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0-6岁婴幼儿发展手册(完)#31加新文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8-2-2013 05: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如何進行親子共讀?

‧
親子共讀,從說故事開始
要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父母自己必須先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一開始,父母可以在家裡布置一個安靜舒適的小角落,旁邊就放著圖畫書,
以愉快的心情,說故事給孩子聽。不要把說故事想得太難,
用自然的方式朗讀繪本,孩子就會陶醉其中,享受共讀的樂趣。

‧ 同樣的故事重複說,好嗎?
許多孩子會要求爸媽重複說同樣的故事,父母不要因此失去耐性,
認為孩子沒有學到新東西。孩子喜歡重複聽一個故事,
可能是受到故事的某些情節所吸引,從多次重複閱讀中,
他會更深刻地感受到其中的意義。所以親子共讀應該重質不重量,
重複說同樣的故事沒有不好,最重要的是孩子想聽、喜歡聽。

‧ 不要把說故事當作說教
許多父母說故事給孩子聽的目的,是要趁機教訓孩子,
警惕他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如此,孩子會認為爸媽是在藉著說故事罵他,
很快就會失去聽故事的興趣。

‧ 親子共讀的過程,可鼓勵孩子發問、分享
故事本來就是一種經驗分享,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發問
、分享類似的生活經驗,但是千萬不可強求,更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複述或背誦故事
,或問孩子書中許多知識性的問題,像在考試一樣,這樣做反而會扼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 如何挑選圖畫書?
父母都希望為孩子選擇優質、有意義的圖書。但是不見得只有大人覺得
意義深刻的書才是好書,能夠反映孩子生活經驗與感受的書籍,都很適合孩子閱讀。
目前坊間每年都有辦理「好書大家讀」的活動,為民眾評選出年度最佳兒童讀物,
爸媽可以參考台北市立圖書館網頁,進入好書通報一項,那裡提供了豐富的相關資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2-2013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甚麼是感覺統合?如何幫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 所謂的感覺統合
學齡前孩子的大腦,可說是一部處理感覺的機器。
在這段時期,小朋友都是直接藉由各種感覺,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和
他周遭的環境。所謂感覺統合,就是指大腦組織、整合感覺的訊息,
為應付環境需求,做出適當反應的過程。

‧ 感覺統合的重要性及影響
嬰幼兒期的感覺統合發展十分重要,因為如果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
腦部感覺接收器及感覺神經通路就不能正確的接收外在環境的訊息,
因而形成動作的遲緩或不協調、反應遲鈍,讓父母、老師、
同學誤以為他們是故意搗蛋、不專心、或智能有障礙等,
因此無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沒有自信,進而產生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
無法有效學習,甚至拒絕學習,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 感覺統合失調的徵狀
感覺統合失調可能的徵狀如下:平衡感差,易跌倒;不喜歡被碰觸,
拒絕洗頭理髮;上課坐立不安,無法安靜坐著,喜歡發出怪聲;
語音分辨不清,常聽錯字、聽錯意思或沒聽到別人說話;辨識物體形狀、
大小或數字困難;不會玩拼圖、認字困難、方向感及距離感差。

‧ 如何幫助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出現一些感覺統合失調的徵狀,不要太過擔憂,
有時孩子只是缺乏感覺的刺激,各地醫院皆有提供專業的診斷與協助,
父母可帶孩子去進行檢查。
另外,感覺統合失調的診療,需透過專業職能治療師的診斷,
不要輕易相信坊間其他非專業的判斷與治療,
而成功的治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參與及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0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
5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可以在有障礙物的空間行動自如,左、右腳皆能單腳跳,可以雙腳交替上下樓梯。

‧
能練習拍球,能伸手接球,會對準目標丟球、踢球。

‧
能仿畫十字形和方形,連續剪出一條線,學會自己穿套頭衣服、扣扣子、
   拉上拉鍊,並練習刷牙、漱口、拿筷子,但有時仍需要成人協助。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活力十足,騎單車、跳繩、玩球、跑步,都是很好的運動。

‧
運動應適度,不要讓孩子太早接受密集且壓力大的訓練,如:參加競爭性的游泳比賽。

‧
讓孩子幫忙做早餐、擦桌子、擺餐具,學習自己折疊衣服、被子,這些都可以為孩子帶來成就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幫忙做家事,是遊戲,也是運動

讓孩子幫忙做簡單的家事,不僅養成他的責任感與好習慣,對孩子而言,
也是一種遊戲和運動,有助於他的發展與學習。

孩子可以做的家事很多,包括:收拾東西,把東西歸類排整齊,
清洗個人的餐具杯子,清理桌面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認知能力發展

