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6-10-2008 0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又是一阵风 于 6-10-2008 02:17 PM 发表 
新加坡也脑残了,日本的简体字才多呢!
新加坡,在中文而言基本上半腦殘了吧
日本用簡體字是藝術,是不拘泥,大陸人用就是沒有素質 |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5: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5: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6: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談到Godzilla,我還是喜歡美國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6: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yn0626 于 6-10-2008 06:18 PM 发表 
你们国家的女学生也喜欢美国的~~~要不怎么老被美军FU呢~~
我不是日本人neh,不要搞錯neh |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6-10-2008 06:25 PM 发表 
我不是日本人neh,不要搞錯neh
你随便是什么“人”,中文还成把~~基本上达到我们这小学4年级水平~~ |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屮x_x屮 于 6-10-2008 02:23 PM 发表 
新加坡,在中文而言基本上半腦殘了吧
日本用簡體字是藝術,是不拘泥,大陸人用就是沒有素質
如果辞穷了,那不要出声还好一些哩==~~~~~ |
|
|
|
|
|
|
|
|
|
|
发表于 6-10-2008 10: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语言就是不断地改变。传统自然要保留。
但是太执著于传统,那倒不如恢复甲骨文和文言文。
大家说话就‘之乎者也’,写字时就画画吧。 |
|
|
|
|
|
|
|
|
|
|
发表于 29-12-2008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kaile 的帖子
文字簡化是按部就班的,不是像毛匪澤東那樣胡亂篡改!!
從甲骨文進化到正體字,經過了千年的改良。 |
|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2: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動搖文字的根本和消滅方言,總的來說是對解放東方民族
是有利的。中文字發展了千年以上,有無比的內聚性,所
以很多使用中文的外國都紛紛改革文字,畏懼給中文潛移
默化的統一了。越南、韓國和日本在近代就進行了文字
大改革。當年毛先生要改行簡化字,可以防止國民走回頭
路,從而鞏固政權。使用簡化字的人自以為正統,排斥支
持中文的人,說明簡化字的內聚性弱,排他性強,所以東
方各民族將來可能會獲得解放,各種文化將會大放異彩。 |
|
|
|
|
|
|
|
|
|
|
发表于 29-1-2009 08: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ile 于 6-10-2008 10:07 PM 发表 
其实语言就是不断地改变。传统自然要保留。
但是太执著于传统,那倒不如恢复甲骨文和文言文。
大家说话就‘之乎者也’,写字时就画画吧。
哈哈,有理。我是会认繁体,但使用简体。 |
|
|
|
|
|
|
|
|
|
|
发表于 1-2-2009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简繁双通不更好?
请不要搞内部分裂。 |
|
|
|
|
|
|
|
|
|
|
发表于 1-2-2009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2-2009 0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横眉冷对 的帖子
简繁双通?! 這就是分裂!
先有正體字,才有毛澤東簡化字!!請問是誰在閙分裂!! |
|
|
|
|
|
|
|
|
|
|
发表于 11-4-2009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中国大陆网友,只感觉对岸一些朋友的意识形态包袱比我们重多了,连谈论简体字都要带上意识形态枷锁。但是简体字真的是中共发明的吗? 其实这个问题中国大陆的论坛上也时有讨论(中国大陆的言论自由环境不像某些人想得那么不堪),请看下面转载的文字:
汉字简化的历史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语言学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22139
有不少人,这其中包括台湾人、香港人、海外华人,甚至大陆人,都以为简体字是中共的发明创造。更有甚者,说简体字是郭沫若等人胡编乱造的。前不久,有人发了一个“扫盲贴”。我也效法此人,给大家发一个真正的“扫盲贴”。因为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是“盲”。看过此文,才知道简体字与繁体字的真正起源与来历。
下面是我节选转载的部分文字,请大家耐心阅读。我们抛开意识形态与反对声音,但从了解历史、增长知识的角度去看它。
如果文中有错,请指正。但是,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这网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跳出来攻击简体字,“简体字是共产党的发明”啦;“共产党强迫大家使用简体字”啦;“简体字破坏中国文化啦”;“简体字破坏汉字结构”啦;他们这些贻笑大方的攻击洽洽暴露了他们对简化字,甚至是繁体字的无知。
