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徒3:1-10 在使徒时代,教会尚属“新生事物”,并没有被那个时代所理解、所接纳。这种情况下,教会的每一个举动,都有可能成为获取社会和民众认可的机会。据《使徒行传》3章记载,彼得、约翰曾藉着对一位瘸子的医治,向在场的犹太人展示了教会的见证,使其不得不“满心希奇惊讶”。这个过程中,彼得说了一句重要的话——“你看我们”,这是引起瘸子注意并引来众人关注的直接源头。“你看我们”,这是教会为见证基督的荣耀而向社会和民众发出的邀请。 中国教会虽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社会和民众对它了解甚少,更谈不上普遍认可,这是因为我们的教会缺乏内在生命的实际和感染力,以致无法很好地向外界展示教会的见证。中国教会要想树立自己的形象,就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获得向社会和民众发出“你看我们”之邀请的自信。 一、看我们的信仰
彼得发出“你看我们”的邀请时,“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着什么”。这时,彼得告诉他:“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从这一段对话可见,“你看我们”的邀请,首先是邀请瘸子看他们所信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 在一般犹太人看来,“拿撒勒人耶稣”是不值一提的,因为他不过是一个乡下的木匠。至于有关“拿撒勒人耶稣”的信仰,更是不被理解的,甚至是带有风险的,就在不久之前,彼得还在大祭司的使女面前,矢口否认自己与“拿撒勒人耶稣”之间的关系(参太26:71-72)。然而,对于此刻的彼得、约翰而言,“拿撒勒人耶稣”却是他们信仰的核心,亦是人生的中心,因为他们的生命经历了来自耶稣的拯救与更新。因此,他们邀请瘸子来看他们有别于一般犹太人的信仰。 对于今天的中国教会,不少人存有误会:有人以为我们在装神弄鬼,搞封建迷信;有人以为我们在自娱自乐,搞精神寄托。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向更多的人发出“你看我们”的邀请,让大家在教会中看到“拿撒勒人耶稣”的权能与慈爱,从而认识基督教的真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会必须进行深入的神学思考,对有关“拿撒勒人耶稣”的信仰作出既符合圣经原则、又符合时代精神的解释。当大家得知我们的信仰合情合理时,自然就不再带有偏见了。在向知识分子介绍信仰时,我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给他们推荐或赠送一些由我国教会同工独立完成的较有质量的有关基督教信仰的著作,藉着阅读,他们既可了解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亦可了解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考或价值追求。事实证明,我们是可以为信仰作出有力见证的。 二、看我们的行为
叙述神迹的经过时,路加记述了一个细节:“他(瘸子)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周济。彼得、约翰定睛看他。”两位使徒以“定睛看他”来回应瘸子的求助,这无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举动,因为多数人会对他置之不理。因此,“你看我们”的邀请,也是邀请瘸子看他们的行为。 有人曾如此说:“彼得定睛望他时,彼得的眼里闪耀出基督的大爱。”读到“定睛看他”这几个字时,我本能地想起了“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面对那个被“打个半死”的伤者,祭司“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利未人“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唯有撒玛利亚人“看见他,就动了慈心”。(参路10:25-37)使徒见证了耶稣所倡导的好撒玛利亚人式的爱心,所以他们邀请瘸子来关注他们的行为,使他和围观者对使徒的爱有所感受。 为了让社会和民众更多地了解中国教会,我们应当向更多人发出“你看我们”的邀请,让大家来关注我们的行为,因为行为比任何言论都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可是,我们的教会是否拥有经得起人看的行为呢?很多时候,我们缺少发出“你看我们”之邀请的自信,这是因为教会缺乏美好的见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会必须“作光作盐”,对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我们需要“定睛看他”,让社会中一些被冷漠侵蚀的人们,可以从教会的事工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仁爱。在谈“艾滋病”色变的大环境中,西安一个只有40余名信徒的聚会点,看到了关注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意义。于是,他们成立了红丝带志愿者协会,一方面协助政府、学校、机关、厂矿等组织,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同性恋者、性工作者、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心理咨询、关怀支持等多方面的综合服务。他们的行为不仅得到了政府、更得到社会民众的高度好评。 三、看我们的工作
宣告“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之后,彼得“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虽然瘸子“起来行走”是上帝的作为,但使徒也乐意尽上“扶他起来”的本分,他们将这个行动当作了自己的工作。因此,“你看我们”的邀请,也是邀请瘸子看他们所开展的工作。 使徒此去圣殿的目的,是要作申初的祷告。然而,他们却没有将祈祷当作不去关爱这个瘸子的借口,这是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祈祷是他们的工作,“扶他起来”同样也是工作。历史上的教会,从来都不是将祈祷当作唯一工作的教会,他们总会开展或参与很多社会性的事工。有一本名为《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的书,历数了教会在伦理、医疗、教育、经济、科学、政治、建筑、音乐、文学等各个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让人读后无不“满心希奇惊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