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efelin

你们会把孩子送去新加坡读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6-6-2012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的教育环境很像印度的种姓制度。
孩子很小就会被分级,你会培养到一个很小就有阶级观念的孩子。而且,孩子潜能还没完全出来以前,要是被分去了低等的级别,以后就算厉害了,也不会再升级。

我不觉得这样的教育制度有什么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oldpenguin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6-6-2012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建議.在大馬會更好.這裡補習什麼費用都OK,去新加坡只會費用高些.找好的學校就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2 04: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制度要像芬兰还是澳洲的才好。。有教无类
成绩好,又代表很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2 05: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extrem23

新加坡不再按学生的课业成绩分班。现在(有些学校从好几年前开始)实行holistic educati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7-2012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exdiamond1

新加坡已经向芬兰取经,迈向芬兰的教育制度。

毕竟在亚洲,新加坡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啦……比马xx亚的好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2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的教育环境很像印度的种姓制度。
孩子很小就会被分级,你会培养到一个很小就有阶级观念的孩子。而且 ...
extrem23 发表于 16-6-2012 08:13 AM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比喻 其实机会还是有的,但条件是那孩子必须很上进才行,只是在分配去“差”的班,“差”的学校,各种资源都比较弱的时候,人很多时候就这样认命了,尤其是生活在太平盛世,养尊处优的新一代。

回复  exdiamond1
新加坡已经向芬兰取经,迈向芬兰的教育制度。...
箩唆麻妈 发表于 4-7-2012 05:04 PM

我不乐观 新加坡向芬兰取经,要的是芬兰的“第一”,而不是为了培养孩子。目标不对,什么制度都是假的。芬兰有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背景及情结,新加坡绝大多数人眼里看到的只有利益。即使是芬兰,当初也因为担心教改反对声浪太大,改革是从偏远城镇开始的;新加坡那么小,又有那么多爱投诉的家长,上面决策人又样样要争取第一,我觉得推行芬兰式的教育是不太可能的。

只要学校还有排名,只要“状元”的成绩会被公开和被“歌功颂德”,只要父母会担心孩子跟不上学校的脚步而在K1K2就送孩子去补习,我不认为新加坡的教育在近年会有什么好的转变。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oldpenguin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6-7-2012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6# mk

moe愿意改变毕竟是好的开始;致以能走到哪一步,对接下来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影响还是言之尚早。但是我还是持着乐观的态度,有改变就有希望。


同意你的看法:毕竟家长(也代表着典型社会的一大分子)首先必须改变本身对于孩子成绩的定义和观点。但是这需要时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7-2012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孩子和侄女同年。我孩子是在s'pore就读;侄女则在m'sia就读。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是m'sia读书比较压力。 因为m'sia还要多学一门语文(马来文),最叫我吃惊的是明明是听写马来文,为什么旁边也要写华文?不知道m'sia其他华小是不是也这样?连那个字体也要写到端端正正的,不然还会被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6-7-2012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孩子和侄女同年。我孩子是在s'pore就读;侄女则在m'sia就读。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是m'sia读书比较压力。 ...
ruyi5888 发表于 6-7-2012 02:03 PM


我也认为新加坡求学压力和马来西亚相比少很多,而且多元化,适合不同intelligent potential的孩子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2 10: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mk 发表于 6-7-2012 11:43 AM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比喻 其实机会还是有的,但条件是那孩子必须很上进才行,只是在分配去“差”的班,“差 ...


孩子的品行一半也归以父母的教育吧,不能全是老师的责任。
压力是父母给孩子,不是完全来自学校和老师。对马来西亚的教育方针有点慌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2 11: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ruyi5888 发表于 6-7-2012 02:03 PM
我的孩子和侄女同年。我孩子是在s'pore就读;侄女则在m'sia就读。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是m'sia读书比较压力。 ...

两年前我就开帖问过了。。:p
原来学 ejaan 也要写华语。

4年级的eja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2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ruyi5888 发表于 6-7-2012 02:03 PM
我的孩子和侄女同年。我孩子是在s'pore就读;侄女则在m'sia就读。到目前为止我看到是m'sia读书比较压力。 ...

不是。你说的那个情况是个人的教学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2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2 发表于 2-8-2012 10:02 AM
孩子的品行一半也归以父母的教育吧,不能全是老师的责任。
压力是父母给孩子,不是完全来自学校和老师 ...

我认为远远超过一半

是不是我哪句话让你认为我觉得教育孩子的大部分责任在于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2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k 发表于 2-8-2012 02:12 PM
我认为远远超过一半

是不是我哪句话让你认为我觉得教育孩子的大部分责任在于老师?

哈哈!你误解了。我想说的是新加坡的父母是"Kiasu"了点,马国的父母也不赖。要不幼儿园和补习中心一间接一间的开。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总比我国好吧?我国3年一小变,5年一大变,好比过山车。怕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2012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的学费每年上涨,兑换率酱高。。。如果有能力一定送去新加坡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8-2012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蛮难得,尤其我在中马,如果在新山我一定会。我受不了这边的教改,越改越糟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8-2012 08: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曾想起让孩子在新国读, 有进一步打听, 发现他们自己争进名校都已经争的得你死我活, pr抽签机会少之又少, 更别说 不是pr.
我的建议是如父母都住新国做工,孩子在那儿读书自己看自己顾那很好. 如住马国的父母不需要故意让孩子去那儿读, 新国只指定几所学校是住马国孩子的,你想想那几所学校是新加坡人都很想进的吗? 既然是这样, 我们马国没有好学校吗? 何必让孩子那么辛苦早早上学,路程长,休息少。难道马国就不会有医生律师或好成就的吗? 如果你要的不是这个, 那么马国的道德教育远远超过他们,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是外国月亮都特别圆也不会要为了读书而读书。


本帖最后由 佩倪 于 29-8-2012 08:3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8-2012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新加坡回来, 那边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新国稍微好点的小学很难进.  学额都是留給citizen先.  然后PR就被派到远远的学校去

本帖最后由 johnleeisme2004 于 29-8-2012 04:14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3 05: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leeisme2004 发表于 29-8-2012 09:00 AM
刚从新加坡回来, 那边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新国稍微好点的小学很难进.  学额都是留給citizen先.  然后PR就被派到 ...

w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1-2013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leeisme2004 发表于 29-8-2012 09:00 AM
刚从新加坡回来, 那边的朋友告诉我现在新国稍微好点的小学很难进.  学额都是留給citizen先.  然后PR就被派到 ...

問題是,新加坡稍微好的/不好的/很好的,這些是和那些學校比?和本地的學校?本地的好學校?本地稍微好的學校?

這種比較的根據不踏實。請問你的朋友是否是那裏的教育者?還是曾經是這裡的教育者?

這些話太主觀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1-2025 04:51 PM , Processed in 0.16573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