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3-6-2015 06: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4-6-2015 12:05 AM 编辑
你喜欢就继续。抄經識字,是华人古文化的特色。没错嘛。你喜欢,自然可以不改变。当然,结果需要看自己的造化。 |
|
|
|
|
|
|
|
发表于 13-6-2015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看來你是學最新出土文獻的吧
期待你開貼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4-6-2015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5 10:4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哲 发表于 13-6-2015 09:07 PM
good,看來你是學最新出土文獻的吧
期待你開貼分享
是的,馬王堆帛書老子。開帖問道會有吧
若說開帖分享祇怕自誤誤人 |
|
|
|
|
|
|
|
发表于 14-6-2015 10:5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xpackabs 发表于 14-6-2015 10:44 PM
是的,馬王堆帛書老子。開帖問道會有吧
若說開帖分享祇怕自誤誤人
不怕,反正已經有很多人在誤了,良心沒在害人則不是害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6-2015 11: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4-6-2015 07:30 AM
搞考古的?
老子千古名篇傳本眾多,初學選擇的是帛書老子為底,通行本為輔,非為考古也。帛書老子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故又名德道經。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2:2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ixpackabs 发表于 14-6-2015 11:02 PM
老子千古名篇傳本眾多,初學選擇的是帛書老子為底,通行本為輔,非為考古也。帛書老子德經在前,道經在後 ...
這種常識似乎只有真的行家或有多少接觸才會聽過
你很應該分享啦哈哈
換作是只會自喻中哲專家或盲目吹捧中哲的人不會看得懂也不知道那是啥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5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5-6-2015 06:24 PM 编辑
没有简单基本逻辑认识,没有基础认识论的概念,自然不懂的分析,批判认识文本的基本需要。
啊呀,容易产生跪倒膜拜的心态。 明显也, 一失败的产品。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5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傅佩荣虽然是哲学教授,但和冯友兰、牟宗三等人是完全不一样的,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呢?
各有各的厉害,各有千秋,地位不同,角度不同,位置不同,观点也不同。。。
|
|
|
|
|
|
|
|
发表于 23-6-2015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3-6-2015 05:35 PM 编辑
搞翻译,或者可以。
听说傅佩荣翻译Frederick Copleston :History of philosophy 9 volumes .
其他著作,于入门的基础介绍为主。
无论怎样,喜欢就是好。增长多点知识。也是难能可贵的功德。
|
|
|
|
|
|
|
|
发表于 26-6-2015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傅佩荣是谁哦????????????????????????????/ |
|
|
|
|
|
|
|
发表于 26-6-2015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6-6-2015 03:59 PM 编辑
傅佩荣 是幼稚园补习老师。
你没上过他的课吗?
要是有,他没打过你屁股?
他的藤条,很长的,很粗的。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5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公养老看雌雄,天下诸书对不同,
没想到老子亦然。
名非常名。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5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27-6-2015 07:05 PM 编辑
当代新道家 ( 转载)
新道家这个概念是从20世纪初提出的,起初人们用它来指代魏晋玄学和秦汉时期的黄老道家,但因为不如后者那样准确明白,所以逐渐被人们抛弃。现在的新道家,主要指的是当代新道家,它是董光壁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指的是那些受道家思想启发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如物理学家、科学史家汤川秀树、李约瑟、卡普拉为"当代新道家"。认为三人的新科学世界观和新文化观的哲学基础早已蕴含在道家思想中,三人自觉不自觉地塑造了当代新道家的形象。
后来,陈鼓应、胡孚琛、孔令宏、张京华等人把新道家的概念进行拓展,把它定义为一切从事道家道教研究的专家学者;宫哲兵先生进一步扩大了新道家的内涵,他认为凡是认同道,继承道家传统,在新条件下建立新体系并使之得到运用的人,都可称为新道家。还有民间人士认为,凡是愿意按自己的天性生活,也不反对别人按自己的天性生活的现代人,都是新道家。
1、道商:是和儒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认为道家思想和商业思想多有契合之处,凡是将道家思想运用在各种经营管理之中的人物都可称之谓道商。
2、人道自由主义:以刘军宁为代表,主张把中国本土的“天道”思想和西方过来的自由主义相结合,使中国的宪政民主获得坚实的本土根基。认为中国文化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而是唯道论。主张继承祖先的遗产,坚持万有唯道所生,万有唯道所成,道在万有之中,万有唯道所主的思想。
