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jloo68

两把无款獅 ~ 祝大家事事如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8-6-2015 1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eaong 发表于 17-6-2015 10:46 PM
双重标准哦。。。哪民国又怎样?

我应该说文革前的能都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6-2015 10:44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十六楼主好像没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6-2015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快试水,看看是不是天青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5 07:47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seyqq 于 19-6-2015 10:54 AM 编辑
teaong 发表于 18-6-2015 11:38 PM
还不快试水,看看是不是天青泥。。。


请茶王兄上载天青泥壶对比下,
让我们这些小辈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5 07:3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eaong 于 19-6-2015 08:30 PM 编辑

其实天青泥资料很有限,正品还真难遇上。。。据说天青泥是猪肝色,十分利茶割杂味,茶汤收尾圆(很抽象)...有时间会上一些图大家研究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6-2015 10: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把是天青泥, 是台湾福哥的美壶。。。大家欣赏!
214151pmdluu68yziwul68.jpeg
211557tnanbl9blwnqn3bs.jpeg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人气 +5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10 谢谢分享
ljloo68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0-6-2015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找来的资料。。。

一、     天青泥传说的由来
    周高起成书于明崇祯年代的《阳羡茗壶系》,是关于紫砂最早的专业书籍,清以前的紫砂业事,基本都有记述。有些,是他本人的亲历,如采矿、泥料和生坯制作;有些,则是道听途说,如史陶异僧、富贵土、金沙寺僧、供春的传说。直到约150年后,才有了第二本关于紫砂的专著,这就是成书于1785年的《阳羡名陶录》(吴骞著),又过了一百多年,日本人奥玄宝编著了《茗壶图录》,此后的紫砂专著就是进入民国以后的事情了。关于清以前的紫砂事,后来的著作基本上都是引用周高起的说法,或补充丰富,或臆测别解。
    《阳羡茗壶系》全书约3500字,在简短吹捧紫砂壶优于银壶、锡壶、闽豫瓷壶的开篇后,依次介绍了艺人、矿料、制泥、烧制、用养。关于泥料,用174个字记叙了嫩泥、石黄、天青泥、老泥、白泥,其中,关于天青泥着墨最多,有74个字:“天青泥出蠡蜀陶之变暗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花色浅黄泥陶现豆碧色蜜□(此为原本残字,而不是“口”字)泥陶现轻赭色梨皮和白砂陶现淡墨色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

三、     公认的天青泥传世作品
    迄今为止,紫砂书籍中言之凿凿写明是的天青泥作品只见杨凤年的两把传世之作:1、南京博物院藏的梅段壶;2、宜兴陶瓷博物馆收藏的风卷葵壶。另外,宜兴陶瓷博物馆还收藏了杨凤年一把竹段壶,其实也是天青泥,尽管对其颜色的描述是与上两把完全相同的“暗红泛青紫”,但终为注明是天青泥之作。妙道还没时间查证这种说法的确切出处,只是猜测前两把壶的泥料一定有古籍记载,而后一把壶却把泥料说明遗漏了。根据推测,还有杨宝年一把壶,也是天青泥的,可惜原照片拍摄得很偏色,以后转登的该作品照片上的天青泥壶也就继续那样“金光闪闪”了。
30829ef9ecf5d635034f569d.jpg
11b830df44a817be77c638ff.jpg
30829ef9ecf1d635034f5699.jpg
b5b26d0cd8f129b636d1229b.jpg

四、     天青泥因何命名
     天青泥之所以被周高起称作天青泥,肯定颜色呈天青色。何谓天青?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描述,差异很多。这个天青只能从周高起和丁山的习惯进行考证。周高起是今日的江苏江阴人,与丁山的语言习惯不说相同,肯定较为接近。周高起写作《阳羡茗壶系》时,丁山的陶业已经很发达,龙窑不少。这些龙窑都用竹子、木柴作燃料,空气中难免充斥柴草燃烧的烟雾,无云之天的颜色,就因此可以想象了。
     天青泥是什么颜色呢?首先可以排除暗肝色,因为周高起说得很明白,是“陶之变暗肝色”,也就是说,烧制之后才变成暗肝色,如果烧前就是暗肝色,就无所谓“变”之说了。剩下就是矿料、泥料、生坯了,也就是说,天青泥或矿或炼制好的泥或生坯,一定会呈天青色。那么到底是矿料还是泥料还是生坯是天青色呢?在周高起的文字里不难找到答案。“天青泥出蠡蜀陶之变暗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花色浅黄泥陶现豆碧色蜜□(此为原本残字,而不是“口”字)泥陶现轻赭色梨皮和白砂陶现淡墨色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这就是《阳羡茗壶系》对天青泥的所有描述。撇开天青泥,先看“夹支”:梨皮泥,烧制之后呈梨被冻过的颜色;淡红泥,烧制之后呈松花色;浅黄泥,烧制之后呈豆碧色;蜜*泥,烧制之后呈微红色。丁山所有的泥料,不是以矿的颜色命名就是以烧制后的颜色(或效果)命名,而没有一种泥料是以炼制好的泥或生坯颜色命名的。因此,基本可以断定,梨皮、淡红、浅黄、蜜*,描述的是矿料的特征。同样的修辞方法,可以断定,周高起的“天青”,指的是矿料的颜色。
     在迄今为止妙道看到的紫砂专著中,只有徐秀堂在其《中国紫砂》一书中,与这种观点一致:“紫砂矿原料外观呈紫红色、紫色有微细银点闪烁,并隐现浅绿色的斑点,更有天青色的,称为天青泥,只在鼎蜀镇中心的大水潭矿中有过。”(徐秀堂著《中国紫砂》第七页)
     需要说明的是,呈天青色的矿料还有几种,只不过烧制后不是“暗肝”色,而是褐色、紫色、白色、黄色、青灰色(注:和烧制温度也有关系)。