‧ 對生活中的事物有基本的概念,如:有四個輪子,人可以坐在裡面的,會猜到是車子。

‧ 孩子喜歡發問,樂於自己實驗、操作新的想法,如:把肥皂當作小船。

‧ 孩子能指出物件的異同,注意到生活中人事物的改變,可以運用圖畫或其他方式做紀錄。

父母可以做的事

‧
不要求孩子記憶、背誦知識,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學習觀察,鼓勵他提出問題。

‧
讓孩子主動探索,如:觀察昆蟲、自己動手做昆蟲手偶,他自然會學到昆蟲的相關知識。

‧
鼓勵孩子思考故事中發生的問題,讓孩子預測或改編故事的結局,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掉電視,學習才開始

孩子一直盯著電視,沒有時間去發現、
觀察周遭的環境,也沒有機會主動去學習。

但是把電視關掉後要做些甚麼呢?

(1)
全家人一起坐下來讀一本書。

(2)
走出家門,到公園散步談天。

(3)
一起動手製作一道健康點心。

(4)
欣賞音樂,拿出望遠鏡觀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語言溝通發展

‧ 能依大人的指示完成事情,可以安靜地聆聽,並且複述別人說的話。

‧ 喜歡聽故事,能簡短重複自己聽過的故事。會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 孩子會依照對話情境的不同,調整自己說話的內容和口氣,如:對老師說話時,比較有禮貌。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聆聽孩子描述學校發生的事件或經驗,雖然他說得未必完整,
   卻是重要的情感分享與練習口語表達的機會。

‧
鼓勵孩子說故事,和他一起用圖畫或文字紀錄下來,將有助語文能力的發展。

‧
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如:跟公車司機說謝謝、與人問好,這些都是重要的社會語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一句、我一句玩故事接龍遊戲
有一種遊戲十分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跟孩子玩,
孩子一定會很喜歡跟你一起編故事。
你一句、我一句,故事接龍真有趣。

「從前,有一隻小狗迷路了,在尋找主人。」

「小狗的主人不見了,他很傷心。」

「他到處問別人,有沒有看到他的主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喜歡和朋友一起遊戲、合作,能和人分享共用物品,會幫忙友伴。

‧ 孩子能負責團體分配的簡單工作,會排隊和輪流,願意遵守團體遊戲的規則。

‧ 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察覺他人的情緒,給予安慰與關心。
    知道性別不會隨外表改變而變化。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若孩子天生害羞,父母可邀請他的同學到家中來玩,在安全熟悉的環境下,學習與朋友相處。

‧
在家庭生活中,分派給孩子一份簡單的任務,如:每天幫忙擺碗筷,養成孩子的責任感。

‧
和孩子玩扮演遊戲,有助他練習社交技巧,學習解決衝突,表達情感,認識人我的異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孩子的性好奇

孩子約在
34歲前,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而當孩子對男、女生的性別及生殖器官的
差異產生好奇時,會提出很多問題,或喜歡偷看別人上廁所,玩弄自己的性器官等,
你可以

(1)
以平常心,健康且坦白地回應孩子的性好奇。

(2)
幫孩子洗澡時,教他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學習如何清潔、保護自己的身體。

(3)
如發現孩子自慰,不要驚慌,可以跟他說:「你的手上有看不見的細菌,
      摸生殖器會生病,身體的器官要好好愛護,不能拿來當玩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爸媽的Q & A

1. 該如何跟情緒暴躁易怒的孩子溝通


「小偉只要不如自己的意,就會大哭大鬧,在地上打滾,該怎麼跟這樣的孩子溝通?」

暴躁易怒的孩子,有時因為容易受挫折,面對不合自己心意的人事物,
常有激烈的情緒反應。這樣的孩子,可能天生情緒反應就比較激烈,
但還是可以透過合宜的教養方式,提升孩子對挫折的忍耐度,
幫助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緒,用正向的方式處理情緒問題,與人溝通。

‧ 更好的溝通:同理心的語言
使用責罵或處罰,對孩子是沒有用的,孩子可能哭得更激烈,覺得自己很委屈。
即使一時停止吵鬧,心中可能累積更多負面情緒,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更缺乏善意與信心。
如果父母學習對孩子使用同理心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瞭解他的感受與難處,
孩子可能變得更容易溝通。
這樣,孩子可能學會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與感受。
當別人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時,他比較不會感到憤怒與生氣。


‧ 甚麼是同理心的語言?
孩子的情緒正處於激烈、無法控制時,建議父母可以蹲下來,平緩自己的情緒,
試著用同理心的語言與孩子說話,如:「你現在很生氣。」
使用同理心的語言時,父母可以試著描述孩子的狀況,如:「你現在看起來很不舒服」
、「你的表情好像很不高興」、「你覺得很難過」。
當成人有不同的反應,不是大聲叫罵,孩子可能會停下他無理取鬧的動作,
想要與你說話。
這時,你可以跟孩子有更多溝通的機會,記得先傾聽孩子的感受,
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也不要責罵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013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孩子有交友問題,該如何是好?