3、广义相对论的道体系:主张以0为轴、道体独尊、多元共存,统合百家学术。
4、原道自然主义:主张遵循道之本源,以道法自然为根本认识原则,以自然为人生之根本信仰。
5、他化论:所谓他化就是自我学习、自我选择、自我反馈、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变化、自我组织、自我控制等的总称。自
化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依靠万物和万民的的自化成就的,就连万物万民本身、以及思想、法律、制度等也是靠自化成就的,所以天道靠万物的自化无为而无不为,国家靠万民的自化无为而无不为。
专政道家:认为古典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道生法的原则以及太极图模式与现代自由宪政思想有许多相互契合的地方。
6、市场道家:认为自由市场的原则与道家思想有许多契合之处,主张中国抛弃市场社会主义,转而实行市场道家。
7、道商:是和儒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认为道家思想和商业思想多有契合之处,凡是将道家思想运用在各种经营管理之中的人物都可称之谓道商。
8、科学技术道家(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道家思想和现代科技多有契合之处,道家思想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有很强的启发意义。以董光壁为代表,他在《当代新道家》一书中说:我用当代新道家指称以李约瑟为代表的这样一批学者,他们揭示出正在兴起的新科学观向道家思想复归的某些特征,并且倡导东西文化模式融合以建立一个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平衡的新的世界文化模式。
9、“人本”经济论:以老庄“贵生”理念,杨朱“人本”思想为基础,在经济方面认为实施相对主义,认为应该以维护每一私有制经济个体利益为基础,同时个体私有利益不得相互侵犯,非法竞争,通过个体利益的维护汇总来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进而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张公有为目的,私有为过程,保持一定的宏观经济调控,实现公私结合的“太极”理念。
傅山、严复、卡普拉、汤川秀树、胡适、杨增新、李约瑟、沈从文、林语堂、陈鼓应、刘军宁、赵启光、杨鹏、宫哲兵、胡孚琛、范曾、李海波、吴丹丰、张绪通、董光壁、张京华、朱云川、张广保、杨汝舟、金岳霖、冯达文、许抗生、林同济、董沛文、王政昌等
1、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有些人认为,新道家本身不可能超越西方文化,所以应该作为中西文化的桥梁,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有些人则认为,新道家有超越西方文化的一面,应该坚持自己的独特性,积极发扬自己的优势,统合中西文化。
2、和新儒家的关系:新儒家是因应西方文化的挑战而起,但新道家一开始着眼的是中西文化的交流。而且新儒家主要限定于精英人物那里,新道家则可以是普通平民。
5参考文献
1、董光壁《当代新道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
2、宫哲兵《唯道论的创立》,《哲学研究》2004年07期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4、李平《贾谊新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第1期
5、陈鼓应《道家思想在当代专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9月
6、刘军宁,《申述天道自由主义》,《中国文化》, 2006年5月号
7、杨鹏演讲《中国宪政改革的道家思想资源》,时间:2006年10月27日 地点:清华大学学研大厦12层多功能厅
8、James A. Dorn,Cato Journal, Vol. 18, No. 1 (Spring/Summer 1998)
9、李海波《道商——中国式经营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
10、谢果清《先秦两汉道家科技思想研究》(专著),东方出版社, 2008 。
《道家的人文精神》、《论道》、《道家文化研究》、《道家科学思想发凡》、《道家文化与科学》、《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唐代老学研究——以成玄英、李荣、唐玄宗、杜光庭《道德经》注疏为个案》等等。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7-6-2015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崛起的新道家学派
当代新道家是学者董光璧于1991年首先提出,以区别于冯友兰所说的新道家(即魏晋玄学)。严复、李约瑟、汤川秀澍、卡普拉等人是新道家的先驱,而陈鼓应、杨鹏、刘军宁、秋风、菊园、张远山、刘剑虹、 菊篱、章星球、胡孚琛、沈善增、董光璧、黄友敬、张绪通、熊春锦、远志明、杨汝舟、萧天石、周力行、周锡山、汪水、许抗生、孔令宏、宫哲兵等人则是近年来新道家的活跃人物。在此时刻宣传新道家,主要是想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借助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促进中国的文艺复兴,实现新的诸子百家争鸣,使古老的中华文化再次焕发青春,和中国社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一个复合型的文化,是道家、儒家、佛家和法家思想混合在一起的文化,互动冲突,汇成中国传统思想的洪流。对这不同文化脉流对中国的影响,学者们从古到今争论不休。近代以来,在西方思想的冲击下,君权被推翻,“五·四”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西方文化的进入,激荡起了中国自己内部的“文明冲突”。而决定中国命运的力量,往往来自中国自身的文明体内。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西方的思想进入中国,不得不受中国自己的文化形态所影响。在市场化、全球化、个体竞争化的今日,传统文化中的哪一脉更适合于现在的社会发展?这是当代中国学者必须关心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被反复提起:中国的文艺复兴应该复兴什么?中国有自由思想的传统吗?