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BB001

二战中的划时代武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9-2013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空战王牌 发表于 26-9-2013 06:43 AM
那时候是还在陆续生产中,不过短期内只有三个,一个做实验引爆了,两个丢了日本。日本如果还不投降就gg了 ...


多数是谣言.
如果轰炸机坠毁产生那么大的核暴炸,没可能全世界没有国家发现辐射.
本帖最后由 cyberjaye 于 26-9-2013 11:0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9-2013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26-9-2013 10:59 AM
多数是谣言.
如果轰炸机坠毁产生那么大的核暴炸,没可能全世界没有国家发现辐射.  {:smi ...

轰炸机坠毁应该不会引爆核弹吧==
引爆装置和弹体好像是分开放的,到了要投掷之前才由机组人员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3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etectivebinbin 发表于 24-9-2013 08:31 PM
拿來剿白蟻巢而已啦~只有兩枚原子彈嗎?我記得美軍還陸續生產原子彈中,若日本不投降,其各大城市將逐個 ...

美軍還陸續生產原子彈是没错,不过日军如果没立刻投降,美军等不及。
因为俄国要调来打败德国的陆军登陆日本了,这样的话美军须抢先登陆,美日双方会死伤惨重。

用这个把白蚁灭族
bom.png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11557






本帖最后由 cyberjaye 于 6-10-2013 01:5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0-2013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那个德国强硬的坦克和新式的潜水艇应该也在lz的名单里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3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yberjaye 发表于 4-10-2013 11:25 PM
美軍還陸續生產原子彈是没错,不过日军如果没立刻投降,美军等不及。
因为俄国要调来打败德国的陆军登陆 ...

講到那兩顆砸在日本的原子彈,其實亦有陰毛論指『美國從未在日本投放原子彈』,這不過是一個驚天騙局!自1995年以來,許多國家的歷史學家和科學家,以及原來的的政治家和軍人,經研究後都發現美國在日本投放原子彈的相關記載無論在文字還是圖像資料上均存在諸多疑問:

(1)首先,美國運載原子彈的B-29轟炸機的航程有限,原子彈從美國本土運到離日本較近的美軍基地,先要經過夏威夷,然後再到提尼安島,期間只能以軍艦運送。不過,在路途中隨時都可能出現日本潛艇。雖然日本海軍在美軍的打擊下幾乎已經喪失了戰鬥力,但在戰爭末期這些日本潛艇仍可能隨時偷襲美軍的軍艦。既然用軍艦運送原子彈風險這樣大,為什麼美國人毅然選擇這麼做呢?
(2)美國人在當時總共製造出3顆原子彈,一顆用作試爆,另外兩顆都用來砸日本,難道美國沒有想到一旦用完了所有的原子彈會有可能出現突發事件嗎?
(3)許多人看過有關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時的照片資料,試想一下,誰有能力在強烈的核輻射區進行攝影或攝像,日本當時可沒任何防輻射裝備。
(4)在一些殘存的影像裡,有一些『倖存者』在爆炸後從廢墟中出來後排成行走路,不過,能在和爆炸中倖存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5)從戰爭結束到今天,沒有發現一個可以直接證明在廣島和長崎有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有些『倖存者』只看到有大火產生,另一些『倖存者』自己所謂『受到輻射燒傷』的傷痕,實際上只是火燒傷的痕跡。
(6)據一個在廣島的日本老人介紹,1945年3月以後,在廣島市的市民已經不足5萬人。當他在4月離開廣島到鄉下時,廣島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那時,大多數市民都跑到鄉下躲避炮火。而日本政府最後卻宣稱兩顆原子彈最後造成了近30萬人死亡,不知這數字是如何得來的。
(7)最有力的證據是,在美國聲稱核爆之後,科學家在廣島和長崎兩地進行了土樣品的秘密採集,回國後經化驗發現這些土的土質與普通土幾乎沒有區別,輻射量並非超常。要知道,在經過嚴重輻射的土地上幾百年內都不可能生長植物,在該地區生活的人也相當危險,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洩漏事故,令那片事故地區至今仍是無人地帶。
(8)另有多國科學家運用電腦,對在新墨西哥州、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的錄像圖像資料進行分析後,結果發現,三份圖像竟是同一顆原子彈爆炸的不同角度所拍攝,而這顆原子彈就是新墨西哥州爆炸的那顆!
有研究者分析推斷,當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後,美國軍方極力要求用於轟炸日本本土,以達到短時間內逼迫日本投降的目的,但此舉受到國內反核人士的反對。此時有人提出,以信息迷惑的方式來迫使日本投降,即利用假消息的方式讓全日本相信美軍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給日本國民以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震撼造成恐慌,喪失其鬥志,迫使日本政府投降。這個方法被美軍認為可行,因為當時經戰略轟炸的日本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孤島,各地區的通訊損害程度相當大,美軍完全有能力控制日本各地間的通訊和消息以及新聞系統,可以向日本政府和國民發布大量的虛假恐嚇消息而日本卻難以辨別其真偽。1945年7月28日,一個稱為『曼哈頓2』計劃的信息戰計劃開始制訂,研究組最終選擇了東京比較遠並且由於被狂轟濫炸而被孤立的廣島和長崎作為『攻擊』目標。