海外有人把简化汉字当成中共的专利,未免太抬举了中共。实际上,汉字简化在国民党当政之前就一直在不断发展,即使是国民党政府,当初也试图推行简化字,只是由于没有后来中共的号召力而半途而废。至于后来国民党出于“凡是中共支持的我们就反对”的政治目的,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反对、攻击、诽谤简体字,在台湾及海外遗毒至今,甚至于多年前《世界日报》还长篇登载《简化字就是红卫兵》这种贻笑大方的文章,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中共对汉字简化的主要功绩,就是把以前主要存在于知识界和民间的汉字简化字化为国家政策,积极推行,并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大陆上推出简体字大概是在1956年之后的一段时间。从劳动量上分析,写起信作起文来,写简字的速度确实是比写繁体要快得多。所以简体字在大陆的推而广之,并没有什么人抱怨和抵制。但台湾方面的“正统派”却常常斥简体字为不伦不类,有违祖宗之法而不能接受。对于这一点,我是不以为然的。简体字的始作俑者,正是当年的国民政府。可惜的是国民政府早已把此事“忘”得个一干二净。
简体字的主要参考来源是王羲之的正草十七帖。年龄也在1500年左右。也有部分从宋朝徽宗的行草千字文“天地玄皇,宇宙洪荒”中衍出。虽晚了近500年,但于今日来说,也是古董文物得可以。所以实在来说,简体字并非是共产革命的产物,而是我们祖宗的宝贝遗产。我曾有幸与几位来自台湾,国学根底很深的老先生聊过简体字的问题。对于简体字主要源于草书这一点,他们是知道得很清楚。他们认写绝大部分的简体字,也非难事,因为那本身就是正草的写法。
反对汉字简化的一个理由,是繁体字符合汉字造字规则,虽然难写,却要比简体字容易认。其实汉字演变到楷书,不管繁、简,都已是面目全非了,真想知道一个字的由来,至少也必须懂得小篆甚至甲骨文,而教儿童认字的小学教师,哪会有这样的功力?即使有水准高超的小学老师,能把某个字为何这么写讲得头头是道,又岂是小学生能领会得了的?用繁体字的各位平心静气地想想,自己当初认字时有多少字是通过了解字源才记下的?恐怕绝大部分字都是靠死记硬背记下的吧?既然都是死记硬背,当然是笔划较简单的简体字好记好认好写。
有一些简体字,本来是古字,比繁体字更符合造字规则,我举两个例子。
先说“众(眾)”字。简体的写法是三个人叠一块儿,这是“众”字的最原始的写法,甲骨文就已经这么写了,就是《周语》所谓:“人三为众。”非常地好认好解释。可是繁体字的“眾”字,有多少人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写?原来它的下部,实际上也是三个“人”,只不过变了样了,不说还不容易看出来;而上部呢,根本就是写错了,本来的写法应该是一个横著的“目”,《说文》解释说:“目,众意。”我琢磨它的意思,大概这个“目”应该是“纲举目张”的“目”,也就是网孔。网孔密密麻麻的,确实是“众意”。既然“三人,众意”,“目”也是“众意”,未免重复累赘,去掉这个含义不明显而且写错的上半部,剩下原本的三人,不是很好吗?
再来看“从(從)”字。简体的写法是两个“人”字并在一起,这也是“从”的最古老写法,也见於甲骨文,取“两人相从”之意。繁体的“从”可就不太好解释了,它的右上角,是两个“人”,保留了“从”的最初写法,可是其他部分呢?我们对照小篆,才发现这个字也是写错了,它的双人旁和右下角应该合在一块,成为一个表示行走的偏旁,这大概是在小篆的时候才添上去的,楷书再把它割成两半,可就有点莫名其妙了。
类似这样的简体字还不少,比如“尘(塵)”、“礼(禮)”、“云(雲)”、“电(電)”、“处(處)”等等,不一一解释了。
简化的“国(國)”字也绝对不是郭沫若等人的胡诌,而是非常早就在民间通行了,是最通行的写法,而且还流传到了国外,日本、韩国也都这么写。
大陸用簡體字影响统一?那我就用繁體字回答一下你們吧!
台灣人醜化簡體字,甚至用它來當作反對統一的理由。未免可笑。香港也用繁體字並不影響香港的回歸。以這樣藉口做為托詞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而真正進行文字簡化的推手就是國民黨,而不是共產黨。
許多台灣朋友似乎很看不起大陸的簡體字,給自己使用的繁體字起名為「正體字」,言外之意就是大陸的簡體字不夠正宗。更有甚者,還以此作為證據,來證明「中華民國」才是中華文化的正統傳人。
資料:
1930年,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劉複、李家瑞合編的「宋元以來俗字表」,反映了一千年來簡體字的發展情況。
1932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公布出版國語籌備委員會編訂的「國音常用字彙」,收入不少簡體字,並指出:「現在應該把它(簡體字)推行,使書寫處于約易。」
1934年,中國圖書館服務社出版杜定友的「簡字標准字表」,收簡體字353個。徐則敏在「論語半月刊」發表「550俗字表」。錢玄同在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提出「搜集固有而較適用的簡體字案」。
1935年,錢玄同主持編成「簡體字譜」草稿,收簡體字2400多個。同年8月,國民政府教育部采用這份草稿的一部分,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收字324個,雖然在第二年的2月又通令收回,但畢竟是曆史上由政府公布的第一個簡體字表。也就是在這一年,上海文化界組織「手頭字推行會」,發起推行「手頭字(即簡體字)」運動。
1936年10月,容庚的「簡體字典」出版,收字達4445,基本上本自 草書。同年11月,陳光堯出版「常用簡字表」,收字3150個,約一半本自草書,一半來自俗體字。
1937年,北平研究所字體研究會發表「簡體字表」第一表,收字1700個。
抗戰爆發,簡體字運動才被迫停頓,而主要在共産黨統治區繼續發展。共産黨奪取政權後,立即著手繼續推行簡化漢字。 |
|
|
|
|
|
|
|
|
|
|
发表于 12-4-2009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