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有个人自由思想吗?有值得复兴的人文主义资源吗?上个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和自由主义阵营都以否定传统著称,难道他们就把孩子与脏水一起泼掉了吗?《道家文化研究:道家思想在当代》一书提供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答案。那些现代思想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中体西用论者、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从中国的传统中找到了长期被忽略的宝贵思想资源。他们找到了以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魏源视《道德经》为“救世之书”,曾国藩甚至提出“以老庄为体,禹墨为用”。王国维说,《老子》……以为专制君主之戒。然则世以愚民罪《老子》,何以知《老子》之学哉!严复强调:“《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号称要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吴虞视老庄为反专制的消极革命派。胡适则特别推崇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发掘老子思想中被尘封的自由思想,认为这一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不谋而合。陈寅恪先生既钟情于中国传统又执著于自由之精神,他认为,中国以后若想在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民族之本位。此二种相反而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上有代表性的自由主义思想人物均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老子,转向了道家思想。而直到本书问世之前,中国自由主义与道家思想的联系几乎被完全忽略,甚至被断然否认。这也说明,中国有自由传统,但这个微弱的自由传统,不仅很少被正视,得不到发扬光大,而且常常被掩埋。但是如果中国在古典时代有自由的思想资源,那么,中国的文艺复兴就有了复兴的对象。
一、文化传统与外来学说的有机结合
新道家思想实质上是一种自由主义学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新道家学派也不断地吸收了了西方各种思想,尤其是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当代中国一批年轻的自由主义的学者,比如秋风、刘海波、范亚峰等,都强调中华文化传统的价值和重要性,都大力批判理性和启蒙对传统的冲击。他们自称在学理上受到哈耶克和苏格兰学派的影响,把自己的立场称为“中道自由主义”。在他们看来,建立现代宪政制度与保守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之间,并无矛盾之处,更有甚者,他们认为脱离传统,依靠批判传统建立的任何体制都具有人为设计的特征,而不具有自生自发的生命力。
新道家学派既是自由派,也是保守派。只想着保守自由的状态,保守传统的价值准则,保守天道自由的原则。关心的是自由与正义:即法律之下的自由。提倡和维护我们的自由权,把它们看作我们祖先给我们传下来的,并将由我们传给后代遗产。真正的自由派不仅要保卫政治的自由,而且要保守经济的自由。新道家要保守“自由”作为人这个物种中最美好的东西,就要珍视作为过去的智慧之凝聚的传统。保守主义保守有价值的传统,保守自由的传统,非为传统而守传统。在保守既有的历经数千年而流传下来的智慧、价值和秩序的基础上,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并不反对进步,只是反对激进的进步,宁愿采取比较稳妥的方式,运用审慎的理性,渐进地增进自由,这是新道家所选择的道路。可见,保守与自由是新道家思想的一体两面。
我国自由主义者对道家思想的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由主义首先要求心灵的自由和开放,要求不能排斥任何思想,包括传统,即使里面充满了专制思想。而道家思想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这是他们和道家思想发生共鸣的根本原因。自由主义对传统自发秩序的极为重视,严复、鲁迅、胡适等人童年时已经在道家思想里受过洗礼,这样道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起来的自发秩序,也是他们自己生命和血脉里的自发秩序,他们的自由主义的言说怎么能不打上道家思想的印记呢?另外,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仅次于儒家,关心祖国命运的自由主义者们怎么又能绕过它呢?
从某种意义上讲,消灭真正的“封建自由”,也就刨掉了培育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土壤。头等重要的是自由和秩序,激进民主也是以“自由”的名义毁灭自由的革命。新道家既反对专制,又反对极端的民主,而持一条中间路线。人类在本性上有根本的缺陷,容易滥用权力,因此,过分强大的国家是很危险的。新道家反对国家对商业和经济的干涉,在经济事务上持自由主义的立场。力主用代表制度来约束政府的权力,主张国家的权力和能力应受到限制,尤其受到市民社会中各种自愿结社的约束。有保留地主张言论与新闻自由,无保留地拥护法治与财产权。主张宗教宽容,除非这种宗教显示出强烈的政治激进主义倾向。
由是观之,新道家学派在政治上珍视自由,维护宪政,反对国家的专横权力,反对中央集权;在经济上维护财产权;在道德文化上坚持信仰自由,鼓吹宗教宽容。新道家保守思想的自由主义倾向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而且表现在经济领域和道德-文化领域。保守的新道家比自由的新道家显眼,但自由的新道家比保守的新道家重要。
老子是“天道”思想的集大成者。天道是中国传统概念系统中的枢纽。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的思想传统,那一定是“道”;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一定是“天道”。天道者,华夏传统之大端也。在中国,老子开创的“天道”思想是本土传统的一项宝贵遗产,为春秋以降百家思想所共享。最能代表整个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最能为各家各派所认同的思想传统,可能非“天道”莫属!
