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9-9-2009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9-9-2009 0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9-9-2009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9-9-2009 1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9 03: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個人覺得,繁體字更可以展現出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的精髓~
繁體字看起來,比簡體的來得有美和氣派
例:龍 VS 龙
繁體的,更可以顯示出龍的架勢~ |
|
|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9 10: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t7828 于 10-9-2009 03:33 AM 发表 
個人覺得,繁體字更可以展現出中華文化五千年歷史的精髓~
繁體字看起來,比簡體的來得有美和氣派
例:龍 VS 龙
繁體的,更可以顯示出龍的架勢~ 甲骨文更能顯示你所謂5000年文化個精髓,你又無用? |
|
|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9 11: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9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西元前1401~1122年。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资料,也是我国文化的源头,1898年,在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初次翻地被发现,学者王懿荣将它定为商代 |
|
|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9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小小飞侠 于 10-9-2009 12:43 PM 发表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西元前1401~1122年。甲骨文是研究殷商及西周社会历史资料,也是我国文化的源头,1898年,在河南安阳县西北小屯村的农民初次翻地被发现,学者王懿荣将它定为商代
这么说甲骨文是3千6百多年前的文字,这最多只包含了1千400百多的文化精髓,它怎样显示5000年文化? |
|
|
|
|
|
|
|
|
|
|
发表于 10-9-2009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utan 于 10-9-2009 03:29 PM 发表 
这么说甲骨文是3千6百多年前的文字,这最多只包含了1千400百多的文化精髓,它怎样显示5000年文化?
在朝代“有熊氏“ 帝号 “黄帝“任帝时的年代是在
公元前2704年开始。
2704加2009一共4713,对呀人们一定说5000年啦 |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08: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在黄帝之前是炎帝,再上去是吴(虎字头),再上去是唐(先唐),这时候多是小部落,在昌吉还没发明文字时,人们只是以口语沟通。 |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utan 于 11-9-2009 12:15 PM 发表 
我的意思是
如果甲骨文从公元前2704年起,一直用到周朝公元前11世纪,它总共用了1600多年,所以不包含5000年的精髓。
直到金文承续甲骨文的精髓,然后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到楷书
。所以包含5000年 ...
隸書繁體從秦末開始使用,到196x年,不過3000年無到,點體現5000年歷史嗟? |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01: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utan 于 11-9-2009 12:15 PM 发表 
我的意思是
如果甲骨文从公元前2704年起,一直用到周朝公元前11世纪,它总共用了1600多年,所以不包含5000年的精髓。
直到金文承续甲骨文的精髓,然后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最后到楷书
。所以包含5000年 ...
5千年文化并不是指文学的全部,而是包括民族的根,毕竟文字是逐步改良的。
还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古代历史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国家。
分为。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
其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传续了下来,其他三个都已经消亡了,人类今天
所拥有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丰富知识,
无不源于当时的古典文明。 |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utan 于 11-9-2009 03:09 PM 发表 
好像离题了,
我只是想说楷书是5000年文化炼出来的东西,比起甲骨文,楷书应该更有代表性。
对于废除繁体字因该是迟早的事,中国的强大是不容简体字倒退回繁体。
很舍不得“龍”,“義”,“飛”,“華” ...
说代表嘛,甲骨文所发现的最早汉字形态,
起源殷商时期。而印刷方面后代多采用宋体。要以何作皮标准呢?汉字~
汉朝~杨雄,选收2040字
汉朝的许慎选收9353字
晋朝的吕沉选收12824字
魏朝的张捐选收18151字
梁朝的顾野王选收16917字
宋朝的陈彭年选收26000字
宋朝的丁度选收53525字
宋朝的司马光等选收31000字
明朝的梅应作选收33440字
明朝的张自烈选收33440字
清朝的张玉书选收47035字
而目前汉语大字典选收60000字
政府自有办法处理这些问题,他们有专门的文学处理专才,
废除不废除,这点,我想不是问题。
楷书是通行的正体字,也叫真书,是后汉王次中所造,但于隶书间用。叫楷隶书法。 |
|
|
|
|
|
|
|
|
|
|
发表于 11-9-2009 04: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0_0屮 于 11-9-2009 03:18 PM 发表 
楷書淨得3000年歷史,甲骨文5000年,後者較有代表性
请参阅39贴回复
顺便告之,汉字是一种形体和意义紧密结合的代表文字,
随着文化的发展,经过了巨大变化,它逐渐从具象走向抽象,符号化,
方块的形式逐步固定下来,从有文字实物的殷商开始,
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宋体等多个阶段。这样的长期演变,的确不容易啊。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