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MILo@

D90 V D52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1-2013 10: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Lo@ 发表于 9-1-2013 11:30 PM
400是什么机啊?
原来你也是打算要买喔
那么你也是新手吗?

4oo是300s的后机
300s是DX王 除了画质低于90 7000 在对焦连 canon7D都赢不了
在you tube 有一段 nikon D300s和canon 7D 的对焦表现 那时 我深深爱上300s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1-2013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机的功能来来去去就是那个东西而已
shutter release,
main dial给调整光圈或快门,
快键方便调整,
像那些功能如selective color还是其他的,就见仁见智了。。。。。。

如果是video,D5200
如果是拍照,我选D90

愿意很简单,
D5200,5100可能ISO控制的比D90好些但,当你在event时,你需要比较快的调整,top panel LCD调比较快和比较容易看,而且WB可以手调,因为是用flash时,AWB有时给不到你要的,
在这时,D90就比较适合了。。。。。。
当然,如果你只是爱好不包含event(wedding的),D5200,5100是不错。。。。。。

拍摄不关什么年代,什么时候,出来的只是4R还是LCD,而什么器材科技只是方便和省时而已

纯粹kepo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3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D90  是比D5200 高一个层次的相机。 只是D90 像素比较低,不过这已足够你的用途。 你可以到 www.dpreview.com 比较一下。 个人觉得D90(AFS-18-105mm) 会比较实惠和适合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3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uatlai 发表于 11-1-2013 04:31 PM
D90  是比D5200 高一个层次的相机。 只是D90 像素比较低,不过这已足够你的用途。 你可以到 www.dpreview.c ...

別完全用等級來決定相機。。。。
D90已經是4年前的產品。
別說不是那麼實際用途的像素,但就exposure sensor, focus module, image processor, D5200的已經先進很多,
促使dynamic range, color depth,ISO process也比較好。
唯一真的要說D5200還是比不上的,就沒有pentaprism, 沒有機頂LCD,手感沒有D90紮實罷了。。。
但對photo的phsical output來說,D90 technically是比D5200遜色了。
當然,攝影這東西,技術為先,技術為先的話,D40也是可以出大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3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算是四年的产品,它还是尼康的代表作品。 我可以说image sensor 不是一定新的科技就是好。 我本身是用这D7000, D90 拍出来的照片的确不会比D7000差。 也许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是要用钱来买新的科技,那就无话可说。。 我可以给个例子, 比方说尼康D700 还有佳能5DMark II,都是这么多年的相机,如果便宜还是实惠,那还是物有所值。。  要看版主怎样花费,自己买得开心就好。 也没说一定对与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3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uatlai 发表于 11-1-2013 08:20 PM
就算是四年的产品,它还是尼康的代表作品。 我可以说image sensor 不是一定新的科技就是好。 我本身是用这D ...

言之有理 新的相机 不一定会提升画质 至少多一点新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1-2013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内心已经有答案了。
一开始就锁定D5200。只是镜头还不能下决定。
我帮你投 D5200 + 18-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1-2013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心大萝卜 发表于 11-1-2013 10:37 PM
楼主内心已经有答案了。
一开始就锁定D5200。只是镜头还不能下决定。
我帮你投 D5200 + 18-105。{:childl ...

楼主我是锁定5200没错
其实 还在做reseach 不会马上就决定一心买52.

D90也再考虑着 就是很难有个决定
我一直以来是倾向于 Nikon
但 650D Canon 也是跟5200 平分秋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1-2013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uatlai 发表于 11-1-2013 08:20 PM
就算是四年的产品,它还是尼康的代表作品。 我可以说image sensor 不是一定新的科技就是好。 我本身是用这D ...


image sensor確實D90和D7000來說,D7000肉感比較大。當然,是不是好壞,那個是個人口味。可是AF module和metering sensor來說,我不覺得D90會比較好了。
而且如果看大家公認DxO Mark的測試來說,其實D5100的數據,已經比D90好了,無論是dynamic range, color depth, noise control, 同樣的,D3200也是領先很多。雖然D5200的數據還未公佈,除非D5200比D3200差,要不然,數據上來說,將會是比D90更好。
當然,回到第一句,數據上更好未必代表說是符合個人口味的,他未必適合你。就好像CCD vs CMOS, 低像素 VS 高像素。。。永遠沒有定論的東西。
有人說CCD的tone比較美,有人說低像素看上來比較sharp....反正就,自己高興就好。。。。可是有時候這些東西不到我們決定,廠商不再用CCD,你也吹他不漲,廠商現在走高像素,你也奈何不了他。。。。

至於確實剛才說了,技術在先的話,D40也能拍出好照片。

我只是想要表達的是,反正既然D5200的科技領先,然後image來說,在不輸D90的情況下,光燥處理也比較理想等優勢下,然後樓主對D90和D5200的手感也不是問題下,為什麼還要拿D90?要說D90有top panel,那麼D5200也有一個很實用的反轉LCD加持。

大家交流交流。。。
本帖最后由 jackbjg 于 12-1-2013 01:43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shawnnloo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03: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bjg 发表于 12-1-2013 01:23 AM
image sensor確實D90和D7000來說,D7000肉感比較大。當然,是不是好壞,那個是個人口味。可是AF module ...