中国的前程,在于通过信奉和拓展老子的天道思想而回到本国的自由传统。当代新道家一方面要保守中国数千年来微弱的天道自由传统,另一方面也要输入外来之学说以便创新,从而发起一场增进自由的文艺复兴。这就是新道家自由主义兼保守主义的双重性。而继承中华自由主义传统的天道思想与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相结合必将产生伟大的天道自由主义,这正是在保守天道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增进自由的一场伟大的中华文艺复兴。
所谓的天道自由主义,是指:在中国的天道思想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体系融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中国本土的自由主义思想。其任务是从天道中发掘出自由的因子,用古典自由主义来理解、申述天道思想,通过开发、整理和创新演化出中国的自由传统,为普世价值和宪政民主的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提供沃土。
历史上任何一种伟大的思想,既是其前历史的总结,又蕴育着未来的发展可能。天道正是这样一种思想。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自由主义在中国本土开始复兴。许多自由主义者都把道家视为自由主义最重要的本土资源。天道自由主义将是中国化的自由主义。数千年来,天道思想的涓涓溪流,从黄帝至今在中国的民间一向用天道思想来争取自由对抗强权的传统,不曾中断。与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和制度设施格格不入的声音一直来自天道思想的笃信者们:老子敦敦告诫要“无为而治”,庄子大声疾呼“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竹林七贤宣扬“越名教而任自然”,陶渊明向往世外桃源,唐代的无能子鼓吹“无君”,明末清初的的黄梨州更是大胆地说皇帝“乃天下之大害也”,力主以“天下之法”取代君王的“一家之法”。对天道作为中国源头的普世价值的形上资源,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者并没有完全忽视,都有浅浅的涉及,只是缺乏深入的研究。近代以来,自中国第一位自由主义者严复以降,天道思想始终是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发育过程中最富养份的本土资源。严复这样评点老子的天道思想:“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他反复强调:“老子者,民主之治所用也。”“治国宜听民之自由、自化”,“治国宜顺自然,听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
胡适在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他虽曾全盘否定过中国的传统,但是对黄老的无为而治的天道思想却情有独钟。他对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淮南子》进行了研究,从中提炼出了“虚君的共和主义”和“众智众力的民治主义”等思想。为了实现其好人政府的主张,胡适把《淮南子》先后两次呈送给蒋介石。在经济方面,胡适道家思想,对各种干涉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他写了《无为而治和农村救济》、《再论无为的政治》两篇文章,试图用道家思想来解决当时的三农问题。海外自由主义学者石元康也发现:根据道家思想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及政治秩序似乎或多或少地与根据自由主义建立起来的秩序有某些相似的地方。道家思想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自然、无为及自化等,也似乎与自由主义的一些观念有相通的地方。当代学者杨鹏一直致力于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对道德经和老子的天道思想进行开发,杨鹏潜心多年系统地从道家尤其是老子思想中挖掘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资源,成就斐然。王怡在《宪政之道非常道》中直接引述老子的“天下神器,不可执之。执者失之,为者败之”来为宪政呐喊。而秋风则对古代道家阐发的自发秩序思想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当下,老子哲学及其天道思想,正在重新进入当代国人的视野。这可能意味着,中国持续百多年的变局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终将来临的将是陈寅恪先生所期待的“人事终变,天道能还”。这场变局将以“天道回还”划上圆满的句号。
二、人文传统与当代科学的完美融合
「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於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的影响也很大,同样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历史上的“新道家”是当代学人创造的一个新名词,用来指公元三、四世纪的“玄学”。具体你可以看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十九章。
至于和“当代新儒家”一起被炒得很热的“当代新道家”,则是指当代意欲发扬历史上道家思想的优良传统,重构道家思想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的一群人。当代新道家的宗旨是实现"三回归",即"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归朴实"(倡导自然朴实的人性,反对人性的扭曲)、"回归和谐"(倡导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和谐)。
