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歼20若单价7亿 则无需装备歼31】】】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8-8-2016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F-22如果维护的当用4~50年应该没问题 ,毕竟猛禽机体是一体成型比较耐金属疲劳。。。。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别误会。
我觉得你把F/A-18 ABCD, 和F/A-18EF 搞在一起了,这有点不恰当。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棕子1.0毕竟只是技术验证机,棕子2.0肯定是比较接近实用状态的了。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歼20现状态困难不在起飞,而是降落,J-20现在的气动无法飞低速低迎角,根本无法着舰,何况上舰还要加强结构,这些都是要付出重量的代价,更重表示着舰速度需要更低。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9: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10: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多久的老黄历了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yberjaye 于 9-8-2016 10:56 AM 编辑
对啊
所以叫你看看就好
不过视屏是今年8月上的
如果不是最近有棕子机2.0, 大家也不会再度想起鬼鸟
当年j20暴光,大家都不信会有j60 (fc-31)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里头的很多都是高山的CG,那个年代就是大约宋老的“一种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的气动布局研究”论文发表的2001-2003年之间,十多年的老古董了。。。。。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11: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16 11:39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某 发表于 9-8-2016 09:53 AM
歼20现状态困难不在起飞,而是降落,J-20现在的气动无法飞低速低迎角,根本无法着舰,何况上舰还要加强结构,这些都是要付出重量的代价,更重表示着舰速度需要更低。
你对这些蛮有研究的,在cari很少能聊到这些,敬佩敬佩。。。哈哈
想请教下,所谓低速迎角是指飞机降落时, 机头向上; 机尾向下的状态吗? 如果是常规布局就比较容易实现吗? 对于歼20的鸭翼布局加上自身的重量所以比较吃亏咯!!!。。。
阵风重量比歼20轻所以上航母没问题?。。。
还是有其他的因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16 11:5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9-8-2016 11:02 AM
对啊
还没暴光只能看cg
当初j20也是这样
真的期待棕子机2。0快量相
珠海航展已经开卖门票了,这是fc-31 2.0 打响头炮的绝佳时机,真的希望能在航展看到真机。。。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不到4~5十年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已经研制出来了,到时老美无法不推新换旧。。。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16 01:1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笑吼 发表于 9-8-2016 01:10 PM
问题是不到4~5十年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已经研制出来了,到时老美无法不推新换旧。。。
你说的没错,但问题是更新换代要用$,美国盟友刚刚装备f35没多久又要掏$出来研制新战机!!! 这不现实。。。没过30年想都别想,况且欧洲已经放话说已经打算自己搞6代机了。。。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3: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某 于 9-8-2016 03:14 PM 编辑
kanwt 发表于 9-8-2016 11:39 AM
你对这些蛮有研究的,在cari很少能聊到这些,敬佩敬佩。。。哈哈
想请教下,所谓低速迎角是指飞机降落时, 机头向上; 机尾向下的状态吗? 如果是常规布局就比较容易实现吗? 对于歼20的鸭翼布局加上自身的重量所 ...
嗯,因为这里比较少技术型军迷。。。。
舰载机和陆基飞机最大差别,就是前者触地到停止完全只有大约不到两百米的距离,这就必须靠阻拦索来实现。这阻拦索本身也是有机械上的限制,飞机太快勾上的话,动能将超出极限而造成事故,即使飞机不解体,阻拦索也会断裂,甚至阻拦系统的减速机构也会损坏,所以飞机着舰是必须控制动能在阻拦索的忍受范围的,飞机很轻的话阻拦速度可以高些,飞机很重的话就必须速度很慢才不至于超出阻拦系统的极限。
大飞机要飞得慢的话,升力系数就要求很高。以F-14为例的,着舰速度可以低到220km/h的程度,这原因是F-14的可变角度机翼和翼吊升力机体布局很大程度贡献超大的升力系数。
大飞机飞得慢还不够,飞行迎角也必须很低,通常在8度以内的范围,除了擦地角的原因,还有另一个是目视甲板的需要。
以上这些都要求飞机拥有很良好的低速操纵性能,J-20的鸭翼小展弦比三角翼布局升力焦点很靠后,过失速机动性和超音速性能很好,可是低速会有抬头困难的问题,所以是无法上舰的。
而阵风的鸭翼是很典型的近距耦合鸭翼布局,机翼的展弦比也比J-20的大,低头力矩没J-20严重,虽然如此阵风的着舰角度相对其它舰载机是很大的,为此阵风的舰载型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除了前起落架必须整得超级肥大,机头也只能做得很短小而装不下大雷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16 04: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某 发表于 9-8-2016 03:06 PM
嗯,因为这里比较少技术型军迷。。。。
舰载机和陆基飞机最大差别,就是前者触地到停止完全只有大约不到两百米的距离,这就必须靠阻拦索来实现。这阻拦索本身也是有机械上的限制,飞机太快勾上的话,动能将超出极 ...
原来,听了你的分析后令我想起法国为什么会退出研制台风战机了,从一开始法国就打算研制一款能上舰的舰载机,想上舰就必须牺牲某些性能,然而阵风和台风两者都是鸭翼布局但两者都有根本上的区别,欧洲各国不会为了迁就法国而放弃某些性能。。呵呵。。终于揭开我对法国退出台风的研制的某些疑问,谢谢分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16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回歼31也是同样的命运,除非科技得到革命性的突破,否则想把隐形战机搬上舰就要牺牲某些东西,阵风的诞生也是如此,应征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啊!!
所以只要歼31能控制成本,歼31还是有希望的。。。。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没错,战术需求决定了战斗机的外形设计,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需求不同就注定了无法合作完成欧洲战机。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某某某某 于 9-8-2016 05:55 PM 编辑
鹘鹰上舰基本上是比J20可行得多,因为气动上来讲常规布局基本上只需要升力系数高,低速可控性好就可以上舰了,没有J-20那种非线性的问题,具体可以参考F-35A到F-35C的差别。
何况沈飞拥有J-15的发展经验,把鹘鹰搞上舰肯定比成飞更得心应手的。

|
|
|
|
|
|
|
|
发表于 9-8-2016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