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1-3-2009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21-3-2009 07: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yik4, 意yi4
力lik4,利li4
局juk4,具ju4
祝zhuk4,注zhu4
明顯受方言影響
治zhik4,志zhi4
來源就不得而知
舊聯邦腔有點像這個
舊聯邦腔確實存在過
而且是有系統的在學校裏傳授(不信問你外公)
有一定程度的統一語音(不是亂套的)
獨立前的先生們大多引進于中國的有學之士
可惜後來教育界被一群翹起舌頭説話的人劫持
崇京派的他們排擠並否定入聲
從此
垃圾leksek → 拉機
的確dikquek → 遞瘸
吃飯cekfan → 痴犯
現在舊聯邦腔滅了
京腔卻沒有因此稱霸
反而造就了新聯邦腔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3-2009 09: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聯邦腔存在過,不過因籍貫有所不同
例如廣東人會把‘加熱’講成‘加液’
從孫大炮的演講,可以發現幾個特點:
1。見組細音齶化
君、家、強聲母不讀 / k- k'- /
2。世界--〉 / shi51 kai33 / (明顯是廣東話)
3。中國--〉 / tshung55 kuok33/ (不是老國音,也是廣東話)
4。局--〉讀入陽平聲,而且沒有緊喉音
5。法(法子)--〉讀入上聲,沒有輔音韻尾
6。實(實行)--〉讀入去聲,緊喉音不明顯
7。則 --〉讀入去聲,緊喉音不明顯
這個演講很像是老國音轉入北京音之際的,所以很多北京音因素已經開始顯現
聯邦腔當然存在過,基本上就是老國音。應該沈幕羽那一代才比較會講,年輕一代都是入聲作去 |
|
|
|
|
|
|
|
|
|
|
发表于 21-3-2009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所不同,不過大同小異,其本上是統一的
就好像東北話之内有很多類种,但其本上是統一的
不是只有廣東人把r轉爲y
東北人(yin)夠北方吧?
他們之中也有把r音轉念y的
1。見組細音齶化
君、家、強聲母不讀 / k- k'- /
沒說舊聯邦不作細音齶化
2。世界--〉 / shi51 kai33 / (明顯是廣東話)
3。中國--〉 / tshung55 kuok33/ (不是老國音,也是廣東話)
陝西話歸納為普通話一種
我聼過他們把“街”讀成gai的
所以他們極有可能把“世界”說得和老孫一樣
4。局--〉讀入陽平聲,而且沒有緊喉音
5。法(法子)--〉讀入上聲,沒有輔音韻尾
6。實(實行)--〉讀入去聲,緊喉音不明顯
7。則 --〉讀入去聲,緊喉音不明顯
你大概喪失了辨別輔音韻尾的能lik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3-2009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901 于 21-3-2009 10:01 PM 发表 
你大概喪失了辨別輔音韻尾的能lik
...
嚴格來説,老國音是沒有-k尾的,入聲都是緊喉音
孫大炮那些-k尾都是受到其他漢語語言影響
[ 本帖最后由 家國夢 于 22-3-2009 03:57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24-3-2009 09: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家國夢 于 2009/3/22 03:54 PM 发表 
嚴格來説,老國音是沒有-k尾的,入聲都是緊喉音
孫大炮那些-k尾都是受到其他漢語語言影響
阿夢怎麼可以稱孫中山先生爲孫大炮呢?!:@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3-2009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煙雨無窮 于 24-3-2009 09:26 AM 发表 
阿夢怎麼可以稱孫中山先生爲孫大炮呢?!:@
Nakayama孫、 孫文、孫逸仙,無論你如何稱呼他,他就是一個粵賊、國賊、大炮仙
你是臺灣人?孫大炮是你的國父?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