且科学者,术中之一技耳,若独行之而不兼之以大道。犹制杀之具而不教以识别善恶之方,非但无益,且生巨害也!当代新道家是在科学与人文对话与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他们的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思想。当代新道学则力图开创当代新道家的思想体系,积极促进中国科学文化学的建构。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它们如人的双脚、鸟的两翼相互依存。科学需要人文关怀,人文也需要科学提升,科学与人文的互摄产生了“科学文化”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凭以消解科学异化与人文浮躁的社会现象。当我们洞悉到这场正在静悄悄进行的深刻的文化革命时,发现当代新道家思想就是对这种时代课题回应的思想结晶,是科学文化理念的典型形态。
建立当代新道家学说,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站在时代的立场,发扬历史上道家思想的优良传统,重构道家思想体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新道家的宗旨是实现“三回归”,即“回归自然”(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回归朴实”(倡导自然朴实的人性,反对人性的扭曲)、“回归和谐”(倡导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和谐)。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发扬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人的思想和行为要遵循道、理(客观规律)办事,而人的本质在于追求自由创造,自由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与实践,同时一个人的自由的获得,又在于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没有超越就不能实现精神的自由,成为自由自在的人。
当代新道家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的兴起,既是道家文化适应当代社会的必然结果,又明显受到当代新儒家思潮的刺激.参照当代新儒家的定位理论,当代新道家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即当代新道家必须是道家、必须是新道家、必须是当代的新道家.同时,在当代新道家的未来发展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坚持道家思想的本质特征;二要正确认识道家的人生态度与社会作用;三要对当代新道家在未来世界文化中的地位进行合理定位。
当代新道家这一概念最早由董光璧先生正式提出。1991年董光璧发表了《当代新道家兴起的时代背景》一文,同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当代新道家》一书,在该书中,董光璧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195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汤川秀树三人称为"当代新道家",因为他们的新科学世界观和新文化观的哲学基础是道家,并把他们发展道家思想的现代形式归纳为四个基本论点即道实论、生成论、循环论和无为论。
当代新道家国内代表人物除了上面的董光璧外,主要还有陈鼓应、胡孚琛等人。陈鼓应先生在《老庄新论》一书中提出"道家主干说",并主持出版不定期丛刊《道家文化研究》多年,为当代新道家的开创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胡孚琛先生积极倡导当代新道家,其新著《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可视为当代新道家的宣言,该文详尽阐述了当代新道家在哲学、宗教、伦理、政治、医学、生态等不同领域的观点,认为新道家文化是消弥战争和恐怖犯罪的文化,更是化解冲突、保护自然生态的文化, 在《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上)》一文中,他更是大胆预言,道家的生态文化是人类最初的文明,也必将是人类最后的文明。
目前为止,当代新道家已形成一股学术思潮。除了上述的国内外当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之外,还有相当一批当代新道家或持新道家思想的学者,发表、出版了一些颇有价值的论文、著作,如台湾中华老庄学会前董事长杨汝舟先生出版了《新道家》,台湾萧天石先生出版了《道海玄微》,周力行发表《唯道论》,周锡山发表《新道家的奠基之作》,汪水发表了《新道家思想》。新近由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编印的《首届葛洪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亦收录了好几篇有关新道家的文章,如胡孚琛的《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上)》、许抗生的《再谈道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关于当代新道家的一些思考》、孔令宏的《为现代新道家告全球人士书》以及宫哲兵的《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创新与济世关怀(上)》等等,这些文章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当代新道家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董光璧将发现道家思想现代性意义并发展出它的现代形式的学者统称为新道家,这一观点得到了宫哲兵等人的赞同。孔令宏教授指出,当代新道家应是历史上的道家、道教的继承,但不是它的现代翻版即"照着讲",而是它的新发展即"接着讲"。胡孚琛研究员则主张用"当代新道学"这一概念,认为新道学可以涵括通常所谓的道家、道教、仙学等,也更能凸显道家资源本身的广博性和包容性。但也有学者质疑"当代新道家"或"当代新道学"这一概念的合理性及现存性。
很多学者都认为,"道"是当代新道家最核心的概念,也是当代新道家最主要的理论特征,更是安立价值世界的根本意涵。但在具体涉及到对"道"的理解中,学者们的观点又不尽一致。孔令宏教授认为,"道"是本源论的本源,是万物化生的最初的源头,"道"同时还是本体论的本体,具有自然、无为的性质,在此基础上进而认为"自然"和"自由"都是新道家的核心范畴。还有学者引入当代宇宙学的新成果对"道"做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道"有三层含义即,一是天地人宇宙万物的存在本体与规律法则;二是产生天地人宇宙万物的种子,又称宇宙蛋;三是孕育并产生出宇宙蛋的母体。简略说来,"道"是三位一体的,它是本体(气)、种子(有)与母体(无)的合一。