1945年8月6日,美軍投放在廣島的只不過是幾顆新型凝固汽油彈,然後向世人宣稱,原子彈打擊了廣島,廣島消失了。恐怖頓時籠罩著日本,但日本軍方並沒有動搖不投降的念頭。兩天過後,美軍如法炮製,繼續向日本人聲稱在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長崎消失。最終,日本政府在蘇聯參戰以及原子彈襲擊的雙重打擊下,宣布投降。這場信息迷惑戰因此獲得了完全的勝利。時候,美國銷毀了所有『曼哈頓2』計劃資料,從而無法再讓人們知道事實和真相~

備註:不管你相信與否,反正我是半信半疑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cyberjaye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10-2013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detectivebinbin 发表于 7-10-2013 09:48 PM
講到那兩顆砸在日本的原子彈,其實亦有陰毛論指『美國從未在日本投放原子彈』,這不過是一個驚天騙局!自 ...

烧伤而已。。。


日本核爆受害者在新加坡演讲 描述悲惨经历(图)

2013年07月29日



7月28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两名受害者在新加坡发表演讲,描述了当时的惨状。图为笹森惠子正在呼吁废除核武。(共同社)
原标题:日本核爆受害者在新加坡演讲 描述悲惨经历(图)
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两名受害者28日晚在新加坡发表演讲,描述了爆炸发生时的惨状。来自兵库县西宫市的壶井进表示,经济飞速发展的亚洲各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希望能“将遭受核爆的经历传承给”亚洲各国的年轻人。
据报道,壶井谈到了原子弹爆炸的瞬间失去母亲和许多同学的经历,称“至今与(持核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交流频繁,往后希望和亚洲各国人民一起努力传播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
13岁时经历核爆、现旅居美国的笹森惠子回忆称,她在上学途中目击美军B-29轰炸机投下炸弹之后,就因爆炸冲击波失去知觉,恢复意识之后周围成了“漆黑的死城”。
当天有大学生等100多人聆听了演讲。有人提问“对美国没有愤怒吗?”有学生表示,“为笹森女士的人生态度所感动。她虽然因原子弹爆炸而在脸上留下严重的烧伤疤痕,但却没有因此而憎恨美国。”
在壶井发言前,两人还代表日本民众就太平洋战争中日军占领新加坡导致许多人遇难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8-10-2013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etectivebinbin 发表于 7-10-2013 09:48 PM
講到那兩顆砸在日本的原子彈,其實亦有陰毛論指『美國從未在日本投放原子彈』,這不過是一個驚天騙局!自 ...

到底日本为什么被美国核爆呢?


  据产经新闻消息。根据英国的绝密资料显示,1945年6月的国民党驻瑞士代表,在向国内发出的电报中,引用了来自美国的最高机密,该机密显示:「日本人为了挽救国家,在保留天皇制度的条件下,日本打算向苏联投降。」

  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的报告有以下三点主要内容:
  (1).在苏联的主导下结束战争、而不是美国主导。(注意:此时苏联尚未对日宣战)
  (2).把(占领的)领土尽量交给苏联,让苏联把日本包围(保护)起来。
  (3).与苏联、中共结盟,在国内实行社会主义。

  可见日本当时不愿向战胜自己的美国投降,而是希望拿侵略的土地换取苏联的保护。同时埋下中国国内对立、甚至美苏对抗的祸根。


  由此可推知日本被核爆的真正原因。
  (1).美国警告日本不要继续对美玩弄阴谋,督促其老老实实向美国投降。
  (2).警告苏联不要攫取美国人拿血汗生命获得的对日战争胜利果实。
  (3).拿核爆的可怕后果震慑狡猾的日本,使其服服帖帖配合美国的军事占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8-2025 10:48 PM , Processed in 0.37835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