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4-7-2010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呀
版主呀
可怜 可怜 我吧
{:2_73:}  |
|
|
|
|
|
|
|
发表于 24-7-2010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宗周
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宋明道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和有明三百年学术之殿军。
为官刚正,敢于直谏,官太仆寺少卿,“必三四辞而后受事”。天启时,因得罪魏忠贤,削籍。明思宗继位,替杨涟、左光斗等平反,封宗周为顺天(今北京)府尹。崇祯元年(1628年),上疏言:“陛下救治之心,操之太急。嗦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己,转为刑名;刑名不己,流为猜忌;猜忌不己,积为壅蔽”,帝叹其忠。崇祯九年再上疏:“陛下求治太急,用法太严,布令太繁,进退天下士太轻。诸臣畏罪饰非,不肯尽职业,故有人而无人之用,有饷而无饷之用,有将不能治兵,有兵不能杀贼。流寇本朝廷赤子,抚之有道,则还为民”,曾屡次上疏,每受贬斥。官至工部左侍郎。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自缢煤山。五月,福王朱由嵩登基于南京,以宗周为左都御史。因劾马士英、阮大铖,被黜归里。
顺治二年(1645年),多铎率清军攻陷杭州,刘宗周正在进餐,闻讯推食恸哭,决定绝食殉国.
当时江南士大夫纷纷降清,做了贰臣,玷污各教,背叛了平时所学之道。刘宗周要以自己的行动,成就自己的人格,为衰世作一表率。
刘宗周的核心思想是“慎独”,主要是针对当时官场腐败,结党营私现象
君子由慎独以致吾中和,而天地万物无所不本、无所不达矣。达于天地,天地有不位乎?达于万物,万物有不育乎?天地此中和,万物此中和,吾心此中和,致则俱致,一体无间。 人心与天地、万物关系极大,通过“慎独”的功夫治心,心为天地万物之本,本正则天地万物悉正,以此为出发点,齐家则家齐,治国则国治,天下太平则易如反掌。这里,体现出刘宗周思想的心学特征。“诚意”与“慎独”密切相关。如果说“慎独”是刘宗周全部学说的宗旨,那么“诚意”则是他的全部学说的根基。
. |
|
|
|
|
|
|
|
发表于 27-7-2010 08: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呀
我写得这样多
为何不给我一点精华分
JKTan 发表于 22-7-2010 10:15 PM 
这里的版主已经很久不管事了,楼主要加分有些难度
楼主可以在写的再详细点和分享自身的看法。 |
|
|
|
|
|
|
|
发表于 4-8-2010 1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孟德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8-2010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就好学爱思考的朱熹,是南宋时期的大学问家,他主张做学问应该博览群书,究究事物的道理,才能融会贯通,领悟真理,因而开创了 “格物致知” 之学。他对于教育十分热诚,各项主张也广为大家所接受,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8-2010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kkk200822
谢谢分享
欢迎加入 |
|
|
|
|
|
|
|
发表于 11-8-2010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一个。
管仲
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是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的一生,不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还给后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书中记录了他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管仲是位思想家,他主张法治。全国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以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的好与坏,根本在于能否以法治国。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的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贵的地方,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当然,管仲是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所以他也有历史局限。如为齐桓公创立霸业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在改革中主要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等。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0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旬子是中国儒家主张“ 恶性轮 ” 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需要靠道德与教育使人为善,并且以法治约束人的恶性。他极力破除迷信,相信以人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克服大自然所带来的灾害,是一位极具科学精神的前卫思想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3-8-2010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佗是东汉末年人,以精明的外科手术闻名,更是世界上使用麻醉药的第一人。他善于观察大自然,并懂得从中学习人类可以用的医药知识,所以他的诊疗方式也非常多样,不同于一般,为关羽刮骨疗伤是为人熟知的一则。晚年为曹操治病,却因曹操的多疑,而判他入狱,最后身死狱中。 |
|
|
|
|
|
|
|
发表于 14-8-2010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檜(1090年-1155年11月18日),字會之,江寧(今江蘇南京)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補密州教授,曾任太學學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南歸後,任禮部尚書,兩任宰相,前後執政十九年。 |
|
|
|
|
|
|
|
发表于 14-8-2010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瑾,中国人名,主要指明朝的宦官刘瑾,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本姓谈,明武宗时的太监,从正德元年到五年,操纵朝政,是明代严重的权宦之一,当时有“立的皇帝”之称。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 他与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合成“八虎”,正德五年(1510年)被凌迟处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8-2010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佗有一本“青囊(nang 第四声)书”,他入狱时把“青囊书”交给吴押狱。华佗死后在华佗死后去祭奠他正烧着纸钱时,不料他夫人拿出“青囊书”就丢到了火里。夫人说:若不是华佗医术高明,怎会冤死狱中。就这样华佗的“青囊书”没能流传下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10 08: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臣,从小的生长环境让他养成了真诚朴实的性格。他七岁时砸缸救人,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成年后不但为官清爱民,更以无比的毅力和丰富的学养,花费十五年的时间,完成中国最重要的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8-2010 10: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8-2010 1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惟一是宋朝著名的针灸家。他小时候经历一场几乎致命的大病,后来用针灸给治愈了,从此他就专攻针灸术。在研究针灸穴位时,他发现各书有不一的记载及错误,为此他逐致力于编写一部正确的穴位图,并且创造了用来练习针灸穴位的铜人。这两项成就至今还是针灸学重要的依靠之一。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0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hy why you tell me why
oh no people no people oh diu |
|
|
|
|
|
|
|
发表于 31-8-2010 10: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到
三國時期蜀漢將。
官至正西將軍,永安都督。
其軍為蜀國精銳。白耳兵.
著名戰役:夷陵之戰,親率數百白耳斷後。(吳軍數万。。。)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9-2010 0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2011 1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0-2-2011 12: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简捷易看!不错下!楼主加油!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