许抗生教授则认为道论关注的重点应从老子时代的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转移到当代新道家所积极倡导的"三回归"即回归自然、回归素朴的人性、回归和谐,建立新的自然观和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的关系。还有学者对真人、仙人、自然、自由等道家核心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一些学者认为当代新道家不一定非要包括当代新道教,他们主张在对道家原典《老子》、《庄子》等的现代诠释即"接着讲"中撑开一个融合古今中西的意义网络,使道家哲学与当代文明相接,释放出它以智慧诊断,治疗当代各种社会、文化弊端的力量。
有学者认为,当代新道家是相对于当代新儒家而言的,其宗旨是力图用道家的观点回应现代人在面临资源危机、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和理念缺失、价值紊乱、意义虚无等"存在"问题的严峻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力图借鉴中西各种异质文化的精华对古老的道家文化进行综合创新与现代化诠释,以解决全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在这些学者看来,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最重大课题仍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人类社会要合理、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和平共处",因此就要调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说就是要调整好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今日世界,不仅需要较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考虑较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环境保护的问题,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可持续发展,这方面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无疑可以提供积极并有意义的资源,也可以说当代新道家在今日世界是大有可为。
孔令宏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是人的存在意义的危机问题,他们认为现代社会种种问题的病根就在于存有与价值的二分,理解与实践的二分,治病之方就是这二者的重新回归合一。为此,他们呼吁当代新道家应积极担负起调摄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关系的历史重任。包括笔者在内的部分学者认为当代新道家要综合中西各种异质文化的精华,对古老道家文化进行综合创新和现代化诠释,不仅要同西方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启蒙思潮相呼应,而且要从悟道的广阔视野和最高境界来体认他们的全球价值和当代意义。
很多学者强调,在当代新道家建设中,应注重"传统道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对原典精华的当代阐释。孔令宏等学者主张借鉴西方哲学的某些观点、成果来表述自己独特的内容,当代新道家价值的实现在于如何把对道的阐释和对术的使用结合起来,使得形而上的"道"能够落实到形而下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为人的生存活动开出新的独特的意义和价值,给紧张或伤痛的心灵予以舒缓和慰藉。孔令宏、徐仪明等学者还初步探讨了新道家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应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当代新道家的研究。一是丰富研究内容,即对当代新道家的界定、含义、本质、特征及核心概念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二是拓展研究视野,即以深厚的历史意义,敏锐的现代眼光、宽广的人类学视野和普世性的胸襟全面深入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之间的和谐、调适关系;三是创新研究方法,以实践理性和实践思维方式为原则,在多学科方法的交叉与融合中研究当代新道家问题;四是提升研究价值,即通过研究全面凸现当代新道家的理论学理价值和社会实践价值,确证当代新道家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合理性和必需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7-6-2015 06: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新道家学派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
1984年,新道家学者陈鼓应赴大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93年回台。在大陆期间,他提出了“道家哲学主干说”,为此引起了传统文化界的激烈争论。他还将道家思想与西方自由的理念结合起来,成为了当代新道家的代表人物。2003年,陈鼓应的新书《道家文化研究:道家思想在当代》出版。陈鼓应指出,“老子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争纷,如何使人民生活幸福安宁。他所期望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和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
