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感謝陰國人吧。還好大清滅亡,開了中國的大門,不然你們還是用馬拉火車。
馬拉火車的故事 4月23日,唐山市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內,井架高聳,黝黑發亮的天輪在雲端轉動。這裏的一切,因中國最早鐵路的起點,而散發出濃鬱的歷史氛圍和現代工業氣息。 52歲的開灤集團職工楊志宏,雙腿邁過鐵軌,回頭望著漸行漸遠的運煤列車。他在這裏工作30年,時常聽人講起或問起有關唐胥鐵路的事情。 唐胥鐵路,被後人稱為“中國第一條鐵路”,1881年興建並于當年完工,原長9.7公裏。從此處北行不遠,一座刻有“中國鐵路起點”的石碑默默矗立,一列列運煤的列車從身旁駛過。 在去年熱播的電影《讓子彈飛》中,影片的開頭和結尾用了同樣的一個鏡頭:一列火車疾馳而來,而牽引力則是來自幾匹奔騰的烈馬,這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不知情者甚至以為這只是導演制造幽默的噱頭。 其實不然。在開灤博物館內,清代洋務派代表唐廷樞的雕像被放在了醒目的位置。正是在唐廷樞等洋務派代表的力主之下,修建了唐胥鐵路。 唐胥鐵路的修建一波三折。清政府以鐵路機車“煙傷禾稼,震動寢陵”為由,決定將鐵路縮短,僅修唐山至胥各莊一段。並且,為避免機車震動寢陵,決定由騾馬牽引車輛。于是就有了“馬拉火車”這樣一則看似荒誕的故事。 用馬做牽引的鐵路,被後來者稱為“馬車鐵路”。這樣的交通運輸方法,使得鐵路的運力優勢和運輸效率根本無法得到體現。于是,唐廷樞等人竭力奔走上書,最終爭取讓蒸汽機車駛上了鐵路。 “龍號”機車每小時跑5公裏 在開灤博物館內,一條狹長的拱橋下,運煤鐵路的盡頭是一輛機車。這就是中國第一輛蒸汽機車的倣制實物。機身上鑲有兩條龍形,它因此有了一個中國化的名字—“——龍號”機車。 從此,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從唐山誕生。這是當時的中國工匠根據開平礦務局的英籍工程師的幾份圖紙制造的。 “龍號”機車車長約5.7米,體型並不算龐大,牽引力也僅有100多噸。每小時只能行駛5公裏,並不比驢馬車快多少。 1881年6月,“龍號”機車正式噴氣運行。但是,隨後清廷又在諭旨中明文規定,不準在鐵路上使用蒸汽機,于是就有了上述“馬拉火車”的情形。 歷史的轉折點在1882年6月。這一年,開平煤礦的産量由1881年的3600噸猛增到38000噸,馬拉驢拖實在力不從心。而英國人又重新設計和改造了“龍號”機車,時速提高到30公裏。同年10月,清政府又從英國購入兩臺“0號”機車,投入唐胥鐵路。(文/ 董釗 片/ 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