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11-10-2008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1-10-2008 09:27 PM 发表 
不是全部东西都用统计的,有一些东西是无须用统计的。
像两母音间的“g”音易变"ng"音是不用统计的。只需要举出几个活语的,广为人知的例子就可证明。
随便举诸闽方言、日语都是活例了,这一类的变化还在有 ...
沒有統計,根本就是在混淆視聽 |
|
|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11-10-2008 10:01 PM 发表 
沒有統計,根本就是在混淆視聽
你先扰人清梦  |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0-2008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0-2008 10: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横眉冷对 于 11-10-2008 10:44 PM 发表 
欲发表歪论者,请自行设立论坛。
某人去了tshina,果然中華文化都忘了
 |
|
|
|
|
|
|
|
|
|
|
发表于 11-10-2008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8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11-10-2008 10:01 PM 发表 
沒有統計,根本就是在混淆視聽
你才混淆视听,很多地方我都没去追杀你了。
来做统计给你看吧!
在语文中有一些核心词是很难消失的,象“我”就是一个例子。
8000年前分家的南岛语族,从印度洋到东太平洋,系下至今仍有75%的语言用“AKU”的原形或变体。
换言之,这个语言最多,分布最广的系统中,即使过了8000年了,“我”的存活率仍有75%。
这样过了10000年,存活率是73.813%。
但即使这样算其实也已经很保守了呢!上古时的人口不多,社会没那么杂,语言的变率一定低很多。
假设说上古世界上只有三种语文,就是印欧语、汉语和南岛语。他们猴子老祖宗分家前同是用一个“我”字。(但就算是在远古,怎么可能就只分那三家而已?)
这样,要让这个“我”字在两种语文中消失(不见了66%),换一个新“我”至少要多久呢?
要近四万年。(其实不止,不要忘记,即使在五万年之后,这三大语之下各别仍然有20%的语文用着那个“我”字,还没完全消失。我们只是假设一种巧合,怎样的巧合呢?那就是这种消失只集中发生在汉语和印欧语之中,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我们就假装雷公就是劈得那么巧,让这种发生率为10000年击中26%人的“去我病”只集中发生在其它两语。
若果如此,换言之,假设南岛老祖用的“我”和其它两族的“我”不同,是个和别人没关系的“我”,那三家至少须在南岛语分家前40000年就分家,也就是最保守,三族老祖得得在48000年前分家,而且这南岛人马上又得分家了。
但问题是我们“现代人”出现的时间没那么久。克罗马农人和山顶洞人等远都没那么久。他们在被发现的地方都是两三万年之久。在四万年前,很多的古人都和我们没有关系。
如是,要我们的祖先在最保守最保守的情况下于4-5万年前分家是颇难的。
而最起码,最起码,世上一定有很多的语系和语言是在2万年前才分家的。在单一语文內,前述的“去我病”在20000年中只有45%的发生率,3万年也只带来略少于60%的破坏。
我们也因而可以相信今时许多语言中的“我”是相关的,一点也不过分。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2-10-2008 10:34 P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8 11: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2-10-2008 10:21 PM 发表 
你才混淆视听,很多地方我都没去追杀你了。
来做统计给你看吧!
在语文中有一些核心词是很难消失的,象“我”就是一个例子。
8000年前分家的南岛语族,从印度洋到东太平洋,系下至今仍有75%的语言用“AKU ...
語音學上說不過
沒有-k-變成ng-的例子 |
|
|
|
|
|
|
|
|
|
|
发表于 12-10-2008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12: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0_0屮 于 13-10-2008 12:21 AM 发表 
老衲認爲,老納認爲,這一類旁轉很罕見
那是你认为。几万年啰!师傅,什么旁转少见。
你要是处理语料的经验充足就不可能么说了。
[ 本帖最后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3-10-2008 12:27 AM 编辑 ] |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12: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13-10-2008 12:23 AM 发表 
那是你认为。几万年啰!师傅,什么旁转少见。
你要是处理语料的经验充足就不可能么说了。
根據統計學,超過10000年以上的語言基本上無法重搆
老衲無法認同aku-->nga的可能 |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请问可否介绍几本关于语言学或音韵学的入门书?因为我实在看不懂你们在聊什么。怎么原本看起来严肃又有些趣味的探讨主题会越聊越离题似的?这或许是论坛的言论自由之弊端吧。有些人思绪不清楚,有些人显得不冷静,有些人冷静得来却自以为是。 |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引舒 于 13-10-2008 12:45 AM 发表 
请问可否介绍几本关于语言学或音韵学的入门书?因为我实在看不懂你们在聊什么。怎么原本看起来严肃又有些趣味的探讨主题会越聊越离题似的?这或许是论坛的言论自由之弊端吧。有些人思绪不清楚,有些人显得不冷静,有 ...
1。第一件要做的事,你一定要學IPA(國際音標)
2。了解人類語言的特殊性
可分析性(discreteness)
自發性(spontaneous)
無限性(可以表達無限的意思)
。
。
。
。
等
3。語法
了解詞序、層次分析 |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01: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谢谢。没有通俗入门教科书介绍吗?我建议您与其他关于这领域的“专家”,希望您们开个有建设性的新帖来共同介绍这类对我们来说很冷门的学问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引舒 于 13-10-2008 01:11 AM 发表 
谢谢。没有通俗入门教科书介绍吗?我建议您与其他关于这领域的“专家”,希望您们开个有建设性的新帖来共同介绍这类对我们来说很冷门的学问吧。
errrr,老實說,語言學這個東西太冷門了,一般沒有‘通俗’入門的
如果可以,你可以嘗試讀看王力先生的《漢語語音史》 |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0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引舒 于 13-10-2008 02:51 AM 发表 
嗯。我上唐诗课时有参考过王力的书。
不錯下
你是中文係學生? |
|
|
|
|
|
|
|
|
|
|
发表于 13-10-2008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