1986年,海外学者石元康在国际中国哲学研讨会上发表《自发的秩序与无为而治》一文。石元康指出:哈耶克所提出的自发秩序与道家的无为而治,在结果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它们的哲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根据道家思想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及政治秩序却似乎或多或少地与根据自由主义建立起来的秩序有某些相似的地方。道家思想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自然、无为及自化等,也似乎与自由主义的一些观念有相通的地方,虽然它们的哲学理论有着很大的差异。我所要做的工作是对于自由主义与道家的政治哲学作一个比较的研究。我将集中在当代自由主义者哈耶克所倡导的“自发的秩序”(spontaneous order)及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这两个理论上。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是,我并非要辩称道家的政治哲学是一种自由主义。我所要指出的只是,根据道家的政治哲学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政治、道德及经济的秩序与根据自由主义所建立起来的秩序,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换句话说,我想要指出的是,道家的政治哲学可能可以为自由主义所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提供一些哲学上的理据。
1991年董光璧发表了《当代新道家兴起的时代背景》一文,同年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当代新道家》一书,在该书中,董光璧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美国物理学家卡普拉、195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汤川秀树三人称为"当代新道家",因为他们的新科学世界观和新文化观的哲学基础是道家,并把他们发展道家思想的现代形式归纳为四个基本论点即道实论、生成论、循环论和无为论。
1998年,美国学者邓正莱(James A. Dorn)发表《中国的前程:市场社会主义还是市场道家?》一文。邓正莱指出:中国的前程,在于通过信奉和拓展老子的天道思想而回到本国的自由传统。《道德经》就是中国的自由宪章。老子关于天道、自由与无为的思想,跟亚当斯密的一样,既是道德的,也是实用的:说它是道德的,是因为它建立在美德基础上,说它是实用的,因为它能导向繁荣。按照天道所演化的秩序就是哈耶克所阐发的那种自发秩序。中国的出路,通过缩小国家的规模、扩展市场的规模来走向天道自由主义政治秩序。我认为这个答案就是天道自由主义。
北大陈鼓应先生在“老庄哲学”课程中谈到:“中国先秦诸子中,老子最深刻,最对得起百姓。”这开启了杨鹏对老子认识的新阶段。1992年,杨鹏下过海,1995年又回到政府做经济和政策研究。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角度。杨鹏在思考中发现,每个国家经济政治学体系的根源,总是要追溯到宗教或哲学上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网”,对于近代中国,真正应该寻找的是中国经济学后面的哲学根基。
2002年,杨鹏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与金观涛先生的交流中谈到:中国的学界对中国传统了解不够,对西方又只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有人“以现代的眼光,摆在全球的背景,把中国文化清理一下”。杨鹏从来都是跟着问题走,不受学科羁绊,为了寻求中国精神的深层基础,《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诞生了。杨鹏指出:中国在向宪政体制过渡。秦始皇以来,中国社会的统治文化结构是儒法结构(以儒家法制思想安排,皇权在上,尊卑亲疏有别,涉及“八柄”、“八统”、“六义”等术语);而在轴心时代中国的思想类型中,是存有与西方自然法、宪政体制相似的思想类型的,就是道家思想,以黄老学为代表。道法思想认为,“祸莫大于无敌”、“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契,契约。彻,周朝的人民公社制度)。杨鹏认为:儒家为世人安排了一种差序结构,帝王到百姓的能量递减,到了单个草民则几乎可忽略不计。道家为世人安排了一种平衡结构,帝王隐于有司之后,有司严格执法。宪政体制下,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般人认为公民意识、对国家与政府权利自觉的限制,是西方的理论与实践,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相似的因素,并有过相似的实践。
杨鹏博士,著名学者,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专家、策划人,中国新道家代表,著有《成为上帝》、《东亚新文化的兴起—东亚经济发展论》、《老子详解—老子执政学研究》、《杨鹏选集》。在繁忙的政府与企业管理工作之余从未放弃思索,是一位重要的民间思想者。杨鹏先生近年来相继发表了《汉武帝是如何摧毁民营经济的》、《三种不同的天人合一》、《企业家为什么喜欢老子》、《封闭系统中的孔夫子》》、《政治权力的善与恶》、《太极图中民族主义刚与柔》、《宪政改革与道家思想》、《对乌有之乡批判的回应》、《精英民粹与中国未来》、 《从新文化运动到新人文运动》 、《中国古代盛世道家三原则》等文章。
杨鹏认为老子学说是中国古典自由主义的起源与重要传统,老子认为政府应当无为而治,将有为的领域仅限制在国防、国家安全、司法与社会救济上,其它则应任老百姓自由发展,最后老百姓富强后,会说一句"我自然"。政府政治权利如果超过以上四个领域会变成与民夺利的越权力量,政府也陷入越是道德宣扬,老百姓越不服气的境地。杨鹏多年在多次民间讲座中讲述老子思想对中国现代政治与NGO事务的意义。杨鹏认为,道家与新道家在精神上一脉相承,都强调人的自立,但实现形式是现代的。他说,“道在人人心中,这是独立不改、生生不息、自在和谐的力量,解放这个力量,希望就在其中,为道开道。”“对我个人来说,从民间提取上来的思想才是最有价值的。在法制和民主的规范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建立新的经济观,更有利于道德和文明的本土建设。