「孩子常抱怨同學不理他、不跟他玩或不跟他作好朋友。該如何處理呢?」

‧ 耐心傾聽孩子的困擾

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先學習耐心地傾聽孩子遭遇到的困難,雖然孩子抱怨的事情
可能大同小異,但他的情緒需要抒解及安慰,父母應該傾聽他的苦惱,
給他一些鼓勵與建議,幫忙他想一些積極的方法挽回友誼,
也可以藉機讓孩子學到一些社交相處的技巧。

‧ 積極的作法及建議
父母可以邀請幾個熟悉的孩子到家裡玩,示範如何與他人交往互動,
帶孩子們一起玩簡單的遊戲,與其他家庭一起出遊活動,
讓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長時間與別的小朋友相處熟識,慢慢地就會玩在一起。
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及點心,讓孩子帶玩具或點心到學校與同學分享。
挑選跟友誼有關的繪本與孩子共讀,與天生害羞的孩子分享交朋友的經驗與方法,
這些都是幫助孩子解決交友疑難的方法。

‧ 幫助不會交朋友的孩子

有些孩子不被其他孩子接納的原因,可能包括:服裝儀容不乾淨,
喜歡說粗魯的話,搶同學的玩具,常推擠同學,破壞別人正進行的活動。
這些孩子往往以為這樣做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不知道這樣是不適當的。
建議父母瞭解孩子的交友狀況後,從旁觀察孩子與別人的相處的情況,
從其中找到問題的關鍵,幫助孩子學習尊重別人,瞭解正確的社交方式,
在團體活動進行中,學習與他人互動、合作、分享,注意他人的需要,
學會用正確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幫助孩子轉變的過程是漫長的,父母也可以透過繪本童書跟孩子討論分享,
在家庭關係的實踐中,以身作則,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動機,
孩子如有情緒上的問題,可以多使用同理心的方式,
傾聽孩子的情緒及心聲,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3-2013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ummygirl 发表于 6-3-2013 04:40 PM
谢谢分享。。。

还有哦~
今天会分享最后的几个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56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孩子可以兩腳交互地跳繩。五歲半後,手腳可同時用力,進行全身性的活動,如:爬竿。

‧
孩子會仿寫一些字、畫出三角形;能不在大人的協助下,分辨衣物的前後,
  自行穿好衣服褲子、綁好鞋帶,也可以流暢地使用剪刀。

‧
甚至已能臨摹或憑想像畫出生活中常見的人事物,並把細節描繪出來,如:汽車。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多帶孩子到室外活動,如果孩子一直關在家裏,長時間從事室內靜態的運動,
   他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運動技能將無法得到充分發展。

‧
在安全的考量下,可以讓孩子去玩單槓、學習游泳,使孩子的動作反應更為統合、靈活。

‧
讓孩子自行搭配衣服、褲子、鞋子,讓他參與更多的家庭事務,孩子會學到更多的生活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家裡,也能學習


為孩子在家裡布置一個學習的環境,簡單的材料與工具,
對孩子來說,都能創造出無限新鮮的樂趣與學習。


你需要準備的東西如下:

你可以放一張小桌子,書櫃子上收藏合適孩子閱讀的書籍,
抽屜裏放一些可以發揮創意的材料與工具,
如:圖畫紙、色紙、黏土、彩色筆、蠟筆、剪刀、白膠、空瓶子等,
大的抽屜可以放一些組合積木,或是益智遊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認知能力發展

‧ 孩子的思考逐漸由具體而抽象,慢慢建立了基本的時間與數字概念。

‧ 有些孩子能理解10以內的具體數字概念,知道早上、中午、晚上的時間順序。

‧ 能觀察與分辨自然生態的現象,對各種生物感到好奇。可在腦海中形成圖像,進行思考。

父母可以做的事

‧
不要求孩子死記、書寫注音符號或數字,孩子應該從生活經驗中,慢慢地建立概念。

‧
拓展孩子真實的生活經驗,帶孩子去爬山認識花草植物,進行觀察、分辨,學習新知識。

‧
適時問孩子問題、教孩子如何使用新工具、鼓勵孩子用語言、圖畫或其他的媒介表達
  自己的想法等,這些都是增進孩子認知發展的好方法。

==============================================================================
教孩子不無聊
孩子老是抱怨無聊,只好送孩子去上才藝課程,孩子不見得有興趣,
學一下就不想學了,浪費錢也浪費時間,並不是最好的安排。