五、     从传世作品归纳天青泥的特点
     首先,分析杨凤年传世作品的特点,毕竟,这是有确切证据可考的天青泥。杨凤年善做花货,花货对泥料的要求必须细腻,所以,制作花货的泥料起码要在六十目以上,今天也是如此。将泥料加工成较细的颗粒,除了能够满足制作要求外,对烧制极其呈色效果也会产生一些影响:1、因为颗粒较细,受热面积加大,颗粒内部吃温也较高,所以会降低烧结温度;2、相同的烧制温度,会提高烧结程度,颜色一般也会变深(当然,也有些紫砂品种随着烧制温度的提高,颜色会阶段性变浅的);3、颗粒感较差;4、颗粒的呈色差异消失,成品颜色呈混合后的单一色。杨凤年作品呈“暗红泛青紫”,也就是说,天青泥加工成较细颗粒,烧制后会呈红、青、紫的混合色相。需要说明的是,杨凤年那个时代,是龙窑烧制。龙窑有“鳞眼洞”,用以投柴观火,空气流动较为充分,如果不做特别处置,一般都会是氧化气氛,风大氧化气氛会较强、风小或无风氧化气氛或较弱。
     再看杨宝年的作品。根据《宜兴文史资料》148页对杨彭年的介绍,杨彭年“善制茗壶,擅捏制法,常为陈曼生造壶,所选泥料均为名贵的天青泥,紫檀色中微泛蓝,精光内含,温润如玉。”有些紫砂专业书籍上刊载了一把据说是杨彭年传世作品的照片,钟鼓型紫砂大壶。对其描述是:“颗粒较粗,胎泥呈浅褐色,泥中含有黄砂粒”。如果这把壶可以根据其铭章确认为杨彭年作品的话,那么天青泥如果加工成较粗颗粒制壶,氧化气氛烧制出来的颜色会呈浅褐色,而且里面有硬质黄色发色物。但是,照片上看,却不是《宜兴文史资料》中描述的“紫檀色中微泛蓝,精光内含”,而是褐中泛黄,金光四射,照片偏色也。
     较粗颗粒的天青泥,烧制出来到底是什么效果呢?我们不得不研究一下杨凤年、杨宝年的泥料从何而来。杨家兄妹三人,老大便是以为陈曼生制壶而名垂砂史的杨彭年。同样是《宜兴文史资料》,是这样介绍杨彭年的:“杨彭年 字二泉,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我们可以猜测到,“善配泥色”的杨彭年,炼制出了一种泥料,这种泥料珍贵到只给其妹妹和弟弟使用。那么,杨彭年做壶用的是什么泥料呢?会使用与他专供给其妹弟不同的泥料吗?我们来看看以曼生壶传世的杨彭年某些作品,在这里,我们终于恍惚看到了“紫檀色中微泛蓝”的效果,之所以说还是恍惚看到,因为这些壶上面的茶垢实在是太多了,拍摄照片时的光线选择也肯定会使照片有不同程度的失真。至于是否“精光内含,温润如玉”,看照片是绝对看不出来的。
     从以上,我们可以归纳出杨氏“一门眷属”泥料的特点:可以呈色褐、暗红、青、紫,黄颗粒明显,这就是天青泥。

