.com/relperftool/pc.html
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玩,不同规格的油的表现。
|
|
|
|
|
|
|
|
|
|
|
发表于 5-2-2017 08: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ke 发表于 5-2-2017 01:43 PM
有年份的车也没差,引擎有吃黑油就是有吃黑油, 没有讲放30会吃,放40不会吃。
放20w-50的机油也是一样会漏黑油会吃黑油(明显和不明显而已)
就算是1985 proton saga (orion 8valve engine)
overhual 后afte ...
garyke 哥又来给大家上课了,获益匪浅。
请问可以私聊吗?有一些问题想请教 garyke 哥你。 |
|
|
|
|
|
|
|
|
|
|
发表于 5-2-2017 09: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煮 发表于 5-2-2017 12:12 PM
这句对极了。
改天你就买2瓶Duron-E xl看能送2个filter吗?算起来不会多付很多,但得到完全不同层次的表现。
之前一直用 Shell Helix xxW40, 从一桶 RM90+ 用到现在一桶 RM130+,想想真不甘心,才会去找到这个 Petro-Canada 的牌子来试试看。
具体有什么不同还得试过方知,目标是开个 6,000 km / 半年才再换机油。 |
|
|
|
|
|
|
|
|
|
|
发表于 5-2-2017 09:3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ichh 发表于 5-2-2017 09:02 PM
之前一直用 Shell Helix xxW40, 从一桶 RM90+ 用到现在一桶 RM130+,想想真不甘心,才会去找到这个 Petro-Canada 的牌子来试试看。
具体有什么不同还得试过方知,目标是开个 6,000 km / 半年才再换机油。
大哥你不是吧,6000km实在“大材小用”了,低估了它的能力。不过既然你是第一次用Duron,缩短一点mileage也无可厚非,因为怕oil filter过滤不到那么多杂质。第二次你再用回Duron,至少要用10000km才对得起它 |
|
|
|
|
|
|
|
|
|
|
发表于 5-2-2017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5-2-2017 11:4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煮 发表于 5-2-2017 09:37 PM
大哥你不是吧,6000km实在“大材小用”了,低估了它的能力。不过既然你是第一次用Duron,缩短一点mileage也无可厚非,因为怕oil filter过滤不到那么多杂质。第二次你再用回Duron,至少要用10000km才对得起它
这个牌子的机油有什么过人之处,且说来听听... |
|
|
|
|
|
|
|
|
|
|
发表于 6-2-2017 12:03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ichh 发表于 5-2-2017 11:40 PM
这个牌子的机油有什么过人之处,且说来听听...
它用的是由专利技术提炼的99.9% 纯度Base Oil。加上其独特的additive formula,确保符合最严谨的自家测试,以及各大厂家的测试,如VOLVO VDS-4, CUMMINS 20081等等。
附上一点有关提炼技术的资料供君阅读。 |
|
|
|
|
|
|
|
|
|
|
发表于 6-2-2017 07:4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煮 发表于 6-2-2017 12:03 AM
它用的是由专利技术提炼的99.9% 纯度Base Oil。加上其独特的additive formula,确保符合最严谨的自家测试,以及各大厂家的测试,如VOLVO VDS-4, CUMMINS 20081等等。
附上一点有关提炼技术的资料供君阅读。
看不懂,Duron-E XL 是半合成机油,可以去到 10,000 km? |
|
|
|
|
|
|
|
|
|
|
发表于 6-2-2017 08:0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ichh 发表于 6-2-2017 07:41 AM
看不懂,Duron-E XL 是半合成机油,可以去到 10,000 km?
半合成,只是一个统称。
同样是semi,为什么有很便宜的semi,又有相当贵的semi,差别在于它的base oil quality和添加剂配方。
那些浑水摸鱼的厂商,用低廉的base oil,添加VII增高Viscosity index,就自称为semi/fully,实在卑劣手段。 |
|
|
|
|
|
|
|
|
|
|
发表于 6-2-2017 08:50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弹煮 发表于 6-2-2017 08:01 AM
半合成,只是一个统称。
同样是semi,为什么有很便宜的semi,又有相当贵的semi,差别在于它的base oil quality和添加剂配方。
那些浑水摸鱼的厂商,用低廉的base oil,添加VII增高Viscosity index,就自称为semi ...
对比其他大品牌如 Castrol / Mobil / Shell 等有如何? |
|
|
|
|
|
|
|
|
|
|
发表于 6-2-2017 09:51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aichh 发表于 6-2-2017 08:50 AM
对比其他大品牌如 Castrol / Mobil / Shell 等有如何?
不方便置评。
您逐个去试就知道了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