建議父母可以這麼做:

(1)
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如:書籍、各種簡單的材料、工具。

(2)
鼓勵孩子發明遊戲,研究玩具可以有怎樣不同的玩法、怎樣玩才好玩。

(3)
鼓勵孩子先有構想,再動手做做看,把構想做出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語言溝通發展

‧ 可以安靜地對照畫冊,聽故事CD,聆聽更長的故事,熟練地組織吸收新的語言資訊。

‧ 聽完故事,能說出重要的情節,在團體討論時,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 孩子的語言發展逐漸成熟,能完整敘述自己經歷過的生活事件。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下課回家後,與他討論學習的活動與經驗,幫助他組織吸收新的知識。

‧
跟孩子一起朗讀童謠或故事,享受文章的韻律與故事內容,不要求他背誦。

‧
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跟他溝通生活中的細節,分享彼此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親子溝通的小秘訣

(1) 公共場合及親友面前,不要無故責罵。
(2) 每次責罵或處罰前,先聽孩子怎麼說。
(3) 專心傾聽孩子說話,不要打斷或分心。
(4) 不要出現任何取笑孩子的言語或行為。
(5) 回應孩子說的話,接納他提出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可以遵循團體的遊戲規則,玩一些簡單的規則遊戲,如:撲克牌、彈珠比賽遊戲。

‧
孩子群體間,常有小團體,出現「我和你同一國」的情況,喜歡和同伴分享秘密。

‧
孩子的情緒平和,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而且和父母是不一樣的個體,邁向心智的獨立。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如果孩子表現優良,你可以立即具體地鼓勵他:「你會自動幫忙收拾家裡,我很感動。」

‧
傾聽孩子在人際上遇到的難題,不要批評取笑他的處境,給他一些鼓勵與建議。

‧
父母要作好心理預備,孩子即將上小學,不再會常常黏著你並事事倚賴你。

=====================================================================
幫助孩子學會分享

有些孩子不太喜歡與人分享,可能是天生的氣質使然,或是家裡的獨生子女,
所以沒有分享的經驗,爸媽如何教會他們分享?

(1)
不要用強迫、命令及責罵的方式。

(2)
給他心理準備的時間,不要直接命令他把玩具或點心拿出來,分給其他孩子。

(3)
尊重地詢問他:「願不願意把東西跟別人一起分享?」不願意則不勉強。

(4)
跟他解釋跟別人交換、分享,可以交到好朋友一起玩,會更有樂趣。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爸媽的
Q & A

1.
我的孩子愛買東西,吵不停怎麼辦?

小芸愛看廣告,甚麼都吵著要買,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習慣,怎麼辦呢?」

‧
教孩子如何「解讀」廣告
孩子不瞭解廣告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人們去購買他們的產品,
也誤以為廣告的內容都是真的。有時,甚至分不清楚廣告和真正節目的差別,
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看電視時,可以多跟孩子討論,跟孩子說明哪些是廣告,
解釋廣告的目的。

如:父母可以試著舉例,跟孩子說明許多飲料或玩具的廣告,
都有可愛的代言人物,就是希望小朋友多多去購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比較看看,
花大錢買了廣告促銷的飲料,不見得比其他的飲料好喝。


‧ 以身作則,示範良好的消費態度
如果孩子從小就學會要買名牌,認為東西包裝一定有卡通明星,
那孩子長大後,恐怕樣樣都要使用名牌,消費習慣一旦養成,未來想改變很難。
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力行簡約的原則,不花多餘的錢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也不一定要用名牌商品。如此,才能以身作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
從小就建立良好的消費態度。

‧ 幫助孩子建立對信用卡的正確概念
父母應告訴孩子,就算使用信用卡購買東西,事後還是要給錢,使用信用卡,
容易讓人買了原本不需要的東西,應該盡量節制。這樣孩子才不會誤以為,
使用信用卡就可以買東西、不必付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
我的孩子輸不起,凡事想搶先,該怎麼教他?

炫元動不動就生氣,排隊總是想搶第一,玩溜滑梯沒有搶到第一就哭了,
跟同學玩遊戲輸了,就生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許多孩子因為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大人處處都遷就他,結果孩子到了幼稚園上學,
發現同年齡的同學不會讓他,他不能再事事搶第一,玩遊戲時,也不見得可以獲勝,
因此大受挫折,以哭鬧發情緒。如此,該怎麼教他呢?


