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10-2008 03: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英法七年战争
法国丧失了殖民地和尊严
七年战争(1756-1763)是第一次真正的世界性战争。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不仅在欧洲大陆,地中海和大西洋,而且在美洲、印度、非洲、西印度群岛,以及菲律宾都发生了陆上和海上的军事冲突。
战争的结局
1763年“巴黎和约”是英国这个“老牌帝国”达到巅峰的标志。处处胜利的英国人完全可以提出比它们实际得到的还要多的要求,分得了最大的份额。英国取得了加拿大和法国人割让出来的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所有领土。英国由此不知不觉地划定了当时意想不到的、于13年后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的疆界。英国还从法国手中获得塞内加尔而把梅诺卡岛还给法国。从西班牙那里英国用古巴换取佛罗里达。贝尔岛、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圣路西亚、加利、法国人设在印度的贸易站(法国承诺不在此设防)以及北大西洋小岛密克隆和圣皮埃尔岛归还给法国。古巴和菲律宾重新归属西班牙。以割让密西西比河以西的新奥尔良和路易斯安那——一个没划定疆界的原始帝国——的大片土地为条件,法国同西班牙达成双方满意的协议。
七年战争的最大教益在于:在世界性战争中,处于优势的海军具有普遍的、不可抗拒的威力。英国海军既保住了自己那个坚固的小岛免受侵略,而且又使大英帝国赢得了半个世界。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3: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5-10-2008 03: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军进攻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改良过的施里芬计划( 亦称为曼斯坦计划)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绕过马奇诺防线侵略了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和法国。
第一阶段作战:5月13日德军A集团按曼施坦因意图军通过法国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地区进入法国,盟军在阿登山地因为德军的奇袭完全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德国坦克师强渡马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国南部战略要地色当,而同时德军B集团军在空降兵配合下入侵荷兰、比利时,来吸引跟牵制位于比利时平原一带的英法盟军主力部队,使A集团军得以更加顺利的从法国北部附近通过英法联军主力部队之侧翼,来构成曼斯坦计划中的大包围。到5月19日德军装甲师已经抵达离英吉利海峡只有50英里处。5月24日,德军装甲部队已经逼近法国的北部港口敦刻尔克,但却在这时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个命令被证明是致命失误,被包围的盟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即敦刻尔克大撤退。850艘各种类型、动力引擎、大小的船只舰队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刻尔克,5月27日开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时已经有超过33万人成功逃脱,其中23万是英国远征军。这次的撤退虽为英国避免了全军覆没的悲剧,但也丧失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装备,士气亦一度低落。
第二阶段作战:1940年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由于先前在低地国地区丧失了大部分的军事力量, 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纷纷进行一场竞速比赛,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国中央,6月17日,首都巴黎被攻占,6月25日,为了羞辱法国人,希特勒选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停战签字的贡比涅地区的福煦车厢内签署与停战条约。根据此项条款,法国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领土疆域由德国武装部队来进行实质占领,而南部地区则成立由贝当执政的附庸政权: 维希政府。
从德国展开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只经历了6个星期,闪电战的威力让法国体会到了亡国的耻辱。法国的战败令英国必须独自面对德国。
1945年5月初 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希特勒继承人卡尔邓尼茨以元首身份下令德军停止向除苏军以外所有盟军的攻击并投降,1945年5月9日凌晨,纳粹德国正式向盟军投降。纳粹德国灭亡。德国在整整26年后,又一次成为世界大战的战败国。
[ 本帖最后由 hdcyng 于 26-10-2008 01:31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0-2008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10-2008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是世界上的五强
但一千年来, 法国军被邻国赶出巴黎达五次之多
比中国军被赶出北京还多出三次(八国联军和二战)
1.英法百年战争-英占巴黎
2.英国打败拿破仑-英占巴黎
3.普法戰爭-德占巴黎
4.一战-德占巴黎
5.二战-德占巴黎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08 0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沒有佔領巴黎吧。你的轉載就已經指出這點了。
百年戰爭是中世紀的戰爭,當時還沒有所謂首都的觀念。巴黎被佔領所代表的意義對當時而言並不大。甚至“法國”這個觀念在當時是否形成都可以說是一個未知數。此外,即使首都被佔領,法國的國力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因此,首都被佔領的對於國力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大。
此外,在七年戰爭和普法戰爭並沒有對法國造成致命性的打擊,法國的國力仍然保留著。七年戰爭結束之後,當年的英國首相William Pitt認為法國依舊強大,對於英國仍然是一個威脅。這點在後來的拿破崙戰爭期間一顯無疑。此外,法國在美洲仍然擁有很大片的土地,直到拿破崙把這些土地賣給美國。 |
|
|
|
|
|
|
|
发表于 26-10-2008 0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inrich 于 26-10-2008 02:38 AM 发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沒有佔領巴黎吧。你的轉載就已經指出這點了。
百年戰爭是中世紀的戰爭,當時還沒有所謂首都的觀念。巴黎被佔領所代表的意義對當時而言並不大。甚至“法國”這個觀念在當時是否形成都可以說是一 ...
我从来没有说法国受到致命性打击!
但是, 被邻国"欺负"是一个史实!
法国人至今依就怀念拿破仑时代, 因为那是他们唯一的光荣年代.
可是,事实是拿破仑不是法国人!
他来自克西加(现意大利领土)
他身体流的不是法兰西血统,但他是永远的法国英雄,法国皇帝 |
|
|
|
|
|
|
|
发表于 27-10-2008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hdcyng 的帖子
欺負具有倚強凌弱的意味,並且所使用的方法有不合理的味道。用來指法國被其他強國打敗的史實,似乎不但不合適,而且也具有情緒性。個人覺得,用“被打敗”比較適合形容法國戰敗的史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0-2008 10: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版主都几久没回来了......... |
|
|
|
|
|
|
|
发表于 1-11-2008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1-2008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1-2008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1-2008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7-11-2008 1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亮仙 于 7-11-2008 09:59 PM 发表 
摆明了..........
PM他们!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1-2008 1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1-2008 0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1-2008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dcyng 于 9-11-2008 02:35 AM 发表 
那就要跟超级版主反应喽!
再不然跟超级版主建议把少人的板合并
我已经报告给他知道了,内容是一样的,但还是没下落. |
|
|
|
|
|
|
|
发表于 9-11-2008 07: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亮仙 于 9-11-2008 07:32 PM 发表 
我已经报告给他知道了,内容是一样的,但还是没下落.
那就去首页报告给坛主和超级坛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1-2008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1-2008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