杨鹏不是纯粹的书斋学者,他总习惯把想法付诸实践。他强调学了老子,才更深地明白老子让人关注眼前的现实。老子的思想是“以今之道,御今之有”,这是说,要用今天的“道”来解决今天的问题,“道”就在眼前,在脚下,在心里,不在书里,不在古人的典籍里。杨鹏说:“道家哲学至少让我成为一个有信仰的自主主义者。”因为有了坚实的思想根基,杨鹏有了更多自己的视角、主见和认识。在西方,许多人都把中国每年增长10%以上的GDP发展速度看作是中国有计划的快速发展,而在国内,经济全面转型带来的混乱却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老子》在这个时候坚定了我很多信念。”老子讲求:“虚无为本,因循为用。”对于当代中国,“虚无”就是一种宽松的开放状态,能吸入更多的知识和资源,能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他开玩笑说“吸星大法”最厉害,要吸入资源,首先要消除成见,放空自己。
2003年,学者远志明的新书《老子与圣经──跨越时空的迎候》出版,远志明表示:老子告诫人们要顺应天道,耶稣教导人们要敬畏上帝。如果把中国的天道人格化那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晚年信了耶稣的林语堂先生就曾说:“老子和耶稣在精神上是兄弟”,只是他没有深究下去。《老子》的“道”在中国,人人似乎知道,又不清楚。有人说是“有神论”,有人说是“无神论”;有人说是“蒙昧主义”,有人说是“自然主义”;有人说“道”是真实的存在,有人说“道”是虚幻的假设……藉著神光可以清楚看到,《老子》的道以中国式的语言见证了《圣经》之上帝:“道就是上帝”(《约翰福音》)。与此同时,著名学者梁燕城亦发表《道中的会面──关于道家与基督教文化结合的对话》一文,文章中,四川大学教授张钦与梁燕城在对话中指出了道家和基督教文化结合的可能性。其后,大陆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王怡也在多篇文章中比较了道家的天道及基督教的自然法,论述了天道与自然法作为支撑宪政的本土及外来资源的价值。
2005年,新道家学者菊园发表了《新道家宣言》、《自由就是无为而治》、《中国自由主义者和道家思想的不解之缘》等文章,辨析出了道家思想所蕴涵的自由主义元素,论述了新道家的历史使命,并明确指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自由主义学者如严复、胡适、鲁迅、殷海光、陈鼓应、刘军宁、杨鹏、秋风、王怡等人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2006年3月,自由主义学者秋风发表《司马迁与自由主义》一文,辩析出了道家和司马迁言说中的自由主义元素。
2006年5月,自由主义学者刘军宁发表了《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老子之道与里根之道》、《天道与自由:申述天道自由主义》和《天堂茶话系列》等文章,详细论述了天道自由主义与宪政的关联性。指出了挖掘本土自由主义资源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2007年,新道家学者菊篱发表了《心灵的自由和开放》、《新道家与智能阶级》、《自化的善与恶》、《通俗翻译道德经》、《普世价值观与新道家价值观》、《新道家的双重性:自由主义兼保守主义》、《 天道之下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道法结合可以达盛世,道墨结合可以至大同》、《解决政府无为有为的悖论》、《悟道之目的》等文章,详细阐述了新道家学派的主要特点、思想渊源、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历史使命。
2007年12月27日,自由作家张远山的新书《庄子奥义》首发式暨研讨会召开。作者研究《庄子》、诸子、战国史二十五年,以详实证据完成了古典中国的一项学术打假,把文化罪犯郭象捉拿归案,并校勘整理出《庄子复原本》。在此基础上费时三年,撰成《庄子奥义》。庄文原貌,唐宋以降首次公诸于世;庄学真谛,有史以来首次大白天下。
书名《庄子奥义》,取自《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绪论两篇。一篇横向描述庄子时代的战国总图,把庄子著书的特殊语境予以全景还原:庄子为了逃刑免患,不得不支离其言,为了传道后世,不得不晦藏其旨,于是把庄学全图拆散为支离拼板,甚至隐藏关键拼板,导致庄学奥义恍兮惚兮,若隐若现。一篇纵向概述郭象以降的旧庄学总貌,把逃逸一千七百年的文化罪犯郭象捉拿归案:儒生郭象为了遮蔽庄学真义,使之符合儒学,于是修改庄文拼板,扔掉关键拼板,最后通过系统曲解,把每块拼板置于不恰当之处,拼成一幅反对庄学的错误全图。《奥义》七篇。以战国总图、庄学全图为背景,逐一拼合支离其言、晦藏其旨的庄学拼板,逐一修复被郭象及其追随者故意篡改的每块拼板,部分找回被郭象及其追随者故意扔掉的关键拼板,把每块拼板置于恰当之处,与所有相邻拼板严丝合缝。余论三篇。一篇把业已拼合的单篇图景拼成庄学全图,论证庄学奥义的全息结构。一篇把庄学全图置于中国文化全景之中,论证庄学奥义的中国价值。一篇把轴心时代的伟大先知置于人类精神全景之中,评估哲学先知的普世价值。
陈鼓应-----惊蛰雷动独马先行,哲学巨擎当代真人。
刘军宁-----天堂茶话访往圣,天道自由继绝学。
杨鹏--------以今之道,御今之有;天道无为,万民自化。
张远山-----三十年寻寻觅觅大道奥义,而今与华夏先知相视一笑。
李约瑟-----金鸡起鸣在五更,慧眼独具识大圣;最是难得异域人,天下圣哲心同心。
严复--------天门森严开,火山复贲来。
董光璧-----道深孕育日月璧,德源初探第一人。
黄友敬-----历炼丹心为大道,躬身亲行育后人。
张绪通-----翰天鸿皓慧通今古。
胡孚琛-----千古难寻道德知音。
熊春锦-----北天大熊直指丹心,超级纠错为国为民。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6-2015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長篇需要些時間消化啊。看完第一篇還是看不懂天道怎麼等同自由主義,懷疑所謂‘新派’已經嚴重搞錯方向 |
|
|
|
|
|
|
|
发表于 27-6-2015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6-2015 01: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乃因果,也有其宿命
如果每个人都能通道,世界再没有贫穷人了
也不会有战争,千百年来,道始终如此不入流 |
|
|
|
|
|
|
|
发表于 29-6-2015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找自然的道,而不是建基于主观的个人喜好的道,家族血缘利益;
是道家永恒之追求。
这种揭示自然的客观规律追求,和现代科学是一致。
怎么说不入流也?其实早就处于主流。
只是术语名称方法,已经大大提升转换。现代化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