‧ 在家中也強調「團體生活」的基本禮儀及規範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是上學之後,才進入團體生活。
其實家庭生活也是團體生活的一種,如果孩子從小在家庭生活中,
就學到團體中需要相互尊重、禮讓、輪流、分享的基本禮儀及規範,
到了學校,自然就會禮讓別人,因此,建議父母不要過於寵愛孩子,
養成凡事只想到自己,事事都要別人退讓他、護著他的個性。

‧ 多與孩子玩一些益智遊戲
玩益智類的遊戲,必須遵守輪流、公平競賽的規則,
如果父母多與孩子玩五子棋、象棋、跳棋等棋類遊戲,或撲克牌的蓋棉被、
抓烏龜、接龍遊戲以及大富翁等紙盒遊戲,會有助於孩子從中學到輪流的規則,
且玩遊戲本來就有輸有嬴,孩子玩多了、看多了,
自然會體認到「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較能以平常心看待輸贏與成敗。

‧ 鼓勵孩子「再試一次」
在遊戲與生活中,當孩子面對自己的挫敗時,千萬不要嘲笑他的不行,
這樣可能會更加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建議父母可以表現出:
「沒關係!大不了再試一次!」的態度,鼓勵孩子以平常心面對自己的挫敗,
失敗沒關係,更重要的是事後能仔細檢討挫敗的原因,針對原因作改善,
努力再試一次!
爸媽也可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曾經從失敗中站起來的一些經驗,
讓他知道世界上所有獲勝的人,都曾有無法計數的失敗經驗,
成功是從無數失敗經驗中長出的智慧果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3.
我家也有「小學新鮮人」,如何幫助他?

國奕就快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在進入小學之前,
我需要幫助他在哪些方面作好準備呢?」

孩子一旦上小學,需要適應長時間坐在椅子上聽講,並遵守班級的秩序。
許多生活的規範都與幼稚園有很大的差異,如:沒有提供點心,
要上一節接著一節的課程,上課不可以說話、吃東西、上廁所,
有時還會考試,回家還要寫作業
孩子剛開始的確會覺得不適應。
許多父母甚至比孩子還要緊張,以下幾項建議供父母參考:

‧ 以平常心看待
其實,父母可以平常心面對,唯有父母放心,孩子才能安心。
只要父母願意與孩子一起抱持「兵來將檔、水來土掩」的態度,
相信孩子一定可以順利走過這段幼小銜接的適應期。事實上,需多研究顯示,
大部分小一的孩子,都能適應得很好,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上小學前,
幫助孩子在生活上與心態上作一些調整就可以了。

‧ 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
進入小學,生活作息得作全面調整,原本可能八點起床的孩子,
現在七點就得起床,而且,還得精神飽滿地去上學,才能專心學習,
所以孩子每天晚上九點一定要上床睡覺,才能有充足的睡眠。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訂出生活作息時間表,在前一天準備好上學用品,
及出門要穿的衣服,這樣隔天早上就有充裕的時間吃早餐,
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忙亂,不會在混亂與匆忙中上學。

‧ 跟孩子討論小學與幼稚園的異同
父母可先跟孩子聊聊小學的生活,說一些小學才會發生的活動及趣事,
以及小學與幼稚園生活的不同點;告訴孩子:「你要上小學了,這表示你長大了,
變厲害了,才可以上小學,接受更難的挑戰!」。同時,也可利用一些繪本與影片,
跟孩子討論小學生活可能有的新經驗與學習,讓孩子一方面有預備,一方面也有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3-2013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一起拜訪小學校園

可在孩子上小學前,帶他參觀一下校園,包括:孩子最愛的操場、
遊戲場以及未來一年級的教室,引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與期待。

‧ 需要事先上正音班嗎?
有許多父母擔心孩子上小學,無法趕上一年級的進度,
而考慮讓孩子先去上正音班。其實沒有太大必要!

在幼稚園的課程中,老師和孩子常常一起唸兒歌、說故事、
閱讀不同形式的讀本,鼓勵孩子探索環境中的文字符號,
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書面文字符號,如:數字、自己及好朋友的名字等等,
只是未必直接教導注音符號的讀寫而已。

只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音標準、會正確地說出事物的名稱、
並且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到小學再學注音符號或國字,其實並不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發音與表達上的問題,可先請教幼稚園老師的意見,
並到醫院尋求專業的語言治療管道,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3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期待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0-2013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太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11-2025 07:05 AM , Processed in 0.10276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