六、     周高起为何对天青泥情有独钟
     天青泥为周高起首提,但周高起之天青泥记述,绝不是为制造一个神话。从在兵荒马乱年代还与蛮兵为几袋书籍拼命争执而终被乱刀砍死的人生结局,就能看出杨彭年的人品:认真以致执着、天真不尽世故、倔强不失尊严。就是为了一个真,在明末的动乱中,周高起选择了以注史为业的生活。
     崇尚真实的周高起一定崇尚自然,并为自然的奥妙而倾倒,这可能就是他亲近紫砂的因缘。我们可以从他对天青泥记述的文字中找到答案:“山灵腠络陶冶变化尚露种种光怪云”。这不仅是对奇妙自然的感叹,也是他因何被天青泥吸引的脚注——元始构造了层络,经过亿年的演绎变化,才导致了这种奇妙的现象。这正是《周易》一(太极)生二(阴阳两极)、二生三(阴阳相对)、三生万物的大道思想。天青泥,也的确蕴含了自然的奥秘,充分体现了紫砂的奇特,称天青泥为紫砂之首,实不为过。至于围绕天青泥所展现的人生百态、世事万象,则更为丰富得多,妙道已深有体会,在适宜的时候,会围绕天青泥另讲今天的故事。

七、     天青泥的真实面目
     “天青泥出蠡蜀,陶之变暗肝色。又其夹支有梨皮泥,陶现梨冻色;淡红泥,陶现松花色;浅黄泥,陶现豆碧色;蜜□(此为原本残字,而不是“口”字)泥,陶现轻赭色。”——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蠡蜀,黄龙山东南山脚。民国以前,丁山紫砂均开采自这里,只是在后来这里的紫砂矿透水被淹后,人们才开始转移到黄龙山上开采紫砂矿。
     如果我们在黄龙山其他地方发现了完全符合周高起描述的陶现梨冻色的梨皮泥、陶现松花色的淡红泥、陶现豆碧色的浅黄泥、陶现轻赭色的蜜流(状)泥四种紫砂泥,而又在其中发现了一个呈天青色的夹层,烧结后恰巧呈现褐紫色,并且有明显的黄颗粒,那么还有什么疑问这就是周高起描述的天青泥呢?
     矿料是天青色,烧结后却是紫褐色,可以肯定这不是紫泥,不是红泥,不是本山绿泥,不是白泥,所以,只能归类为团泥了。
     天青泥及其四个夹支,都是团泥。至于很多专著中引述周高起的描述,最后却称为是紫泥,纯属闭门造车,治学著书态度实在是不敢恭维。
     天青泥及其四个夹支,烧结温度、烧结后呈色各有不同,但具有一个共同点:砂性重,含有蓝颗粒。所谓的“青”、“紫檀色中泛微蓝”,皆是蓝颗粒折射光线导致的视觉效果。蓝颗粒以梨皮泥、天青泥含量最多,淡红泥、浅黄泥居中,蜜流泥为最少。蓝颗粒根据温度不同,可呈现宝石蓝、孔雀蓝、蓝黑的颜色,再高温,呈焦化现象,为黑色。

八、     真假天青泥的鉴别及验证
     天青泥,今天已经因为被神话而可以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所以造假不断。那些烧成后青色或青灰色的李鬼天青泥自不必说,用某些泥料也可以拼制出肉眼看起来和天青泥比较近似的效果。但是貌似朴素、内质高贵的天青泥,是绝对无法用其他的紫砂矿料(或黏土加紫砂)调配出来的,实物对比就可以看出,如果用电子显微镜观看,李逵李鬼更是立现,因为蓝颗粒,是天青泥所独有的。这也是鉴别天青泥的方法。
     验证天青泥的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在电子显微镜下与曼生壶里真由杨彭年制作的某些作品(而不是赝品),或者更为确切,与南京博物院、宜兴紫砂博物馆收藏的杨凤年作品作比较,肯定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杨彭年,不愧是配泥高手,他的天青泥很可能内有玄机,想起来也完全可能。毕竟,他不是挖矿的,同样的矿料别人也完全可能得到,这就需要在矿料加工、泥料炼制甚至在烧制方法上,进行独特处理,以使与人同样的矿料烧制后却能呈现与人不同的效果,他的是天青泥,别人尽管用的也是天青泥矿料加工的紫砂泥,但就是因为与他的泥料烧成后效果不同,就没有想到其实自己拥有的也是天青泥,只不过是没有展现出天青泥的本色而已。这表现的既是个人的修行水平,体现的也是紫砂的意志和意愿。
     杨彭年的天青泥因为黄颗粒明显,所以氧化气氛烧制会偏褐色,因为冲淡,所以蓝色不太明显。将杨彭年的天青泥磨成细粉烧制,就是杨凤年作品的效果。纯正的天青泥,合适的烧制温度、合适的烧制气氛,经过泡养后,折射阳光,视觉效果就是泛蓝光。
     天青泥生于夹层之中,但泥料却与比邻夹支有很大不同,就如同,骨肉相连的同胞兄妹,但秉性却截然有别。周高起是很用心的,也很谦卑。只有经过堪矿、鉴料、察风化、观炼制、历烧窑的全过程,才能发现天青泥,才能发现天青泥的奥秘。
     天青泥高贵,她只把她的美丽展现给懂她、爱她、呵护她的人,历史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世俗之人,不会真正懂得紫砂,更不会识得天青泥。