如果说是科技,那可说是用钱来买回来。无可否认D90 的ISO和一些理论上的技术是比较低,从照片拍出来是很分辨出来是D5200还是D90。单反相机还是靠个人技术,不然拍出来的还不如傻瓜相机的清晰度。不过, 镜头尽量不买18-55mm ,这个镜头不那么通用,最好就买下18-105mm。 尼康的镜头卡口不管什么尼康相机型号都可以用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03: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ppleKingChai 发表于 11-1-2013 09:54 PM
言之有理 新的相机 不一定会提升画质 至少多一点新功能

有时候,你未必要跟着潮流。 比方说佳能550D, 600D和650D。 这三款才两年时间。新的相机最好是等你段时间,看使用者的评语和亲自体验后才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ILo@ 发表于 11-1-2013 10:43 PM
楼主我是锁定5200没错
其实 还在做reseach 不会马上就决定一心买52.

老大,白天拍照我觉得D90 & D5200没有分别。
除非你真的非常专业,超级龟毛挑剔,放大200%观看。
最后还不是被compress了上facebook,然后不再看了?
就算是傻瓜相机出来的照片我也可以接受,除了bokeh。

论晚上,我相信新的processor在iso方面,还有processing speed肯定比较好。
这个年代买相机我只管ISO处理好,起码ISO1600(或更高)看不到noise又细腻,一支F2.8的镜头,这样就瞒足了。
相机不管24MP的,因为我90%都是medium size(8~12MP左右)+ jpeg直出上facebook。

问下自己买DSLR为了什么?
你没有跑event,上面的 LCD panel 应该不重要。
个人菜鸟,买DSLR纯粹为了 Bokeh + 室内拍noise处理好。
平常出门一台Iphone就解决很多的需要了。


本帖最后由 花心大萝卜 于 12-1-2013 03:2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huatlai 发表于 12-1-2013 03:48 AM
如果说是科技,那可说是用钱来买回来。无可否认D90 的ISO和一些理论上的技术是比较低,从照片拍出来是很分 ...

也別這樣說,我還特地保留我以前那隻18-55給我的D7000.....
原因:
1. C/P rate最好的一支鏡頭。銳度和對焦速度以及準確度,不見得會輸給18-105, 甚至有些方面,略勝,是吵了一點。但是,價錢就18-105的1/3
2. 不是每個人都一定需要超過55mm 的焦段(我就是其中一個,我把我的70-300 VR賣了)

是的,攝影作品之前的是相機後面那個人的技術,而非相機的性能,性能只是提供方便的工作。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之前說,D40也還是可以拍出好作品。但是,無可否認,畫質上,別說D90對比D5200,就算是比在D5000,如果是直出,也不見得看得出分別,但是如果有後製,我覺得,無疑,D5200給得到的寬容性就領先了。但如果是針對作業上提供的方便性,那麼,各有所勝的一方面了。我覺得D90勝的方面是外控的方便性,D5200是內部操作的性能。

很高興可以在論壇上遇到真心交流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013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开心看到大家的讨论
了解跟明白了蛮多的
我还在继续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08: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ackbjg 发表于 12-1-2013 11:35 AM
也別這樣說,我還特地保留我以前那隻18-55給我的D7000.....
原因:
1. C/P rate最好的一支鏡頭。銳度和 ...

你早说啊。。我上几个月才买了AFS 70-300mm。一般你到哪里拍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ILo@ 发表于 12-1-2013 07:55 PM
很开心看到大家的讨论
了解跟明白了蛮多的
我还在继续观察

你可以考虑Olympus EPL5 mirrorless,这只也不错。。 不过,不是尼康。。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1-2013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uatlai 发表于 12-1-2013 08:10 PM
你可以考虑Olympus EPL5 mirrorless,这只也不错。。 不过,不是尼康。。呵呵。。

这只E-PL5就是我之前打算买Mirrorless要买的.
我个人也觉得很不错
但是 我有个很白痴的想法
因为我希望以后的工作和摄影会有关系... 要是拿Mirrorless 现在不能完全学习摄影的全面..
所以我才觉得拿DSLR比较实际.
你可以大大力的批评我的想法 哈哈

还有我有个问题想问
pentaprism 怎么去知道哪一台相机有没有采用呢?
因为jackbjg大大有说 D5200就输在这点.
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DSLR都有Pentaprism的.
因为我自己的了解 我因为mirrorless 和 DSLR的差别是 pentapris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09: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pentaprism , D90 有的。。其实你可以买架D90,学会了就卖掉。再买架比较好的。。老实说性能还是新的科技,太多调试你也未必你一定会用到。。  一般基本你都会用Aparture ,Shutter speed 还有ISO 的调试。 可以说很多你都是自动的。 就算你已是高手很多都要手动调试的话, 调试好也天亮了。。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013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uatlai 发表于 12-1-2013 09:07 PM
pentaprism , D90 有的。。其实你可以买架D90,学会了就卖掉。再买架比较好的。。老实说性能还是新的科技, ...

怎么去知道 哪台有pentaprism  哪台没有呢?
DSLR 的用户大多不是都用手动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3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说手动调试设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2025 02:10 AM , Processed in 0.13643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