又看了次《阳羡茗壶系》觉得书中是以未烧成之原矿颜色命名泥种,其中天青色系是一个种类。其中“……又其夹支有……”,说明天青也包含其他泥种。古人写书就是用词简洁、意义晦暗亦极尽华丽,光从字面让后世人咋想咋象。想极尽的符合原描写特征,唯有象妙道那样通过实地不懈的追寻与实践,方可发现与原物相符的描写。比如刚看到的介绍“慢车”制陶(汉前制作工艺)与露天窑的纪录片(在西双版纳仅存一家在默默的坚守),方可印证古书记录。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样也好,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是种种朦胧想象与曼妙的感觉。

其中“……又其夹支有……”,说明天青也包含其他泥种。
说实话,这个判断值得推敲,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看来我俩的思维方式和关注点都一样。
矿料,五种泥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但是外行人不仔细看,分辨不出来。但是磨粉、和泥、生坯、干坯,颜色几近完全相同,只是浅红泥(烧成是松花色,黄色的那种)的精品,生坯颜色与其他有些不一样。
虽然颜色都是“天青”,但周高起并没有将其归为天青泥,而是把天青的名称只给了其中最稀少的品种。天青泥从地质构造上看起来就与众不同,特别是在傍晚,夹在里面,像宇宙中的银河,又像暮色中的水带。
泥性上,五种泥料也有所不同。
我下来会对天青泥及其夹支进行较为专业的物理化学,目的就是搞明白天青泥是不是真的很特殊。我个人认为,除了有名、稀少、蓝颗粒,也不会有什么特异之处,毕竟是一种陶土。
要说神奇,还属于稀土。以后弄点稀土掺进来做做,肯定有奇妙的现象。哈,加天然稀土,不是加化料。

补充:从周高起的描述分析,他是把夹支从天青泥里剔除的:1、夹支,就是伴生矿层。“夹”,必然有两部分有所不同之意;2、周高起根据矿料特点给那些夹支单独命名,第一层,断面像梨皮一样比较粗糙,所以被称为梨皮泥,特点是烧成后是梨冻后的颜色(丁山的天气,最冷也就结薄冰,所以这个“冻”,是轻冻,不是北方硬邦邦的冻);第二层、第三层,是根据矿料颜色命名,浅红、淡黄。根据实际观察,周高起一定是亲历挖矿的,因为刚挖出来的矿石淡红、浅黄色的,放一段时间,发生氧化后,表面都呈淡黄色。第四层,是根据形状命名的。这也是我考证“蜜口泥”中的“口”是古籍中的残字符号。将第四层称为“蜜口泥”,来自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以后几种紫砂古籍的误导。这些书清初以前的事情,都引自《阳羡茗壶系》,《阳羡茗壶系》原本有个字无法辨认,他们就用残字符号替代,一些既没有古代文学修养、又没紫砂矿勘经历的人,就如此“秀才”了。第四层矿料,特点是横面,很光滑,但不平整,呈蜂蜜流过的状态。所以,我称其为“蜜流”泥,形象,不至于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有专业书籍描述杨凤年传世天青泥作品颜色为:暗红泛青紫。本人已经破解“青”从何来。确切地说,天青泥在烧结范围内(烧成后透气不透水)呈现不同的颜色,从低温褐黄到高温青色。
杨凤年传世作品的烧制条件:碳热源,1190度左右,弱氧化气氛(龙窑)。
本文讨论的是周高起描述的天青泥,非为日后及今天王氏、吴氏、其他氏的天青泥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ljloo68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6-2015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aseyqq 发表于 19-6-2015 07:47 AM
请茶王兄上载天青泥壶对比下,
让我们这些小辈学习学习。

獅王之王的天青泥壶

DSC_2633.jpg

DSC_0966 copy.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0 收起 理由
jameshook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6-2015 06: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猛流口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6-2015 10: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天青泥壶不是传说。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6-2015 10: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狮子已经是精品中的精品,还加上天青泥,够力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6-2015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吕兄,滚球是葡萄紫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6-2015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teaong 发表于 21-6-2015 12:23 AM
吕兄,滚球是葡萄紫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6-2015 02:5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jloo68 发表于 21-6-2015 12:51 PM

不碍事,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15 06: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长见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21 1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爱壶之人有用来泡茶吗?还是纯粹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1-2025 09:59 AM , Processed in 0.12587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